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牛得要上天了!收購豪華跑車後,還要收購飛行汽車
作者/李大為
1 / 吉利汽車牛得要上天了
此言非虛,6月28日,吉利確認收購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這家公司生產的混合動力飛行汽車,可實現陸空兩用。
再往前幾天,吉利收購馬來西亞國寶汽車品牌寶騰49.9%的股份,以及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
已經擁有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倫敦計程車的吉利,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收購,慢慢形成一個強大矩陣分布的吉利帝國計劃,吉利的全球化汽車戰略布局正一步步實現。
2 / 吉利收購馬來國寶汽車品牌
6月23日,吉利與馬來西亞DRB-HICOM集團簽署最終協議,收購旗下寶騰汽車49.9%股份、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51%的股份,並對這兩個品牌擁有絕對的管理主導權。
吉利收購寶騰之路非常漫長,追逐其有5年之久。從2012年寶騰開始尋找合作夥伴,到吉利與寶騰接觸,再到打敗眾多的競爭者,吉利終於等到了。
1983年成立的寶騰汽車是馬來西亞的國寶級品牌,鼎盛時期曾佔馬來西亞國內四分之三的汽車市場份額,是馬來西亞民族自豪感和工業精神的象徵。1996年,寶騰收購了英國跑車品牌路特斯。
為此,吉利將向寶騰注入資金1.703億林吉特,並導入做價2.9億林吉特的博越平台,合計收購價格為4.603億林吉特,約合7.3459億元人民幣。再加上收購的51%的豪華跑車品牌路特斯花費5100萬英鎊(約合4.4億元),吉利此次併購共計花費11.7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寶騰市場份額不斷萎縮,2016年只賣出了7.2萬輛車,僅佔市場份額12%,而路特斯跑車在過去一年僅賣出1584輛新車,虧損2760萬英鎊(約2.5億人民幣)。據寶騰母公司DRB-HICOM集團2016年的財報顯示,公司凈虧約合16億元人民幣。
吉利收購寶騰汽車,需要對馬來西亞進行車型和產品、技術、管理等的輸出,讓寶騰趕上智能化、電動化的發展趨勢,而將已經連續虧損5年的寶騰和連續虧損17年的英國蓮花扭虧為盈,也成為了馬來西亞政府對於吉利主導下的寶騰未來的期待。
另外,吉利擬收購的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成立於2006年,是一家專門研發飛行汽車的公司,在2010年左右研發出量產飛行汽車Transition,又在2013年推出了TF-X概念車。
這款概念飛行汽車搭載一套混合動力系統,該系統由一台最大功率225千瓦的發動機和兩台最大總功率為448千瓦的電動機組成。在飛行模式下,該車可以達到322公里/時的時速,續航里程超過805公里。
3 / 吉利的海外擴張之路
2010年,吉利以15億美元收購瑞典豪華汽車品牌沃爾沃的全部股份,成為中國汽車行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次海外併購案,也完成了一次「蛇吞象」的壯舉。
在吉利的協助和經營下,沃爾沃汽車於2016年成功實現經營利潤12.5億美元,這也是該瑞典汽車企業90年來交出的最佳成績單。
2013年,吉利以1104萬英鎊收購英國錳銅控股的倫敦計程車公司,如今吉利造的計程車跑遍了倫敦的街頭。
今年3月倫敦計程車公司新工廠安斯蒂工廠正式落成,雙方合資生產的全新一代倫敦計程車TX5將於今年上市。
加上最近的收購,截至目前,吉利旗下的汽車品牌包括吉利、領克、沃爾沃、倫敦計程車、寶騰、路特斯以及飛行汽車,覆蓋中低端品牌、豪華品牌、超豪華品牌,戰線擴張至歐洲和東南亞,吉利汽車帝國的矩陣初步形成。
4 /「汽車瘋子」李書福
吉利汽車掌門人李書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汽車瘋子」,他曾提出過著名的汽車言論:「汽車有啥了不起,不就是四個輪子、兩部沙發加一個鐵殼?」
這番言論是李書福在1997年宣布要造汽車遭到質疑時的霸氣回應,在那時很多人都把他當成笑話。
在這之前,李書福對造汽車可以說一無所知,充其量就是一個摩托車生產商。
