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1937:對日媾和的關鍵一年,汪精衛的思想發生了什麼變化?

1937:對日媾和的關鍵一年,汪精衛的思想發生了什麼變化?

1937年12月至1938年12月,是汪精衛在國民黨中的最後一年。在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的青年學者李志毓看來,這一年,汪精衛在持久戰、對於國際局勢的判斷、焦土抗戰等問題上,都表現出與蔣介石的激烈分歧。了解這一年中汪精衛思想的變化與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是了解汪精衛對日妥協乃至走上漢奸道路的關鍵。

1938年11月15日,潛赴上海的高宗武(左二)、梅思平(左三)等與日本高級特務今井武夫商談汪精衛集團投敵事宜。

一九三七年十二月至一九三八年十二月,是汪精衛在國民黨中的最後一年。一九三八年十二月十八日,汪精衛乘飛機秘密離開重慶,來到雲南軍閥龍雲控制下的昆明,十九日又從昆明飛往越南河內,脫離了國民黨中央,也脫離了自己在抗戰中的國家。十二月二十九日,汪在河內擬就致中央黨部蔣中正、中央執監委員等電,主張響應日本首相近衛聲明、對日議和,次日在香港發表,史稱「艷電」。次年一月,他被開除國民黨黨籍,離開了他為之奮鬥了三十年的國民黨。隨後又被加以「漢奸」之名,使他至今仍以「漢奸」的形象,在中國家喻戶曉。

在汪精衛出走前的最後一年中,他在持久戰、對於國際局勢的判斷、焦土抗戰等問題上,都表現出與蔣介石的激烈分歧。了解這一年中汪精衛思想的變化與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是了解汪精衛對日媾和的關鍵。

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淞滬抗戰失利之後,求和的聲音開始在政府、甚至軍隊中擴散出來。十一月二日,日本廣田外相正式提出日方的議和條件,德國大使托德曼受日本之託,於十一月五日面見蔣介石,轉告了日方的和談條件。日本此次提出的條件為:內蒙自治;華北自治;自偽滿洲國至永定河劃為中立地帶;擴大淞滬停戰協議所劃之中立地帶,以國際警察維持治安;中日經濟合作,減輕日貨關稅;取締排日及抗日教育;共同防共等。

在黨政高層中,主和之人已不僅有汪精衛、何應欽,孔祥熙也開始極力主和。蔣介石在日記中說:「老派與文人動搖,主張求和,彼不知此時求和乃為降服而非和議也。」又說:「各將領戰意全消,痛心盍極。……敵軍實無攻京決心,惟我軍太無力量,敵人雖欲停止亦不能止矣」;「文人老朽以軍事失利皆倡和議,高級將領皆多落魄,望和投機取巧者更甚若輩,毫無革命精神。」

政府機關遷到武漢之後,求和的空氣更是日益濃厚,人們開始在私下議論,汪先生是否會回南京主持議和。十二月七日,國民政府行政院在漢口中央銀行舉行會議,陳克文日記中寫道:「會場中少不免又涉及傷病、難民、交通、後方秩序諸問題。這幾乎是每有會議必定提到的,並且照例有許多令人傷心嘆息的報告。報告完了,必以『中國那得不亡』、『中國不亡是無天理』等等憤慨語結束。今日說這話最多的是孔副院長,其次是何應欽部長。」

1938年,日軍三光政策下的廣州。

更嚴重的問題是,戰爭持續了三個月之後,確實造成了汪精衛當初所預料的問題,東南富庶之區淪為戰場,軍隊淪為土匪,民窮財盡,而中共政權反而得到發展和鞏固。蔣介石在十一月的「本月反省錄」中寫道:「抗戰結果,東南財賦之區,反成散兵游勇搶劫之場,此乃戰前未曾想到之事。痛心疾首,無逾於此。實為抗倭惟一之制(致)命傷也。敗仗計劃應先想到退兵時之搶劫姦淫,毀壞軍紀之凄狀……不懼敵軍攻陷而患在潰兵自亂搶劫,此幹部無力、教育無方之過也。」

戰爭徹底暴露了國民黨的空虛和腐敗,使很多人都灰心失望起來。谷正綱說「我再也不願談黨了」;陳克文說:「這一次戰敗,國民黨恐怕再也不能抬頭了:戰爭中始終看不見國民黨的活動,其它各黨各派卻乘這中心勢力削弱的時候,大事活躍。許多人彷佛都在說,國民黨不成了,共產黨快要起來了!戰敗的結果,喪權失地固不必說,內部的分裂衝突恐怕來得更加可怕。」

蔣介石也考慮到,長期抗戰可能會帶來的最壞局面將是:一、各省軍閥割據,國內分崩離析。二、共黨乘機搗亂,奪取民眾與政權。三、散兵游勇,到處搶劫,民不聊生。四、人民厭戰,共黨煽動,民心背棄。五、政客反動離間,各處偽政權紛起。六、各國與日本共謀瓜分中國。七、日、俄以中華為戰場,使中國陷入西班牙一樣水深火熱的地位。八、財政枯竭,經濟崩潰,社會紛亂。

