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下半年經濟的5個著力點

下半年經濟的5個著力點

曾經是武漢青山熱電廠粉煤灰堆場的戴家湖,如今蛻變成生態公園(6 月16 日攝) 王建華攝/本刊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鞏固來之不易的向好勢頭

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去降補」

完善促進轉型發展的營商環境

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加大對各級黨委政府的督查力度

中國經濟蓄足「穩中向好」之力

文/國家行政學院宏觀經濟課題組

從去年前三季度的3個6.7%,到第四季度的6.8%,再到今年一季度的6.9%,中國經濟划出一條平穩的上揚曲線。今年上半年,在深化供給側改革給力、全球經濟復甦助力、去年宏觀調控延續發力這「三力」疊加作用下,我國經濟繼續保持穩中向好、穩中有進的態勢,經濟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多項宏觀指標趨於改善,經濟運行好於預期。

同時也應當看到,當前我國經濟增長動力仍需增強,轉型升級仍需爬坡過坎,運行中面臨的國際不確定性因素依然較多。在發展方式正在變革、供給革命正在孕育、世界經濟正在調整、市場體制正在完善的大背景下,更要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繼續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注入新動能,為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今年下半年,要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鞏固來之不易的向好勢頭,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前提和基礎。

首先,穩定和完善宏觀政策。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不變。既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又增強針對性靈活性,實施定向調控和相機調控,根據形勢變化適時預調微調。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效。財政安排要適應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要落實營改增等減稅降費政策,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和基金。要調整支出結構,保障民生、農業、扶貧、生態環保等合理支出,壓縮一般性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要適應貨幣供應方式新變化,調節好貨幣閘門,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合理引導市場利率水平,努力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和機制,維護流動性基本穩定,防止貨幣供應過於寬鬆而產生的加槓桿效應和放大資產泡沫。考慮到人民幣匯率面臨的外部環境壓力,要高度重視預期引導,綜合運用多種手段,在增強匯率彈性的同時,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擴大有效投資。穩增長,需要穩投資,特別是擴大有效投資。要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具有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重大工程項目。要把握好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把資源更多引向有利於補短板、增後勁、上水平的領域,引向有利於促進新經濟發展、結構轉型升級的領域。繼續加強基礎設施薄弱環節建設,注重補鄉鎮道路、城鎮污水處理、給排水等領域的短板,健全和完善全國性的鐵路、公路網的框架,特別是要打通「斷頭路」。要積極推進位造業和服務業改造升級,研究和推動「中國製造2025」示範區建設,加快實施服務業放寬市場准入方案。易地扶貧搬遷、棚戶區改造等,也是亟需補的民生領域短板。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民間投資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以上,民間投資上不去,整個經濟就會受到影響。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既是發展問題,也是改革問題。要加大相關改革力度,打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有效解決民間投資遇到的障礙、困難和問題,確保投資增長動力。要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對民間資本單獨設置的附加條件,切實營造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的投資環境。各級政府要強化法律意識,增強契約精神,切實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

合理引導社會預期。把預期管理作為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一條重要經驗。今年下半年,經濟運行還會面臨新的不確定因素,黨的十九大要勝利召開,加強社會預期引導更加重要。要做好形勢研判和政策儲備,尤其要加強對苗頭性、傾向性、趨勢性問題的分析,確保心中有數、手中有招。有關部門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預期管理,及時主動解疑釋惑。要講清楚經濟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引導市場預期,增強經濟發展信心。

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推進「去降補」

「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任務,在此過程中要減少行政化、部門化、碎片化做法,儘快在市場化改革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為「去降補」提供製度保障。

去產能。要嚴格執行環保、能耗、質量、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的標準,更多運用市場化、法制化手段,推動相關企業兼并重組、破產清算,堅決淘汰不達標的落後產能。高度重視和全力做好職工安置工作,確保分流職工就業有出路、生活有保障。要利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要著力提升產能過剩行業集中度。

去庫存。要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基礎性制度和長效機制,抑制房地產泡沫,防止出現大起大落。要有序調控房地產用地供應,提高棚戶區改造貨幣化安置比例,建立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要圍繞促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目標,加快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方案和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把去庫存與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

