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根際土壤線蟲-解磷微生物網路結構和功能研究取得進展

根際土壤線蟲-解磷微生物網路結構和功能研究取得進展

資源競爭和生物間捕食作用是生物群落物種組成和多樣性演變的關鍵驅動力。已有的研究較多地揭示了土壤微生物之間的資源競爭和生態位分化,但對生物捕食影響微生物多樣性和群落結構演變的作用機制仍缺乏研究,尤其缺乏在野外開放環境下的長期試驗研究。線蟲是土壤中最豐富的無脊椎動物之一,線蟲捕食作用影響了微生物的數量和功能。在農田土壤中,不同培肥措施影響了土壤結構和孔隙、有機質和養分含量、水分和酸鹼度的變化,必然影響線蟲對微生物的捕食作用以及微生物的逃避作用,從而影響微生物的分布及其養分轉化功能,然而在特殊的土壤微域中(根際-團聚體),不同培肥措施如何通過影響土壤物理和化學性質改變線蟲-解磷微生物的網路結構和磷素轉化功能仍不清楚。

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孫波課題組針對中亞熱帶典型的貧瘠旱地紅壤,基於長期有機培肥(豬糞)試驗,結合高通量測序技術,發現長期培肥後根際微生物總量和解有機磷微生物數量顯著增加,食細菌線蟲通過對解磷微生物的捕食作用促進了鹼性磷酸酶的活性,最終提高了紅壤磷素的有效供應。其關鍵機制是食細菌線蟲的優勢屬(原桿屬Protorhabditis)通過對生物網路中的共有關鍵微生物(中慢生型根瘤菌屬,Mesorhizobium)的捕食作用,增強了紅壤有機磷的生物分解。利用結構等式模型分析表明,根際土壤大團聚體中微環境(有機質、全氮、pH)比中小團聚體更為適宜生物網路的形成,食細菌線蟲的捕食作用不僅增加解磷微生物的丰度,也顯著改變了解磷微生物的群落結構,導致線蟲捕食對鹼性磷酸酶活性的促進作用更強。為了驗證線蟲捕食的促磷機制,在紅壤大、中、小團聚體中添加了相似丰度的原桿屬線蟲,證實了線蟲捕食顯著提高了解磷微生物的丰度和解磷功能。該研究結果在土壤微域尺度上,闡明了土壤線蟲與微生物的協同分布特徵對根際土壤磷素轉化的生物驅動機制,為建立紅壤生物培肥措施提供了理論依據。該成果在ISME Journal上發表(Jiang et al., 2017, doi:10.1038 /ismej.2017.120)。

圖:旱地紅壤大團聚體中線蟲捕食對根際解磷微生物數量和功能的影響。(1.線蟲優勢種-原桿屬 Protorhabditis, 4.網路樞紐-中慢生型根瘤菌屬Mesorhizobium OTU1352)

來源: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科院之聲 的精彩文章:

你不應錯過的十大「原創」好文
112年前的今天,愛因斯坦驅散烏雲
五體過程的全微分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生物基雜化材料設計與構建獲進展
新型碳氮材料的儲能應用與空間限域的自催化製備研究獲進展

TAG:中科院之聲 |

您可能感興趣

印刷三維複雜微納結構及功能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酸性土壤中硝化作用和硝化微生物研究取得進展
傳統藥材中吲哚生物鹼新穎結構及抗微生物活性研究取得系列新進展
石器技術研究取得新進展
中科院城市環境所在抗生素破壞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取得進展等近期兩則土壤科學研究進展
系統生物學研究腸道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功能
研究人員在氧化石墨烯拮抗污染物毒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石墨烯電催化分解水析氫研究取得進展
拔罐療法與動物研究的進展
用於液滴轉移的仿生吸盤研究取得進展
功能化碳納米管在腫瘤診療領域的研究進展
國科大在光功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三峽庫區沉積物養分和重金屬對微生物影響研究取得進展
膠球研究取得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智能」生物納米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種子功能權衡研究取得進展
醫用金屬表面抗菌功能化研究取得進展
五氧化二鉭晶格結構研究取得進展
早期陸生植物適應性進化研究取得進展
新型褐藻膠裂解酶開發研究取得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