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介紹了蘇祿王在山東德州的墓,就一定要介紹一下在南京的浡泥王墓,因為在中國目前可以明確的兩個外國國王墓,就是這兩個,其他還有另兩個國王與親王墓已無法找到與指認了。

金庸《碧血劍》開篇曾寫南京浡泥國王墓:「大明成祖皇帝永樂六年八月乙未,西南海外浡泥國國王麻那惹加那乃,率同妃子、弟、妹、世子及陪臣來朝,進貢龍腦、鶴頂、玳瑁、犀角、金銀寶器等諸般物事。成祖皇帝大悅,嘉勞良久,賜宴奉天門。」 據悉,這座浡泥國王墓景區目前已經整體升級改造,已列入海上絲綢之路系列申遺項目之一。

浡泥國王墓位於南京市雨花台區安德門外石子崗烏龜山南麓,為15世紀初浡泥(今汶萊)國王(蘇丹)麻那惹加那之墓,是中國現存僅有的兩處國外國王墓之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來到浡泥國王墓參觀的人總是會問,幾百年前的外國國王怎麼會葬在這裡?

歷史悠久的中浡往來

浡泥國即今加里曼丹島北部的汶萊蘇丹國,自古以來中國對汶萊的稱呼曾有:婆利、勃泥、浡泥、婆黎、孛泥、佛泥、汶萊等。明永樂六年浡泥國國王攜王室、陪臣,共計150多人,來中國進行友好訪問,同年10月病故南京城,年僅28歲。明成祖朱棣遵其「希望體魄托葬中華」的遺願,以禮葬王侯的儀式埋葬,謚恭順王,建祠祭祀,並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國墳戶,世代為之守墓。

關於古汶萊的正式記載最早見於《南史》,「是歲,初作宮城門三重樓及開二道。宕昌國遣使朝貢,婆利國貢金席。」中國與汶萊官方交流的記載最早見於《梁書》,「八月辛丑,老人星見。扶南、婆利國各遣使獻方物。」「秋八月辛酉,作二郊及籍田並畢,班賜工匠各有差。甲子,老人星見。婆利、白題國各遣使獻方物。」

隋以前,由於航海技術的落後等原因,中國和汶萊的交往並不頻繁。隋以後中文關係發展步入一個新階段,汶萊多次以官方名義前來朝貢。唐亡後,中國進入封建割據的動亂年代,雙方之間的關係開始中斷。直到公元10世紀末,中國與汶萊才恢復友好往來。據《宋史》記載,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勃泥國王派遣使者向宋朝進獻禮物,並遞送國書,表示願意與宋朝建立密切的貿易關係。此後,勃泥曾多次來宋進貢。勃泥「俗重商賈」,與宋朝的民間貿易往來也很頻繁。到了公元14世紀,汶萊由於被滿者伯夷帝國征服,兩國關係被迫中斷。

朱元璋恢復中斷百年關係

明初,在朱元璋、朱棣兩代皇帝的大力倡導和浡泥國王馬哈謨沙、麻那惹加那乃及遐旺三代國王的共同努力下,明王朝與浡泥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進入高潮。被朱元璋列為「不征之國」時,由於被滿者伯夷帝國征服,浡泥同中國之間的友好關係已經中斷了100多年。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明朝後,吸取元朝統治者用兵頻繁、與周邊交惡甚眾、無暇顧及內政民生的教訓,對內採取禮法兼備的治國方略,在較短時間內醫治了戰爭創傷,對外則堅持以德睦鄰、與鄰為善的政策。即便多次發生使節被拒入境甚至慘遭殺害的事,他依然不改初衷,通過多種方式反覆向各國宣傳「共享太平之福」的理念。洪武二年(1369年),他將西南11國列為「不征之國」,其中就包括浡泥國。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派監察御史張敬之、福建行省都事沈秩去浡泥國訪問。此時的浡泥國王馬合謨沙剛登上王位沒幾年,他統領的浡泥是南洋群島中的小國,人口稀少,資源有限,地理位置也不很重要,經濟文化亦不發達,曾淪為暹羅、爪哇、闍婆的附屬國,又多次受蘇祿國的侵略,「子女玉帛盡為所掠」,受盡欺凌。

第一次會見中國來使,馬合謨沙國王還是有諸多顧慮的。他先是對沈秩說:「我國受蘇祿所侵,待3年後國家安定,再派使者回訪。」後來又以「地膺民貧,愧無奇珍以獻」為由,再次推託。沈秩說:「我大明朝富有四海,難道稀罕貴國的土特產嗎?只要兩國能夠友好,區區貢物何足掛齒!」聽聞此言,馬合謨沙國王決定派使者入明。

