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大腦的保質期只有30年,趁「生鏽」前抓緊學會保養

大腦的保質期只有30年,趁「生鏽」前抓緊學會保養

看到熟人卻叫不上名字;晚上失眠多夢,情緒抑鬱;丟三落四,出現健忘……如果你曾經歷過上述狀況,很可能大腦正在悄悄衰退

國際研究指出,30歲~40歲是護腦的黃金時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能防止大腦「滑鐵盧式」地衰老。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教你讀懂大腦的「生命歷程」,讓大腦老得慢一些。

受訪專家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武劍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老年科主任 孫新宇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 吳中學

清華大學玉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 耿同超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首席專家 王世彪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大腦30歲後開始衰老

《美國醫學會雜誌》曾刊載一項研究,指出人類大腦的成長軌跡。

3個月

生長最快

大腦成長最快的時期是出生後3個月內,大腦尺寸可達到成人的一半以上。

25歲

達到頂峰

此後,大腦緩慢發育,在25歲時達到頂峰。

30歲

開始衰老

令人吃驚的是,30歲後大腦便會邁開衰老的步伐,每年縮小0.3%。

過了30歲,體能和記憶力下降是大腦衰老的兩個較早「信號」,表現為看書容易頭痛、記不住人名等。

40歲

細胞功能減退

到了40歲後,人體新陳代謝逐漸變緩,大腦細胞的功能也跟著減退,導致人的記憶力和反應力進一步降低。另外,定位能力、身體協調性也大不如前,很容易疲勞。

60歲

每年萎縮15%

一旦過了60歲,大腦萎縮的速度就像上了發條,每年高達15%。

英國研究發現,65歲以上人群中,17%的人存在輕度認知障礙,6%~15%的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可能發展為「老年痴呆」。

耿同超說,大腦衰老不可抗拒,但早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對大腦進行一些激發神經元間聯繫的活性鍛煉,就能延緩其衰老進程。而大家最易忽略的30歲~40歲這十年,正是「修復」與「再塑造」大腦的黃金十年。

大牌專家一輩子的「護腦寶典」

發發獃,累了聽音樂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神經內科主任 武劍

超負荷的腦力勞動會抑制腦細胞的活力,學會讓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尤為關鍵。

第一,發發獃

武劍表示,高強度工作1小時後,他會停下來坐著發會呆,大概5分鐘左右,發獃是一種精神上的自我放空。

美國「福克斯新聞網」指出,發獃能舒緩壓力,增加流向大腦的血液,保持氧氣的供應量,讓思維重新變得敏銳。

第二,聽聽歌

事務繁雜的時候,專家會放下手頭的事情,聽5至10分鐘舒緩的音樂,幫助自己放空思緒,消除緊張情緒。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研究發現,優美舒緩的曲子能促使大腦分泌「快樂激素」內啡肽,進而保持大腦活力;聽音樂還能讓負責邏輯和分析的左腦得到休息,負責樂感和創造力的右腦得到鍛煉。

心態好,做個老頑童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所長 吳中學

在身邊人看來,吳中學就是個「老頑童」,他說話幽默風趣,什麼事都看得開。

專家表示,他認為心理健康才是大腦保健的重點。

第一,心態好

平和的心態有益於大腦皮層和神經的協調穩定。對看不慣的事情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聽不慣的聲音學會左耳進右耳出;洒脫點,別把不愉快的事情總掛在心上。

第二,人緣好

與人交流的過程中,大腦的語言中樞高速運轉,得到鍛煉。

澳大利亞一項針對1400名老人的研究顯示,有相對固定的社交圈和親密夥伴的老人,平均年輕3.5歲。

第三,興趣廣

美國耶魯大學研究發現,健康的愛好能延緩智力衰退。「興趣越多,老得越慢。」建議老人多參加老年班,學點新鮮東西,保持一顆好奇心。

黑芝麻,再加倆核桃

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中醫首席專家 王世彪

擅長治療偏頭痛、中風的中醫專家王世彪說,護腦的基礎是順應自然、養心安神,保持食物多樣化、適量化、平衡化,飲食保健是他的護腦法寶。

王世彪表示,他的早餐常年有兩種食材,核桃和黑芝麻。中醫認為:

核桃仁可滋養血脈、烏鬚生發,能延緩記憶衰退,具有補腦增智的功效,可輔助治療神經衰弱。

黑芝麻富含優質蛋白、礦物質、維生素E和珍貴的芝麻素等營養物質,能延緩大腦衰老。而且芝麻素有抗炎效果,能降低膽固醇,對預防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好處。

