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TM五十年:牆上的「銀行」如何改變世界

ATM五十年:牆上的「銀行」如何改變世界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在你下一次從牆上的「銀行」里取錢的時候,可以考慮給它唱一首生日快樂歌——6月27日那天自動提款機(ATM)過了它五十周歲生日。五十年前,第一台取款機在倫敦巴克萊銀行的恩菲爾德分行開始工作了。兩天後,瑞典的烏普薩拉市也開始使用起本國制的Bankomat取款機。僅僅幾周之後,又有一台查布史密斯公司(Chubb and Smith industries)製造的取款機被威斯敏斯特銀行(今屬於蘇格蘭皇家銀行)安在了倫敦......ATM就是這樣一步步來到這個世界上。

作者:Karin Brulliard 編譯:任致雍

當初這一連串的事件,為今天人們普遍接受使用銀行卡的自助式銀行拉開了帷幕。取款機的成功使人們能夠即興購物、在周末及晚間娛樂上花更多的錢,並且隨時隨地享受銀行服務。取款機所生成的系統架構以及數據同時也讓銀行家們能夠向客戶提供銷售網點,和基於電話網路的銀行業務。

這些「機器出納員」問世的時候受到了大量媒體關注。銀行向客戶保證取款機的使用可以使他們不再受銀行營業時間的限制,也不需要每次都跑到營業廳去辦理銀行業務了。

但是客戶必須學會如何使用並且記住密碼,自助辦理,放心地把錢交給機器。現在,人們會覺得這些機器的存在都是理所當然的。但在取款機首次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候,絕大多數人都從未接觸過較為複雜的電子設備。

再者,當時的系統還未完善。儘管有大量需求,只有被認為「信用良好」的客戶才能夠使用這個服務。最早的取款機笨重、移動困難,沒有安全保障又不可靠,而且大部分位置都不方便。

實際上,最初的ATM不像現在的取款機那樣,它只能做到一件事情:收到銀行發給客戶的紙質代幣或定製塑料卡的時候吐出固定金額。代幣一旦被使用過就會被機器收走,銀行工作人員會來回收它們,並把取走的金額記入對應的賬戶。而塑料卡則必須再郵寄給客戶。銀行和科技公司花了很多年才制定好公共標準並實現他們7天24小時提供現金的承諾。

全球化影響

1970年時全世界只有不到1500台取款機,幾乎都集中在歐洲、北美和日本,但到了1980年時,已有了40000台取款機,2000年時則達到了一百萬台。在這組數據上倫敦RBR的估測值和作者的研究一致。

幾個因素造成了ATM的激增。第一,位置共享導致了單個ATM有了更多的成交量。這成為了小型以及中型金融企業在這個技術上進行投資的誘因。打個比方,在美國曾經一度存在過200個左右的共享ATM網,而在日本也有過80個。

在銀行實現了數字化作業之後,ATM便能夠提供一些其他的服務了,比如轉賬、查詢餘額、付賬單,這就讓它變得更加受歡迎了。在過去的五十年間,許多人都逐漸由現金支付轉向了銀行支付。

因此,ATM成為了防止銀行分行擁堵的一個重要解決方法。

ATM的設計同時也逐漸能夠給有視力和行動障礙的人們提供服務。並且在近十年,許多國家開始允許獨立ATM管理公司(Independent ATM Deployers/IAD)——也就是非銀行公司——經營ATM業務。這對於人口密集的非銀行地區十分關鍵,比如街角商店、加油站、賭場等。

英國的一個大銀行可能擁有4000台ATM,美國銀行甚至有12000台,但最大的獨立ATM管理公司Cardtronics在11個國家管理著230000台ATM。

未來的銀行

ATM在近半個世紀里一直保持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便利自助式服務——它的歷史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個發明並不斷進化的過程。

自助式銀行服務和ATM仍在不斷發展。在有的ATM上,只使用銀行卡和手機就能夠進行操作的,被稱為「tap and go」的非接觸式支付已經代替了密碼認證。同時,波蘭和日本的ATM已經使用了能夠辨別客戶的虹膜、指紋或聲音的生物識別認證技術。其他國家的銀行也在考慮使用這個技術。

所以,是時候來思考我們能從取款機歷史中學到什麼了。ATM並不是某個中年男人在浴室或車庫裡靈光一閃的成果,而是在許多銀行家和工程師積極合作去應對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的過程中所產生的。

ATM系統走向成熟並獲得全球廣泛認可花了二十年,而今天已經有三百五十萬台ATM在工作,並且預期到2020年還會增加五十萬台。

據研究,ATM在一些西方國家可能已經達到了飽和。不過根據ATM業協會(ATM Industry Association)的研究,中國、印度以及中東對ATM的需求仍然很高。事實上,西方人可能僅僅使用ATM的三個自助功能(取錢、查詢餘額、交手機話費),但中國客戶經常用它來處理近100種不同的事務。

理所當然?

有趣的是,世界上多數城市地區的人口通常會和五台同樣的ATM機打交道,然而情況不盡如此。目前,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國家,數以百萬銀行業務覆蓋區域以外的人也享受到了這種服務。

同時,在發達國家,營業網點和ATM是金融機構能夠百分百控制的僅有的兩個渠道。這對確認客戶的真實性非常重要。

銀行無法掌控其客戶的手機、平板和個人電腦的製造工藝和型號,這些電子設備面對黑客和詐騙比較脆弱。儘管小偷會將ATM作為盜竊目標,但針對ATM的大規模網路攻擊還沒有出現過。

經常會有人問我,無現金數字經濟的出現是否預示著ATM即將退出歷史舞台。我的回答是,儘管世界可能會徹底拋棄現金並給ATM一個新的名字,但50年前就開始的自助銀行業務自動化革命並不會就此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社學術圈 的精彩文章:

三維拓撲材料的開發:兩步法計算篩選策略
貓是如何征服世界的?古代DNA刻畫了它們的擴張之路
張鋒,崔屹榮獲2017Blavatnik大獎,華人學者光耀美國
今日NC:如何構建固態電池的「離子高鐵」?第一性原理說要結伴而行!
NC:最薄的鈣鈦礦鐵電薄膜和消失的臨界尺寸

TAG:知社學術圈 |

您可能感興趣

JPMorgn:中國銀行業上半年業績評論 大銀行表現優異 小銀行正迎頭趕上
世界上最大的十個公司 中國兩大銀行上榜
世界四大銀行,中國2個銀行上榜,工商銀行高居榜首
印度銀行明年必須淘汰XP的ATM機
SBI日本啟動世界上第一個銀行支持的加密交換
兩次世界大戰的烽火中,中國銀行業該何去何從?
AI和銀行
麥肯錫:未來三年,銀行風控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一P2P平台出現逾期;部分銀行年終獎直接「腰斬」?
銀行的蛻變-新世代銀行破而後立
繼GD、WANNA ONE之後 這個大勢男團終於推出了銀行卡!
「宇宙行」入局金融科技,BAT 銀行 第三方鏖戰在即?
銀行POS機與第三方POS機,到底哪個更好?
世界銀行與CBA合作就以太坊區塊鏈發行債券
一夜之間,銀行ATM三大巨頭倒塌,是誰「殺死」了他們?
世界上10大最有錢的銀行,中國四大銀行入選,工商銀行登榜首
NFI專欄:和BATJ搶人才,銀行勝算幾何?
百信銀行一周年:一家崛起的「互聯網銀行」
BLACKPINK拿下《音樂銀行20周年特輯》一位,今年第一組總分破萬女團!
空窗期太久?下周又見銀行IPO上會,超越同行或成首家A+H中小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