在陳克文日記中,清楚記述了國民政府和黨政職員在戰爭考驗下的衰亡之勢。到了危急時刻才發現,平時政府的工作報告全屬子虛烏有,所有保甲組織,壯丁訓練,都是有名無實,「不切實,慕虛名,上下相欺」。黨政人員撤退途中仍不忘攜妓跳舞,屢禁不止。而「領袖命令別動隊偵查黨政人員有無不正當的娛樂行為,他們(自己卻)都在旅館裡開了許多房間,叫妓賭錢,終夜的跳舞,正經事一概不管,只知捏造是非,混淆黑白。」種種現象,讓陳克文徒然感慨,國民黨靠這種人做下級幹部,「早已自挖墳墓,現在是待敲喪鐘的時候了。」

陳日記中又寫道:「首都陷落後,各省政府均作遷移之準備,從無作誓死守土之準備者」,「準備遷移」,易言之,就是放棄土地。「可嘆者,到處並無劇烈抵抗,即入敵手。敵大有傳檄而定之勢,而負守土責任之長官,更無一人為之犧牲者。……(皖南各縣)許多縣長從無一人被難,皆謂已遷移某處辦公。」戰敗之際,尚有人不忘大發國難財:「粵人集資購高射炮,每尊價八萬元。經手者囑洋商列單十四萬元。洋商怒而毀約。又洋船運輸軍火,經手人索扣頭(回扣),事亦決裂。」

又據說,孔祥熙之子孔令侃向美國訂購飛機,所得均速率最劣之舊機;唐生智匯款四十萬元到香港,恐是奉命衛戍首都所領之軍費。種種令人傷心頹喪的消息,在政府內流傳著。而黨政職員,繼續過著呼妓打牌的生活,以汪精衛最親近的秘書——曾仲鳴為首。陳克文日記中寫道:「晚飯後,至仲鳴寓所明德飯店,與仲鳴、政綱、彥慈打牌。仲鳴所呼之妓至,不便阻人好事,遂散去。汝珩、廣霖近日盛談此道,想亦過著風流生活。彥慈新買一鑽石戒指……謂恐法幣將來變成廢紙,好將此變賣逃生。」

十二月十三日,南京陷落。恐慌與求和的空氣,立時瀰漫在國民政府之中。

1939年的汪精衛。

陳克文在日記中記述了人們的悲觀失望之情:「戰事初發生時,許多人說,敵人要攻到南京,最少需要三年功夫,死五十萬人。外國顧問也如此說。及滬戰失利,南京守土將領又說最少可守三個月。想不到才四個月,敵人已經攻到南京。敵人攻南京不過四五天便告失守。滬戰初期,舉世刮目相看,不圖一經敗北,勢如山倒,一至於此。南京失守後,武漢、長沙均立起恐慌。今日遷移之人,絡繹於途。……長沙如更失陷,則國民政府尚能有托足之地耶。喘息未定,敵已跟蹤而至,我能往寇亦能往,以中國之大,彷佛已無吾人託身立命之所矣。」

又說:「朋友見面,都互相問道,有何消息,有何特別消息。此所謂消息,此所謂特別消息,是指與敵言和方面的多。……現在都似乎希望直接與敵言和。其實在此局勢之下,已無言和之可能。於是大家……便深深嘆息要做亡國奴了。」

汪精衛原本是黨內對日妥協路線的代表,此時主張求和的人,無疑也將希望寄托在汪身上。但因為蔣的堅持主戰和蔣在中央的主導地位,加之日本已宣布佔領南京後將不再承認南京政府,此時若堅持主和,不免有逼蔣下野的嫌疑,汪精衛也有此顧慮。他於是想到,不以南京政府出面,而由他來組織政府外人士出面求和。

蔣在日記中說,十二月十六日上午,汪向蔣提出「甚想以第三者出而組織掩護」,但蔣認為,這是不可能的。在十二月十八日的日記中,蔣又寫道:「近日各方人士與重要同志,皆以為軍事失敗非速求和不可,幾乎眾口一詞。此時若果言和,則無異滅亡,不僅外侮難堪,而且內亂益甚。彼輩只見其危害,而不知敵人之危害甚於我也,不有主見何以撐持此難關耶!」

蔣認為,敵人越向中國內地推進,就越會因兵力分散而陷入困境,「必使敵人再進一線,使之更陷於窮境,則國際變化如何固不可期待,而倭寇弱點必暴露更甚,敵軍兵力亦不勝布置,不僅使之進退維谷,而且使之疲於奔命,如此各國必乘其疲而起矣。」