闍婆國(古地名和國名。大約位於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或蘇門答臘島,或兼稱二島。自南北朝至明代約千年之間,該地都是古海上絲路的重要節點之一)聞訊,派人前來遊說:「我國一向幫助貴國抵禦蘇祿國入侵,如果貴國歸順中國,我國不會再出手。蘇祿再來侵犯,你請中國幫你吧。」國王猶疑了,對沈秩「以疾而辭見」。沈秩請大臣轉告國王,「闍婆早已稱臣於中國了,你們還有什麼再可猶豫呢!」終於,馬合謨沙國王決定,派人帶著大片龍腦等禮物來華。使者返回時,明政府亦贈以厚禮。從此中斷了百多年的中浡關係又恢復起來。由於得到明朝的支持,浡泥國擺脫了周邊國家的侵擾,人民安居樂業,經濟得以發展。

浡泥王親訪長眠於南京

1402年,馬合謨沙國王病逝。第二年,23歲的麻那惹加那乃繼承了王位。1405年11月,他便遣使生阿烈伯成奉表赴南京獻方物,1月朱棣的使者就到了浡泥國。麻那惹加那乃大悅,決定親率使團回訪。

1408年,也就是第二次出海的鄭和船隊抵達浡泥國的第二年,麻那惹加那乃國王親率王妃及子女、弟妹、陪臣等150餘人,遠涉鯨波浩濤來到中國。這是明代歷史上第一次有海外番國國王親自率團來訪。

這個年輕的國王受到了明朝皇帝的禮遇恩待:有特派大員專程前往福建迎接,來京城路上經過的州郡縣也都設宴招待。到了南京後,朱棣親切接見了他,兩人長時間會談。期間,麻那惹加那乃熱情歌頌成祖對浡泥國的關懷,朱棣大喜,「優待禮隆,賜予甚厚」。他不僅接連設宴招待國王及其陪臣,同時還在內館宴請其妻子和子女。平日里還要派官員送酒席至賓館,由大臣陪同接待。此外,朱棣還贈送了儀仗、交椅等厚禮,麻那惹加那乃國王深受感動。

可惜的是,同年十月,麻那惹加那乃國王忽然得了急病,雖然成祖命御醫診治,給「善葯調治」,早晚派人問候,還是不治身亡。臨終前,他對王妃囑咐說:「我疾貽天子優念,脫有大故,命也!我僻處荒檄,幸入朝睹天子聲光,即死無憾。死,又體魄托葬中華,不為夷鬼,所憾者受天子深恩,生不能報,死誠有負」。又囑其子說:「誓世世毋忘天子恩,若等克如我志,瞑目無憾矣。」

朱棣得知這一噩耗,輟朝三日,令「具厚恤典」,賜謚號「恭順」,葬於南京安德門外石子崗,樹碑立祠,每年春秋兩季,由專人祭掃。

石子崗,亦曰石子岡,位於今南京市雨花台區鐵心橋街道。《吳志》:「建業南有長陵,名石子岡,葬者依焉」。《至大金陵新志》:「石子岡,一名石子墩,在城南一十五里,長二十里,高十八丈。」其所在山體呈「坤山艮向」,亦稱「長陵」,自三國起這裡就是皇家陵寢之地,也是南京六朝古墓葬重點保護區。浡泥國王墓坐北朝南,前臨月牙水塘、遙對牛首山雙闕,三面環山,被視為少有的風水寶地,足見當年永樂皇帝對浡泥國王的厚待。

14次互訪為南海諸國樹樣板

除了麻那惹加那乃,浡泥國還有一位國王也曾在永樂年間親自來訪。他就是遐旺,長眠在南京的這位國王的兒子。根據國王遺願,其4歲的兒子遐旺承襲王位。考慮到幼主臨朝的困難,成祖答應派官護送新王返國,並讓使者「留鎮一年,慰國人之望」。此外,他還封浡泥國後山為「長寧鎮國之山」,並親自撰寫了碑文,充分表達中浡兩國之間的深情厚誼。

永樂八年九月,遐旺遣使臣隨張謙來明謝恩。九年,朱棣命張謙回贈遐旺錦綺、紗羅、彩絹凡百二十匹,其下皆有賜。

永樂十年九月,遐旺國王偕其母再次前來中國祭掃先王墓,同年11月到達南京,受到禮遇。直到次年2月國王一行才辭歸。根據中國史料統計,馬合謨沙、麻那惹加那乃、遐旺3位國王在位的62年間,中浡往來頻繁,互訪達到14次。其中明朝使臣訪浡3次,浡泥國訪明9次。在互訪中雙方互贈禮物,親切宴談,增進了兩國之間的了解與友誼。

成祖對浡泥國王的禮遇恩待,為南洋諸國樹立了國不分大小一視同仁的樣板,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打開了通往南洋諸國的外交通道。受此影響,各國紛紛來訪,單國王來訪者永樂朝就還有5次,即滿刺加國3次,蘇祿國1次,古麻刺朗國1次。

