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什麼要修身?

我們為什麼要修身?

按:修身是為了轉化「氣質」。「氣質」之「氣」是指生物性(獸性)的本能,如自私、自我、自戀、五毒(貪、嗔、痴、慢、疑)、性慾、非理性、偏執等等;「質」是指生物性的遺傳缺陷、較差體質、不良秉性等等。氣濁質礙,是儒家認為難以踐行德性人生,或踐行而難達透徹和儘力的根本原因。

《大學》: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身的緣由

「修身」就是修行、修鍊、修養之義。

佛曰「修行」,道曰「修鍊」,儒曰「修養」。

佛家需要修行,是因為我們都是「凡夫」,沒有覺醒,故需修行;

道家需要修鍊,是因為我們都是「偽人」,不是「真人」,故需修鍊;

儒家需要修養,是因為我們都是「小人」,不是「大人」「君子」,故需修養。

那麼我們為什麼是「凡夫」,是「偽人」,是「小人」呢?

佛家認為是「顛倒妄想」所致,道家認為是「有為造作」所成,儒家認為是「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像耳朵和眼睛這樣的感覺器官,它們只是被動而機械地感受著外界事物,被外界的事物牽引著而不能自已。久之,我們的耳目必為變幻無常的種種物相所眩暈蒙蔽,使我們越來越為物相所眩,為物慾所牽而不斷地被物化。被物化就是被現象化、機械化、工具化、感官化、本能化(生物化)、功利化、經驗化、後天化、膚淺化、被動化、局限化、情緒化(非理性化)等。

有沒有辦法扭轉之呢?有的,孟子教導我們「心之官則思」。「心」指的是心體之心,是本心,是化性為心、全性為心之「心」,「官」指的是功能、作用、屬性之義,「思」含有入理、思考、覺知、省察等義。整句意思為,心體是我們覺醒、照察、反省之本。思則得之,守護或保存此心體而不失,是我們圓滿和解脫之本;若不能很好地守護此心體,「則不得也」。心體於我們而言,是本有的、先天的、天然(自然)的——認識到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因為只有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立乎其大」,「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不再如小人那樣為物相所眩,為物慾所牽)。

修身的目的

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修身、為什麼要修養的原因。修身是為了轉化「氣質」。「氣質」之「氣」是指生物性(獸性)的本能,如自私、自我、自戀、五毒(貪、嗔、痴、慢、疑)、性慾、非理性、偏執等等;「質」是指生物性的遺傳缺陷、較差體質、不良秉性等等。氣濁質礙,是儒家認為難以踐行德性人生,或踐行而難達透徹和儘力的根本原因。

儒者修養之目的,即是徹底轉化氣質。轉者,轉變也,使濁者清之,偏者正之,極者和之,不足者補之,依此類推;化者,升華與暢通之義,以心性內涵之無窮生化之力,通貫於身心內外、言語舉止等一切之中。如有不通之處,只需稍一靜心覺察,即可知之,孔子謂為「默而識之」。若再輔以聖賢指點和義理辨析,則更為清晰明確。知自己不足、不通、不徹、不盡之所在,在充分信任心性擁有無窮生化之力的前提下,覺照之、涵養之,很快就會實現疏通與透徹,最終達到整個身心(心理學之心,後天造作之心)皆融化於心性之中,心性即可無拘束、無封限地透過身心彰顯出來,以圓滿實現德性人生。

——節選自潘麟導師著作《〈大學〉廣義》

相關視頻推薦·1

潘麟導師講授:生命科學的價值和意義(上)

相關視頻推薦·2

潘麟導師講授:生命科學的價值和意義(下)

東方生命研究院

傳播健康 傳承文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生命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TAG:東方生命研究院 |

您可能感興趣

身為女性,我們為什麼要努力賺錢?
我們為什麼要練武?
我們為什麼要去角質?
我們為什麼要野餐?
我們為什麼要吵架?
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我們為什麼要利他?
為什麼我們要買奢侈品?
既然腎病不可治癒,我們為什麼還要堅持治療呢?這個問題你想過嗎?
「我們要喬治!」
為什麼我們需要塔羅?
蜜蠟損傷,我們應該要怎麼修復呢!
為什麼我們會忘掉自己讀過的書?
我們為什麼還要過情人節?
既然賴床這麼舒服,為什麼我們要早起?
我們為什麼要供燈
室友結婚不辦婚禮卻要請我們吃飯 這什麼意思啊?到底要不要去…
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並想與眾不同?
我們這麼熱愛健身,錢卻不夠該怎麼辦?
我們總是忙著忙著,忘了自己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