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鉛山一本通之地理——鉛山山水

走進鉛山一本通之地理——鉛山山水

走進鉛山一本通之地理

一、鉛山山水

青山南去連八閩,綠水北流入信江。這是鉛山的山水走勢。

明代的《鉛書》是這樣描述鉛山山水走勢的:「鉛與閩接,山峻川駛,似之師友廝磨,婚姻交結,風聲繇此亦相近……桐木關,桐木江出焉,東北流注,會於分水,合於紫溪,西流大會於汭口,達於瑞洪(在余干,信江進入鄱陽湖的江口)。」

這樣的山水,天生註定鉛山區位優越而物產豐富,積澱著數不清的自然勝景和人文勝跡,承載著許多美麗的故事。

辛棄疾對鉛山山水是一見鍾情,這樣點贊:「一水西來,千丈晴虹,百里翠屏!」他望著鉛山的青山,看著鉛山的綠水,鄉愁無限,便把這片山水作為自己中晚年的歸宿。

1、地理位置

鉛山位於江西省東北部、上饒市中南部,背靠巍巍武夷山,面臨滔滔信江河,而橫貫贛東北的懷山又是縣境北的天然屏案。

(1)中國東南北緯28

鉛山地理坐標為東經117°26′-118°00′、北緯27°48′-28°24′。縣境東界上饒縣,西接弋陽縣和貴溪市,南鄰福建省的武夷山市和光澤縣,北連橫峰縣。簡言之,鉛山地處中國東南北緯28。

北緯28是地球上極為重要的緯度線,如物種豐富而生物多樣。

(2)縣境五分之四在武夷山區

鉛山縣境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4公里,面積2177.66平方公里,人口46萬。其中,縣境五分之四在南部武夷山區,五分之一在北部信江河谷。

2、地理結構

鉛山基本地理結構為「一山兩江」。

(1)一山

是氣貫中國東南的南干龍中的武夷山。

明代學者柯仲炯在《鉛書說略》中描述武夷山:「跤躋千里,出入鉛邑,陟鵝峰,攀葛山,揭西湖,眺章岩,則見山川之寥廓。道溫林,過分水,登桐木,叩觀音,則見險阻之滅沒。」

上饒地理結構為「兩山一江一湖」,兩山是武夷山和懷玉山—鄣公山—連花山,一江是信江,一湖是鄱陽湖。中國地理由「一脈三龍」結構而成。一脈,指崑崙山脈,它是中國眾多大山大河的發脈地。「三龍」,指北、中、南三大幹龍,黃河以北為北干龍,黃河以南、長江以北為中干龍,長江以南為南干龍。)

(1)兩河

其一,是武夷山和懷玉山共同孕育的信江。信江自東向西橫貫縣境北。

其二,是自武夷山腹地向北縱貫鉛山縣境的桐木江。桐木江源於桐木關,於河口匯入信江。

3、北武夷山

(1)武夷山脈在鉛山境內隆起最高

武夷山脈長550公里,東北—西南走向。這條中國東南最大的山脈從東北端的贛閩浙邊界之仙霞嶺開始一路向西南隆起,到達鉛山境內隆起最高,而一出鉛山境山勢又向西南逐漸下降,直至落於西南端的贛粵邊界之九連山。

武夷山面海的南坡為南武夷山,背海的北坡為北武夷山。

(2)武夷山脈超過2000米的山峰全在鉛山境

北武夷山的主體在鉛山境,且千里武夷山脈隆起最高的部分全在鉛山境內,海拔超過1800米的山峰有15座。其中,黃崗山(海拔2160.8米)、獨豎尖(海拔2129米)、白塔尖(海拔2092米)和黃連木山(海拔2083米)四座超過2000米的山峰聚集在縣城河口鎮正南50多公里處。

4地勢地貌

鉛山地勢南高北低,逐級下降。從南到北可分為三個基本地貌區。

(1)太源——陳坊——港東——楊村——稼軒一線以南為南部高山區,海拔多為500—2000米。在重巒疊嶂的群山中,間或河谷小平畈和小盆地。山勢陡峻,峰、坡、谷切削極深,落差極大,為典型的武夷山地貌。

(2)汪二——新安——江村——石溪一線以南為中部山區,海拔一般在200—500米。從南部高山區北流而來的河流至此,其沖積平畈和山間盆地都較南部大。

(3)信江兩岸狹長地帶為北部河谷丘崗區,海拔一般在50——200米。兩岸田畈沿信江東西延伸,丘崗為丹霞地貌。北部最低點是海拔50米的馬頸凹(在汪二)。

5、八大關隘

鉛山縣境南緣有八道關隘連通八閩。

1)溫林關

武夷山鎮東偏南20公里。海拔1050米。東西兩側山峰分別為海拔1371米、1395米。

2)觀音關

武夷山鎮東偏南13公里。海拔1150米。東西兩側山峰分別為海拔1291米、1249.4米。

(3)分水關

武夷山鎮南偏東10公里。海拔750米。東西兩側是海拔1424.7米的東路山和1506.7米的望夫山。是閩贛主要關道,通過分水關進入福建的古道又叫鵝湖古道。

(4)桐木關

紫溪鄉南31公里,海拔1135米。東西兩側是海拔超過2000米的黃崗山、黃連木山和獨豎尖、白塔尖。

(5)鴨母關。

篁碧鄉西南4公里。海拔750米。東西兩側山分別為峰海拔824.8米和915米。

(6)馬鈴關

天柱山鄉西偏南7.5公里。海拔700米。關口兩側山峰分別為峰海拔1065米和806.7米。因關內平坦寬闊,可馳馬練兵,關上關下可聞馬鈴聲,故名。

(7)雲霽關

始建於五代,天柱山鄉西10公里。海拔700米。東西兩側山峰海拔767米和980.9米。原有馬石關卡和神廟。有石磴凌空而下,地勢險要。關下4公里有石佛寨,為明洪武七年(1375)巡檢司駐地。

