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曹丕的九品官人法是個好辦法?
電視劇《軍師聯盟》中司馬懿多次上表九品官人法。那麼,九品官人法到底是不是個好辦法?
九品中正制,又叫:九品官人法,是由尚書令陳群制定的選官制度,就是由尚書令派出中正官去各地發現人才,再將人才定為九等,依等級授予官職。
不過,這套制度其實曹丕徹底地違背了曹操的用人方式。
一項牛制度的誕生,絕非一兩個天才人物頭腦風暴的結果。
曹丕即位為魏王,沒有事先向漢朝廷申請;而漢朝廷方面也有一項小小的舉措引起了曹丕的重視:結束建安,改元「延康」。
改換年號,在古代實在是家常便飯的事情。漢獻帝的先祖漢武帝在位期間,一共換了十一個年號;這項世界紀錄直到唐朝才被「誰說女子不如男」的武則天打破--武則天換年號跟換衣服似的,二十年換了十八個年號。
但是漢朝這次改元,非同凡響。早不改,晚不改,偏偏在曹操死的同一個月改。「建安」這個年號對於曹家來講具有特別的意義,幾乎象徵著曹操的發跡史。毫無疑問,從曹丕方面來看,他十分希望「建安」就是漢朝的最後一個年號了。但是漢朝偏偏改元「延康」——延續小康的局面。
氣死你不償命。
這次改元,不啻於漢朝廷對魏王國的一個小小的挑釁。這當然不會僅僅是傀儡漢獻帝的主意,更有可能是他身邊那些漢臣的點子。
漢朝廷雖然已經被壓縮、被邊緣化了,但是仍然百官俱全。而且,從漢高祖算起,漢王朝是一個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王朝,近古以來所未有。這樣一個王朝,無疑還具有大批潛在的支持者。曹操在時,這些支持者只能潛水;曹操一死,有些人就忍不住要冒泡了。
「延康」就是他們冒的第一個泡泡。
曹丕現在想的是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改朝換代。古來改朝換代無非兩種模式:一是武力征討,二是和平禪讓。在父親曹操已經打下的基礎上,武力征討漢朝顯然是吃飽了撐的沒事找事,既不現實也沒必要。剩下的選擇就是和平禪讓。但是有一個重要問題:人事。
漢王朝的官員選拔,採取的是察舉制:由地方郡一級的行政單位向中央推薦優秀人才。但是這種制度搞到後期,弊病叢生。當時的小朋友唱歌謠挖苦察舉制:「舉秀才,不知書;舉孝廉,父別居。」地方上全是靠人情關係,推舉出來很多人渣垃圾。這種人渣垃圾,如今大批量充斥在漢朝廷中。而魏王國的人才選拔,都是十分嚴格的;如果搞和平禪讓,就不能不吸收相當一部分漢朝舊官。因此,如何甄別並淘汰掉漢朝廷的人渣垃圾、淘出真金,成為第一個大問題。
漢朝舊官,對漢王朝既有名分又有感情,孔融、荀彧之輩都是例子。如果把漢朝忠臣吸納進新朝,簡直相當於招納了一批內奸。如何甄別並淘汰這批忠臣,這是第二個大問題。
曹丕考慮這兩個大問題的時候,陳群也在思考。
陳群是東漢末年著名的名士家庭後裔。爺爺陳寔是老一代天下聞名的大名士,名氣大到什麼地步呢?舉一個數據就知道了:他去世時,葬禮來了三萬多人,佔到當時全國總人口的千分之一左右。他爸爸陳紀也是名士,前面說過,「難兄難弟」中的「難兄」就是這位仁兄。
陳群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成長起來,他對於漢朝末年的一項風尚可謂十分熟悉。這項風尚前面提到過,叫做「品藻」。當時汝南的許劭、許靖兄弟,每月初都舉辦一個叫做「月旦評」的交友沙龍,點評各色人物。被評價比較高的人物,等於鯉魚跳龍門,立馬身價百倍。所以當年,年輕的曹操就軟硬兼施逼許劭給了自己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評價。
這種風尚在各地都很盛行,甚至某些著名的評價被改編成兒歌讓兒童們傳唱,比如天下模楷李元禮、不畏強御陳仲舉、天下俊秀王叔茂……由人及物,連讚揚馬的歌謠都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這樣造成了什麼惡果呢?由於一經名人點評,立馬點鐵成金、身價百倍,於是沽名釣譽之徒就乾脆安坐在家裡等朝廷請他們出來當官。東漢末年的社會輿論格外強悍,一堆中產階級閑著沒事成天抨擊政府。大伙兒一看,這麼優秀的人才都在家待業,政府也太腐敗啦!於是一起罵街。政府被罵得受不了,迫於輿論壓力頂著口水來請這廝出來當官。
