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手機是如何從中華酷聯進入OV華米時代的?

智能手機是如何從中華酷聯進入OV華米時代的?

根據IHS Markit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手機第一季度總出貨量為3.51億,同比2016年第一季度的出貨量3.33億,增長5.4%;環比2016年第四季度的出貨量4.39億,減少了0.88億。

中三星以高達0.8億部的出貨量,位列第一;蘋果以約0.51億部的出貨量排在第二的位置;華為的出貨量約為0.35億部,名列第三;OPPO則以0.26億部的出貨量排行第四,其兄弟公司Vivo緊隨其後,以0.91億部出貨量排行第五;小米和LG並列第六,出貨量皆為0.15億部左右;聯想,中興和金立則分別以出貨量約0.12億部,0.09億部和0.08億部位列第八,第九、第十名。

總的來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前十名中,國產智能手機佔據了七個位置,總出貨量約1.24億部,佔總出貨量的35.33%。同時,從上表中也看出,隨著OV躍進,小米的再次崛起,華為全球化,「OV華米」時代到來,「中華酷聯」時代結束。

在國產智能手機發展初期,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四家公司因其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各自較高的市場佔有率被媒體合稱為「中華酷聯」。「中華酷聯」主要依靠運營商渠道賣手機,隨著2014年運營商補貼的削減,導致「中華酷聯」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中華酷聯」在這種衝擊下也都做了相應的轉變,但是除去華為之外,其他三家並沒有改變他們衰亡的命運。

聯想在2014年初收購摩托羅拉之後,召回神奇工場旗下品牌ZUK,但是由於Moto和ZUK兩個品牌市場定位並沒有特別明確,導致自己兩個品牌互博,摩托羅拉品牌效應也未發揮其餘熱。中興放棄自我品牌的維護,轉戰研發高端手機努比亞,但在國內並未取得顯著的成效。而酷派品牌轉型中找不準重點,為了自救抱360和樂視的大腿,最終失去方向。

除華為外,「中酷聯」綁定運營商的銷售模式,很難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及有效的銷售渠道,在新的格局下一些擁有互聯網思維以及注重產品研發和品牌營銷的新晉手機品牌應運而生,「中酷聯」在這些新興互聯網手機品牌的攻勢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華為轉戰技術研發,申請多項專利,憑藉自主晶元,成功在手機市場站穩腳跟。同時實行華為和榮耀雙品牌戰略,華為集中線下渠道和高端機領域,榮耀主攻互聯網領域。所在在這次華麗的轉變過過程中,華為依靠自身的高科技技術以及雙品牌營銷戰略打了場漂亮的翻身仗。

小米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採用線上飢餓營銷的銷售模式以及自主研發高性價比手機品牌模式。前期小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佔領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但是隨著互聯網紅利的消退以及智能手機市場慢慢趨於成熟,用戶開始更加關注於手機的性能及品質,所以小米也開始研發高端機以及線下鋪店,實現品牌力的穩步提升。

OPPO和VIVO採用全頻道贊助廣告和找各種小鮮肉代言,長期的品牌投入讓它們的市場份額在中低端市場獲益頗豐。同時OPPO和vivo都以用戶需求為導向研發產品,OPPO憑藉著VOOC閃充的技術差優勢把住了中高端市場,曾經一句「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紅遍大江南北;VIVO則主打拍照功能,同樣以線下渠道佔領和廣告轟炸的策略快速成長,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取得了一定的地位。OV相加,已經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獲得了最大的佔有率。

著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廠商越來越重視口碑營銷,開始走精品化路線,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外加線上線下全方位立體營銷,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徹底從「中華酷聯」進入「OV華米」時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空的世界 的精彩文章:

小米推出的激光投影電視能獲得大眾市場嗎?

TAG:尋空的世界 |

您可能感興趣

OPPO:手機行業進入後智能手機時代
智能中國,中機創造,與我們一起進入智能新時代
中國手機進入負增長時代,華為、小米和OPPO肉搏
讓家庭中央空調進入「中國時代」 這項技術是如何誕生的?
華為「很嚇人的技術」繼續曝光:升級後手機將進入「新時代」?
中國進入後智能手機時代,OPPO將從這四個維度改變
手機進入1TB時代:智能手機能否取代電腦?
智能手機進入變革時代,5G和AI是OPPO的技術攻守
挖掘安卓寶藏,EMUI會讓手機進入「量心定製」時代嗎?
國產手機產業進入「後智能」時代
進入智能製造時代,我國機器人的路該怎麼走?
我們如何成功進入物聯網時代
OPPO進入「漸變」形態,成後智能手機時代的終極殺招
歡迎進入AI和物聯網的時代:這十大良機不容錯過
中國智能機市場進入洗牌期,小米、華為的地位還能否被撼動?
如果輸掉歐冠,C羅的皇馬時代將進入倒計時?C羅:怎麼可能?
進入智能時代,我們的哪些家電需要更新換代呢?
中國手機市場進入巨頭競爭時代,「劉海屏」真的要過氣了嗎?
為什麼三星手機能進入美國,而華為手機則不能呢?
國產手機進入創新時代,九大手機品牌誰的創新你最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