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倍速出行說:中驅助力會是助力自行車發展的主流方向嗎?

聽倍速出行說:中驅助力會是助力自行車發展的主流方向嗎?

(通訊員 黃子喏)為撬動助力自行車市場朝前邁進而努力的人,不在少數。

儘管交通運輸部在此前的規範共享單車發展徵求意見稿中,以一種較為謹慎和保留的姿態宣稱,他們不鼓勵中國發展共享電助力自行車,但很快,自行車行業就做出了實質性的反應。

7月5日,由上海市自行車行業協會和天津市自行車行業協會聯合牽頭編製完成的共享自行車團體標準正式發布,其中,電助力自行車成為三個團體標準之一,標準中明確界定了什麼是助力自行車、助力自行車的驅動技術構成等內容。據悉,標準將於今年10月1日實施。瞧這勢頭,共享助力自行車想不發展,只怕行業主體都不答應。

在政府部門規範共享單車發展政策處於徵求意見階段時,行業協會做出這樣公開舉動,預示著什麼?

毋庸置疑,助力自行車市場的前景是樂觀的。

從表面上來看,兩大協會的做法似乎是為了讓這個行業有標可循,使得包括助力自行車在內的共享產品和服務符合統一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原則,也是為了政府部門後續可能的決策轉向提供依據。

再往深層次分析,從此次事件中不難看出,助力自行車市場的向前發展是大勢所趨,而行業主體必須要主動在先,承擔起屬於自己的主體責任,整個市場才能向著良性化發展。

助力自行車≠電動車

為何要制定助力自行車的標準?

上述協會的用意,大有要化解管理部門面臨的難題的目的。

一直以來,超速、超大、超重的電動自行車是管理部門的心病,不好根治,他們擔心管理部門或各地政府會以面對電動車頑疾的心態來對待助力自行車,以禁摩限電的方式等同視之。

對於一個從傳統行業孵化出的以新興技術為依託,尚處於萌芽期的細分領域而言,絕非幸事。

因此,回歸到一個根本性的問題上,助力自行車和電動車之間,他們的DNA一致嗎?

簡單來說,助力自行車不是普通電動車,裝有腳蹬和一個輔助電機,不能僅以該輔助電機驅動,腳不踩、則車不動,這與完全靠電力驅動而不需要人力踩踏的電動車是兩回事。

這回國內首次有行業協會就助力自行車與電動車的區別作出明確劃分,提高了助力自行車的主體性和辨識度,在業內頗受肯定。

對於中國社會來說,助力自行車還是一個新生事物,剛剛冒頭,傳統上大家使用的兩輪騎行工具更多是全人力踩踏式自行車、純電動車和摩托車幾個種類,而據了解,在助力自行車十分普及的歐洲和日本市場上,只有助力自行車和電動摩托兩類,很好識別。

在上述協會標準面世之前,國內助車自行車業界就有人關注到這個問題,對助力自行車和電動車進行了特徵上的區分,逐項梳理下來,兩者的區別多達21項,包括操控方式、車體重量、最高時速、續航里程、電池類型、有無感測器,甚至於車輛外型等諸多不同。

「更輕鬆、更輕便、更智能、走得更遠。」國內中驅助力自行車企業倍速出行這麼概括助力自行車及其騎行效果。

助力自行車靠什麼決勝於市場?

助力自行車究竟好在哪裡呢,以致如本文開頭提及的那樣,行業主體們要那麼賣力去推動它發展,它值得大家這樣做么?

通俗地講,從技術應用和性能表現上看,不妨將助力自行車看做是傳統自行車的一種升級,這樣講或許更容易理解。

根據倍速出行方面的講解,傳統自行車完全靠腳蹬發力驅動,遇到稍陡的坡路,或者距離、時間稍長一點的出行,容易讓人產生疲勞感,影響騎行體驗,而助力自行車可以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在一些熟悉助力自行車的網友口中,助力自行車有另一個名字,叫做「爬坡王」。網上曾有人試驗,騎助力自行車在過街天橋的陡階上「生猛」爬行。並稱,在機械低速檔時,車子爬坡的力量會更大,可以輕鬆帶人爬上立交橋。

助力自行車的爬坡能力為何如此強悍?關鍵就在驅動系統上。

目前助力自行車的驅動系統分兩類,一類為輪彀驅動,一類是中置驅動,就業內反應來看,後者在助力自行車產品運用上,相較於前者更有優勢,尤其是高端助力自行車的應用也主要以中驅助力系統為主。

技術推進市場,市場督促企業。

國內目前在中置驅動系統上頗有造詣的整車企業也在陸續出現,上文提到的倍速出行就是其中的一家。結合以往的報道不難發現,將中驅助力自行車作為唯一的產品類型,專註於高端市場的精緻化品牌打磨,因此倍速出行的助力自行車無一例外地配備了中驅助力系統。

中驅助力系統為什麼會成為倍速出行的唯一殺手鐧?而以倍速出行為代表的中驅助力自行車,究竟靠什麼去觸動市場的敏感神經?

