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債權人:樂視決定小債主生死,大債主決定樂視生死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樂視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小債主的生死,大債主的一舉一動又決定著樂視的生死。
文 |AI財經社林木木
編 | 金赫
樂視的債務一切都混亂了。
7月6日下午13點48分,午休時間,樂視大廈的一層充斥著焦躁的平靜。十幾名前來討債的供應商躺在紫灰色的瑜伽墊上,有的已經睡著了,有的翹著二郎腿平躺著玩手機,有的翻來覆去尋找舒服的姿勢。
樂視大廈的前台人員站在櫃檯裡面,也雙手趴在櫃檯上睡著了。沒有人交談,沒有人進出,只有「賈躍亭還錢」的喇叭聲無休止回蕩。
自銀行申請凍結樂視財產風波開始,樂視資金危機的困難程度超過大眾的想像,按照賈躍亭的說法,甚至也超過他本人的想像。隨之引發了債權人的恐慌。
上門示威的供應商是此次「討債戰役」里最外顯、最脆弱、同時也是數額相對小的那一批債權人,只佔了樂視債務很小的一部分,在他們熱鬧的聲討聲旁邊,還站著幾個隱形的高大身影:銀行、信託、債券持有者。
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他們都被樂視的債務綁在一根繩上:樂視的一舉一動決定著小債主的生死,大債主的一舉一動又決定著樂視的生死。
進擊的銀行
銀行終於坐不住了。作為樂視的大債主,在樂視持續的困境下,銀行無奈地拿起自我保護的武器,以招行為首。
6月26日,由於樂視一筆內保外貸業務逾期兩個月未還,招商銀行上海川北支行向上海高級人民法院提交了凍結樂視系公司及賈躍亭夫婦財產的申請,當天,法院便裁定該申請符合法律規定,發布了裁定文件。直到7月3日被媒體披露,招行再次對此事做出了回應。
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是目前業內公認的樂視最大的兩家銀行債主。資料顯示,2015年7月,招行向樂視投放了第一筆信貸業務,總金額為27.4億港幣,目前收回約14億港元,剩餘約13億港元。2015年11月,樂視控股與招商銀行上海分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招行向樂視提供100億的戰略性全球綜合授信額度。
平安銀行與樂視的合作也頗為深厚。2016年財經網曾報道,平安銀行北京分行從2016年開始於樂視深度合作,在股票質押式回購、增資擴股、直融理財、信用證+福費廷、內保外貸、融資性保函、離岸貸款等投行及國際業務上均有廣泛深入合作,金額高達百億。
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樂視體育的股東深圳市平銀能礦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樂體2257.4539萬元的股權質押給平安銀行北京分行。
目前平安銀行尚未表態。
圖/CFP
此外,樂視控股向中信銀行總行營業部質押了北京財富時代置業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百鼎新世紀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
AI財經社查閱歷史資料發現,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浙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寧波銀行、北京銀行、平安銀行、恆豐銀行北京分行、江蘇銀行北京分行、華夏銀行北京分行和天津銀行丰台支行這十幾家銀行,在2016年中仍然為樂視的主要授信單位,與樂視保持著密切的合作關係,授信總額24.2億元,可以想見,當中的部分銀行至今很可能還與樂視保持著債務關係。
寧波銀行成功避開了這次債務漩渦。據券商中國報道,樂視對寧波銀行的貸款已於去年末全數還本付息。
民生銀行也同樣幸運。接近民生銀行的人士對AI財經社透露,民生銀行曾是樂視的主要授信單位,但因銀行的文化產業部門被整個撤銷,停止了對樂視的授信,得以躲過樂視的債務危機。
尚未浮出水面的樂視銀行債主被公眾及媒體的目光搜索著。還有哪些銀行背負著樂視的貸款?他們會不會跟隨招行對樂視採取行動?倘若採取行動,樂視的生死將如何?
