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二里頭」系列報道:跟著考古隊長,探尋「最早的中國」

「走進二里頭」系列報道:跟著考古隊長,探尋「最早的中國」

三代考古人,58年持續發掘,讓二里頭這個原本默默無聞的小村莊享譽全國。隨著二里頭遺址博物館的奠基,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更多人來到這裡探尋「最早的中國」。這裡到底有著怎樣驚人的發現?幾十年的時間裡有哪些動人的故事?請您跟隨《洛陽晚報》記者一起走進二里頭,感受華夏第一都。

周延及其妻子和趙芝荃(中)合影 (記者翻拍)

核心提示

「許隊長,回來啦,吃飯了沒?」近日,剛拉著拉杆箱走到二里頭村村頭,許宏就被老鄉們熱情地招呼著。

許宏有兩個身份常被提及:一個是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這個頭銜屬於北京,是國內的頂尖專家;另一個是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現任隊長――這個頭銜屬於洛陽,是鄉親們口中的好夥計。

一座遺址,將來自北京的專家和偃師夾河灘的土地緊緊聯繫在一起,一晃已近60年。

1 一個故事

埋頭洛陽考古,留下一段父子情

去年深秋的一天,市民周延來到二里頭,田野里的發掘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進行,和幾十年前一樣。不過,這裡對他來說已經物是人非,二里頭考古工作隊辦公區的大門讓他悵然若失。

故事要從20世紀80年代初說起,當時的周延還在洛陽建機廠職工學校讀書。每天中午到食堂吃飯時,一位風度翩翩的先生經常和他同坐一桌。「他談吐不凡,當時我和同學們都覺得他不是普通人。」周延回憶道。後來他了解到,這位先生就是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首任隊長、著名考古學家趙芝荃先生。

由於當時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工作站就在周公路上,那裡的工作人員經常來這個食堂吃飯。出於仰慕,也是因為對考古的好奇,周延經常主動找趙芝荃聊天,向他請教一些知識。曾在清華大學跟隨周一良、馮友蘭等名師學習的趙芝荃讓周延大為欽佩;趙芝荃也十分欣賞這名外形俊朗、上進好學的年輕人。

「有一天,趙老對我說:『以後你能管我叫聲爸嗎?』我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周延說。從此之後,趙芝荃成了周延的乾爹,二人以父子相稱。趙芝荃常帶周延到考古發掘現場參觀,向周延傳授知識、教他做人的道理。1985年,周延旅行結婚時還到了北京,在趙芝荃家小住了幾天。

趙芝荃退休回到北京後,和周延還有書信往來。「後來聯繫慢慢少了,這是因為當年我在的廠效益不好,不想讓他老人家擔心。」周延感慨道,這也成了他的一大遺憾。

2016年10月24日,趙芝荃因病去世,享年88歲,《洛陽晚報》對此進行了整版報道。周延看到報道後,無數往事一下湧上心頭。他來到偃師,想去尋找當年趙老工作過的地方,但已經物是人非。後來,在記者的幫助下,他見到了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現任隊長許宏,了解了乾爹人生的最後一段時光,也了卻了自己的一樁心事。

2 一點驚嘆

近60年時間,才見到冰山一角

在二里頭考古工作隊辦公的院子里,有一塊大石頭,上書十四個大字――「朝天蜀圭植洛璧,鎮中磐石定乾坤」,這些字的作者是二里頭考古工作隊的第二任隊長,曾任夏、商、周斷代工程領導小組成員的鄭光。

鄭光是地道的四川人,在大學畢業不久來到了北方的這個小村莊,埋頭一干就是幾十年,石頭上刻下的那些字表明了他紮根河洛的決心。那件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銅爵,就是在他在任時發現的,那可能是中國最早的青銅禮器。

二里頭到底有什麼樣的魅力,讓這些學者前赴後繼,窮盡一生去研究?

