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最強硬的二戰將軍,曾提出一個瘋狂建議,意圖永遠摧毀日本!
在二戰同盟國所有的高級將領中,蒙巴頓對日本的態度是最強硬的。作為英國的最高將領,他在戰後訪問過許多國家,卻從來沒有踏上過日本的土地。蒙巴頓在處理日本投降事宜的一番作為,也使他成為了日本國民心目中最憎恨的外國人。
熟悉世界歷史的人都知道,在絕大多數國際事務上,英、美兩國的意見基本都是一致的,但在處理日本受降問題上,代表英國的蒙巴頓卻從一開始就和總負責這件事情的美國麥克阿瑟有不同的意見。
蒙巴頓認為,現在若對日本人手軟,各同盟成員國將會在未來遭受嚴重代價,因為深受軍國主義荼毒的日本國民,如果不讓他們遭受徹底失敗的恥辱,即便把他們打回老家去,日本人也會有種種理由說服自己這不是最終的失敗。這就意味著日本將來有極大的可能會捲土重來,繼而再發動一場世界戰爭。
同是蒙巴頓給出了自己的計劃,就是讓對日戰爭繼續下去,不接受日本投降,也不認可日本單方面投降,要讓他們孤立無援,求無可求,退無去處,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再動用一顆原子彈,這樣一來,日本舉國上下就會發自內心地感覺到絕望,從此低下他們自以為高貴的頭顱,同時消除窺視亞洲、乃至世界的野心。
此計劃可以說是從物質和心理對日本進行雙重打擊:戰爭消耗資源,從而造成日本國內物質匱乏;孤立則會讓日本國民心理奔潰,從而徹底否定軍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思想。可以說,如果此計劃能夠施行,日本或會國之不國,民難為民!
然而麥克阿瑟並不認可這種做法,或許是對日本另有所圖,美國方面認為,只要日本肯繳械投降就夠了。最後在蒙巴頓的堅持下,雙方最終規定,日軍投降必須由所有的日方高級將領在他們自己的部下面前進行;而且一定要當場象徵性地對他們進行繳械,並將這些佩刀、槍枝等作為戰利品分發給在場的盟軍軍官和軍士。
於是,後來的日本投降影像資料上留下了這樣一幕:1945年9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東南亞盟軍司令部的一正式受降儀式上,由板垣大將率領緬甸方面軍司令官木村、第3航空軍司令官木下、第18方面軍司令官中村、南方軍總參謀長沼田、第10方面艦隊司令官福留以及第2南遣艦隊司令官柴田等高級將領來到新加坡特別市政廳,他們當場解下佩刀雙手遞交給盟軍軍官,然後在投降文件上籤了字。事後,板垣等幾位日軍將領想走過去與蒙巴頓握手寒暄,但被蒙巴頓無情拒絕了。
「對待日本人就要強硬!」蒙巴頓在當天的日記中寫道,「我一生中從來沒有見過如此令人厭惡、噁心和野蠻的臉。一想到世界在他們腳下的情景,我就不禁感到戰慄。當這些日本人離開座位,蟎跚地走出去的時候,他們看上去就像是一群猩猩……」


※此國打仗專挑「軟柿子」捏,攻打一小國失敗後,還聲稱要打垮蘇聯
※一官員巨牛,不僅貪權、貪錢,還偷了皇帝的女人做小妾
※大清滅亡後,滿清皇族為何不逃回北方老家,原因其實很簡單
※南宋滅亡後,此國非說自己是中華正統,還說了句著名的中國口號向中國宣戰
※600年前一人說「此國不除,他日必為大患」,500年後此國果真讓中華吃盡苦頭
TAG:大史話 |
※面對超老齡化的日本,日本學者竟然提出了這麼喪心病狂的建議!
※抗日劇中一「日本」姓氏,讓這個人很尷尬,建議我國:請不要再用
※他的一個建議就讓日軍「速勝論」破滅,原因竟然是這樣的!
※甲午戰爭前,此人向李鴻章提一重要建議,如果採納日本也許會滅亡
※中日甲午戰爭慈禧本來是主戰的,卻因大臣一條建議,選擇了避戰
※日本為何要給梁思成立銅像?他向美軍的一個建議救下日本兩座古城
※日本加速滑向深淵,美國專家竟提出這種建議,太無恥!
※《亮劍》:丁偉提出的這個建議,其實是一箭雙鵰
※二戰時期林徽因曾對美國提一建議,令美軍敬佩,令日本汗顏
※最初提出朝鮮談判停火建議的,並不是中美兩國,而是這個國家
※日本有一個姓在抗日劇中出現,此人覺得很尷尬,建議中國不要用了
※日本消極比賽引熱議:董路建議直接一對一,黃健翔話里藏話
※二戰中幸虧日本耍了希特勒,沒有採用他的建議,否則勝負將會變換
※紅四軍費時七天都沒能攻破的城牆,他的一個建議,就讓我軍迅速拿下
※希特勒臨死前最遺憾的是日本沒有聽從他的建議一起進攻蘇聯?
※日本為何無法戰勝中國,一德軍上將的建議改變戰局
※他是紅軍早期領導,一個建議挽救了紅軍,可惜最終英年早逝
※有人建議將朝鮮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免其受外敵入侵,但遭日本反對
※專宰中國人!日本跟團游陷阱,日本人都沒見過,網友的建議很重要
※中國要挖掘秦始皇陵,日本提出一個無恥的建議,遭到嚴詞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