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村衛生室、診所輸液要上報審核了!

村衛生室、診所輸液要上報審核了!

來源:基層醫師公社 於小漁

隨著各地限輸和限抗措施的不斷出台,抗菌藥物的最嚴限制令也來了!抗菌藥物分級目錄大變更,限制級別升高,從大醫院到村衛生室以及診所均有涉及!

今天,山東省衛計委發布了《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葯工作的通知》,並制定了《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7年版)》(見附件1),將嚴格管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對各級醫療機構的採購以及使用數量和品種等都做了詳細規定,抗菌藥物的使用將面臨嚴峻挑戰!

一、抗菌藥物目錄大變更

《通知》規定,此《目錄》為山東省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的依據和最低要求,醫療機構可根據本機構具體情況提高抗菌藥物管理級別,將「非限制使用級」的品種上調為「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的品種上調為「特殊使用級」管理,禁止下調抗菌藥物管理級別。限制級別逐級提高,也就是實際的使用範圍比《目錄》還要嚴格許多。

二、基層醫療機構使用品種不得超過二級醫院

基層使用抗菌藥物被嚴格管制,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只能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及山東省增補藥物目錄中的抗菌藥物品種,品種數不得超過二級綜合醫院的品種數。二級綜合醫院、口腔醫院、腫瘤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得超過35種。

同一通用名稱抗菌藥物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超過2種,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藥理學特徵的抗菌藥物不得重複採購。頭黴素類抗菌藥物不超過2個品規;三代及四代頭孢菌素(含復方製劑)類抗菌藥物口服劑型不超過5個品規,注射劑型不超過8個品規;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注射劑型不超過3個品規;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口服劑型和注射劑型各不超過4個品規;深部抗真菌類抗菌藥物不超過5個品種。

近年來基層醫療機構在輸液方面和使用抗生素方面都被嚴格限制,加上這次對抗菌藥物的全面限制,基層醫生在用藥方面需要更加謹慎了。

三、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輸液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

對於基層輸液活動,《通知》也做了嚴格規定。要求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指證,嚴格控制門診患者靜脈輸注使用抗菌藥物比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

四、門診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

嚴格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門診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未經會診同意或確需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並詳細記錄用藥指證,於24小時內補辦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必要手續。隨著限制越來越多,大家要時刻注意,不要超範圍用藥。

附原文:

山東省衛生計生委關於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葯工作的通知

魯衛醫字〔2017〕26號

各市衛生計生委,委屬(管)醫療機構:

為進一步加強我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遏制細菌耐葯,根據《關於印發遏制細菌耐葯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年)的通知》(國衛醫發〔2016〕43號)和《關於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葯的通知》(國衛辦醫發〔2017〕10號)要求,我委組織專家調整制定了《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目錄》,見附件1),現印發給你們,並就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葯工作提出以下要求,請認真貫徹執行。

一、高度重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

當前,細菌耐葯已成為全球公共健康領域的重大挑戰,也是各國政府和社會廣泛關注的世界性問題。在2016年召開的G20杭州峰會上,細菌耐葯問題被列入主要議題,並寫入最後公報;在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上,世界各國對細菌耐葯問題進行了討論,成為聯合國大會有史以來討論的第四個衛生議題。細菌耐葯問題已經從衛生領域擴大到了政治、經濟領域。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從大局出發,從推進健康中國、健康山東建設出發,高度重視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進一步做好有關工作。

二、嚴格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要求

(一)及時調整抗菌藥物目錄。全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要對照《目錄》,抓緊調整、制定本機構的抗菌藥物供應目錄,目錄中應當包括採購抗菌藥物的品種、品規等信息。《目錄》為我省抗菌藥物分級管理的依據和最低要求,醫療機構可根據本機構具體情況提高抗菌藥物管理級別,將「非限制使用級」的品種上調為「限制使用級」,「限制使用級」的品種上調為「特殊使用級」管理,禁止下調抗菌藥物管理級別。醫療機構要對抗菌藥物供應目錄進行動態管理,清退存在安全隱患、療效不確定、耐葯嚴重、性價比差和違規使用的抗菌藥物品種和品規。要按照規定定期調整抗菌藥物供應目錄,調整周期原則上為2年,最短不少於1年,並在調整後15個工作日內向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二)嚴格控制抗菌藥物購用品種品規數量。三級綜合醫院、兒童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50種;婦產醫院(含婦幼保健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40種;二級綜合醫院、口腔醫院、腫瘤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得超過35種;精神病醫院抗菌藥物品種原則上不超過10種;復方磺胺甲噁唑、呋喃妥因、青黴素G、苄星青黴素、5-氟胞嘧啶可不計在品種數內。基層醫療機構只能選用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及山東省增補藥物目錄中的抗菌藥物品種,品種數不得超過二級綜合醫院的品種數。

