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修之死留下思索:是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楊修之死留下思索:是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推薦:圖說丨民國初期失傳的苴卻硯,羅敬如歷經30多年苦苦尋找

文/墨雅

【作者簡介】墨雅,原名李玉環,中學語文教師,喜歡隨筆雜記,拾取歲月記憶,給心靈慰藉,給生活著色,作品偶見微博,微平台。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軍師聯盟》中楊修的形象讓人難忘:英俊男兒,一身霸氣,血氣方剛,伶牙俐齒,文采超人,機智聰慧。尤其是當每一次出場他的對白總是胸有成竹,氣場十足,出口成章,才思敏捷,聲音洪亮,鏗鏘有力。那眼神,那嘴巴,那氣勢總能壓倒一切,聲聲入曹操耳,句句入曹操心。我看了真心佩服,演員演的太入戲了。

楊修,字德祖,東漢末期文學家,太尉楊彪之子,以學識淵博而著稱。《軍師聯盟》中月旦評上楊修文采超人,具有雄辯之才,曹操一眼就相中這人才。再加上為了救父親,不惜誣陷司馬懿的父親,手段惡劣,曹操覺得楊修與自己陰險狠毒的性格很像,後就招入府中為曹操主簿。楊修也願意為曹操效力,肝腦塗地,在所不惜。曹操偏愛子建(曹植),一心想讓子建為世子,就讓楊修輔佐子建。

那麼楊修後來為什麼又被曹操殺害呢?

楊修很崇拜曹操,正如他說的「誰願意去效忠當今這個連刀都拿不起的皇帝,只有曹操才適合統領天下。」曹操也欣賞楊修的野心和志向,楊修是他的一把利器。

楊修一路護著子建,忠心耿耿,在曹操設出考題準備選世子時,使出狠毒招數教唆誘導子建斬殺門吏,子建不願濫殺無辜。楊修告訴子建:「你現在和子桓拼的不是輸贏是生死,這個紛亂大爭的世上,哪裡還有恭儉禮讓,雙手不沾鮮血的道路呢?你以為現在還有無辜之人嗎,哪有!」他太想贏,採用殘忍的手段,這種人太可怕了。

為了檢驗司馬懿的腿是否真的無知覺,楊修竟用長針狠心刺入司馬懿受傷的腿肉中。夠狠毒了!

「夜闖司馬府」一案,他又教唆子建對大王說謊作假供詞,拒不承認是自己帶頭闖入司馬府,誣陷是司馬朗帶兵闖入司馬府。當曹操去探問求證子建「夜闖司馬府」到底怎麼回事時,子建承認是自己闖的,不是司馬朗。曹操就對楊修不滿,為了達到目的可以隨便誣陷別人。

楊修被殺的導火索(直接原因)是:楊修一語道破「雞肋」天機,並將口令到處對士兵破解。「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這說明曹操把蜀國比作雞肋,他內心已經萌生退意啊!」

曹操這邊喝完雞湯,聽到外面的士兵都在吵吵嚷嚷:「快收拾,總算要撤退!」曹操衝出來追查,又是楊修自作聰明,他擅自做主可開始收拾,準備撤兵,大王能不憤怒嗎?這等於楊修把曹操進退兩難,虛偽恐慌的一面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讓曹操顏面掃地!難怪曹操大怒,堅決不能再忍了。謊報軍情,擾亂軍心,押入大牢,必殺!