(8)火燒關

太源畲族鄉西南17公里。海拔824米。關南是福建光澤縣、西是貴溪市。

6四大山脈

在河口鎮正南50多公里處的武夷山四座最高峰衍生出四條向北朝著信江馳騁的山脈。這四大山脈賓士到信江南岸嘎然而止,雙雙從左右兩側千鈞拱抱河口鎮。

(1)東部山脈,又叫鵝湖山脈

它從桐木關、黃崗山、黃連木山、望夫山、分水關、七星山、溫林關、清明尖、五府山(鉛山、上饒和浦城、武夷山市四縣市的界山,主峰五府崗1910.2米)、鵝湖山而來,至鳳來墩止,逶迤115公里。東部山脈東有青溪河等河流。

(2)中部東側山脈,又叫縣城山脈

它從桐木關、獨豎尖、白塔尖、篁碧嶺而來,落至天排山,長45公里。鵝湖山脈與縣城(古縣城永平)山脈從東到西有桐木江、紫溪河(桐木江支流)等河流。

(3)中部西側山脈,又叫百里三狀元山脈(三狀元是指劉輝、李謹斯和費宏)

它自桐木關、鴨母關、馬鈴關、雲霽關、烏頭山而來,一路逶迤落至信江南岸的柴家埠,長65公里。縣城山脈與百里三狀元山脈之間有楊村河等河流匯入桐木江。

(4)西部山脈,又叫西鄉山脈

它自爛蛇形山峰、橫崗嶺、桶王尖而來,沿縣境西緣落至仙人峰,長35公里。西鄉山脈與百里三狀元山脈之間有陳坊河、雙港河等河流。

7、六大河流

鉛山境內主要河流有6條。其中,源出南部北武夷山腹地的五條大河從南向北流至信江。

1青溪河

發源於五府崗,上、中游在上饒縣的五府山、上瀘、黃沙、茶亭和英將等地,叫甘溪或瀘溪,下游鉛山境內叫青溪,在青溪銀城畈入信江。

2桐木江

桐木江是鉛山最大的河流,源自桐木關,自南向北匯聚源出於武夷腹地黃連木山、獨豎尖、白塔尖、七星山等眾多山峰下的眾多河流,一路高歌向北,在河口鎮匯入信江,長82公里。

3紫溪河

發源於獨堅尖,在稼軒橫畈五保洲匯入桐木江,長45公里。

4楊村河

發源於篁碧嶺,在永平疇田畈匯入桐木江,長69公里。

5陳坊河

發源於火燒關,在汪二黃沙港匯入信江,長57公里。

6九獅河

北部主要大河是九獅河,發源於屬懷玉山脈的靈山,在河口鎮北面的九師山匯入信江。

8、高山人工湖

南部眾山峰逶迤北延,其峰巒起伏,溝壑縱橫,山澗溪泉匯成密如織網的大小河流。因此,在南部崇山峻岭之中就有了眾多高山人工湖(水庫),總面積680多平方公里。其中,葛仙湖(倫潭水庫)流域面積242平方公里,北武夷山湖(高店水庫)流域面積132平方公里,白石嶺湖(鐵爐水庫)流域面積84平方公里。

9、桐木江大峽谷

桐木江源頭左屏黃崗山和黃連木山,右屏獨豎尖和白塔尖。僅在鉛山武夷山鎮境內,從黃崗山巔到馬家坪(黃鰍坪)自然村,垂直落差2000米。巨大地理落差所構造的斷裂帶峽谷,西南—東北走向,長80公里,峽谷深切500米以上,兩側山體坡度45度以上,最陡處80度,是中國東南第一大峽谷,叫桐木江大峽谷。

桐木江大峽谷南為桐木關,東連分水關、觀音關、溫林關,西鄰鴨母關、馬鈴關、雲霽關。關山之清泉飛瀑叮咚叮咚匯聚山間河谷,為桐木江。桐木江兩岸呈現的自然山水景觀變幻無常而動感極強:群峰聳立,懸崖峭壁如劍劈,山回水轉,水抱山行,飛瀑流泉山間掛,急流險灘谷底成,急者舞白練,緩者展碧潭。

