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夏夜的露天電影 屬於幾代人的「青春物證」

夏夜的露天電影 屬於幾代人的「青春物證」

有一首叫《露天電影院》的民謠很好聽:「我家樓下的空地是一個電影院,在夏天的夜晚它不再出現,如今的孩子們已不懂得從前,那時候的人們陶醉過的世界……」

對於許多70、80後來說,一提起露天電影,心底就會升起一股濃濃的懷舊味道。夜幕下,大銀幕緩緩升起,大人小孩趕緊搬來小板凳佔座。年輕人聊著新鮮話題,老人家談論家長里短,觀影前夕的時光,也是歡樂社交的小平台,而在電影正式放映的那一刻,整個世界一下子安靜珂下來。

如今,露天電影又回到了人們身邊。市綠化局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在全市16個區的公園綠地免費放映150餘場次電影,和平公園、靜安公園大道、不夜城綠地、閔行公園、長壽綠地等場所,都將輪流放映電影,人們可以根據綠化局公布的排片表前往觀影休閑。而記者採訪到一些對露天電影有著美好記憶的市民,聽他們敞開記憶,聊聊往事――

曾經跟著老爸放電影

家住普陀區的張瑋今年31歲,他對於露天電影再熟悉不過了:「我小時候,爸爸就是露天電影放映員,每個夏天的晚上,我都跟他一起去放電影。」

張瑋清晰地記得,放映地就在小區里,銀幕四角用繩子撐開,上面兩角系在杆子上或是二三層樓房的走廊扶手上;下面的兩個角繫上繩子拉開,綁在地面的大石塊上。有時候晚上風大,銀幕會飄來飄去,人物和樓房會變形。

那時候的音響也很簡單。就只有一個大音箱,根本沒有「立體聲」這回事,放在銀幕下面。坐在前排的人覺得很吵,後排的卻聽不到,但人們似乎並不太在意這些。

電影片源是從哪裡來的?他說,當時從電影公司租來電影膠帶,一般老港片10塊錢一天,比較新的片子80塊錢一天。一部電影基本上三四盤膠帶,租回來的時候,由於前面已經有別的放映隊放過了,所以盤是倒的,得像磁帶倒帶一樣手動把電影膠帶倒回來。這個過程可是很容易出錯的,有時候膠片會飛出去不小心被人踩到,被踩壞的那幾幀只能剪掉,再用膠布把膠帶粘起來,所以放映時會有「丟幀」現象,大家看電影的時候看到某一幕會突然眼前一黑,這就是碰到膠布了,然後不自然地跳到下一個畫面。

「一般每晚播兩部電影,由兩個放映機輪流工作播放的。」 張瑋自己也嘗試過操作放映機,有時候為了趕時間,放映機A還沒播完,就直接切到放映機B,劇情也會脫節。放電影期間「事故」總是很多,總有小故意去擋放映機的燈光,把自己的身影留在銀幕上,還會跑來跑去踢到電纜。在張瑋的記憶中,大家都不太在意這種「不完美」:「一家人出來納涼休閑,最主要的是感受這個氣氛。」

喜歡上了認真看電影的隔壁班女生

會計師周小彥小時候在北京長大,他記得,小學時候學校組織看露天電影,夏天的晚上,老師把他們帶到學校操場的空地上,直接在一堵白色的牆上放電影。大家把教室里的椅子搬出來,整齊地排成一排排,當時的特權就是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

這個上海姑娘記得,當時看的都是一些「主旋律電影」,周圍的蟲鳴和電影的音樂聲交織在一起,很多小夥伴們並不受電影內容的吸引,而是就著電影的光影玩起各種自己發明的小遊戲。倒是附近的居民對電影更感興趣,自帶小凳子來「蹭觀影」,看到大團圓結局時,大家就會歡呼鼓掌,沒怎麼看電影的孩子們也跟著起鬨,經久不息的掌聲蓋過了台詞。

「那個時候沒有任何審美,也沒有進過一次電影院,印象最深的就是操場上放映的《地雷戰》。」她記得,看完之後整個年級天天蹲操場上挖坑填碎葉子和塵土,然後埋根樹枝,露出個頭來,踩下去看地雷「爆炸」,這麼「不衛生」的遊戲,孩子們竟然玩了一年之久

周小彥覺得,露天電影雖然沒有電影院里的大片那樣激動人心,但卻加貼近生活、更讓人放鬆。今年的露天電影放映地,有一處就在她家附近,她準備邀上小時候在北京一起在操場上看過電影的「發小」一起再看一場露天電影,重溫那時候的情景。她說,她希望看到放映一些有人情味的電影,「親切、輕鬆、自由、有人情味,這些就是我記憶中的露天電影氛圍。」

「提到露天電影,那簡直是勾起淚點啊。」金山小夥子李默有說不完的話。20年前,他也是在讀初中時經常看露天電影。「我當時是班裡的搗蛋鬼,我最喜歡走到銀幕後面看電影,因為整個影像是完全倒過來的,字也是倒的,我會考考自己能不能讀出倒字。或者盯著那道白光看,看裡面的顏色不斷變化,然後投射到銀幕上變成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白光里還有很多漂浮的灰塵,誰都不知道我的樂趣。

