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了研究中國的漢字,這幫日本老教授來了場撕逼大戰

為了研究中國的漢字,這幫日本老教授來了場撕逼大戰

漢字該怎麼研究,眾說紛紜。李學勤先生曾有《談自學古文字》,裘錫圭先生有《文字學概要》一書,隨著簡牘的不斷出土,漢字研究方興未艾。但是卻鮮有人知道,在我們東邊的鄰國日本,也曾經圍繞著漢字的研究方法,發生過一場學術大撕逼。

這場撕逼的主角有三個人:白川靜、藤堂明保和加藤常賢。

藤堂明保

白川靜

加藤常賢

白川文字學

白川靜(1910年4月9日 ~ 2006年10月30日)出生於日本福井縣福井市,博士畢業於京都大學,是立命館大學的名譽教授和名譽校友。可以說,白川靜之於立命館就跟陳寅恪之於中山大學一樣。

1962年,白川靜憑著博士論文《「興」的研究》正式打進古漢字研究界,其後傾注心血完成了字書三部曲——《字統》(1984年)、《字訓》(1987年)、《字通》(1996年)。這三部書都由日本平凡社出版,《字統》主要集中於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解釋;《字通》則收錄了漢字中國古代文獻中的用法;《字訓》面向日本人,講的是漢字的日語訓讀。

白川靜從宗教、巫術角度出發研究古文字,認為每個漢字背後都有相關的巫術背景。其最具代表性的學說是「才」學。白川靜認為「口」的原意不是嘴巴,而是表示祭器的一部分,所以不應讀成kǒu,而應該讀成「cái」。這種以巫入字的研究角度後來由平勢隆郎繼承。

藤堂明保文字學

藤堂明保(1915年9月20日 ~ 1985年2月26日)從音韻的角度研究漢字,憑著《上古漢語的單語家族研究》跟白川靜同年獲得東京大學博士學位。與傳統研究重視字形不同,藤堂明保更重視字音,認為兩個漢字如果字音相同的話,即使字形不同,它們之間也會有著某種共同性,據此,他提出「單語家族」論。

舉個例子,比如「方」字,白川靜解作「象屍體吊在橫木上之形,表梟首示眾」,對於「方位」一詞,白川靜認為這是「被梟的首級成為了分隔陽冥二界的標識」。與之相對,藤堂贊同徐中舒的說法,認為「方」原指耒耜,又因為耒耜「左右有刃」,遂進一步提出「方」是字根,有「方」的房、妨、防等字,及發音相近的丙、並等字都有「向四方伸出」之意。

藤堂明保以其「單語家族」論為基礎,主張統合一部分發音與字義相同的漢字,達到削減總字數的目的,並編撰《學研漢和大字典》宣傳其觀點,首開漢和字典通俗化的先河。

簡單點來說,藤堂明保認為漢字「先有音,後有形」,白川靜認為漢字「先有形,後有音」。

3加藤常賢文字學

加藤常賢(1984年10月19日~ 1978年8月3日),號維軒,愛知縣人。比起文字學者,說他是《說文》學者更合適,因為其漢字研究基本上都從《說文》,只有少部分取後世學者的新說,或者自己提出新說。還用「方」字舉例,《說文》解作「並船也」,加藤認為不可信,才取用了徐中舒的耒耜說。

其文字學代表作是《漢字的起源》。另外,加藤常賢還治中國思想史,有《「禮」的起源及其發展》(1943年)、《原義研究》(1966年)等。

4撕起來!撕起來!ROUND.1白川靜VS藤堂明保

1970年,岩波書店的「岩波新書」系列出版了白川靜的《漢字:形成及背景(漢字:生い立ちとその背景)》。當時,55歲的東大教授藤堂明保是日本漢字學的權威,而60歲的白川靜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新人。岩波書店的編輯就想讓同為漢字學者的藤堂明保寫一下薦語,誰知藤堂明保竟然大喇喇地在新書的導讀中全盤否定了白川靜的論述,甚至還出現了諸如「這種人沒有寫漢字研究著作的資格」、「策劃和約稿這本書的編輯和出版社真是吃錯藥了」等措辭嚴厲的語句。

岩波書店的工作人員一開始也是面面相覷,畢竟是東大教授,地位擺在那兒,總不能讓人家重新寫一份吧。但是這份稿又實在太離譜,都不是說理,而是單方面的謾罵了。1965年,即白川靜的《漢字》出版的五年前,藤堂明保也出版了一本《漢字的起源(漢字の起源)》,這兩本書的內容大相徑庭。岩波的編輯們也不是不知道這一點,但是怎麼也沒想到藤堂明保身為學者竟然如此感情用事。沒辦法,只好把藤堂的文章原本印上去,孰料弄拙反橋,日本民眾看熱鬧不嫌事大,白川靜的這本書賣得那叫一個火。