李書福宣布要造汽車,但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偶然間他發現四川有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客車生產企業,於是他將這家企業收購過來,獲得了小客車和麵包車的生產權。
吉利拿到許可證之後,瞄準並切入了被合資廠商長期忽略的低端市場,開始專註於生產低端小汽車,以至於很多年來吉利一直都是低端車的代名詞。
然而,低端車品牌吉利也有驚天的壯舉。2010年,李書福斥資15億美元全資收購沃爾沃,在整個汽車界引來一片嘩然,一個僅僅12年的中國汽車公司竟然收購了有著86年歷史的歐洲豪華汽車品牌,書寫了一個「蛇吞象」的經典案例。
在李書福的身上,可以看出大膽、無所畏懼,甚至有些豪賭的特質,他曾在一個汽車論壇上說:「我們中國人一開始造車,通用、福特就遲早要關門。」這話氣得幾個跨國公司代表中途退場。
早年間,李書福「汽車瘋子」的名號深入人心,但隨著吉利的汽車版圖不斷擴張,李書福開始成汽車界「極客先鋒」的代表,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更評價他是一個「科技大咖」。
李書福成為互聯網汽車的推崇者,還曾在2014年被極客公園邀請去做演講。他以前說汽車是「四個輪子加兩個沙發」,而現在他的互聯網汽車的理解是「四個輪子加一塊電池加一部電腦」。
李書福的造車思維,從造低端平價車,開始了為消費者造智能汽車的轉變。
在李書福的帶領下,吉利汽車市值突破1500億港幣。而在今年年初,李書福首次打敗長城汽車的魏建軍,以78億美元的身家,牢牢坐穩中國汽車界首富的寶座。
5 /中國車企業海外併購不理想
時至今日,中國車企已經發展的相當壯大了,在海外有過不少一擲千金的收購舉動。
2004年,上汽併購雙龍事件,上汽集團斥資5億多美元收購韓國雙龍51.3%的股份,一舉成為其最大股東。但由於2009年雙龍汽車申請破產,上汽與雙龍的整合以失敗告終。2005年,南京汽車集團以5300萬英鎊收購負債纍纍的英國MG-羅孚汽車,2007年上汽集團又整體收購南汽集團,MG又成為上汽旗下的汽車品牌。2009年,北汽集團用2億美元收購了老一代薩博汽車的三個整車平台技術,同時獲得兩個發動機系列、兩款變速箱以及79項專利,為其造車水平增不少。2014年,東風汽車集團向法國PSA(標緻雪鐵龍)集團注資8億歐元,持股比例約為14%。此舉讓東風汽車與法國政府、標緻家族下屬公司並列成為PSA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是不爭的事實,但中國車企亟需提升品質和創新技術能力。而自主研發需要較高的成本和時間且存在一定的風險,於是一些車企選擇了以海外併購的方式來提升核心競爭力,另一方面,由於自主品牌普遍起步較晚,品牌積澱不夠,通過海外併購自主品牌可以提升品牌形象。
不過,中國車企在收購剛開始時充滿熱情希望,但從併購效果上來看,大多都不理想。最成功的要數吉利收購沃爾沃,其次是東風汽車收購PSA。
成功收購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而其後如何合理利用雙方的優勢資源,平衡彼此間的權利和利益才是最終決定能否實現「雙贏」格局的關鍵點。中國車企海外收購的過程艱難曲折,收購之後仍然任重道遠。
專註服務中國製造企業
版權聲明:製造界除發布原創文章以外,亦致力於優秀財經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其版權擁有者取得聯繫,若涉及侵權,敬請聯繫我們,以便刪除。


TAG:製造界網 |
※飛行汽車上市後,你會買嗎?
※吉利:會飛的汽車即將上市,「飛行汽車」了解一下!
※這是要上天啊!日內瓦車展不可錯過的飛行汽車
※盤點即將量產飛行汽車,遇到收費站就飛過去!
※首款飛行汽車量產開銷,以後堵車直接上天
※開車飛上天!全球首款飛行汽車亮相,比法拉利還便宜!
※飛行汽車問世,打開翅膀就能飛上天,你還怕堵車嗎?
※吉利要炸!飛行汽車明年上市:30米就起飛還能進車庫!
※把車開到天上去!飛行汽車來啦!
※吉利飛行汽車要上天,吊打法拉利,勞斯萊斯!30米就起飛還能進車庫
※大手筆!吉利將生產飛行汽車!再過兩年就會推出首款飛行汽車!
※飛行汽車已經來了!
※無人駕駛還沒來,「飛行汽車」已經準備上天了
※全球最貴轟炸機,空中飛行一個小時,費用足夠買豪車賓利
※吉利這是要「上天」?計劃將在明年生產「飛行汽車」
※不是做夢!這樣狂拽炫酷的飛行汽車/飛機要發貨啦
※這次汽車真的能上天了?人類明年就可以駕駛飛行汽車
※堵車時想起飛?你的願望就要實現了!首款量產飛行汽車將亮相日內瓦
※吉利進軍飛行汽車,飛天離我們還有多遠?
※開車上天不是夢,「飛行汽車」的到來比我們想像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