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 相忘於食堂
我就是想知道你們食堂的伙食能好到什麼地步,
關於食堂的伙食,我想吐個槽。
「我看著不再你的座位,咀嚼幾口
菜太咸了,我想把它看淡一點
但我不會停下來,我感受到菜的傷心
讓它在我肚子里流淚,它也許會好過一點
關於傷心,不知道是菜涼了,還是心涼了。」
上大學時食堂的某張桌子上刻著這樣的小詩,傳說是94級師兄紀念96級師姐而作,後面「跟帖」無數,都是在吐槽食堂的,這是感同身受的部分,難吃。
有些東西是你吃過之後,才知道之前難吃的都不算難吃。我司寫字樓的食堂真可算是黑暗料理界的精英齊聚一堂,每次在食堂吃飯,都會腦補,有人吃一口,猛地一挺身子,掐住自己青筋浮現的喉嚨雙眼通紅口水失禁滿地打滾的畫面。
這是一家總能做到高潮迭起刷新下限的食堂,每一口都是一次冒險。冬瓜、蘿蔔、土豆這三個菜很難分清彼此;西紅柿雞蛋湯里擱很多澱粉,粘稠掛碗;綠豆湯,綠豆與水的比例目測不低於1:500;吃紅燒茄子被魚刺卡住其實不算什麼,可當天的菜里並沒有魚這點真是令人費解;倘若吃到鋼絲倒是件值得欣慰的事情,他們至少還知道刷鍋。
好像大部分盛菜師傅都極為擅長「抖肉」,我司食堂自然也不例外。打飯人獲得肉的多少,取決於盛菜師傅手的抖動程度與菜之間的摩擦係數。會抖肉,應該是他們的KPI。按照人本心理學來分析,每顛下來一點肉,會帶來一絲成就感,這讓大腦中存在獎勵迴路,導致師傅們很願意去這麼做。
MBA課程界流傳著衡量一個好企業的兩個標準,其中之一,是否有讓員工滿足且低價的食堂。其效果在唐朝便得以驗證。唐太宗「克定天下,方勤於治」,決定延長每天朝會的時間,為了不讓官員們餓著肚子上朝,朝廷為此給官員們提供一頓免費的工作餐,食堂就在金鑾殿門口的沿廊。唐太宗後來又把這個政策推廣到了各級地方政府,各地均歡呼萬歲。
關於別人家的食堂,我倒是見得多了,真的是令人流連忘返,在這裡工作的人,嘴上說著少吃少吃,身體卻很誠實地胖了起來。
2014年時吃過某區政府食堂,一份回鍋肉3/4是肉,豬肉是小湯山基地直供;某政策性銀行的總行食堂,12元自助,30多種菜品可選,還未算麵食、點心;某國企總部,八項規定之前,普通員工食堂,至少20道菜的自助餐,各種風味小吃酒水飲料,拉麵、西點、餛鈍、餃子各有專門櫃檯,我去吃的那次,居然有賣佛跳牆,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據說,處級以上幹部進餐,還有個更高級的食堂。
拋開這些小眾的幹部食堂,作為我國第九大菜系,食堂菜顯著特點是分布廣、食客多、水平參差不齊。其中,大學食堂是集食堂菜之大成者,其品類之豐富、烹飪技法之魔幻,令人不得不讚歎他們在食材搭配上狂放不羈的想像力。
以我上的那所法律院校來說,一食堂6號窗口的嘴角常常伴隨迷人自信微笑的盛菜師傅,他擅長再加工,比如包子,青椒土豆絲餡、黃瓜餡、西紅柿雞蛋餡、揚州炒飯餡、皮蛋餡等,都是中午沒賣掉的菜,做成了包子餡。這其實不算什麼,迷叔的創舉是,將中秋節沒有賣出去的月餅,第二天出了個新菜:炒月餅。
8號點心窗口擅長意外。比如隔壁宿舍的老張在一顆豆沙包里吃出一粒奇怪的瓜子,他說有點類似風油精的沖味,直衝腦門。他呸的一口吐了出來,其實是一隻黑色的、指甲大小的,已被一嗑兩半的甲殼蟲。當時彷彿時間都靜止了,像拍電影經常用的的慢放手法,只見一條混沌的液柱從老張口中噴涌而出,慢慢地拍打在白色牆壁上,液柱散開,或許有反彈或許沒有,我只知道周圍十步之內的人們都散了。
你無法用簡單的難吃或好吃去衡量大學食堂,這裡總是亂鬨哄,飯菜的油膩香味魔性飄散,刷卡聲、桌椅聲、打飯聲此起彼伏,詭異的炒菜、經典的大師傅、張張眼冒綠光的年輕面孔組成了熱辣海洋。中國那麼大,上億學子的回憶卻在這裡難得彙集一窪,成為一個集體記憶的保險柜,它讓再難吃的飯菜,若干年後都能成為美妙的回憶。
我們聚會經常會說到的一段:大概是大學二年級的春天,迎春花花開的時節。宿舍里的阿九,從食堂里買回來的豆沙餅里吃出來一根毛髮:一半露出,另一半則紮根餅身中,輕輕薅,還薅不動。阿九的臉紅彤彤的要去討說法,我們胸中狂喜跟在後面起鬨架秧子。到了窗口,阿九指著那根迎著微風浮動的毛髮,怒髮衝冠懟著胖若兩人的大師傅,在爾虞我詐的對視中。經過兩方慪氣兼磋商,胖師傅答應賠償如下:10個奶黃包。