同一通用名稱抗菌藥物注射劑型和口服劑型各不超過2種,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藥理學特徵的抗菌藥物不得重複採購。頭黴素類抗菌藥物不超過2個品規;三代及四代頭孢菌素(含復方製劑)類抗菌藥物口服劑型不超過5個品規,注射劑型不超過8個品規;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注射劑型不超過3個品規;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口服劑型和注射劑型各不超過4個品規;深部抗真菌類抗菌藥物不超過5個品種。

(三)嚴格限制臨時採購抗菌藥物品種和數量。醫療機構不得採購本機構抗菌藥物供應目錄外的抗菌藥物品種、品規。因特殊治療需要,需使用本機構抗菌藥物供應目錄以外抗菌藥物的,可按照規定啟動臨時採購程序。同一通用名抗菌藥物品種啟動臨時採購程序原則上每年不得超過5例次。如果超過5例次,要討論是否列入本機構抗菌藥物供應目錄。調整後的抗菌藥物供應目錄總品種數不得增加。醫療機構要每半年將臨時採購情況向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四)加強醫師處方許可權管理。對不同管理級別的抗菌藥物處方權進行嚴格限定,明確各級醫師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許可權,並採取有效措施,保證分級管理制度的落實,杜絕醫師違規越級開具處方的現象。

三、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重點環節管理

(一)加強預防使用、聯合使用和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等突出問題的管理。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要嚴格掌握使用抗菌藥物預防感染的指證,嚴格控制門診患者靜脈輸注使用抗菌藥物比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村衛生室、診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使用抗菌藥物開展靜脈輸注活動,要經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核准。

(二)加強重點科室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的監控管理。醫療機構中抗菌藥物臨床使用量大、使用級別高、容易產生問題的重症監護病房(ICU)、新生兒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經科病房、燒傷病房等科室和基層醫療機構,要重點加強抗菌藥物管理,定期組織相關專家對抗菌藥物處方、醫囑進行重點專項抽查點評。對點評中發現的問題,要進行跟蹤管理和干預,實現持續改進,並將點評結果作為科室和醫務人員處方權授予及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對出現抗菌藥物超常處方3次以上且無正當理由的醫師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級和限制使用級抗菌藥物處方權;限制處方權後,仍出現超常處方且無正當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藥物處方權,且6個月內不得恢復。

(三)嚴格控制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使用。門診不得使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接受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治療的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藥物前微生物送檢率不低於80%。臨床應用特殊使用級抗菌藥物應當嚴格掌握用藥指證,經具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經驗的感染或相關專業專家會診,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開具處方或醫囑後方可使用。因搶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緊急情況,未經會診同意或確需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處方量不得超過1日用量,並詳細記錄用藥指證,於24小時內補辦越級使用抗菌藥物的必要手續。

(四)強化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和替加環素管理。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和替加環素實施專檔管理。各臨床科室使用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及替加環素時,要按照要求及時填報有關信息(見附件2)。醫療機構要指定專人定期收集、匯總本機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及替加環素使用情況信息表,並進行分析,採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控制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和替加環素耐葯。醫療機構應每半年將使用信息報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我委委託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質控中心負責委屬(管)醫療機構信息收集工作。

四、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技術支撐體系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加強感染科、臨床微生物室和臨床藥學等學科建設,逐步建立涵蓋感染性疾病診療、疑難疾病會診、醫院感染控制、抗菌藥物應用管理等相關內容的診療體系,並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加強醫務人員培訓,落實《國家處方集》《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版)》《國家抗微生物治療指南》等要求,並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和臨床路徑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結合,發揮臨床路徑在規範診療行為、促進合理用藥工作中的作用。加大醫師、藥師、微生物檢驗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加強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發揮信息技術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技術支撐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有關科普知識宣教工作,營造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氛圍,提高群眾對抗菌藥物的認識,樹立正確的用藥觀念。