10、信江

信江是武夷山與懷玉山孕育的。源出於懷玉山東端信源山的玉山水與源出於武夷山東北端仙霞嶺的豐溪河在上饒城三江口匯合後為信江。

信江是江西的五大河流之一。幹流長364公。於傍羅上古埠村入鉛山境,由東至西橫貫縣境北部,在汪二黃沙港出縣境進入弋陽。鉛山境全長40公里。

信江流至鉛山,因青溪、桐木江、九獅河等河流的匯入,水量聚增,而北岸的九獅山石質山體凹凸曲折,大大減緩了水的流速,水流平穩。在與九獅山相望的南岸沖積洲上,先有汭口、後有河口成為七百里信江上最優良天然河港。在以水路為主的交通時代,這個天然良港為閩浙皖贛四省交界區域的交通樞紐。其南,通過閩贛八關與閩江水系連通;其東,通過浙贛古道(又叫衢州大道)與錢江水系連通;其東北,通過信江上源的紫湖、雙明、冰溪、沙溪等集鎮埠頭連通浙皖贛邊境山區。而信江西北流,直接連接鄱陽湖、通往長江。在南來北往、東進西去的商旅集散過程中,九獅山前這塊背靠著武夷山、由信江和桐木江沖積而成的沖積洲,就這樣「天然」形成了一個中國東南商貿重鎮——河口(汭口)碼頭。

信江上這處連通中國東南的碼頭,明以前上溯至春秋時期的大宗貨物是「金三品」(鉛、銅、鐵),明清時期的大宗貨物是紙茶藥材。

11、獅江

七百里信江流經鉛山縣境的河段,又叫獅江。

鉛山最大的河流桐木江,一路彙集黃崗山、黃連木山、獨豎尖、白塔尖、七星山、五府崗等眾山之山泉水,越山關、過峽谷、逶迤曲折奔騰,一路高歌向北,正好在獅江的中間點上匯入信江。

獅江中間點兩河交匯的三江口,叫河口。

背靠北武夷山,面對靈山,南北兩山山勢巍峨;兩翼四條如龍的縣內山脈由南向賓士到信江南岸嘎然而止,雙雙從左右兩側千鈞拱抱;獅江北岸九座石獅山一字列陣,緊緊峙護。

背有鎮山靠,前有案山屏,信江和桐木江在九獅山前相擁相抱交合在一起,情吞三江(信江、桐木江、獅江)亘古酒,心醉飛瓊晝夜歌。三江河口就這樣熱鬧了千百年。

12、三江景觀

信江自東向西橫貫鉛山,信江南北兩岸的河流都流向信江,桐木江自武夷山腹地一路奔流而出又匯聚其各支流,這樣就形成了兩河交匯處的河口三江口景觀:九獅山前河口開闊的河灘、洲地、沖積平畈和丹霞地貌。

青溪在銀村畈匯入信江、紫溪河在五堡洲匯入桐木江、楊村河在疇田畈匯入桐木江、桐木江在河口匯入信江、九獅河在河口匯入信江、陳坊河在黃沙港匯入信江而形成的三江口,不但江面寬闊而壯觀,河灘、洲地、沖積平畈也平坦而寬廣。

三江口的自然風貌是鉛山山水一大自然景觀,因此鉛山人重視保護好兩河的三江口生態。

13、沖積平畈

鉛山信江以南的山脈和河流都的走勢是從武夷山腹地自南向北走,因而在信江河兩岸、北武夷山間河谷、兩河交匯處形成了銀村畈、鵝湖—石溪畈、傍羅畈、新灘畈、鳳來—福惠—柴家畈、新安畈、汪二畈、漢陽畈、車盤畈、港口—下渠—沙畈畈、石塘—稼軒—永平畈、楊村—五銅畈、港東畈、陳坊—湖坊畈等河流沖積平畈。這些大大小小的平畈是鉛山的田園糧倉。

14、篁碧盆地

(1)高山盆地

篁碧盆地是處武夷腹地中的高山盆地。其東南越過桐木關與福建武夷山市相通,西南過鴨母關與福建光澤相連,東靠獨豎尖和白塔尖,南屏苦坑尖,西依尖峰頂、嶺上嶺,北倚篁碧嶺,眾山之間為四周山澗河谷沖積盆地。盆地匯聚四周深山的山泉水,為篁碧溪(楊村河上游)。

(2)十八山坑

篁碧盆地四周有金坑、銀坑、銅坑、鐵坑、苦坑、甘坑、大壟坑、小壟坑、發夢坑、發旺坑、構樹坑、出米坑、麻吉坑;箬皮坑、茶婆坑、生薑坑、山羊坑、老虎坑等十八條山坑,深者四、五十里,淺者二、三十里。

(3)篁碧溪

篁碧溪源頭出自篁碧盆地東南獨豎尖下的老虎寨,它一路匯聚十八山坑的泉流,迂迴曲折來到篁碧盆地,於東山口內的嶺背灘繞個「S」形衝出夾岸對峙的篁碧嶺和嶺上嶺,復蜿蜒一路高歌北流匯合桐木江再入信江。

(4)篁碧保護站

篁碧盆地面積為3000多畝,四周山林面積10多萬畝,森林植被茂盛,並保存有不少的原始森林,紅豆衫、鐵衫、古銀杏等珍貴樹種。還有豬熊、狐狸、卷尾猴、娃娃魚等珍稀動物。2002年,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篁碧設立了保護站。