有些食堂師傅註定會成為傳奇。看三食堂煎蛋檔口的大叔煎雞蛋是一種享受,它拈起一個雞蛋,鐺邊一磕,大拇指輕輕一掐,一個雞蛋就靜悄悄趴著,被油輕輕舔著邊。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每一步都力求完美。等待的時光周遭彷彿是靜止且無聲的,只有他懸停著鍋鏟在等待下一個動作。他會細細端詳自己的每一件作並為之滿意的點點頭,荷包蛋非常的圓,幾乎是一般大小,蛋黃居於正中,不偏不倚,像太陽般照耀在米飯上。碰到蛋黃未能居中或整體不夠圓潤的「瑕疵品」,會成為大叔贈品。大家都在等待瑕疵品出現,大叔當然知道人們的心思,我想他更享受看到人們略帶失望的表情。大叔是個啞巴,世界以痛吻我,我亦報之以歌,我們都覺得他是個把生活過成藝術的藝術家。
食堂師傅
大學的食堂傳奇應該是華中理工大學,現在叫華中科技大學。這可是擁有30多個食堂的大學啊,且遠近聞名,什麼水平?舉個例子,2015中國餐飲產業發展大會揭曉了「2014年度中國餐飲百強企業榜單」,排名第77位的,你沒有看錯,是武漢華工後勤管理有限公司。
一到周末,我便瞅著機會去打牙祭。30多個食堂每個都很有特色,都有學長們向學弟學妹口口相傳的「必吃」。西一的包子、燒烤和川湘風味;百景園和集錦園的早餐;喻園的湯包、牛肉麵、黃燜雞米飯;學二是最實惠的食堂,沒有之一;學一作為清真食堂,大盤雞和拉麵;東教工的雞扒飯、牛扒鐵板飯;韻苑的熱乾麵;集賢樓,便宜又好吃,平均水平最高。生物科學院附近的教工食堂,每周三都有驚喜,紅燒牛蛙、紅燒兔子,有時候還有鴿子湯。嗯,都是因為周三有解剖課。
清華大學的食堂雖然沒有華科大多,但也是好吃不貴花樣多有口皆碑的食堂,聽濤園的大盤雞拌面、肉夾饃、油潑面;芝蘭園的手抓飯、小火鍋;桃李園菠蘿拋餅、炸醬麵;紫荊園海南雞飯、菠蘿雞片、豆沙粽子,等等,早年間便流傳於各大BBS。
清華大學 食堂
自況為「治世之饕餮,亂世之飯桶」的梁實秋在清華吃了八年食堂,曾與室友打賭誰吃得多,創下過一頓飯吃12個饅頭和3碗炸醬麵的記錄。他在自己的小說《胸戰》中描述說:「噹啷!噹啷!鈴聲振耳,午餐之時屆也。一達李生之耳,即狂奔而出,直赴食堂,連食五碗,鼓腹而出。」不管梁先生寫的是否是自己,這被認為是清華食堂好吃的證據。
我吃過很多食堂,說不完的。也許有天我也會懷念那個無底線的我司食堂,當我懷念它們時,你明白我說的是什麼嗎?
人和人,人和時間,那些共同擁有過的節點,在面對時間這把殺豬刀時,永遠可靠。就像我們懷念的泡泡糖、乾脆面、兩毛一根的冰棍一樣,是因為即便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也對生活充滿著熱情。那是一種記憶的味道,也唯有這個,才會讓暗黑系的食堂飯菜宛如盛宴。
你們食堂都有哪些神級黑暗料理?留言下方,歡迎吐槽。
(圖片來自網路)
點擊展開全文


※躺著是舒服,但會讓你變得虛弱
※鬼片不含鬼,月明人盡望
※《王者榮耀》:一款成功的遊戲為什麼會變成輿論「公敵」?
TAG:三聯生活周刊 |
※你的大學食堂有哪些好吃到念念不忘的食物?
※食堂的飯菜真難吃
※幾個國家的食堂午餐對比,看完覺得自己不應該嫌棄食堂不好吃
※「我都是吃食堂胖的!」食堂菜油又單一,食堂怎麼吃才能減肥?
※送票啦!大世界吃喝玩樂,神秘單身狗食堂好禮等著你!
※你們食堂伙食好不好吃,要是不好吃千萬不要看這組圖,很扎心
※大學食堂便宜又好吃,卻因這些原因,學生不願意在食堂吃
※大學食堂奇葩美食實拍:便宜又好吃,根本不夠賣
※食堂不設板凳學生站著吃飯 是用心良苦還是因噎廢食?
※韓國大學食堂伙食為什麼不好吃?我終於找到原因了
※深夜食堂有哪些好吃的?
※學校食堂有什麼菜讓你念念不忘?
※孩子在校吃得好不好,食堂食品安全培訓可以讓家長放寬心
※國外的食堂居然都這麼好吃
※深夜食堂:這團蘿蔔泥吃還是不吃啊
※食堂大爺撿學生剩飯吃:看到糧食糟蹋心裡不舒坦
※覺得食堂飯菜不好吃,學生在宿舍自製四種零食,網友:都是人才
※不管是中餐廳、西餐廳,還是學校食堂,都一定沒有這個食堂好吃!
※學校食堂飯菜便宜還美味,放假前好好吃了幾頓,讓我都不想走了
※深夜食堂:你愛吃什麼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