「雞肋」一詞,楊修和司馬懿都能理解為曹操已無進攻之意。但司馬懿並沒有說穿,故作鎮定,等著大王發令。

這只是導火索,其實楊修被殺的根本原因是:

一過於顯露才智,愛搶大王風頭,恃才放曠,才智過人,為了達到某種利益不惜採用卑鄙的手段,心狠毒辣,敢說敢做。他總能夠很快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嫉妒他的才能,但曹操當時一心想讓子建立為世子,子建又離不開楊修的輔佐。例如曹操出題「門」內添「活」,楊修很快解謎底:乃「闊」字耳,丞相嫌門太小。「一盒酥」,即一人一口酥也,以及「夢中殺人」的解析,這些事曹操雖一笑置之,內心卻極其反感。不把大王放在眼裡,賣弄小聰明,更是讓人生厭。曹操可能故意亂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楊修揭穿,如果身邊有這樣一個隨時能看透自己心意的人跟著,就好像整天沒穿衣服給人看一樣,實在彆扭不舒服。

一連串的事件讓曹操考慮到留他今後會造成禍患,可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借口罪名殺掉他。自然而然「雞肋」一事成了殺他的借口。

二是曹操已經老了,不想再讓兩個兒子爭爭鬥鬥了,大魏內政太亂了,實在心累。因為群臣中大多數表示支持曹丕,而曹操在考驗兩個兒子的過程中,也逐漸覺得曹植單純,不穩重,雖有才華,但不具備君王的霸氣與能力。而曹丕卻有心機表面沉穩仁義,又得群臣之心,具備作為君主的特質。曹丕已經將人心大量收攏,如果曹丕贏了,那麼楊修必將與曹丕對立,楊修就會成為這場鬥爭的犧牲品。曹操為了避免將來楊修與自己接班人曹丕的鬥爭,他決定先殺了楊修。

楊修與司馬懿是最大的敵手,也是最息息相通的知交,他們都能明銳看透對方的內心。

楊修之前對司馬懿挑明了說:「大王若千秋萬歲之後,你我二人若皆活著,魏國會大亂。你我之爭乃是魏國世子之爭,二者去一,方可預防內亂。那現在就不要拖延,全力以赴,一決生死,如何?」他是在威逼司馬懿,司馬懿淡淡說了聲:「在下言已至此,主薄保重。」

楊修露得太鋒芒了,太狂妄了!

楊修和司馬懿這對冤家,註定水火不容。然而在聽說楊修馬上就要被殺,司馬懿請求大王,他想去牢中探望楊修一眼,曹操很是不解。司馬懿說:「逝者如斯夫,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都是朋友和師長。」曹操真心佩服司馬懿的胸襟和品格,於是答應了司馬懿的請求。

楊修卻一直視司馬懿為敵人,但當司馬懿來牢中看望他時,他很吃驚。問司馬懿:「仲達你可曾怕過我?可惜了,我們爭鬥這麼多年,我們只能做敵人。」可在司馬懿卻說:「我無一日視德祖為敵人,像是照鏡子,看見你就看見了我自己。」

在這一瞬間楊修彷彿看清了這個殘酷而又烏煙瘴氣的世道,他開始反省自責:這麼多年替平原侯子建與曹丕爭,與司馬懿斗,甚至與大王爭,到現在發現他是在與自己爭。他對於司馬懿來牢中看望他的舉動也深受觸動,真心佩服了司馬懿的才智。他說:「我以為總比別人快出三十里,可正是這三十里卻要了我的命,我們都是棋子,都不過是替別人掙個輸贏而已。」

這時酒來了!曹操差人送酒拿來的那一刻,他立即明白此乃斷頭酒。但司馬懿還提出也要與他共飲酒,楊修在那一刻也許真的明白了,發現司馬懿才是真正的謀士,是仁義之士,值得託付。

臨死前楊修還囑託司馬懿照顧子建。他很清楚,曹操乃雄猜之主, 曹丕乃陰苛之君,他對司馬懿懇求:「若是他日曹丕容不得子建,還望仲達你從中周旋,修余願足矣」。可見他對平原侯子建的忠心和對司馬懿的信任。