15、紫溪盆地

(1)鍋底盆地

紫溪是北武夷山的一個山間盆地,面積1多萬畝。民謠說:「走不到的石塘,看不見的紫溪。」從老縣城永平沿著桐木江上行,位於稼軒—石塘畈東南端、五府山和溫林關下的石塘遠遠地就看見了,卻一時半會走不到;沿著去崇安的鵝湖古道南行,走到了紫溪才見紫溪。這是說,紫溪是鍋底形的盆地,其四周的環山均以「嶺」名,有文山嶺、獺山嶺、荷樹嶺、紫溪嶺、白石嶺、雷公嶺、土地嶺、聖皋嶺、官頭嶺、擂石嶺、暨家嶺等。

(2)九重河

紫溪河源於獨豎尖北麓,經肖家源、薛家邊、高橋、石壠、紫溪、鄭家灣、唐家畈、尤田、五保洲、牛山後,在五保洲與桐木江匯合。其中,郭家以上為上游,河流在高山密林曲折穿行,故叫九重河。出郭家後,進入紫溪盆地,河流寬敞而平穩東北流。

(3)紫金溪

紫溪河流經紫溪盆地的一段叫紫金溪。紫溪盆地四面環山,林木蔥鬱,藍天白雲下的河水看似紫色的,盆地上下「紫氣蒸騰而溪水環繞」,故古時稱紫溪河為紫金溪。

(4)八閩要衝

清《鉛山鄉土志》載:「八閩要道,紫溪當沖。往來要道,關寨分防。紫溪市集,扼要居中。」紫溪之南,越過分水關等五大關隘到達閩北重鎮崇安;紫溪之北,順紫溪河而下到河口碼頭。

在鉛山入閩八大關隘中,有五個關隘經紫溪。紫溪向東經白水際、楊家蓬口、樟塢嶺、樟塢口、漁村灣、後山腳、療頭、下渠、王村、和尚坪、外江東、炭坪到溫林關,向東南經樟塢嶺、雲際、老鴉尖、風車弄、大洲沿、洋西灣、港口、岑源、擂鼓嶺、沙鼓嶺到觀音關,向南經紫溪嶺、五里峰、祝公橋、車盤、草鞋嶺、桐子山、下烏石、上烏石、黃龍橋到分水關,向西南經白石嶺、宋家橋、石壠、王家、竹山際、老屋基、篁村、西坑、徐家到桐木關,向西經石龍、半山、壠鶴、薛家邊、肖家源、篁碧、篁碧嶺到鴨母關。

16山川風貌

《鉛書》:「鉛山之壤負山而吐洪。」

鉛山是武夷山、桐木江和信江哺育起來的。「負山而吐洪」就是鉛山的山川風貌。

1)鎮山

武夷山是鉛山的鎮山和靠山。

2)案山

信江北岸的懷玉山是鉛山的案山。

3)母親河

信江和桐木江是鉛山的母親河。

信江分別源自懷玉山東北端的贛浙皖三省交界的信源山和贛浙閩三省交界的仙霞嶺。它一路向西奔流,連鄱陽湖通長江,又與鄱陽湖水系和長江水系連通。信江的作用是水運時代人們就看好的「通江達海」。它向東通長江達東海,向南越過分水關通過閩江水系可達台海、通過贛江越大庾嶺進入珠江可達南海。

桐木江源自武夷山腹地,先向東北流,再向西北流,與楊村河匯合後,向正北流入信江,在鉛山從南到北、從西到東畫了一個大弧,通過溫林關、觀音關、分水關、桐木關、鴨母關與閩北連接。桐木江,通過五府山的綿陽關(嶺陽關)、焦嶺關、寮竹關,又與浦城、江山等地連接。

5)山,千姿百態

北武夷山不但崢嶸巍峨,且山體奇特而變化無窮,千姿百態,峰巒或直插雲霄,或橫亘數十里,或如屏垂掛,或傲立雄踞,或亭亭玉立。山谷或陷,或峽,或潭,或灘。黃崗山、獨豎尖、七星山、黃連木山、雞公尖、白塔尖、望夫山、苦坑尖、篁碧嶺、屏風山、龍頭豹、來龍崗等山,分布著世界北緯28度線上現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中亞熱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其物種豐富而呈多樣性的生態景觀,是大自然贈予鉛山瑰麗的自然傑作。

6)水,風情萬種

因為北武夷山的奇嶇崢嶸,鉛山南部山區溝溝壑壑,處處是清泉、飛瀑、溪澗。山溪水潺潺,如泣如歌,又給山注入了生機,增添了動感,孕育了靈氣。黃崗山,馬家坪,獨豎尖,馬頸凹,桐木江,葛仙湖,山環水轉,水繞山行,無限風光盡在這山水中。

走進鉛山山水,人們定然會情不自禁地:「ok!ok!」。

17、山水寄鄉愁

之所以讓人OK,是因為以秀水、奇峰、幽谷、險壑等諸多自然景觀和良好生態環境的鉛山山水達到完美結合,讓人留連忘返而寄鄉愁。

從黃崗山山巔到信江河谷,中國東南北緯28度的植被分層分色,高空俯瞰,青色藍色綠得如波如雲。山間河谷時寬時窄,時起時跌,時而飛瀑深潭,時而急流險灘。彎彎山道上時有動物匆匆走過,藍天白雲下時有雄鷹盤旋翱翔。而山谷中的溪流河水水如山綠,深淺交替,明如明鏡,亮如天光。這樣的山水讓人越走越親,走近鄉愁,走進故鄉。

