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官職不小,三人上任卻死了兩,最後一人扛著棺材走馬上任
中國古代當官的途經經歷過很多的演變,從商、周時期的世襲制,到漢朝的舉孝廉制,最後隋唐變成科舉制。這一系列的演變,給了很多出身寒門子弟步入仕途的可能,做官不再是貴族的特權,讓普通人也有了報效國家的機會。讀書人最大的夢想就是考取功名,為官造福一方。但在明朝的時候,卻有這樣一個官職,官不小但卻無人想做,為啥呢?
我們所說的這個官職就是江西巡撫,在明朝巡撫一個二品大員,掌管著一省的軍政、民政。可以說讀書人一輩子能當上一任巡撫,就足以光宗耀祖,一生無憾了。正常來講被朝廷選中擔任一方巡撫,這可是天大的喜事。但江西這個巡撫卻是人人唯恐避之不及,更別說有人想去了。這又是為什麼呢?其實在明武宗統治期間,先前派了一個叫王哲的官員去擔任巡撫。但還沒上任幾天,就離奇的死了,沒查出原因。但這個位置不能一直空著,於是朝廷又選派官員前去江西。
可是又出事了,剛去上任的時候他還好好的,後來在任上也表現的不錯,可不到半年卻又瘋了!如此頻繁的出事,這讓很多官員十分忌憚這個官職,見有陞官的機會也不敢去,畢竟命重要。但作為朝廷來說,不可能不設置江西巡撫,那不得亂套了,因此還是要人去上任。於是一個孫燧的官員被派往了江西,看著前兩任都出事了,孫燧清楚知道這官不好當,就扛了一副棺材帶去。
坐鎮南昌的寧王對於孫燧的到來,特意擺宴席歡迎,還給他置了一套私宅。寧王的用意很明顯,就是企圖來收買孫燧。那麼前兩任巡撫的死,基本上也就明了,明擺著就是寧王背後搗的鬼!
面對寧王的重禮,只有兩個選擇:收與不收。收就等於與寧王一夥,他日朝廷定饒不了;不收等於與寧王作對,早晚會和前兩任一樣的下場。孫燧最終想出一個兩全之策,先暫時接受重禮,同時急報皇上寧王謀逆的計劃。但後來寧王也察覺到孫燧不是真心和自己一條心,不久就把他給殺死了!最終寧王的計劃也失敗了,而孫燧的這一忠君之舉,死後被追謚禮部尚書。


※古代最勤政皇帝,每天僅睡4小時為王朝續命200年,死後卻背負惡名
※湯和墓屢次被盜,盜賊卻不識貨丟棄價值連城寶物,專家驚喜萬分!
※此皇帝登基第一件事,居然封了一個賣燒餅,和看城門老頭為輔政大臣?
※秦朝滅亡之際,50萬秦軍卻坐視其被滅而不救,背後有啥隱情?
※朱元璋高興寫副春聯送屠夫,屠夫卻偏不張貼,結果朱元璋大喜重賞
TAG:道史 |
※一皇帝死後卻沒棺材,趕緊做一個,但沒想到這口棺材竟用了八千人
※她死後香飄十里,皇帝懷疑她不是凡人,棺材打開後的這一幕驚呆眾人!
※此人打仗前給自己準備了一副棺材,以為要死,卻幫中國奪回一寶地
※劉伯溫還沒涼透,皇上就命人刨他的墳,棺材板上六個字,嚇跪眾人
※此人當官後接母親,母說:這有兩幅棺材,一個是我的、一個是你的
※史上最慘皇后,皇帝為她十六年不立後,再見面只剩一棺材
※一人見棺材有血液流出,立馬叫停,不久後一女子得救了
※皇上抱著她的遺體不肯下葬,棺材放三年,這個女人究竟有什麼背景
※前妻去世,六歲兒子一直趴棺材上不肯下來,走進一看我愣住了
※此女是誰?皇上抱著她遺體不讓下葬,棺材放了整整三年
※此人寫了一封奏摺,皇帝下令斬首,太監卻說:他已經把棺材帶來了
※「可真是見鬼了,抬了一輩子棺材,頭一遭遇上這等異事」
※一女人死後,棺材裡面香氣久久不能散去,打開一看所有人不知所措
※瘋女人總是攔截去埋葬的棺材,只是為了求得一樣東西,背後竟藏著讓人心酸的原因
※隋煬帝死後,連一口像樣的棺材都沒有,還是一個女人將他偷偷埋了
※中國最悲慘的皇帝,死後連一副棺材都沒有,還是老百姓湊錢埋的他
※殯儀館擺烏龍!千里迢迢見親人最後一面,卻發現棺材裡躺的是別人
※此人是許世友十分欽佩的屬下,被警衛抬進棺材,最後還是活了過來
※崇禎上吊後,駙馬在牆壁上留了八個字,將子女綁在棺材上一起自焚
※棺材裡躺著的,可不一定是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