去槓桿。要制定綜合措施,分類施策,通過實施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發展股權融資、依法重組破產等方式,積極穩妥推進。要擴大企業直接融資規模,鼓勵企業擴大債券融資。推動政府融資平台市場化轉型,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債務置換工作,控制新增債務規模和融資成本,加快建立以政府債券為主體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

降成本。全面落實國務院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清理規範中介服務、社會服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積極支持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人工成本。進一步正稅清費,落實國家結構性減稅、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以及小微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政策,全面實施營改增、資源稅從價計征改革,清理各種不合理收費特別是壟斷性中介服務收費,營造公平的稅負環境,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補短板。要從嚴重製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從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著手,既補「硬短板」也補「軟短板」,既補發展短板也補制度短板。全面落實補短板重點任務,大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確保實現今年的脫貧任務。著力推進補制度短板,進一步深化資源價格、國企國資、財稅金融、產權保護、養老保險、對外開放等關鍵領域、重點環節改革,聚焦完善市場化經濟體制,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體制保障。

完善促進轉型發展的營商環境

要牢固樹立「環境就是生產力」的理念,牽住「牛鼻子」精準發力,進一步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做強監管的「加法」和優化服務的「乘法」,釋放「放管服」改革的紅利。

推進「創新創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放手讓各類市場主體「唱戲」,使創新創業輕裝前進。以科技創新帶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進「中國製造2025」與「互聯網+融合發展」,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茁壯成長。深化科技和教育體制改革,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應用、轉化、交易、產權保護、利益分享等環節的制度機制,營造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良好環境。要推進位造業升級改造。鼓勵各地區、各部門以貼息、事後獎補、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企業開展智能化、綠色化技術改造,提高核心技術國產化水平。為促進就業創業降門檻,大幅放寬市場准入,全面推行清單管理制度,把不該有的權力堅決攔在清單之外。

振興實體經濟。目前,政府在降本、提質、增效基礎上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要在此基礎上深入推進。降低企業負擔,振興實體經濟,需要進一步減稅降費,加大放管服、國企、價格改革力度。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各項財稅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提高政府審批、驗收等環節行政效率,進一步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減少資金周轉環節,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多措並舉為小微企業減負,發揮創業基金引導作用,支持地方創設風險投資基金,鼓勵社會增加投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要全面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切實減少涉企收費,不折不扣落實今年已出台的使企業減負1萬億元的措施。

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清理行政審批事項,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該放給市場和社會的儘快放給市場社會,同時注重解決好放權不同步、不協調、不到位問題。要為公平營商創條件,「放管」結合并重推進,明規矩於前,明確市場主體行為邊界特別是不能觸碰的紅線;寓嚴管於中,充實一線監管力量;施重懲於後,把嚴重違法違規的市場主體堅決清除出市場,嚴厲懲處侵害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違規行為。無論是綜合部門還是專業部門都要落實監管責任。要為群眾辦事生活增便利,大刀闊斧砍掉各種「奇葩」證明、循環證明、重複證明,大力提升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水、電、氣、暖等公用事業單位及銀行等服務機構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打破「信息孤島」,提高政務服務便利化水平。要把國務院召開的全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提出的五個「為」不折不扣落實到位。

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防風險是底線,是做好其他工作的前提和基礎。

化解金融風險。堅決管住貨幣總量,摸清風險隱患,著力防控資產泡沫,加強金融宏觀審慎管理制度建設,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堅決遏制銀行不良貸款上升勢頭,有效設置「防火牆」,防止風險擴散和交叉傳染。密切關注國際金融形勢,加強對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歸引起的資金迴流等現象的研究,加強對股市、匯市、債市的風險監測等現象的研究和評估,做好應對預案,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降低政府債務風險。對一些地方政府及所屬機關事業單位通過不規範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投資基金、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違法違規融資的行為,要繼續加強監管、依法問責。抓緊制定剝離融資平台公司政府融資功能的具體辦法,積極推動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公司市場化轉型。政策性銀行應當依法加強融資行為自律。各監管部門要積極落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聯合防控機制,形成監管合力,對違法違規融資擔保行為開展聯合監管和懲戒。查清地方政府地縣兩級政府債務狀況,明確地方政府主體責任,加大問責力度。

