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積極進取」的中國人和「不思進取」的日本人

「積極進取」的中國人和「不思進取」的日本人

現在未滿35歲的日本人,從懂事以來就面對「失落的二十年」,經歷過通貨緊縮、市場不景氣的暗黑時代,大多數人的心態不只是不願意背負房貸或結婚生子,所有的風險及責任都不想承擔。

這是大前研一描述的日本「低慾望社會」。 在他的筆觸下,這一代日本人缺乏物慾、成功欲,是「不思進取」的一代。

作為鄰居的中國,因為和日本千絲萬縷的聯繫和瓜葛,自然而然成了比對的對象。中國人的「樂觀向上」,無疑是對日本人「萎靡不振「最大的「羞辱」。當然,這樣的對比帶來的快感,可能只有」野心勃勃「的中國人才能深刻體會。

這是一個複雜的話題。在對比「積極進取」的中國人和「不思進取」的日本人的時候,我們不能忽略2個因素,當前的社會背景和傳統的文化熏陶。

日本的「停滯不前」和中國的「欣欣向榮」

日本近百年的遭遇可謂跌宕起伏。

20世紀初,工業革命的基本完成,日本收穫了經濟發展的紅利;緊接著,野心勃勃的對外侵略擴張,卻最終以戰敗收尾;戰後,日本經濟高速增長。

而1947年到1949年出生的「團塊世代」,直接支撐了戰後日本經濟的騰飛。他們是日本二戰後出現的第一次嬰兒潮人口,是日本經濟的脊樑。

而他們的孩子一代,即出生於六七十年代、現在四五十歲的日本人,因經濟的極大提高,不像他們的父輩那樣一窮二白:

1964年,日本舉辦了東京奧運會;

1968年,日本的經濟總量超越了西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70年代,日本經濟已經相當繁榮;

80年代,日本走向「政治大國化」,提倡國際奉獻。

泡沫經濟崩潰之後,日本經濟不再像70年代那樣蒸蒸日上,而是開始走下坡路。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日本人,不幸趕上了:他們的成長時期經歷了「失去的十年」、「失去的二十年」;眼睜睜看著自己的父母所有的辛苦付出付之東流;在走入社會時,又遭遇了「就業難」。

連番挫敗後的日本人,對生活沒有信心,對前途甚是迷茫。

作為日本經濟的支撐,這個群體直接作用了當前日本的經濟和社會。表現出來的,經濟的幾乎「零增長」和極低的自住房率。基於這些硬性指標,我們說,日本「停滯」甚至是「衰退」了。

中國,在經歷了一個世紀的戰亂和孱弱後,急於擺脫貧窮和衰弱,更急於重新拾起「東方雄獅」的信心。

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慢慢與世界接軌,並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中,以其「快速的學習能力」和「博大的包容力」吸收著世界各國的技術文化。

現在的中國年輕人,同樣是八九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人,有著傳統中國人的「奮鬥精神」和「家庭責任感」,也帶著西方文化傳達的「自由精神」,在社會各個角落「翻滾打鬥」。

他們對未來充滿希望,貸款買房、買車的慾望很強,他們渴望成功,渴望這個社會的肯定。甚至在「力求進取」的路上,表現出一種「浮躁不安」。

只是,現在的中國與70年代的日本有點相似。換句話說,現在的中國正在經歷著日本的曾經。

唯一不同的是,我們的渴求和慾望更多。我們不像那個時候的日本人一心追求溫飽追求繁榮。在西方文化的衝擊下,我們不僅要求物質上的滿足,還渴望精神上的富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表現出更大的衝勁。

而這讓已經處在「發達國家」的日本人偶爾表現出來、卻被深刻反思的「頹靡」相形見絀。

日本人的「自我反思」和中國人的「自我肯定」

日本是一個島國,一個幾乎沒有任何自然資源的小國家。可能就是出於這個原因,日本從上到下都充滿著危機感

在「恥感文化」的熏陶下,每個日本人都很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的評價,需要時刻揣測別人作出的判斷,來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

在這兩重因素的「脅迫」下,日本人很擅長自我反思。這種反思,一方面可以規避風險,有備無患,一方面可以維護自身形象。

也就是在這種氛圍下,日本人崇尚「報憂不報喜」。

在日本,如果你翻開報紙、雜誌或者打開電視想看新聞的話,你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因為日本的媒體充滿了負面消息。