18、四季分明

鉛山因地處中國東南北緯28度線上下,受亞洲大陸和東南海洋季風交叉影響,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1)春季

3月下旬至6月上旬(農曆春分到芒種之間),為期75天左右。乍暖還寒,陰晴不定,風雨無常,入梅後多雨天。

2)夏季

6月中旬至9月下旬(農曆夏至到秋分之間),為期110天左右。初夏仍處梅雨季節,升溫較慢。出梅後雨季結束,進入盛夏,日照陡增,氣溫急升。

3)秋季

9月下旬至11月下旬(農曆秋分後到小雪後),為期70天左右。少雨,日照多。秋老虎過後,暑氣消退,秋高氣爽。

冬季

12月上旬至翌年3月中旬(農曆大雪至春分之間),為期120天左右。在強冷空氣從北方南下過程中,氣溫逐漸下降,間或晨霜,而或霧淞,每有冰雪,消融也快,寒而不嚴。

4)春寒

3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初春。此時,南北來的冷暖空氣交替頻繁,時陰時晴,若冷空氣占上峰,氣溫就會驟降,持續五天以上低溫陰雨,這就是春寒,又叫倒春寒。

5)小陽春

11月(農曆十月,立冬到小雪之間)為小陽春。此時,晴天多,氣溫穩定,山中一些樹木和園中一些果樹會二度開花,如映山紅和桃花,呈現出好似春三月的暖和天氣。

6)日照時長

最冷的一月平均氣溫4℃,最熱的七月份平均氣溫24℃,年均降水量1700至2100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792小時,年均無霜期25l至274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

7)垂直差異

因為地勢南高北低,從南部最高處與北部最低處落差超過2000米,所以縣境內河谷平畈與山區因海拔高度而氣候又有垂直差異,如黃崗山等四座最高的山巔與信江河谷的溫差越過12℃。

7)無極端天氣

東南沿海北上的颱風受武夷山阻礙,勢力大大減弱。西北利亞南下的寒流被懷玉山阻滯,勢力也大大減弱。因此,鉛山無極端天氣災害。

19、生物多樣性

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加上鉛山地勢由北向南逐級抬升,落差極大,五大河流在北武夷山中曲曲折折由南向北流到信江,這樣的氣候和山水條件,為北緯28的鉛山山水間生物多樣性提供了極好的生存環境,被譽為是「物種基因庫」、「生物資源寶庫」、「野生動植物的樂園和天堂」。

20、植物景觀惹眼

北武夷山自信江南岸向南逐級抬升,四條大山脈及其河谷南北縱貫,從山巔到河谷最大落差超過2000米,山勢陡峭,河谷曲折,生物種類古老、多樣而典型。其中,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因物種古老性、豐富性和完整性而成為世界亞熱帶生態植被系統和生物多樣性的典型代表,被譽為亞熱帶植物的樂園。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普查時,鉛山南部山區仍有高等植物2800多種,紅豆杉、鵝掌楸、南方鐵杉、柳杉、紅楠、紫楠、香果樹、紫莖樹、檀樹、黃楊木、木蓮、粗榧、栲樹、檫樹、荷樹等珍貴樹種漫山遍野都是。

在信江以南的山中,尤其是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中,植物群落分層分布明顯。層次分明的常綠闊葉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矮曲林和高山草甸是鉛山南部北武夷山一大極為惹眼的壯麗景觀。

1)常綠針葉林

主要樹種有黃山松、鐵杉、柳杉、粗榧等,分布在海拔1500—2000米地帶。

2)針闊葉交混林

黃山松、鐵杉、柳杉、粗榧、紅豆杉、鵝掌楸、橡木、光皮樺、大葉楠、栲樹、櫧樹、荷樹等,分布在海拔500—1500米地帶。

3)常綠闊葉林

栲樹、櫧樹、荷樹、樟樹、天竺桂、柃林、山茶樹等,為亞熱帶典型植被,若封山育林,可迅速恢復其蔥鬱的自然景觀,分布在海拔500—120米地帶。

4)丘陵針葉林

以馬尾松、杉木等樹木為主,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和丘陵地帶。

5)毛竹林

分布在海拔1500米以下地帶,以海拔300—800米為主要,信江南岸千畝以上的連片毛竹林各鄉鎮都有。

21、動物種類繁多

1)三聲虎嘯在黃崗山響起

「嗷噢——」2005年6月6日10時許,華南農大研究生曹惠榮和江西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鄭元慶等,在距黃崗山頂5公里處的盤山公路下的山坳里採集昆蟲和植物標本,突然聽到三聲虎嘯。曹惠榮作出判斷:這可能是華南虎在捕食後發現了人而發出的警告聲。他們趕緊撤離下山。6月10日,保護區組織工作人員上山搜尋華南虎蹤跡,在曹惠榮和鄭元慶等採集點附近的叢林中,發現多處大型動物躺卧過的痕迹,躺卧處四周柴草狼籍,但沒有找到明顯的華南虎足跡及其糞便證據。