幹些活,保持好情緒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老年科主任 孫新宇

孫新宇認為,除了先天的腦部病理生理問題之外,人們往往忽視了壓力和抑鬱對大腦的危害 。

老年人的情緒波動往往較為隱蔽,自己不說,兒女忽視,可能讓他們長期處於慢性壓力和孤獨狀態下,不良情緒狀態使得應激激素皮質醇等的分泌增加,損傷大腦的海馬區。

適當鍛煉可以促使大腦合成血清素、多巴胺等讓人快樂的物質,有助於擊退抑鬱和焦慮情緒。

老年人可以適當干點農活、家務活,以及剪紙、縫紉等手工活,讓大腦得到鍛煉,思維更加活躍。

時常參加老年活動,約上老夥伴去郊遊、跳舞等,也能減輕精神壓力。

專家最後建議,別給自己太多壓力,學會放鬆心情,保持平和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營養素,大腦補給站

上海華東醫院營養科主任營養師 陳霞飛

維生素C

鮮棗、青椒、獼猴桃、菠菜、山楂、柑橘、柚子、草莓。

維生素E

杏仁、花生、核桃等堅果;糙米、小麥、燕麥等全穀食物。

B族維生素

瘦肉、雞蛋、酵母、豆類,如菠菜、小白菜。

植物化學物

這類物質範圍較廣,包括類胡蘿蔔素、花青素和異黃酮等。

南瓜、玉米、青辣椒、西紅柿;藍莓、蔓越莓、黑櫻桃;豆粉、豆漿、豆豉、豆腐、豆皮。

歐米伽3脂肪酸

深海魚、魚油、核桃、南瓜籽。

膽鹼類物質

大腦的狀態與神經元的興奮度有關,乙醯膽鹼能促進神經元興奮,而雞蛋和動物肝臟富含膽鹼類物質,能促進乙醯膽鹼的合成。

40歲以上的人每天吃1個就夠,但高血脂人群最好少吃。(生命時報記者 譚卓瞾 生命時報特約記者 君自強 )

本期編輯:徐振羽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命時報 的精彩文章:

作為全球瘦子最多的國家,日本人每天到底都在吃什麼?
【生命截句】我原本懶的想你,若不是蕉葉半黃,若不是荷葉碧綠
我原本懶的想你,若不是蕉葉半黃,若不是荷葉碧綠
中國10大健康特色小鎮首發!相信我,第1個就能讓你流連忘返……

TAG:生命時報 |

您可能感興趣

40歲後,女人出現4個變化,是更年期要到了,抓緊排毒保宮防病
女人到了30歲再不保養就遲了,抓緊保養自己吧!
40歲後,女人出現這4種變化,多半是更年期到了,抓緊排毒,保宮防病
女生這3個時期會「來者不拒」,94%都很好「追」,男生抓緊
來碗養生臘八粥,抓緊一年中最後的養生時機,有些人不宜多吃
男性的最佳生育期是多少歲? 想要生二胎還是要抓緊時間!
抓緊在25歲前談上戀愛吧…不然只能跟保溫杯共度餘生了!
青春期女生「停止長高」,睡覺有這個「暗示」,抓緊機會沖170
生活中有這五大習慣的人,多數肝臟已經藏毒,抓緊時間給肝臟洗澡
00後對身體「危害最大」的3個行為,抓緊改掉,不然「丑到家」
男人開始變老時,身體會有2個表現,若你也有,可要抓緊保養了
醫生表示:每10個人里就有1個糖尿病,有4個壞習慣的抓緊改掉
養肝就是養命,出現2臭、3痛、4紅,肝臟已受損,需抓緊保肝
晨起,有3大「減壽」習慣,抓緊改掉,3大「增壽」習慣,努力堅持
孩子幼升小階段必備的4個能力,現在還不抓緊培養就晚了
2018年最搶手的四大星座男,妹子們抓緊機會!
胎兒發育10個月,但大腦發育「黃金期」只有3次,可要抓緊機會
男生幾歲身高會「定型」?專家:這個「年齡段」,抓緊時間運動!
女性50歲後,開始預防骨質疏鬆,尤其有3種特徵的人要抓緊補鈣
無論男女,睡前有這6個習慣很難長壽,尤其40歲後,抓緊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