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時,清政府另外三支水師為何不北上救援北洋水師
在中國近代除了李鴻章創建的北洋水師這一支近代化的海軍,另外還有三支水師,它們分別是廣東水師、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其中南洋水師實力在甲午戰爭前僅次於北洋水師,主力軍艦十七艘,總噸位兩萬餘噸;廣東水師共有艦艇37艘,總噸位1.1萬噸。在甲午戰爭爆發後,為何這三支水師不立即北上救援參加戰鬥,卻按兵不動?
各自為政,保存實力
清政府的這四隻水師,雖全部隸屬清政府中央,但實際上完全是地方大員的私人武裝一樣,如北洋水師是李鴻章一手建立,水師各級將領大多也都是李鴻章原淮軍部下,為李鴻章馬首是瞻。南洋水師是兩江總督、南洋大臣沈葆禎組建,後受左宗棠節制。福建、廣東水師康熙時期建立的,後來受總督指揮。四隻水師是平行存在,互不統屬,各自為政。
在黃海海戰中,日本聯合艦隊突襲北洋水師時,當時為陸軍運輸船護航的北洋水師中就有兩艘是福建水師的小軍艦,在戰鬥一開始就率先退出了戰鬥,後來管帶被斬首。其原因就是他們認為這場戰鬥是北洋水師的事,跟他們沒關係。和1884年中法戰爭時,福建水師被打殘了,其他水師不來增援如出一轍,他們都將水師看成自己的私人武裝,也是一個政治資本。包括朝堂上的一些官員也都認為是李鴻章個人的事,看到北洋水師的慘敗,有些人甚至暗喜。
慈禧不想打仗,寄希望於外國調停
甲午戰爭時期,正是慈禧的60大壽,只顧著自己的享樂,哪裡還管的了那麼多。把很多軍費用到建宮苑、享樂上。在得知日本偷襲北洋水師時,不但不積極備軍作戰,反而要求李鴻章不要把事態擴大,希望西方國家出面調停。致使日本不光在海上戰勝,陸上作戰也是順風順水,以極小的代價就一舉佔領朝鮮,那些旅順等戰略要地。最後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參戰人員一律革職問罪,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慈禧這種對日態度,其他水師北上支援又有多大用處,船堅炮利的北洋水師都一敗塗地,其他水師豈不是抱薪救火,自取滅亡。


※此村民稱是項羽後代,以族譜為證,然史書沒有相關記錄,是真的嗎
※清朝人做官有五大渠道,無才無德有錢也行!
※此人新婚之夜竟讓別人代替自己進入洞房,和新娘圓房,後高中狀元
※天京事變,內訌演變成了屠殺,而清軍在江面上見證了這一幕悲劇
※「天打雷劈」的典故原來出自一場妻子聯合姦夫謀殺親夫
TAG:那些年的歷史 |
※甲午海戰,北洋水師全軍覆滅,南洋水師怎麼不來支援?
※如果當年南洋水師前去支援北洋水師,可以能扭轉局面嗎?
※北洋水師的前奏
※以北洋之力戰日本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少有的外援軍艦
※晚清三大水師之一的南洋水師為何無疾而終?
※翁同龢剋扣北洋水師軍費 導致甲午戰爭一敗塗地嗎
※如果大清另一支水師南洋艦隊參戰,能打贏甲午戰爭嗎?
※北洋水師中的輔助艦艇 見證亞洲第一水師的覆沒
※號稱第二艦隊的南洋水師,為何面對北洋艦隊的困境卻選擇見死不救呢?
※甲午海戰,除了北洋艦隊,廣東水師也參戰,專家:廣東水師很奇怪
※甲午戰爭中,北洋水師為什麼會戰敗?
※實力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打不過如本聯合艦隊,輸了甲午戰爭?
※北洋水師為何敗於日聯合艦隊
※自古都說「南船北馬」,元朝水師為什麼卻能屢次打垮南宋水師
※鴉片戰爭前,大清水師竟被越南海盜摁在地上摩擦?
※清朝的水師就是海軍嗎?到底是北洋水師還是北洋海軍?
※甲午海戰若這兩支水師馳援會如何?看南洋水師乾的傻事就知道了!
※如果當初南洋、北洋和廣東水師三者聯合行動,甲午海戰有勝算嗎?
※甲午海戰之恥,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為何完敗?
※我國歷史上第一支海軍陸戰隊,北洋水師與日軍決戰,壯烈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