2虎跡時沒時現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鉛山南部山區經常可見老虎出沒。武夷山鎮西坑村一處懸崖,因為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有一隻老虎失足跌死在此,這懸崖而被西坑人叫作「跌死虎」。篁碧畲族鄉東南的一個山坳,因為過去是老虎做窩產仔的地方,而被當地人叫作「老虎寨」。「老虎寨」、「虎跳岩」等與老虎有關的地名在鉛山南部山區很多地方都有。1985年,保護區老職工鄭清仔還在西坑看到過一次老虎。1989年,江西省林業廳組織有關專家到黃崗山做過一次華南虎活動信息調查,發現過華南虎棲息活動的明顯蹤跡。此後,再沒有人見過老虎蹤跡。

3)野生動植回歸樂園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武夷山中尚有千餘只華南虎。如今,老虎蹤跡雖難覓,但北武夷山仍然是中國「自然生態系統類別」的中「森林生態系統類型」動植物種類最多的地方。目前,鉛山南部山區尚存野生脊椎動物500多種,昆蟲1300多種,鳥類267種,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動物有雲豹、金錢豹、黑麂、蘇門羚、毛冠鹿、獼猴、紅面猴、黑熊、獐、豺、豪豬、穿山甲、剪蛇龜、雞公蛇、娃娃魚、水獺、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紅腹錦雞、紅嘴相思鳥、紅嘴藍鵲、杜鵑、黃鸝、畫眉、貓頭鷹、金斑喙鳳蝶等。

敬畏自然,保護生態,這本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今天,鉛山人因這一優秀傳統的召喚而切實行動起來了——不砍伐一棵闊葉林木、不獵殺受保護的野生動物、不污染任一條山溪水,人人都在保護生態環境,正在重塑北武夷山亞熱帶野生動植的樂園和天堂。

22、鉛山興盛交通先

翦伯贊在《中國通史綱要》中指出:「明代中葉,棉紡織業的松江,絲織業的蘇杭,漿染業的蕪湖,制瓷業的景德鎮和造紙業的鉛山,為江南五大手工業區,也是中國資本主義萌芽最早的地區。」

清乾隆才子蔣士銓這樣描述自己家鄉鉛山工商盛況:「舟車馳百貨,茶楮走群商。」

翻閱鉛山縣地方志書和其它相關文獻資料,我們會發現以下幾個現象:

現象一:諸如「八省碼頭」、「兩江鎖鑰」、「襟控八閩」等詞語頻頻出現。這背後有什麼玄機?

現象二:鉛山建縣並不早,直到南唐代才有建制。但是,鉛山地理和山水卻孕育了燦爛的古老文明。《夏書》載:「鉛產鉛銅,故名。勾踐因而冶鑄。」漢武帝時,西漢朝廷即設鉛山場,采冶鉛、銅、鐵,鑄錢幣和兵器。至少在唐中期,鉛山人已掌握了濕法煉銅技術。這樣的文明是怎樣形成的?

現象三:當中國大地還沉睡在農耕經濟時代,鉛山的河口、石塘等古鎮在東進西去和南來北往的商旅中已早早地蘇醒起來,朝著工商貿易市鎮的康庄大道闊步向前。鉛山為什麼會成為中國早期工商貿易發達地區之一?

現象四:無論是民謠還是志書都這樣說:「鉛山以紙利天下」,「河口茶市通天下」,「富不過河口藥商」。鉛山為什麼以紙利天下,河口茶市為什麼通向世界,河口藥商為什麼很富?鉛山工商貿易為何如此興盛?

答案是:地理優越,物產豐富,交通發達。

如果認真地分析鉛山地理和檢索鉛山歷史,我們又會有一個發現:交通是鉛山興衰的一把鑰匙。

23、先秦時的通京大道經過鉛山

信江貫通上饒全境,而信江河又可以通連閩江水系、珠江水系、錢塘江水系、鄱陽湖水系和長江,因此在以水路交通為主的古代鉛山是個交通中轉地。

1)西周的通京大道

《上饒地區志》載:「信江西接鄱陽,南通吉、贛,東連江浙,舟船直抵玉山。」自古,信江是東南交通往來和貨物運輸的生命線,又是贛糧入浙閩、浙閩之貨入贛的必經之路,更是水運交通時代閩浙皖贛茶紙集散的黃金水道。

早在公元前11世紀,就有一條通京大道從信江穿越全境。《上饒地區交通志》載:「西周初,越裳氏三象重鐸來朝獻白雉,洛陽至廣州大道已通。自河南洛陽經安徽宿縣、江蘇楊州、浙江抗州、衢州、常山通今江西玉山、鉛山、上饒、南昌、贛州而入廣州。」

2)東南交通新開拓

此後,以西周時的通京大道為依託,東南交通狀況歷朝歷代都有新的開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出兵南越,在江西修築三條大道,其中兩條連接這條「通京大道」。

漢武帝於元封元年(110年)兵分四路,水陸並進,討伐閩越王余善,打通了經鉛山經分水關到崇安的驛道,由水路攻到福州。

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令各地勤王兵馬追殺原扈衛統制官苗傅和劉正彥,平叛大軍在浙江富陽、江西上饒和福建建陽一帶輾轉,所到之處的道路又有所開闢,閩浙贛邊界交通得到改善。

南宋以後,閩贛商路得到進一步開發,明清時更是暢通無阻,一直持續到民國初年。武夷山南北的崇安、鉛山等都盛產茶葉,形成了明清時期的萬里茶路第一村——福建崇安的下梅村和萬里茶路第一鎮——江西鉛山的河口鎮和萬里茶路第一關——閩贛分水關。

