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瞿麥!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瞿麥!

五味學苑公眾號內回復「課程」領取內經、傷寒課程教材

五味學苑公眾號內回復「傷寒」領取傷寒論講座全集(視頻)

五味學苑公眾號內回復「內經」領取內經講座全集(視頻)

五味學苑公眾號內回復「唯象」即可得到唯象中醫學講座全集(視頻)

瞿麥為常用中藥。在中國種植歷史較長,明末郭應響所修的《祁州志》中就有種植使用的記載。

【別 名】

石竹,野麥,十樣錦花

【來 源】

為石竹科植物瞿麥 Dianthus superbus L. 的乾燥地上部分。

【植物形態】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簇生,節膨大無毛,上部分有分枝。葉對生,線形或線狀披針形,無柄,先端尖,基部狹窄成短鞘圍抱節上,全緣。花單生或數朵集成聚傘花序,花紫紅色或白色。蒴果長圓形,包於宿存的萼管內。種子紫紅色,扁平。

【生長習性】

喜溫暖潮濕環境,耐嚴寒。宜在肥沃的砂質壤土或粘質壤土中種植。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播種繁殖。春秋夏三季都能種植,以春季種植較佳。每畝約需種子5市斤。先選地,施足基肥,翻耕做畦,條播,行距27厘米,劃1厘米淺溝將種子均勻撒入,用鋤推平,覆土要薄。溫度18-20度的條件下,7天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生長期要及時鬆土,鋤草,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苗高10-15厘米時,每畝施尿素10公斤。開花季節,適當增加澆水次數。如收割兩次,收割前澆水,收割後2-3天內不要澆水,以防灌死。

【收 獲】

藥用地上全草。春播的當年收割兩次,半籽半花時為收割時期,割取全草,晒乾。

【功 能】

清熱利尿,破血通淋。

本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經典為基,臨床為本

醫路漫漫,初心不忘

堅持雖難,諸君為伴

- END -

學中醫,你想要的這裡都有!

回復「學習」兩個字即可加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中醫 的精彩文章:

沒有空泛的理論,只談看的見摸的著的經驗——門純德用方經驗

TAG:古中醫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石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甘遂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牛膝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萊菔子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佩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青黛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黃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胡黃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乳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半夏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