看露天電影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等到高年級了,男生們的注意力發生了轉變,全年級集合的時候意味著可以看到其他班裡的漂亮女生。李默喜歡上了一個總是認真看電影的長頭髮女孩,在高中畢業後的第二年,這個女孩真的成了他的女朋友。

曾是全村人最盛大的盛宴

機關幹部老王在農村度過童年。那時候誰都沒有見過電視機,家家戶戶只有一種非常簡單的廣播喇叭。老王描述,喇叭像個灰色的舊碗,裡面伸出兩根線,一根用釘子插在屋外的進地上,一根延伸到房頂,只能聽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節目。因為資訊太貧乏了,所以每3個月左右才能放一次的電影,成了全村人最盛大的視覺盛宴。

「從聽說放映車要來,我們就每天盼著,盼著,直到聽到有人喊:來電影了,來電影了......」一傳十,十傳百,根本不用專門從大廣播里下通知。往往是天還大亮著,他就和哥哥姐姐一起跑到放映場。認真地來回丈量一下,在自認為中心的最佳位置擺好凳子。

陸續有老人和孩子們到達。男孩子們追逐打鬧,玩彈珠,抽陀螺,推鐵環;女孩子嘰嘰喳喳,踢毽子,沙包,跳皮筋兒 ;年老的婦女納著鞋底子邊拉著家常,男人的煙袋鍋一明一滅。「音箱里迸發出歡快的音樂,每個人全身都充滿喜悅。那真是一種純粹簡單的快樂啊。」

放映場邊的小販也是老王記憶中的一大「亮點」。那個賣冰糕的老人,把白色的冰糕箱子綁在自行車的后座,上蓋著兩層白色小棉被,裡面的冰糕五顏六色,每一根他都很想吃。

老王說,小時候他不明白,為啥這一天孩子們基本都能討到錢買吃的,大人變得特別寬宏,彷彿這個日子特別不能掃了孩子的興

天色暗下來,壯勞力們吃過飯也來了,大人呼喊孩子,孩子叫著爹娘,有的站在凳子上高舉手招呼,有的用手電筒來回照,尋找到自家的地方。有時候人剛坐定,又有人要擠過去,不得已再站起來讓道。空氣里瀰漫汗味,煙味,香皂味和瓜子兒味。

先放映的總是一個小片,如《小刺蝟背西瓜》,大家都屏住呼吸瞪大眼看,生怕眨眼的功夫少看一個鏡頭。放完這個,生產隊隊長往往就要講話:「我說說今年的小麥怎麼澆……」裹腳布一樣長的講話,讓大部分孩子昏睡過去了。老王笑說,自己也幾乎不記得散場的場景,因為幾乎每次都是在大人懷裡睡著,最後被抱回家的。

「我現在只記得看過《哪吒鬧海》和《喜盈門》兩部電影,其它的都沒有印象。30多年過去,在這個豐富的時代,手指動動,就有千萬部電影可供挑選,可是再也沒有了看露天電影時的感受。」老王說,這幾年,他所在的街道也組織過露天電影,但觀眾群體發生了改變,本地人不多,觀眾主要是外來務工者和走過路過的遊客,他覺得,如果露天電影場次能多放映一些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老片子,或許可以吸引一些老上海人,重溫兒時的溫暖回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方網 的精彩文章:

新疆獨庫公路進入通車季 首批自駕游招募在滬啟動
「一對一」面試體驗師生關係 英伊頓前招生官與上海家長談招生
華語智庫首場研討會聚焦難民問題:和平與發展是解決之道
蒙馬特高地情思
東京港又發現100多隻南美紅火蟻

TAG:東方網 |

您可能感興趣

夏夜裡的露天電影院,那是上一代人所特有的回憶!
廣西人的童年零食,青楊桃放鍋里連續煮3天,兒時看露天電影必備
古代用於天子冬至日祭天的圜丘壇為何是露天的?
今年夏天,在法國相約一場露天電影吧
一場露天電影的記憶在家鄉的夜風中沉澱
軍梅:露天電影
天津人曾經的露天泳池:一池子都是回憶!
回憶童年,露天電影!
今夜我是露天舞池裡最驕傲的王者
重溫露天電影、全天播放老電影,南方首家電影博物館在寶安開業
記憶中的露天電影
美食、煙火與露天電影,記一篇春夏之交的小院diary
雄安人,還記得當年的露天電影嗎
最節儉闊太?朱玲玲與葉倩文逛露天攤,全程都在盯打折的電器!
冬天泡露天溫泉
露天的鐵樹和仙人掌
看露天電影的美好時光,難忘的電影
港女有話說| 坐電車逛傳統露天市場,游老香港必去春秧街
一生值得奢侈一回的日本溫泉旅館,面朝大海密林的私人露天溫泉,一泊二食的極致體驗!
溫泉和雪景更配哦,日本冬日五大人氣露天溫泉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