政治層面上,日本的首相以及其政策永遠是眾矢之的。

日經網抨擊安倍政府

社會層面上,各種事件、醜聞不斷。

至於經濟層面,更難找到正能量的消息。有人天天擔心日本的財政朝不保夕,有人擔心日本企業被韓國、中國企業超越,也有人為100年後日本人口減少到最後1人擔心地夜不能寐。

甚至還有替中國經濟操心為中國敲警鐘的。

來源:日經網

在這樣一個愛反思愛報憂的國度,「低慾望社會「的揭露、抨擊和反思也就不足為奇了。

中國,正好與之相反。中國「地大物博」,是一個有著豐富自然資源和龐大人口的國家。

現在的中國,更關注的是如何研發技術來利用這些資源。這一使命之下,中國人更願意通過「相互肯定」,來把好的事物發揚光大。

雖然偶有對社會不良或醜惡現象的思考和抨擊,也是服務於「中國崛起「的命題。那只是平靜祥和里偶爾驚起的漣漪,成不了驚濤駭浪。

因此,主流媒體呈現的中國是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復興號」領跑,中國技術再次騰飛;「中國製造「走出國門,企業家們揚眉吐氣;微信支付寶海外廝殺,中國引領」無現金時代「……

即使是消極訊息,最終也可以」化險為夷「:」章瑩穎事件「後,」神畫手「林宇輝無疑讓中國人在國內的安全感倍增。

觀點:日本的「小清新」,中國的「複雜化」

不可否認,日本現在正處於「低慾望社會」。短時間內,這個群體確實影響日本經濟的發展,但是如果說他們將成為影響國家發展的隱患,就經驗而言,這種預測,最終都會被歷史證明為多慮。

即便日本的年輕人如此的「不堪一擊」,日本在經歷了所謂的「衰敗十年」後,依舊是一個「發達國家」:人均GDP在4萬美元以上,創新質量位列世界第三。它的街頭巷尾依舊精緻如初。

普通的日本街道

暢通無阻的盲道

或許,如今的日本,是繁華下的「小清新」,是一個周期的結束和一個新周期的開始的過渡期

與其相比,中國的情況要繁雜許多。中國的人均GDP僅8000美元,卻也潛藏著頹廢的「軟世代」,也面臨著「人口老齡化」……

可能我們要做的,是參考日本這個「活標本」,研究它的發展軌跡,嘗試規避它已存在的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情報社 的精彩文章:

微信支付寶:國內撕完,國外繼續撕!
出了事都來找他,巴菲特專業接盤,一天爆賺2.7億
別再用舊眼光看印度鐵路了!「外掛」火車或早已成為過去
至今未歸的章瑩穎告訴你:別把國內深夜擼串的安全感帶到美國
淘寶有毒!瑞典人、俄羅斯人也逃不脫,愛上淘寶剁手

TAG:海外情報社 |

您可能感興趣

美文:沒有不進步的人生,只有不進取的人!
日韓媒體報道中國隊進不了世界盃的原因:養尊處優,不思進取!
晚安心語:人生的態度,在於進取
女人不思進取,會導致男人出軌?
中年成器,事業開拓進取的人
積極進取、生活美滿的他,抉擇了學佛(上)
積極進取、生活美滿的他,抉擇了學佛(下)
所有的不思進取,都披著「努力」的外衣
還在吹日本有創新能力?這一領域不思進取,早已被中國反超
日本的變異與進取精神的塑造:明治之前的歐風日漸
鼓舞人心的句子,沒有進步的生活,只有沒有進取心的人
晉卦的進取之道
中國人不再鍾愛澳大利亞市場,經濟不思進取,由富變窮或在所難免
抱朴守拙,最穩健的進取之道
不甘做個平庸人,一生積極進取的生肖
最不思進取的國家:資源很多,卻沒怎麼得到大量開發
此歐洲國家依賴中國的援助,不思進取,還要求中國有的他們也要有
曾紅極一時的明星,出名後有人不思進取,有人耍大牌,有人太狂妄
音速6Low實戰測評:不思進取 不求上進的主推款
下巴中間有痣的人勇於進取,堅毅果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