7月6日,中信銀行終於忍耐不住,給出了回應。根據券商中國的消息,中信銀行回應道:「2016年我行對樂視發放了一筆貸款,有房產抵押和股權質押擔保,以及賈躍亭先生的連帶責任擔保,目前貸款還在執行中。我們將持續關注該筆貸款的最近進展情況。」
招行無奈下的自我保護直接點燃了樂視新一輪的債務危機,也加深了債主們的擔憂,如若金融機構對樂視集體施壓,樂視的非上市體系離破產也就不遠了。
打持久戰的供應商
供應商的債務雖然只佔樂視總債務的冰山一角,但他們卻是樂視資金狀況最顯而易見的晴雨表。
這種方式的上門討債對樂視來說已經不新鮮了,最早可追溯到去年年底。半個月前,最近的這批債權人相約再次來到樂視大廈,鋪開他們的瑜伽墊。現在回頭一算,會發現這個時期跟招行申請財產保全的日子幾近契合。
7月3日,媒體披露了樂視系公司及賈躍亭夫婦被凍結12.36億資產的消息,常駐樂視大廈一層的供應商們重新被媒體的鏡頭關注。
多家媒體報道了他們。共有19家供應商前來討債,他們來自全國各地,包括浙江、成都等,主要欠款為樂視移動長期拖欠的店建費、廣告費和活動費,每位債主的欠款基本在幾百萬的量級,所有討債者欠款總額約8000萬元。這個數額不包括這次沒有參與討債的供應商債務。
除了日復一日焦灼的等待,這個階段,供應商們似乎什麼都做不了。對於地方小企業來說,幾百萬不是小數目,也許關乎著他們的生死存亡;但為了這幾百萬上訴打官司,又得不償失,成本太高。
他們躺在樂視樓下,頻繁地刷著跟樂視有關的新聞,真切地希望樂視能度過難關,然後把自己的錢補上。
AI財經社6號中午來到樂視大廈時發現,他們對於記者已經習以為常了。大多數人不願意跟媒體再說什麼,顯出疲憊的神態,只有他們的媒體對接人濤濤還願意說幾句,他知道,如果真的要不回錢,媒體可能是他們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債務無法協商解決,供應商們只有一條路可走:拿著合同上訴。但有的供應商,憑藉早期對樂視的信任,連違約協議都沒簽。
最果斷的債主
最果斷的債主大概要屬溫曉東了。
6月3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併購降臨在易到身上,接盤方為韓國投資方TWG。這一舉動後來被解釋為雙方的無奈之舉。
溫曉東是TWG和韜蘊資本共同的大股東,溫曉東很欣賞賈躍亭。韜蘊資本旗下公司投資了樂視系多家公司,包括樂視體育、樂視影業、樂視移動(20,000萬)和樂視汽車(33,400萬),其中對樂視移動和樂視汽車的投資都是可轉債。
作為樂視的債主,韜蘊資本管理合伙人郭震公開力挺樂視。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很多人懷疑我們對樂視的投資行為時,我選擇一如既往地支持。雖然我們的十幾億也只是九牛一毛,但至少能為迄今為止中國互聯網商業史上最偉大的創舉添磚加瓦。」
但面對樂視近來不斷的風波以及資金鏈持續斷裂的現狀,投資了樂視多家公司的溫曉東,不得不接受債轉股,來交換易到的控制權。雖然易到也前途未卜,但總比投資回報無望強。
沉默的信託
在樂視的債權人裡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成員——信託。
樂視在發展過程中為了不斷融資,幾乎窮盡了辦法。其中股權質押更是相當頻繁。截止2016年底,賈躍亭姐弟累積進行了超過38起股權質押,質押方多為證券和信託。
目前可掌握的資料來看,可以確定的是,中航信託、民生信託、北方國際信託手中還握有樂視的部分股權。其中,樂視控股分別向中航信託、民生信託質押樂視致新2618萬元股權和3125萬元股權;樂視網向北方國際信託質押樂視致新312萬元股權。