您可以想像這樣一個畫面:3000多年前,在伊洛河北岸,有一座宏偉的城市,城中道路縱橫,路上人來人往,還有牲畜拉著的車輛;城中的宮殿莊嚴肅穆,有幾進院落,沿中軸線布局;青銅器鑄造作坊火光衝天,打造著「國之重器」……

那些城市的幹道路網、二輪車、沿中軸線布局的宮殿、青銅器鑄造作坊,都是中國最早的。這幾句聽起來好像很簡單的話,其實概括了二里頭遺址幾十年來的發掘成果。「考古本身就是一個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活兒,通過剝開一層層土去尋找那一絲絲的線索,這也是考古隊長們一干就是幾十年的原因。」一名工作人員這樣感慨,「然而,我們見到的其實只是冰山一角。」

二里頭都邑遺址現存面積300萬平方米,近60年時間,發掘4萬平方米,僅佔1%多一點兒。

3 一些影響

是考古隊長,也是暢銷書作家

「許老師,您能給我們簽個名嗎?」前不久,「一帶一路」大遺址保護論壇在我市舉行,兩名女生來到許宏面前這樣問道。她們來自我市回民中學,課餘時間參加了學校的考古社,是許宏的小粉絲。

說起來,受到中學生如此愛戴倒不是因為他二里頭考古工作隊隊長的身份,而是因為三本書――《最早的中國》《何以中國》和《大都無城》,它們被稱為「解讀早期中國」三部曲。到6月初,三本書的總印刷量超過了10萬冊,這在考古類書籍中是個相當龐大的數字,是不折不扣的暢銷書,《大都無城》也入選了三聯書店的「2016年度十本好書」。

是擁有36萬粉絲的微博「大V」,是「網紅」節目《一席》的演講者,頻繁參加面向公眾的講座……和一味埋首研究的專家不同,許宏身上少了一些傲氣,多了點兒親和力。無論面對老鄉、考古愛好者還是媒體,他總能不厭其煩地,用生動的語言去闡釋自己的觀點。在他看來,考古人應該樂於為公眾普及歷史知識,讓更多人了解二里頭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等到二里頭遺址博物館落成後,就能讓世界看到「最早的中國」。

「前些年我去看過趙芝荃先生,告訴他二里頭要建博物館了,邀請他等到建好的時候來看看,結果老先生沒等到這天就駕鶴西去。」許宏唏噓道。2019年二里頭遺址博物館落成時,許宏也到了快退休的年齡,三代考古人為這片土地付出了最美好的時光,新來的考古人將繼續探索。(洛陽晚報記者 潘立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洛陽網 的精彩文章:

工商銀行洛陽分行持續深化渠道轉型 切實抓好服務管理
工商銀行洛陽分行持續加大小微金融支持力度
新排歷史故事劇《洛神賦》上演
網傳「今後學車更難了」?看專業人士怎麼說
新編豫劇《洛神賦》公演

TAG:洛陽網 |

您可能感興趣

趕在文明消逝之前,探尋全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
探尋美麗中國越野賽·大理站:奔跑在蒼洱之間
三年走訪百餘人,這部景德鎮紀錄片《手造中國》,帶你探尋中國的工匠精神!
藏在陽朔三千漓的船屋,探尋中國風的「漁樵之家」
新春走軍營:走進「陸戰雄師」 探尋強軍DNA
探尋最有味道的古鎮,南潯古鎮一日游攻略
科學地探尋夏朝與最早中國
跟隨鏡頭,探尋中國宣紙文化園
探尋從詩詞中走來的城市·零陵!
網媒走轉改:走進八義窯探尋「紅綠彩」奧秘
一路向北,走進大興安嶺,探尋」北山野人「的真實生活
走遍中日韓探尋領先工藝 OPPO 帶來今夏最潮的一抹紅藍
走進比周庄還豪邁大氣的錦溪古鎮,探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蓮花
維舟評《鼏宅禹跡》︱探尋最早的中國
探尋:中國瓷器最迷人的時代
探尋拜火教的起源-行走伊朗之二十二
探尋國寶的「身世之謎」 別克寰行中國之旅開啟新征途
中國小說的特色敘事,要從「傳奇」中探尋!
踏上「重新發現中國味」之旅 探尋軒尼詩干邑與閩菜擦出的全新火花
周伯通,王重陽的師傅到底是誰?從野史和道教故事中,探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