預防房地產風險。繼續密切監視熱點城市房地產市場走勢,嚴格限購限貸,整頓市場秩序。既要控制房價上漲,也要防止房價大跌,避免房地產市場大起大落。在宏觀上管住貨幣,避免過於寬鬆的貨幣環境刺激資產泡沫,同時微觀信貸政策要支持合理自住購房,嚴格限制信貸流向投資投機性購房。加強住房市場監管和整頓,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堅決查處、打擊違法違規行為。

處置去產能風險。財政、金融、社保部門要落實財稅支持、不良資產處置、失業人員再就業和生活保障,以及對「殭屍企業」處置任務重、財政困難比較大的地方給予專項獎補等政策,資本市場要配合企業兼并重組。處置「殭屍企業」要儘可能多兼并重組,對破產企業,做好職工安置工作,進一步拓寬去產能職工分流安置渠道,加強職業培訓和就業援助,切實做好就業托底工作,防範引發社會風險。

加大對各級黨委政府的督查力度

為政之要,貴在執行,成在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經濟工作的大政方針已經明確,關鍵是要打通各個層級的梗阻,確保落實到位。

細化政策,落點精準。政策的頂層設計為改革提供了明確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各地各部門各單位要從實際出發,認清現實,搶抓機遇,從政策的政治性、可行性、牽引性出發,著力進行政策細化,架梁立柱,綱舉目張,有的放矢,使政策落地生根,確保政策措施落點實、切口准。

分解責任,落實到位。對於新政策,要制定責任清單,理清責任鏈條,層層分解責任,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落實到崗位、量化到個人,確保責任到人、落實到位,健全人人負責、層層負責、環環相扣、科學合理、行之有效的工作責任制。

嚴於問責,落「劍」「刮骨」。完善政策落實問責制,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防止政策落實的「輕對抗」、「慢執行」、「中梗阻」,讓落實政策的不作為、慢作為、胡作為和假作為者無處可遁;完善考評機制,用好考評和督查之「劍」,將落實政策的精度、力度、速度和民眾的滿意度結合起來,成為考評政策執行好壞評判的尺度;健全責任分解、檢查監督、倒查追究的完整鏈條,堅持有錯必究、有責必問,對政策落實力度不到位、效果不明顯、政策「紅利」釋放不充分的懶政庸官和「弄權舞智者」,要敢於落「劍」。LW

執筆丨丁茂戰、袁維海

刊於《瞭望》2017年第27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瞭望 的精彩文章:

這部動畫片,不和孩子一塊兒看太可惜了
厲以寧:很多國家因為這三個坑衰敗 中國能否跳過?
朝鮮宣布成功試射洲際彈道導彈;外交部:正收集情況並跟蹤形勢發展
章瑩穎案嫌犯首次聆訊拒認罪 取保候審請求被拒
六月十大謠言都在這裡 最後一條已經害人不淺

TAG:瞭望 |

您可能感興趣

下半年地方國企改革有三大著力點
內江著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9年是「產業項目重點推進年」
2017年中國經濟答卷亮眼:含金量更足 著力點更准
國慶日房價上漲還是下降至真正拐點?未來樓市:政策有兩大著力點
市紀檢監察下半年著力「六個聚焦」
任天堂將著力於手游市場,目標1000億日元級
2019貨幣政策:五大著力點,實現多重目標平衡
凈果亮相2018年上海國際成人展 著力探索「凈果+」模式
周強:著力破解執行難 執行到位金額7萬億元
龍珠超:隨著力量大會的結束,131集過後到底會不會停播?
廣播媒體提升內容生產能力的四個著力點
航天科技集團2018年將著力推進商業航天發展
優信Q1財報營收10億超預期 下沉市場成全國購著力點
觸手2018年度盛典落幕,平台將著力發展移動電競與海外市場
艦艇出口,中國的市場著力點在哪兒?
羅建波:2019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著力點和生長點
金開來攜手13大品牌著力備戰蘭馬,聽說6月10號要一起搞事情!
上海:多管齊下著力打通分級診療「梗阻點」
好系統,好平台給你,你只需要找到自己的著力點,就會撬動整個世界!
他出生於將門世家,早年參加革命,後著力為我國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