可見,汪精衛與蔣介石對於抗戰之觀點的根本區別在於:蔣始終認為,以日本的國力和民力,不可能持久作戰,只要我們能持久,能堅持,即使我國陷入危殆,敵人最終也會被消滅。打持久戰,除了在時間上要長期抗戰,消耗敵人力量之外,還要在空間上牽制敵人,「使敵在廣大區域駐多數兵力,使之欲罷不能,進退維谷,方能制敵之死命」。而如果一旦中途求和,在國內政治分崩離析和民族主義情緒普遍高漲的形勢下,國民政府必將在內外交困中垮台。蔣甚至認為:「外戰如停,則內戰必起,與其國內大亂,不如抗戰大敗。」蔣試圖以民族矛盾轉化內部矛盾,借領導抗戰、抵禦外侮增強內聚力,提升國民政府的政治認同。如果抗戰勝利,中國政治統一將就此完成,而國民政府將擁有無可替代的崇高地位。

而汪精衛則聲稱:「有人說道:『中國因抗戰而得到統一,如果主和,則統一之局又歸於分裂』。這話我絕對反對。從古到今,對國家負責任的人,只應該為攘外而安內,絕不應該為安內而攘外;對外戰爭,是何等事?卻以之為對內統一之手段!中國是求國家之生存獨立而抗戰,不是求對內統一而抗戰;以抗戰為對內統一之手段,我絕對反對。何況今日之事,主和不會妨害統一,而不主和也不會不分裂!」

汪認為,如果戰爭持久延續,「中國決不能僥倖成功」,因為持久的抗戰必使中國陷入分裂和混亂,戰事愈延長,「中國國民愈窮,財愈盡,共產黨人愈有憑藉。」即使國民政府領導抗戰成功,其實力已經從內部被掏空,將來更無法應對共產黨的挑戰。汪認為,戰必大敗,和未必大亂。敗的結果,是國民黨政權垮台,共產黨乘機上台。和的結果,國民黨政權不會受到挑戰,傳統中國的鄉紳統治結構和社會秩序、文化秩序不會被顛覆。這是汪主和與蔣主戰之考慮的根本不同之處。

南京陷落後,日本又托托德曼向中國政府秘密提出媾和條件,且較前更加苛刻,除締結共同防共協議,劃若干區域為不駐兵區域,中日滿經濟合作等條件之外,又增加賠款要求。並表示,不能先行停止軍事行動,如果中國正式派員向日本表示願和之後,停戰協議可以考慮。

十二月二十七日,與托德曼見面的孔祥熙將此停戰條件提交國防會議常務會議討論。黨中高層多主議和,于右任等人批評蔣介石之主戰是「優柔而非英明」。蔣則認為,「本黨老糊塗,亡國元老之多,此革命之所以至此也」。

十二月二十八日,蔣向主和最力的汪精衛、孔祥熙坦言:「國民黨革命精神與三民主義,只有為中國求自由與平等,而不能降服於敵,訂立各種不堪忍受之條件,以增加我國家與民族永遠之束縛。若果不幸全歸失敗,則革命失敗不足為奇恥,只要我國民政府不落黑字於敵手,則敵無所憑藉,我國隨時可以有恢復主權之機。」最終蔣、汪、孔商議決定,堅持抗戰,不理敵人所提之媾和條件。

國際局勢方面,在缺乏「持久戰」的信念之外,對於國際局勢的判斷,也是促使汪精衛求和的重要原因。自從抗戰全面爆發以來,中國就在努力爭取國際社會的援助和國聯對於日本的制裁。但事實上,自抗戰爆發以來,英美在遠東一直推行著對日妥協的政策。

(澎湃新聞經授權摘自《驚弦:汪精衛的政治生涯》第五章的第一小節,該章標題為「去留:汪蔣分歧」,分「汪、蔣與持久戰」、「國際局勢」、「焦土抗戰」、「被辜負的誠意」四個小節展開論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圳微生活 的精彩文章:

畢業證書上的抗戰記憶
七七事變前後蔣介石與宋哲元的對日分歧
中華民國時期的邊疆觀念和治邊思想
地域觀念與民族認同:以中亞回族為中心的考察
毛澤東照片彙集成書,最高結拍價¥20,608

TAG:深圳微生活 |

您可能感興趣

易烊千璽的13歲和他的18歲,五年來的變化真的很大啊
2018年,你的工作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測一測:你在2018年會發生什麼變化?
1930年-2018年,總結近百年的變化,太精闢了!
這5個星座,將在2018年發生最大的變化!
30年前後的中國對比照:想不到30年的變化這麼大,讓人感慨!
5年剖4胎,33歲的蔣麗莎變化太大,網友:說63我都信!
更好的2018:變化的世界,不變的信念
20歲的周濤,20歲的楊瀾,20歲的倪萍,誰的變化最大?
日本調查:30歲之後,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變化:上海-失落的1980年代
組圖:70年代的北京VS80年代的上海,看國家發生了多麼大的變化
驚人!梅根15年間的變化堪比麻雀變鳳凰,2016年是變化最誇張的一年
100年後,你的生活會有這樣的變化嗎
海賊王:大媽的身材,在60年時間裡,為什麼變化那麼大?
2018年上半年,有重大變化的星座!
2018年:想買房子的注意了,最近會有哪些關於樓市變化?
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和2018年的中國,變化太大!
2019年起,你的社保將有大變化!了解一下
2018年下半年想買房的,一定要關注這三個層面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