注意,這時候被請的人還不能輕易出來當官。因為當官是一件很掉價的事情,當隱士才是高貴的行當。所以這廝得做足功夫,端架子裝腔作勢嚴詞拒絕出山。官府一看請不來,那說明的確是重量級的人才了,徵召的規格一次比一次高。這廝一看,出價夠高了,差不多了,那就出山吧。於是只好「勉為其難」地出山當官。甚至有的還要裝腔作勢的,官府只好拿了擔架來他家,強行把他抬上擔架送上公車直接去官府上任,那架勢那場面跟醫院捉精神病人差不多。
漢末就是這樣一個精神錯亂的時代。官府威信掃地,民間沽名釣譽。
所以曹操出來,一掃頹風。你不出山?整死你!比如當年二請司馬懿,你要是肯出山,坐辦公室;你要是不肯出山,坐大牢。要想在我曹操面前擺譜?可以,請用生命做代價。
這樣,政府的威信就建立起來了,代價是知識分子(在漢末就是世家大族)尊嚴掃地。
另一方面,曹操用人不拘一格,而且還公開喊出口號:唯才是舉!我就喜歡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之徒!不管你是和嫂子私通,還是為了官爵連老娘都可以不要,連老婆都可以殺掉,只要你有一技之長,我曹操的幕府就對你開放!
如此一來,曹操的府中奇能異才之士車載斗量,但是一向重視綱常倫教德行的世家大族更覺得自己豬狗不如。
陳群一直在思考,如何既不降低政府的威信,又能提高世家大族的地位,保障世家大族的利益,從而創建一項傑出的用人制度。
有一天,冥思苦想的陳群突然靈光一閃:如果政府就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那豈非就能兩全其美?陳群想定之後,花了很大的功夫制定出一套精美的制度,於是找到曹丕。
正在思考如何淘汰漢臣中的垃圾和不合作者,從而建立新朝的曹丕看到陳群的到來,喜出望外:陳群啊,我也等你很久了。
陳群對曹丕說:「天朝選用,不盡人才。請設立九品官人法。」曹丕眼睛一亮:好啊!但是請問,什麼叫九品官人法?
為了深入細緻透徹地講解九品官人法,我們來舉一個某甲為例。
某甲要想當官,首先得找到郡里的中正,讓他給自己做一份人才評估鑒定書。「中正」是由郡里的地方官推舉的,一般由本地有名望且看人精準之人擔任。中正手下,想必還有一個人才評審委員會,他們見了某甲,展開細緻的評審工作,比如看面相、調查家庭背景和某甲個人的簡歷,向街坊們了解某甲平時的品行和才能。
然後,評審委員會會出台一份鑒定報告,報告上有以下三項必不可少的內容:
一、家世。你是哪一著姓的子弟,祖上有沒有當過大官的?
二、狀。即對道德、才能的簡要評語。比如曹魏的吉茂的「狀」是「德優能少」,西晉的孫楚的「狀」是「天材英博,亮拔不群」,等等。
三、品。即鑒定人才所屬檔次的結論。「品」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其實這種分法,早在東漢班固寫的《漢書》里就有了,《漢書》中的《古今人表》把天地開闢以來近乎所有的歷史人物都分成九品,可謂大手筆。
的確,在曹魏時期創設了一項流傳後世,一直到清朝滅亡才廢除的制度:官品九品制。也就是把官員分為九品,比如三公一品官、大將軍二品官、九卿三品官……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詞語「七品縣令」、「九品芝麻官」就是打這兒來的。
但是某甲所得的這個中正評定的「三品」,並非「官品」而是「鄉品」,也就是官方認可的人才評價而已。要把評價轉換為實際的官品,還必須經過正常的入仕途徑。
所以,某甲就可以回家待著了,等待官府根據各地人才評審委員會評定的人才等級來一一量才錄用。
當然,上來不會就給你個三品官當。根據日本學者的研究,起家官品與你所獲得的「鄉品」之間,一般差三到四品。也就是說,某甲作為三品的人才,可以獲得六品或七品的官職;通過自己在官場上的奮鬥,再慢慢爬到三品官的位置。
這就叫九品官人法。九品官人法牛在哪裡呢?