信江河畔的河口碼頭,通過信江與鄱陽湖水系和長江連通;崇安位於閩江上游,通過崇安溪連通閩江水系。河口和崇安便成為鵝湖古道的起終地。

24、鵝湖古道

古代中原入閩路線主要有三條。一條由撫州經杉關到邵武,一條由鉛山經分水關等到崇安、邵武,一由江山經仙霞關到浦城。其中,由鉛山經分水關到崇安的路線是主要通道,叫「大關」(也叫大路,宋代人的叫法);其它兩條因水路運程短、陸路長而居次,均叫「小關」(小路)。

信江連通鄱陽湖和長江,桐木江、紫溪河、楊村河、陳坊河均通船運,是連接入閩八關的水道。漢唐以後,由鉛山經雲霽關、馬鈴關、鴨母關、桐木關、分水關、觀音關、溫林關等均可到福建,被稱為「八閩孔道」。從鉛山經過這些古關隘的大小入閩道路,統稱為鵝湖古道,鵝湖古道的主路線是河口經分水關到崇安的路線。

25、鵝湖古道交通忙

戰國晚期,越國解體,越王無疆之子玉率族人翻過分水關,來到崇安,建立閩越國。閩越族的「王城」,最初建在崇安,後遷到福州。西漢,漢軍經鉛山入閩平定閩越王。魏晉南北朝時,晉人避戰亂紛紛從中原經鉛山入閩,史稱「八姓入閩」。唐以後,閩人進京趕考必經鉛山。北宋,修分水關寨駐軍,盜訖不犯。朱熹當年過分水關,往來於閩浙皖贛湘。明末,南京被清兵攻陷,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朱聿鍵經分水關入閩。明清八閩之貨先彙集到崇安古鎮,挑夫經分水關等關挑到關下通水路的石塘、紫溪等地,再用小船運到河口集散。同樣,進入福建的各路貨物也是由河口水運到關下的石塘、紫溪等地,再由挑夫經分水關挑到崇安集散。

26、水路交通

在近現代交通之前,鉛山水路交通發達,與境外連通的航道有40公里的信江河段,與信江連通的境內航道有桐木江、紫溪河、楊村河、陳坊河等,縣內通航里程總長超過220公里。

27、航運碼頭

桐木江上,自南到北依次有車盤、港口、下渠、石塘、紫溪、西門(永平鎮)、楊家橋(永平鎮)、安洲(永平鎮)等碼頭,這些碼頭船運之貨到達河口碼頭裝大船由信江運往各地。陳坊河有陳坊和湖坊碼頭,船出黃沙港走信江。

明清時期,官方在鉛山設有專門管理河運的機構,負責梳理和管理信江、桐木江、紫溪河、楊村河、陳坊等河道和航運。

清末民國初年,紫溪官船有80多艘,船工100多人。港東官船有60多艘,船工100多人。石塘的官船有200多艘,船工500多人。永平西門碼頭民船公會僅就有帆船144艘,載重量為346噸。

28、河口碼頭

明清時期,鉛山縣內各碼頭運來的紙、茶、藥材等南北武夷山山貨都要運到河口碼頭集散。不僅如此,贛、閩、浙、粵、鄂、蘇、皖、湘等地也有貨物運來河口碼頭集散。河口碼頭是個「貨聚八閩川廣,語雜兩浙淮揚」的大碼頭,由官埠頭、金家弄、興隆口、巴家、井邊、常州幫、撫州、萬載、小橋弄、貴溪、蔣家、鄱陽、余干、肖公廟、福星等10多處碼頭組織。廣信府在河口設同知衙署,專管理河口碼頭事務,並設有漕運所專門管理信江上漕糧運輸,有漕專船15艘,每艘漕船長為15丈。到了清末民國初年,河口民船公會還有帆船353艘,載重量為883噸;徐翊康開設的「振興快船局」、汪蘭甫開設的「永安快船局」、焦姓人開設的「信昌快船局」、應姓人開設的「公益快船局」等都是河口碼頭的大船運公司。

29、現代交通

橫南鐵路和上武高速公路南北穿過縣境,滬昆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東西經縣境北部。縣城東北和東南的兩條快速通道都可快速到達上饒高鐵站和三清山機場。

30、北武夷山自然保護區

(1)保護區範圍

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分為南北兩個。北武夷山自然保護區即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鉛山縣境南部的武夷山北坡,北緯27°48′11″-28°00′35″,東經117°39′30″- 117°55′47″。總面積16007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4835公頃,占保護面積的30.2%; 緩衝區面積2021公頃,占保護面積的12.6%;實驗區面積9151公頃,占保護面積的57.2%。南坡是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北兩個自然保護區共同組成完整的亞熱帶山地森林生態系統。

(2)保護區建立

1981年,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鉛山縣境的武夷山北坡建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國務院批准江西武夷山自然保護區晉陞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2004年,加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並被命名為首批「全國林業科普教育基地」。

