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天性,回歸快樂
尊重孩子的天性,讓他做一個快樂的孩子
很多孩子都會跟父母祈求:「我要玩,我要IPAD」。父母覺得這些是無理的需求,或者覺得最重要是學習,現在中國教育有個問題,就是所有問題都是以學習為第一要素,就扼殺了孩子很多天性。
這樣的孩子教育出來情緒就會非常大,會有各種暴怒。我一個朋友,他們家裡是不看電視的,家裡所有人都不敢大聲,所有一切就為了孩子的學習,吃完飯孩子就回房間學習。孩子就說:「我們家裡就冷冷的跟冰庫一樣。」這就令到孩子壓力非常大,造成他對學習非常抗拒,內在就有很大的情緒要爆發,他覺得如果我學習不好,我就有罪,這種罪惡感就是情緒非常大的起源。
有些父母要求孩子讀重點大學,從小就樹立這種標準,孩子讀到的就是我只有考上重點大學,我才是值得被愛的,我才是有出息的。這就變得孩子在活那個標準,如果他考不上怎麼辦?他就會去到自我否定,就會讓孩子有很多的負面情緒,長大後就會把這份情緒帶到親密關係中,在親密關係又會惡性循環。很多家長教育孩子沒有注重到孩子是一個人,他需要玩,他需要放鬆,需要各種體驗。
我之前跟德芬姐姐去大理,她的一個畫家朋友的女兒就很厲害,自己在家做手工然後在網上出售,他們是不上學的,媽媽是一個英語老師,就自己弄了一個山莊,自己帶孩子,那個孩子非常有靈性,我很少見這樣的孩子。還有另外一個是設計楊麗萍月亮宮的設計師,他的兒子16歲也不上學,就讀南懷瑾的書,爸爸修地很好,兒子像個小仙人,會各種醫術幫我們調筋骨。我覺得這樣的孩子簡直就是一對金童玉女,中國很多教育扼殺了孩子靈性部分,給了孩子很多標準。
問題孩子,暴力、自閉很多都來自破碎家庭,所以有時候做家長的也不要那麼任性,隨隨便便離婚,因為離婚對孩子真的傷害非常大。雖然這也是他的功課,但有時你認為自己脫離了痛苦,但卻給孩子帶來了更多的痛苦。
常見的各種情緒體
其實快樂很簡單,因為我們有很多痛苦的情緒來源,各種上癮,比如說吃上癮,賭上癮,打遊戲上癮,情緒上癮,受虐上癮。
我有個學員被親生父母遺棄,在養父母家,被養母打地全身是傷,她的劇本也編的挺爛的。她有這種業力就會吸引這樣的劇本,我跟她說要報警,這樣打會讓她以後在親密關係中受挫。她會有個聲音覺得我不值得被愛,我被遺棄了。所以我們大部分的痛苦是被遺棄(80%),另外一部分是不被尊重(20%)。
我們對身體的認同,比如我認為我是胖的,覺得自己不夠漂亮,覺得自己太矮,這些也會引發我們的情緒。還有一些女性,出生的時候爸爸媽媽希望她是男孩子,令到她對自己女性身份不認同,也會有很大的委屈。
自卑和自大是個矛盾體,自卑就會自我封閉,自大就會攻擊、藐視別人、評判別人、掌控別人,會令到自己不舒服讓身邊的人也不舒服;還有就是糾結,糾結的背後就是缺乏勇氣,其實無論你選A還是B,都會有好和不好,所以你選了A就堅定不移地走。
我之前上胡因夢的課,我報了個人療愈的課,後來發現有親密關係的課,就開始糾結了,但當我察覺到就不糾結了,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不要把太多精力耗費在選擇上面。
怨氣是一種長期的對抗,女性的情緒會比較敏感多變,有130多種,男人只有5種。所以如果一個媽媽情緒體非常大,孩子就會模仿你的情緒。有一次給幼兒園家長老師做培訓,問家長為什麼來上課,她說她孩子脾氣大,我就問你跟你先生誰脾氣大,她就蒙了,她說她脾氣大。
完美主義情節,喜歡挑毛病。比如地板踩髒了,小孩就會覺得我還不如地板重要。當對方越苛刻,長大後孩子也會變得很苛刻,而且會很不開心,就會掉在情緒漩渦里,自我攻擊。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出類拔萃,當有人挑戰你的權力時,你就會很憤怒。比如你做了決定,你的老公或者孩子不聽你的,你的情緒頓時就會大爆發。
渴望被關注,都是在索取愛,需要認可來填滿內在的黑洞。這個黑洞外在是沒辦法填滿的,只能靠自己。


TAG:周依慧 |
※天畫,回歸天性 純真美好
※追憶逝去的童年,順從天性回歸鄉村
※對於女生們來說,愛美也是天性,持練瑜伽,助你體重快速下降!
※常葆赤子之心,回歸你的天性
※飼養員想借小兔,幫老虎找回天性,不料畫風嚴重跑偏:肥皂劇
※快樂和成癮是人類的天性
※巴菲特:喜歡跟著潮流走是大多數投資人天性,當然最後都損失慘重
※吳亦凡不停重複skr,選手拒絕解放天性,回歸綜藝還有什麼好看
※「恐嚇」會抹殺寶寶快樂天性
※音樂入門之遵從天性
※羅晉快來管管你媳婦,蕾絲裙只遮重點,唐嫣婚後徹底釋放天性!
※天性堅強硬氣,性格不喜歡服軟的星座!
※天性樂觀的4星座,和他們相愛,絕對不讓你受到一點傷害
※如何讓你的狗做一隻快樂的狗:釋放狗狗天性!
※一隻有著先天性疾病,但是每天依然快樂的小貓咪!
※爸媽們的過度「恐嚇」,會抹殺孩子的快樂天性
※女人適當「釋放天性」,能獲得這4大好處,何樂而不為呢
※她通過選美進入娛樂圈,家境貧寒卻天性樂觀,出道多年無緋聞
※了解寶寶獨特天性多重要?你的教養理念影響寶寶未來成就!
※順應天性是生長,對抗天性才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