一、效能高。

有分析稱,中驅助力的效能高於輪彀助力20%,同樣容量的電池比輪轂車型騎行增加5-10公里。由於中驅助力自行車的電機是設置在車子中軸部位,雙邊力矩感測器,踏頻感測器以及控制器的聯合作用下,由人力帶動助力系統,發揮助力效能;由中軸電機帶動鏈條驅動後輪,業內形容這一驅動效果為「四兩撥千斤」。

二、穩定平穩。

據使用達人介紹,中驅助力自行車的電池、電機和傳動箱,均在自行車的中軸附近,使整車重心動態平衡好、重心低,騎行中不平衡阻力小,特別是無電騎行與自行車一樣輕鬆。

特別是助力自行車整個車子的重量,結合倍速出行等方面的數據,一般是在二十到四十斤左右,不會像電動車那麼沉,一旦沒有電了,在半路上擱淺,推都難以推動,助力自行車電機如果沒有電,它還能像自行車那樣騎行,不會成為出行負擔。

三、安全係數高。

中驅助力自行車保留了騎行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騎行速度保持在一個更安全的標準上。據檢測,倍速出行的中驅助力自行車重量在二十到四十斤不等,更輕的車體重量使人騎行時動能更小,提升騎行安全。此外,中驅助力自行車在啟動方式上更具優勢。眾所周知,電動車採用的是調速手柄,當手同時控制速度和方向,難免出現操作失誤。而倍速出行的中驅助力自行車採用了全自動化的啟動方式,蹬踏半圈左右自動觸發電助力。手腳分工明確,避免出現操作失誤而出現安全問題。

僅以中驅助力自行車為代表細細梳理,其性能優勢確實可觀。

似乎也能夠印證從行業協會到企業主體都會為助力自行車進一步的發展放聲呼籲,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政府部門儘管對仍抱有慎重姿態,卻並未明確發出反對之聲。

最新一條消息顯示,7月初,在廣西南寧也會有一批助力自行車投放市場,其政府部門對此表現得較為開放。這麼看來,助力自行車的發展,應該是有戲可演的。

在既有的自行車和電摩之外,由於助力自行車的殺入,兩輪車市場的工具性結構正在發生增量性的改變,而對於更多像倍速出行這樣的走高端、科技、時尚路線的中驅助力自行車企業來說,在考慮怎麼樣更好地參與這一輪的蛋糕切分的同時,他們也認為,當前國內助力自行車主體所應享有的這塊蛋糕的體量還不足夠大,它還可以朝更好的願景發展。

據倍速出行介紹,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外用戶對於助力自行車認可度比較高,世界著名電機製造商德國博世曾作過調查,到2020年,(歐洲)每銷售三輛自行車就會有一輛是助力自行車,他們認為中國的助力自行車市場也應該會朝此趨勢跟進,而中驅助力將會是助力自行車未來主流的發展方向。

這樣的話,我們不妨拭目以待,看看這一支助力自行車異軍如何在狼煙突起的市場上搏殺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重慶商報 的精彩文章:

花壩自駕露營地15日運營 避暑「解鎖」新玩法
茅台供不應求賣斷貨 高端白酒市場掀漲價潮
北京電子商會搭建會員服務平台易電聯
最美專列帶你去新疆

TAG:重慶商報 |

您可能感興趣

助力汽車行業自我迭代背後 SAP的定力、能力與合力
三步,讓優勢助力自我發展
一騎上就好嗨喲,GS智能新能源助力自行車打造未來騎行模式
助力奧運突破極限,豐田汽車用「移動」開啟全新出行時代
辦公室白領,助力你脫穎而出的很可能是「軟實力」
顯卡是這樣加速人工智慧開發的:強大並行處理能力助力
助力振興撫順行
壓力衣,康復戰鬥中的「主角」,怎樣化「壓力」為助力?
飛行汽車離我們不再遙遠 優步空中客車等助力日本研發飛行汽車
華為5G車載模組震撼亮相,助力未來智慧出行
助力中點復興,愛哆哆喜餅勢在必行
驀然認知:對話交互助力未來出行,開拓「圍繞用戶」的商業新篇章
為京劇走出去助力
如何從實際應用出發,讓標誌物助力精準診斷?
不用電的助力自行車,車輪設計顛覆傳統,已申請國家專利
暖心!為了主人省力,大黃狗用鼻子推輪椅助力
哈羅單車變身哈啰出行:助力車、共享汽車也來了
運動不是減肥的主力,而是幫助你雕塑形體的助力!
有了他們助力,行李箱也能美出花來
助力行業新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