除此,樂視網曾在2015年8月和9月發行了兩隻公司債券,分別為10億元和9.3億元,期限3年,將於明年的8、9月到期,利率分別高達8.5%和7.5%,兩隻債券的持有機構目前尚不可知。他們分割了樂視債務的近20億,不是一筆小數目。
手握樂視大量股權和債券,這些沉默的金融機構不可能對樂視的今日視而不見,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樂視能挺過這一關。
出路
對於銀行來說,他們能做的就是申請凍結資產。AI財經社諮詢了某銀行相關人員。對方表示,現在的情況下,銀行應該第一時間申請凍結,誰先凍結誰就有望擁有這筆資產。如果拖到樂視進入破產程序,銀行就會組成債權團,找當地銀監局和政府協調解決債務問題。
銀行手裡一般握有不動產抵押或股權質押,一位商業律師向AI財經社介紹,如果樂視最終無法償還貸款,不動產所有權會歸銀行所有,這方面對銀行來說是有保障的。
但是對於股權質押的部分,銀行、證券、信託等都將面臨巨大風險。目前樂視網已經持續停牌數月,股價定格在30.68元,6日樂視網發布公告稱將繼續停盤不超過3個月。一旦股票復盤,極有可能迎來大幅跌落,各金融機構手中的質押股權將面臨巨大縮水。而一旦樂視網股價下跌到警戒線,他們就只能接受強行平倉,挽回最後的損失。
如果樂視長期無法償還債務,債權人只能向法院申請樂視破產,法院對樂視進行財務調查後,如果證實樂視資產無法覆蓋全部債務且喪失償還能力,就會宣布其進入破產程序,這樣一來,債權人可在法院的裁斷中挽回一些損失。
目前來看,我們無法明確地知道樂視到底背負著多大數額的債務,又有哪些隱藏的債權人,樂視的資產是否能夠覆蓋這些債務。
7月6日,處在風口浪尖的賈躍亭在微信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對所有的債權人表示了歉意,並聲稱一定會負責到底,把所有金融機構和供應商的欠款全部還上。
這一態度或許稍微給債權人打了一劑強心針,但承諾如何兌現,何時兌現,尚且是個問號。
對於持有公司債的機構,或許只能期待,等到明年8月,樂視已經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龐凌子對本文亦有貢獻)


※神奇少女王凱歆改行賣保健品:公號涉欺詐被封南京農大說她是騙子
※董明珠格力手機銷量疑云:上市23天賣6599台,手機殼銷量0
※搭上諾基亞 牽手民生銀行,這是小米的新陽謀嗎?
※直播平台與主播恩怨:尹素婉懟王思聰,主播二驢714萬賠YY
※五人賣山寨版滴滴司機被訴,售價550元可改位置專搶大單
TAG:AI財經社 |
※樂視電視生死劫
※樂視乙己
※樂視電視將重生,三大問題需解決
※樂視債主們的無奈與無助
※樂視生態:樂視控股和韜蘊資本之間存在數額巨大的經濟糾紛
※晚報:小米估值雷軍「肯定厚道」;樂視債主轉場樂視汽車大樓要錢
※樂視大廈更名樂融大廈:已被樂視控股質押給樂融致新
※「妖股」樂視
※巨頭救場 樂視電視能否重生
※孫宏斌談樂視:失敗是正常的 投資樂視賠錢也開心
※「大腕兒」參股後 樂視電視再現生機?
※樂視:樂視控股和韜蘊資本存在數額巨大的經濟糾紛
※樂視生態:韜韞資本再次將易到經營困難局面無恥「甩鍋」樂視控股
※原樂視CEO梁軍創立「新視家」,繼續互聯網電視,還想收了樂視
※樂視控股公司股權資產被拍賣,樂視影業及樂融致新公司估值大幅下滑
※樂視影業擬再更名「樂創文娛」,真能與「老樂視」切割嗎?
※孫宏斌或將辭任樂視網董事長 股票交易波動大致樂視臨停
※孫宏斌分揀樂視資產 樂視影業更名樂創文娛
※開始還債的樂視網,孫宏斌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樂視不是騙子公司
※樂視電視重返市場,這可能是樂視唯一的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