首先,把東漢以來一直為民間掌握的社會輿論評價人物的風尚通過制度的形式收歸國有,從而大大提升了政府的威信。這樣一來,政府再也沒有義務迫於輿論壓力低三下四地去求某位大賢人出仕了。相反,你想當官嗎?那就主動去求郡里的中正官吧。
其次,入仕的途徑一定程度上可以被世家大族所壟斷。評定鄉品的重要依據是家世和德行,這兩項指標都對世家大族有利;而郡中正一般都是由世家大族的人物擔任,自然也會偏向世家大族的利益。
第三,九品官人法初起時還有一項重要功能,即評價所有在朝官員的品級。這項功能主要是針對漢朝舊官的。這樣一來,就相當於把漢朝的官員們通通用篩子細細篩過一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擇優進入即將成立的新的王朝。
應該說,九品官人法是作為魏國初建時的一項權宜之計提出的,後來由於科學可行而予保留。
時隔多年之後,司馬懿在這個制度上加了一個「零件」,而正是這個「零件」,幾乎徹底地改變了九品官人法的性質。
這個「零件」就是州大中正。
九品官人法初起時只有郡中正而沒有州中正。州、郡雖然同為地方行政單位,但性質大大不同:郡更多具有地方自治團體的色彩,而州則是中央的派出機關。因此,司馬懿設立州大中正以後,整個制度的樞紐就從地方轉而掌握在中央的手裡了。
中央也有世家大族,中央的世家大族與地方不同。魏晉時期,勢力只能達到郡一級的世家大族,叫做「豪右」;而勢力能滲透到中央的,則可以稱之為「士族」,或者「門閥」。
士族門閥漸漸掌握人事選拔和任免的權力,則皇帝無為於上,豪右憤懣於下,至於平民百姓,則壓根沒有他們什麼事兒。這樣一個以士族門閥為核心而運轉的社會,將漸漸浮出水面。這樣一種社會形態,引起了史學界的極大關注,無數史學家以無數精力和天才般的構想試圖來解釋這個獨特的社會形態,至今方興未艾。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也是始作俑的司馬懿所始料未及的。畢竟一項制度的演變浸潤,是一個長時段的過程;而長時段的過程,往往比任何突發的事件更能潛移默化社會的運勢。
曹操留下的五個難題,曹丕已經解決了兩個半。有了九品官人法的支撐,汝潁世家前途有了保障,已經成為曹丕稱帝的潛在支持者了;但譙沛武人卻還眼巴巴地盯著曹丕。而在曹操去世時擅離職守差點鬧出大亂子的那支青州兵的幕後老大臧霸,顯然是稱帝的最大不安定因素。
收拾臧霸和安撫譙沛武人,兩件事情風馬牛不相及。但是收拾殘局漸入佳境的曹丕,偏偏要畢其功於一役。(文/秦濤)
書房記專稿/轉載聯繫書房記公號;關注我們的新媒體矩陣:書房記、IP影視匯、秦知道,聽小編給你聊讀書、諞歷史、談文學IP與影視劇!


※鄧艾:三國後期第一將領
※曹丕的九品官人法是個好辦法?丨軍師聯盟
※曹操何以要不惜重金贖還蔡文姬?
※薛寶釵在《紅樓夢》中扮演了怎樣的主角?
※柏靈筠出場了,男人司馬懿也難過曹丕設下的美人關丨軍師聯盟
TAG:書房記 |
※朱元璋重典治吏 貪官人人膽戰心驚
※烏克蘭軍官人不如狗?教育士兵卻被亂槍打死,烏軍方:好丟人
※官人好壞
※宋朝女子稱丈夫為「官人」,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何《水滸傳》稱宋徽宗為「官家」,稱西門慶為「西門大官人」?
※資治通鑒:官人、信賞、必罰
※韓媒:朴槿惠閨蜜崔順實曾介入多起韓國政府高官人事調動
※哈哈哈 喜劇演員假扮參議員與空軍一號上的川普通話 還討論了移民改革和大法官人選問題
※明明沒有做官,為什麼都稱西門慶為大官人?
※服飾太low、五官人造感太強、韓劇太假?來自日本網友對韓流的花樣diss!
※為何大俠們要在華山論劍?還不是趙家官人的錯
※大官人直播武俠乂,竟與盧本偉一起開黑,網友說:盧本偉要復出了!
※軍民融合培養打仗士官人才,18所地方院校助力空軍逐夢空天!
※晚清著名的「官屠」,他處理的貪官數不勝數,貪官人人懼他
※特朗普提名的大法官人選將遭遇民主黨極力阻撓
※宋代筆記中關於道教龍錢改變考生命運的故事:祥宏講夷堅之黃五官人
※金蓮,這是在等西門大官人呢?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恭賀賀一誠當選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人選
※如果開哥、蛇哥、大官人……要決一勝負,該用什麼賽制最科學?
※王乾娘問西門慶:「大官人,昨晚和小娘子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