一直以來,遇事司馬懿能忍,而楊修不能忍,司馬懿深藏不漏,而楊修露得太多太早。楊修在生命最後說出的話可能是真言:「我們都在為曹氏效力,有很多的身不由己,但到最後的結局可能都是一樣的,早死晚死,都是死。」司馬懿比誰都清楚,現在自己不能死。楊修臨死前說的話沒有錯,可是在這亂世爭鬥中,他已經也沒有退路,只得繼續前行,也許楊修的死給他也敲響了警鐘。

司馬懿滿含熱淚望著這位曾經的敵人楊修遠去,這種眼淚可能有為楊修的英年早死感到惋惜,也為對自己前途未卜感到迷茫憂傷,這個曾經為曹氏傾力效勞,誓死拚命的熱血男兒,打上了一輩子的青春到頭來竟落了這般下場。他們都在為別人活,從沒有活出自己,世俗所迫,都有很多的情非得已。

我還願意相信,假如沒有曹丕和曹植,沒有世子之爭,他們很可能就是患難兄弟,與共知己。

對於楊修的死,我認為即罪有應得,也死得其所吧!司馬懿曾為他流淚;子建曾跪地,甚至磕破頭皮求大王不殺楊修;曹操做夢後又想起楊修曾大喊「修來解夢啊!」或許是惋惜,或許是捨不得,或許是後悔。

楊修把拯救子建當成他一生的理想,然而「恃才放曠,數犯曹操之忌」卻又是事實。楊修之死,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明代李贄曾寫道:「凡有聰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殺其身也。」

楊修之死告訴我們:做人要學會深藏不透,藏得巧妙,露得適當,能忍能讓,學會有自控能力。如果目中無人,愛耍小聰明,狂妄自大,揭露領導隱私,感情用事,為了利益手段殘忍,干涉領導家務事,挑撥離間,破壞紀律等都是會惹來麻煩的。

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為人處事的準則基本相同。楊修如果要生活在當代,仍舊恃才放曠,狂妄自大的話,即便再有才能,以他的性格和處世之道,恐怕也會落下領導的憎惡,或暗地排擠,找個理由讓他灰溜溜走人的下場。

和司馬懿相比,司馬懿深藏不露,能忍能讓,是大智大勇之人,而楊修則是個智商高而情商低的人。

相關推薦:

《紅樓夢》里的爾虞我詐:晴雯為何被趕出大觀園?

《紅樓夢》中的香菱:跌落凡塵的仙子

卓文君之四:願以卑賤之軀跟隨,天涯海角無怨無悔

諸葛亮堅決貫徹《隆中對》,能問鼎中原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悅讀 的精彩文章:

謝道韞:一個恪守婦道的東晉著名才女
諸葛亮堅決貫徹《隆中對》,能問鼎中原嗎?
《紅樓夢》中的香菱:跌落凡塵的仙子
卓文君之四:願以卑賤之軀跟隨,天涯海角無怨無悔
西門慶死後,他的妻妾唯一留下來沒有走的女人是誰?

TAG:閱讀悅讀 |

您可能感興趣

職場中,智商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一個人的智商固然重要,情商往往比智商更重要!
情商和智商,哪個更重要?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你的思維層次
男人智商重要?其實情商更重要
你需要提升的不是智商,是情商!
比智商更重要的是,父母的「熬商」
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的是,是玩商
蘇東坡:智商情商不重要,在不美好的生活面前,要靠逆商!
善於傾聽,不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
為什麼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為什麼說情商比智商重要?
備孕夫妻一定要注意幾點,很重要,決定寶寶的智商與外貌?
看看曾國藩,我們可以明白,做人智商情商都不必太高,更重要的是這個
比智商更重要的情商,應該怎麼培養?
比情商和智商更重要的,是逆商
孩子「食商」很重要,是孩子智商,情商的基礎,媽媽從小要培養
情商和智商哪個更重要?他用自己輝煌而又落寞的一生作答
柯南徹底無語,你這智商好意思當罪犯?要不要我教你啊!
《下一站,別離》:如果婚姻註定荒唐,請尊重觀眾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