(3)氣候特徵

夏季涼爽濕潤,冬季寒冷,春季回曖遲,秋季變溫明顯,屬海洋性氣候和大陸性氣候的過渡地帶,年均氣溫為14.2℃,年平均降水量2583mm,相對濕度年平均84%。

(4)生態資源

有極罕見的原始狀態森林。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並具有美、特、奇、古、名等特點,被稱為「昆蟲的世界」、「鳥的天堂」、「動物的樂園」、「物種的基因庫」。

31、鵝湖山國家森林公園

(1)公園範圍

由鉛山縣境內武夷山中和信江河畔六大自然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區組成,總面積為7950公頃。2000年,鵝湖山與黃崗山、七星山、葛仙山、九獅山、太源畲族鄉捆綁在一起被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2)鵝湖山

鵝湖山,又叫峰頂山,位於縣境東部大山脈的最北端,它自五府崗北來,至信江南岸嘎然而止。北面信江,西南山麓臨桐木江。景區地理位置為東經117°47′38〃——117°51′04〃、北緯28°14′10〃——28°16′37〃,東以鵝湖鎮雙合村打石塢為界,南至永平鎮,西至上分公路,北緣鵝湖村,面積20666畝,其中山林面積19756畝,旱地243畝,水域214畝,建築及道路佔地453畝。

(3)黃崗山

黃崗山位於江西武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核心區。景區地理位置在東經117°41′35〃——117°47′26〃、北緯27°52′16〃——27°55′08〃,面積41730畝,為原始森林。

(4)七星山

七星山位於縣境東部大山脈的最南端,屬武夷山鎮,西連分水關,東鄰觀音關。觀音關下有擂鼓嶺景區。七星山地理位置在東經117°50′02〃——117°54′13〃、北緯28°56′35〃——28°58′23〃,面積為20000畝。

(5)葛仙山

葛仙山位於縣境中部大山脈的中段,南是天柱山鄉,北是葛仙山鄉,九龍竄頂海拔為1096.3米,九龍竄頂東有老虎岩。地理位置在東經117°42′24〃——117°40′19〃、北緯28°05′01〃——28°03′11〃,面積12940畝。

(6)九獅山

九獅山位於信江北岸,由江岸九座丹霞地貌的石山組成,與信江北岸的河口古鎮和金雞山隔江相望。九獅山地理位置在東經117°40′07〃——117°42′44〃、北緯28°18′29〃——28°19′54〃,面積4100畝。

(7)太源畲鄉

太源畲鄉位於縣境南部,西南有爛蛇形山、火燒關,東南有雲霽關、馬鈴關。太源畲鄉地理位置在東經117°27′48〃——117°32′16〃、北緯28°03′39〃——28°01′21〃,面積19810畝。

32東南寶地

鉛山這處由武夷山、信江和桐木江構成的中國東南北緯28區域,其優越的地理、地質、氣候等條件確保了這個區域生物的多樣性生長,也確保了多種礦產資源和多樣自然景觀資源的形成。因此,鉛山各種資源極為豐富,是中國東南一處風水寶地。

33、北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申報進行時

目前,江西省、上饒市和鉛山縣省市縣三級政府正在加快北武夷山(武夷山脈中段北坡的鉛山縣境)申報自然與文化遺產工作

山,水,生態,是鉛山風水寶地的三大構件。

讓武夷山的山更綠,讓桐木江的水更清,讓這片山水更具鉛山個性,讓載于山水中的文化更有魅力,是鉛山人的使命。

鉛山人正在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以極大的熱情、有效的行動而全力保護北武夷山的青山綠水和挖掘梳理遺存在這片青山綠水中的厚重歷史文化,努力讓北武夷山的山更青翠,讓北武夷山的水更清澈,讓北武夷山的文化更迷人養人育人。

江西,上饒,鉛山,申報北武夷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是期盼中國東南這塊風水寶地:青山不墨千秋畫,綠水無弦萬古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TAG:大中文化 |

您可能感興趣

走近鉛山風情:鵝湖讀碑
美食鉛山:鉛山人的最愛小菜之茄子干
彩鉛山楂的作畫步驟
鉛山風情:那林木風清的村莊柏樹源
一組超高顏值的教程——彩鉛山竹
又是高空墜物,鉛山一小區掉菜刀、螺絲刀,戴頭盔出門安全嗎
航拍一大片玉蘭花!江西鉛山驚現「花千谷」
江西鉛山:田園春色美如畫
為什麼來鉛山葛仙山朝拜一次就要來三年?
上饒鉛山又有輛車飛進這個土坑
鉛山風情三十八:用燧火將一塊又一塊塵封的鄉野喚醒
江西鉛山有個小山村曾經是「AB團」的刑場 被遺棄的山村30來幢「豪宅」面臨倒塌
詩詞即作二首:訪辛棄疾鉛山故居詞、與諸子謁上饒鵝湖書院
鉛山一女子商店使用假鈔被識破,監控記錄全程!
這伙夜砸車窗盜竊車內財物的狂徒,終於在鉛山栽了!
鉛山某影樓停業轉讓,網友預付的拍攝費用無著落!
一個鉛山姑娘,那年在街頭被暴打!
廣東男孩千里獨行來鉛山 只為上饒鉛山某校8年級的女朋友!
鉛山一對夫妻攜手簽下遺體捐獻書
上饒鉛山縣一樓盤延期交房 住建部門責令其限期完成綜合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