墓地一度湮滅數百年後現身

中浡兩國友好交往一直保持到萬曆年間。之後,由於浡泥國幾百年間動蕩不穩,前來祭祀漸少,加之中國也頻有朝代更替、戰火侵擾,浡泥國王墓一度湮滅,渺不可尋達百餘年。

1958年5月12日下午,南京市文物工作者在隸屬鐵心橋東向花村的烏龜山南麓,經農民指點,發現了匍匐在山陽的龜跌。龜跌旁邊的草叢中,卧有一段殘碑,碑文已大部分漫漶,但經過仔細揣摩,依稀可辨認出「葬王於安德門外之石子崗」,「器皿及金銀錦綺,錢幣甚厚,賜王妻」、「勃泥國王去中國」等字跡。次日,文物工作者又在墓前的水溝里,發現了另一段殘碑。這是碑的上半段,字跡大都模糊不清,但開頭的「……樂六年……月乙未勃泥王麻那惹……」等十數個字,尚可辨認。經文物工作者反覆查證史料,終確定此墓便是湮沒已久的勃泥國王墓。

經過艱苦細緻的調查和考證,作為中華民族在歷史上與其他國家友好交往歷史見證的浡泥國王墓終於重現於世,在海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2001年,雨花台區政府對浡泥國王墓進行了修復。從陵區正門通往陵寢的神道呈弧形,神道入口處正中豎立高8.95米、寬2.2米、厚0.7米的神道碑,下承龜趺,碑文是由明代大學士胡廣所撰寫。碑後的神道兩側,排列著遺存下來的武將、石馬、馬夫、石羊、石虎各一對。當年享殿、望柱現可見柱礎。墓園環境幽靜、林木蒼翠,雪松、丁香、紫薇等數十個品種的上千株樹木環繞著陵墓,莊嚴而肅穆。同年,浡泥國王墓被定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浡泥國王墓的發現,在汶萊國皇室、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經過權威專家的考證,最終在該國公示的「汶萊蘇丹世系表」中,正式確認了麻那惹加那乃為第二任國王。浡泥國王墓這一歷史遺存,既是中國古代睦鄰友好外交的見證,也是承先啟後、發展同汶萊友好關係的平台。汶萊國王室成員、大臣,汶萊駐華大使,汶萊在中國留學生,中國駐汶萊歷任大使先後多次前來墓園拜謁祭掃。

浡泥王墓助力新海絲繁榮

多年來,浡泥國王墓遊客不斷,汶萊還多次專門派人前來敬謁。2003年11月,汶萊駐華大使阿卜杜勒.哈密德夫婦也來到浡泥國王墓前,並同歷史學家進行了史料文化交流。汶萊風情園建成後,浡泥國王墓景區更將成為南京接待東南亞遊客的重要場所。

2005年是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這一年,南京市政府邀請東南大學杜順寶教授制訂規劃,擴建浡泥國王墓,不僅按照史書中的記載恢復了原有規制,還添置了一組具有伊斯蘭特色風貌的庭院建築——中國汶萊友誼館。由此,浡泥國王墓所在地成為南京一道亮麗風景,成為兩國友誼的見證。

2008 年是勃泥王麻那惹加那乃逝世600周年紀念日。為緬懷汶萊前國王麻那惹加那乃,增進兩國之間的友誼和文化交流,汶萊文化青年體育部歷史中心拍攝一部有關勃泥國王墓的專題片。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浡泥王墓碑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浡泥王墓神道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浡泥王之墓

「願將體魄托葬中華大地」的浡泥王

中國汶萊友誼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二平的海洋 的精彩文章:

托勒密12幅地圖的亞洲格局
絕不是與馬未都老師叫板,只是「姜罐」公案又一荷蘭圖解
托勒密4幅地圖的非洲格局
托勒密的10幅地圖的歐洲格局
多種版本與不斷擴展與修正的「托勒密扇子」

TAG:梁二平的海洋 |

您可能感興趣

來自公元前的草原獒犬,擁有雄獅一般的巨大體魄,被譽為獒中之王
土豪裝備超人體魄 挪威遠程偵察兵的雪地狂飆
中日士兵體型對比照,原來前輩用這樣的體魄,在和鋼鐵大炮作戰!
《中國式家長》刷體魄技巧指南
雄獅般體魄的猛犬,真正的狼族殺手,在它眼裡犬科動物都是浮雲
「養生堂」搓腳 「搓」出健康好體魄
巨石強森現身香港街頭,強大的體魄,浸濕的衣服,引來路人紛紛停下注視
中醫養生,造就健康體魄!健康長壽,從人體的4種「氣」開始
文明精神vs野蠻體魄
健康的心理比健康的體魄更重要
驚蟄之際,保暖護肝動起來,生髮陽氣強體魄
搓腳 「搓」出健康好體魄
強「體魄」、輕「體態」、美「顏值」 ,湖北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全民健身路徑系列之「爬雲梯,強體魄」
打造大型「戶外健身房」,為我國軍人更好的鍛煉身體,強健體魄!
塑造健康體魄,今天練大腿和腰腹!
強健體魄 放飛靈魂
肚中的寶寶有三怕,讓寶寶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士兵的體能訓練:擁有健壯的體魄,做好為國家而戰的準備
強健的體魄才是老煙民可以揮霍的依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