五、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監測與評價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積極推行抗菌藥物科學化管理(AMS)長效機制,推動抗菌藥物管理制度不斷完善。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加入相應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監測網和細菌耐葯監測網,建立完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細菌耐葯預警機制。要及時了解轄區內或醫療機構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和細菌耐葯情況,定期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和細菌耐葯形勢進行評價分析,定期公布監測、評價結果,對使用量異常增長、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於前列且頻繁超適應證超劑量使用及頻繁發生藥物嚴重不良事件等情況,及時調查並採取有效干預措施。對監測、評價過程中發現並經查實違反「九不準」、存在醫德醫風問題的醫務人員,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六、明確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責任制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明確本單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見附件3),原則上責任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責任人。醫療機構主要負責人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第一責任人。醫療機構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信息,報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信息,報上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責任部門和責任人要切實履行職責,推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細菌耐葯。

七、加強督導檢查和結果應用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要加強對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日常監督和定期督導檢查,醫療機構自查應至少每季度進行1次,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督查原則上每年不少於2次。我委將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納入大型醫院巡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醫院標準化建設等有關工作同步檢查。通過督導檢查,不斷提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水平,有效遏制細菌耐葯。對督導檢查中發現的未按照有關要求落實工作、問題突出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醫療機構或臨床科室,要予以通報批評,對主要負責同志進行誡勉談話,有關醫療機構取消其一個周期的評審資格或評審結果。同時注重發掘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合理、管理水平高的先進典型和工作經驗,認真總結,加大宣傳,予以推廣。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在《目錄》執行過程中若有問題和建議,請及時報我委。各市衛生計生委和委屬(管)醫療機構於6月底前將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信息(附件3)報省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各級醫療機構調整後的抗菌藥物供應目錄(附件4),於6月底前向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本文件規定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1年5月15日。《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2年版)》(魯衛醫字〔2012〕110號)同時廢止。

山東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2017年5月16日

附件:

1.山東省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分級管理目錄(2017版)

2.醫療機構碳青黴烯類抗菌藥物及替加環素使用情況信息表

3.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責任部門和責任人信息表

4.醫療機構抗菌藥物供應目錄備案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基層醫師公社 的精彩文章:

農村患者長期發熱,千萬別忽略這個病!
7部委發文,醫院迎來重大變革!
村醫公衛經費打卡里,預撥70%!
村醫,我們痛並堅持著
7月,六大政策將影響全國醫生!

TAG:基層醫師公社 |

您可能感興趣

今年首例基層限輸令:村衛生室、個體診所不得輸液!
取消門診輸液,禁止純中醫診所輸液,限輸液到底是咋回事?
寶寶生病了到底要不要輸液
兒科醫生自曝!寶寶生病,能不要輸液就不要輸!
肚子疼到診所輸液,沒看好去大醫院就診,醫生:懷孕1月建議流產
【關注】門診輸液被叫停,過度醫療才是病!
冬天來了,要帶著爸媽去醫院輸液保護血管,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嗎?
誤區:經常輸液治療 不能預防腦梗發生
輸液化療,血液病友一定要保護好你的血管!
神評論|定期輸液能預防血管堵塞嗎?網友:定期輸液可能成為寄生蟲
無錫江陰:親戚組團找小診所碰瓷,專以輸液過敏為由敲詐醫生
「不輸液」醫生 詮釋仁心仁術
寶寶生病,到底什麼情況下才需要輸液?醫生:這些爸媽必須要知道
兒科醫生自爆:寶寶生病,能不輸液就不要輸……
輸液港感染,上肢靜脈要保護,接下去怎麼辦?
預防腦血栓 輸液通血管 沒必要
闢謠 冬天輸液可以預防心梗、腦梗?你被健康養生謠言坑過嗎?
多省取消門診輸液制度,醫生動不動就讓輸液,你支持嗎
輸液就是一場小手術!孩子生病,什麼情況下才需要輸液
女孩腹痛、噁心、嘔吐,輸液3天不管用,外科醫生去了教她一個動作,病馬上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