藤堂明保罵白川靜:「把一個一個漢字都胡亂揣測一番,簡直不可理喻。整本書讀下來,感覺作者是不扯到神靈、家廟、巫術就不舒服,牽強附會的地方一抓一大把。主觀性太強,又散亂無章,這完全不是研究語言的方法。」

白川靜回懟:「我說藤堂桑,你反對我不要緊,你還把出版社的同志們罵一通是幾個意思?你不覺得你這份所謂的書評很掉價嗎?況且說得你的學說就很靠譜的樣子,如果漢字不過是表音記號的話,幹嘛會有這麼多的字?中文裡頭的單音節音也就一百幾十個,你是在告訴我漢字只需要一百幾十個就夠了?」

跟今天的迷弟迷妹為了自家愛豆去對手主頁各種噴一樣,當時白川靜和藤堂明保兩人的粉絲也是互不相讓。因為藤堂在此後沒做任何回應,所以白川靜派的粉絲們個個拍手叫好:「喲呵,不是東大教授嗎?腫么了腫么了?想懟我家白川大大,結果被反懟,臉疼不?」另一邊,藤堂派回罵:「白川這等小蟲豸還值得我家藤堂大大親自動手?」

要知道,東京大學在日本人心中是至高無上的存在,白川靜懟藤堂明保某種意義上意味著挑戰東京大學的權威,所以白川靜的粉絲們甚至高喊:「要是我家白川大大是國立大學的教授,早就拿到文化勳章了。」

ROUND.2白川靜VS加藤常賢

加藤常賢雖然也懟了白川靜,但卻不像藤堂明保那樣寫長文,只是在自己的課堂上罵了幾句而已,所以沒引發什麼社會轟動,只在小圈子裡頭傳了一下就沒了。

非公開發售的《維軒?加藤常賢:學問及方法》(深津胤房編)一書中提到了加藤在課上說「那個白川君寫的東西啊,我在廣告上看過」「我就不懂他為啥就不讀一下(《說文》)呢?」「我想說,沒證據的話,最好不要講」,僅此而已。

後來白川靜在《文字學的課題》一文中懟藤堂明保的同時,順帶懟了一下加藤常賢。加藤在研究「南」「文」「灋」「休」「媚」「舍」這幾個字時,除了「文」字,其他字都認為是形聲字,白川靜認為加藤的「形聲論」實際上只是「音聲論」,批之「追求語源非正道」。

5結語

白川靜、加藤常賢和藤堂明保三人各自的學說都存在著不足,但按現狀來看,似乎是白川靜的學說更有市場。現在的日本學術界有落合淳思這位年輕文字學者出來,對三人的文字學做了一番批判,並提出了新的研究方法論。再加上最近中國國內以裘錫圭老前輩為首的一批文字學者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我們有理由相信,漢字的研究能更上一層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閱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最囂張的連環殺手,每次都會留下作案詳情圖案,你能看懂嗎

TAG:閱讀歷史 |

您可能感興趣

日本人做的這款漢字遊戲,卻把中國人玩哭了?
日本一小哥玩轉中國漢字,把字倒過來後,驚艷了所有人!
為了搶中國遊客 日本老人寫漢字講中文
日本這些最著名的建築,上面刻的都是中國的漢字
為學漢字,日本人拼了!做了款漢字版俄羅斯方塊,中國人玩都被虐
在國外發現一塊石頭,上面刻有漢字,專家:這裡曾為中國古城
在國外發現一佛像底座,上面刻有漢字,專家:這裡曾為中國古城
韓國又作妖,竟將漢字拿去申遺?中國笑了,這兩個國家急了
英國大哥酒後在額頭紋了倆漢字,一年後在柬埔寨被人打爆了…
這裡被稱為第二個中國,他們用漢字說漢語,吃了敗仗還能回到中國
第一位站在哈佛講台的中國老師,教老外寫漢字,如今卻被國人遺忘
什麼!中國的漢字是抄襲日本的?
韓國又作怪,這回將漢字送去申遺?中國哈哈大笑,這兩個國家慌了
去日本最容易讓中國人搞混的漢字
這個鄰國本是中國人建立,後來為了臉面拒不承認,連漢字也廢除了
老外眼中的神秘漢字,給中國人敲警鐘,不要再亂紋英文了!
韓國發生了一場洪災,出現一塊帶漢字的石碑,韓國人看後紅了臉
國外老農刨出一塊石頭,上面寫著漢字,專家:這裡曾是中國的地盤
另一個「中國」?國家華人佔了一大半,人們說漢語寫漢字!
研究了多年的漢字,我發現了一個不得了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