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給心情放假 讓腸胃輕鬆

給心情放假 讓腸胃輕鬆

文 / 許鳳全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主任醫師

小陳是在北京就讀的一名大三的學生,來門診就診時,見她面色白、聲低且精神不佳,小陳說自己出現了左下腹部疼痛,神疲乏力,怕冷,大便稀、每天2 次~ 3 次、無黏液、考試前或緊張時癥狀加重,這種狀態已經持續有快半年了,我觀察她舌質淡胖,舌苔白滑,診脈為沉、弦脈。

我告訴小陳,這是肝鬱脾虛引起的泄瀉,也就是西醫的腸易激綜合征,應該疏肝理氣。我開出的方葯是:炒白朮 15 克 、白芍 10 克、防風 10 克 、陳皮 10 克、柴胡 12 克、枳實 10 克、甘草 6 克。7 劑,水煎服,每日 1 劑,分早、晚兩次服。此方是痛瀉要方合四逆散,對於寒邪侵犯人體、陽氣鬱結而引起的肝氣鬱滯、肝脾不和的泄瀉有效。

四逆散是《傷寒論》的名方,既是和解劑又為理氣劑,由柴胡、枳實、芍藥、甘草組成。方中君葯柴胡疏肝解郁、升達陽氣,臣葯芍藥斂陰柔肝緩急,與柴胡相伍,一疏一斂。枳實行氣破滯留,解郁降逆,與柴胡同用一升一降,調理氣機。佐使葯甘草益氣緩急和中。諸葯合用,針對陽郁厥逆、肝氣鬱滯、肝脾氣鬱之證,共奏疏肝理氣、調理氣機之功效。

痛瀉要方是《丹溪心法》中的名方,由陳皮,白朮,白芍,防風組成。方中君葯白朮健脾祛濕,臣葯芍藥柔肝緩急止痛,兩葯配伍調整肝脾功能。陳皮可以理氣化濕為佐葯,防風辛散外風,勝濕止瀉,亦為佐葯。全方具有健柔肝、祛濕止瀉的功效。

一周後,小陳告訴我癥狀明顯減輕了,於是我又開了 7 劑,並輔以針灸治療,選取肝俞穴、天樞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太沖穴、合谷穴、內關穴,用平補平瀉法,留針 20 分鐘。又過了一周,小陳打電話過來說現在癥狀已基本控制住了,十分感謝!

情緒敏感者腸胃也發「愁」

腸易激綜合征在中醫學中屬於腹痛、便秘、泄瀉等範疇,其病位在腸腑,肝氣疏泄失常,橫逆犯脾,致使脾胃運化失健,大腸傳導失司是發病主因,主要有肝鬱脾虛、脾胃虛弱、肝鬱氣滯、脾腎陽虛、脾胃濕熱、腸燥津傷 6 個證型,小陳得的就是肝鬱脾虛證,這種證型也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研究表明,精神緊張、抑鬱和焦慮會影響腸易激患者的病情,憂思惱怒,久郁不解則導致肝氣不舒,日久橫逆犯脾,脾氣漸虛,形成肝脾不和而發病。

在肝鬱脾虛的基礎上,還有一種「心胃相關」的觀點,情志發於心而應於五臟,故心神失調,會影響脾胃功能。所以,對於由於情志因素導致腸易激的患者,在藥物治療之外,不妨通過結交朋友、閱讀、旅遊等方式給心情放個假。調暢情志,放鬆心情也會對您的腸道健康大有裨益。

緩解癥狀的運動妙招

腹式呼吸當您緊張的時候,就做呼吸運動,深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將氣呼出。用橫隔膜的肌肉呼吸,即把你的胸部和腹部分開的肌肉。深深吸進去,讓你的肚皮向外伸展,呼氣時,你的肚皮會自然地收縮。深呼吸可協助鬆弛你腹部肌肉,這或會有助於促成較健康、正常的腸胃活動。若可進行一般有氧運動,也有助刺激腸道肌肉進行正常的收縮。

提肛運動練習此運動時可以仰卧、坐椅子上、平肩站立或是膝蓋著低輕輕弓背的姿勢進行練習。吸氣時收緊肛門,模擬強忍便意的感覺,讓肛門及骨盆底肌群緊繃,保持 5 秒,然後一邊呼氣一邊徹底放鬆肛門,連續做 10 次~ 15 次。

此外,還可以在身體狀態允許的條件下選擇抱膝、扭腰、仰卧起坐等針對腰腹部肌肉的鍛煉。運動後可用揉、捏、拿等方式對鍛煉部位進行按摩,既緩解疲勞又可以促進大腸的蠕動。

來源:《中醫健康養生》雜誌2017年7月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胃 的精彩文章:

減肥早晚喝杯:清腸胃水嫩白皙,排毒燃脂3天治便秘不口臭!
是時候該正視自己的腸胃了,你的腸道比你想像中更脆弱
葉黃素偏寒,腸胃差的人別吃?中西醫眼科醫生這樣說!
用豬身上的它燉湯喝,後勁真大,腸胃想不好都不行!
被忽悠辦卡花百萬,其中有10萬拿來調理腸胃

TAG:腸胃 |

您可能感興趣

你的心情也需要「放假」
喜歡你的心不會放假
放假啦!不要讓護膚跟著放假!
如何讓老闆心甘情願提前放假
蔓崎老師放假啦!但不要讓你的護膚跟著放假!
休息時間,別忘給你的頸、腰椎放放假!
又萌又可愛的「表情包」!送給放假不能和好朋友見面的你!
走心的綜藝,放假的你別辜負
不喜歡放假!
放假別放肆,睡眠不規律可能引起代謝疾病
只想放假無心工作
零難度、好吃又快手的葷菜,鮮嫩解饞不油膩,放假正好做給孩子吃
周末,讓身體和心靈一起好好放假
國慶不放假悲傷表情包 流著淚努力工作
國慶放假,別給健康也放假!
這幾天放假又墮落了,心情煩躁怎麼辦?
用這些藝術拯救你還想放假的心
放假無聊?這些精神食糧給你的靈魂大滿足!
大學放假了,怎麼才能讓爸媽不感覺嫌棄?
放假放懷放心情 賞花賞景又賞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