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衛星去哪兒了?問問神秘「牧星人」!

衛星去哪兒了?問問神秘「牧星人」!

編者按:天眼探空、「蛟龍」潛海、神舟飛天、高鐵疾馳、雲端聯橋、南水北調……五載風雨前行,攜手砥礪奮進。一項又一項重大工程由藍圖轉化為現實,背後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賡續奮鬥,才讓「中國夢」的觸角上至蒼穹、下至深海,凝聚起民心,更驚艷了全球。為了迎接十九大的召開,中國青年網記者深入一線,探訪這五年來激動人心的重大工程建設經歷,用文字和影像鐫刻下屬於這個時代的青春印象。敬請關注「大國重器 青年力量」系列報道,為祖國成就與民族未來喝彩!

「大國重器 青年力量」系列報道③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神舟十一號搜索回收任務演練現場。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中國青年網西安8月10日電(記者 盧冠瓊 通訊員 張勇 楊亞洲) 天路迢迢,星河漫漫。是什麼神秘的力量,讓一顆顆被送上太空的衛星,能夠在軌運行;哪怕偶爾偏離,也能「迷途知返」;一旦發生故障,還能得到及時搶救?又是什麼神秘的力量,能一次次精準預測返回艙降落地點,為數萬公里的路程護航,成功帶著宇航英雄平安踏上回家路?這種力量,來自於龐大的航天測控網。

對於航天工程而言,火箭升空、直刺青天的輝煌一瞬,僅僅是一個「序幕」。一個航天器從升空到壽命結束,都需要對它進行嚴密跟蹤、測量與控制,以保障它正常運轉,完成使命。而這部分的工作,鮮為外界所知。航天測控,沒有火箭發射時大地震顫、烈焰奔騰的壯觀場面,有的只是數據堆里默默無聞的工作。

今年6月,我國首次覆蓋南海海域的國產直播衛星「中星9A」,因火箭異常,被遺落在了距地面1.6萬公里的太空中,牽動國人的心。但是很快,中國航天便在全球公眾面前上演了一場「反轉劇」:「中星9A」 靠自帶的燃料在太空中「徒步」行進,竟在16天後,成功抵達預定軌道!

有人形容它「獨自爬上3.6萬公里軌道」,堪稱中國「星堅強」!卻鮮有人知,「中星9A」之所以能夠「自救」,正是在一群神秘太空「牧星人」的指揮控制下,才得以爬到預定軌位。

日前,中國青年網記者來到了主導此次營救的「中國衛星大管家」——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在這個我國組建最早、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航天器測控與管理中心,記者見到了曾成功搶救過10餘顆重大故障衛星,並長期管理著我國幾乎所有航天器的航天測控人。他們,也被形象地稱為「牧星人」。

2017年時值中國航天測控事業建立50周年。一代代「牧星人」干著驚天動地事,卻一直做著隱姓埋名人。他們,又是如何賡續奮鬥,將一面面五星紅旗插上寰宇九天?

紅旗飄飄:「茫茫太空要有中國一席之地」

我國的航天測控事業,是伴隨「東方紅一號」的發射組建起來的。

上世紀50年代末,美國和前蘇聯相繼成功發射人造衛星。中國是火箭的故鄉,自古以來就有「飛天」的夢想,茫茫太空豈能沒有中國一席之地?面對外部強權的武力威脅和核訛詐,1958年5月17日,毛主席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偉大號召。

立志「茫茫太空要有中國一席之地,一定要讓中國人在太空也擁有自己的眼睛」,中國航天測控開始了「小米加步槍」的艱難歲月。

1968年1月,一支100餘人的隊伍從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悄然東進,在秦嶺山麓深處一個叫橋南的小鎮紮下根來。這就是我國航天測控事業的首批創業者,也正是他們,建立起了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的雛形。50張桌子、30把椅子就是他們當時的全部家當。

在那段艱苦的歲月里,要建設如此尖端複雜的衛星地面觀測系統,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許多同志甚至連計算機是什麼模樣都沒見過,一切都要從頭學起。在秦嶺腳下一所破舊學校的幾間教室里,老一輩測控人白天搞建設、晚上抓攻關,昏暗的油燈下留下了他們忙碌的身影,粗糙的木桌上堆滿了演算的圖紙……

當這群神秘來客在陝西橋南地區埋頭苦幹時,樸實的關中人民並沒有意識到,這片古老的土地即將和國家最尖端的科研事業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經過近兩年半努力,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地面觀測系統建設方案誕生了,並一舉通過了論證。隨後,他們又編製成了「東方紅一號」衛星軌道計算、軌道預報、數據處理等一整套測控方案。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橫空出世,一舉成功發射,向世界宣告:中國人成功掌握了人造衛星技術!嘹亮的《東方紅》樂曲響徹太空,鼓盪起一個飽經苦難民族的自信。中心分布在祖國各地的地面觀測站,對衛星實施精確跟蹤測量,如同一顆顆閃亮的星星,拱衛著這顆「爭氣星」,跨過長城泰山、掠過黃河長江,成功預報了衛星飛臨世界244個城市上空的時間和方位。

活動測控人員正在調試設備。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百舸爭流、群雄爭天。中國人探索宇宙的步伐並未就此停止。從「東方紅一號」衛星飛向太空,到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巡天歸來;從「神舟」飛船載人問天,到「嫦娥」「玉兔」萬里探月;從「北斗」系列導航衛星組網運行,到交會對接組建空間實驗室……伴隨共和國走過的50年光輝歷程中,西安衛星測控中心見證著中國航天事業發展進步的每一個精彩瞬間,先後圓滿完成300多次重大科研試驗任務,使10餘顆重大故障衛星「起死回生」。並實現了「飛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點、飛船回收、多星管理、深空探測」多項重大技術跨越。

黨的十八大以來,乘著國家航天事業飛速前進的東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瞄準前沿、勇攀高峰,加快了走向世界的步伐。新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長征七號成功首飛,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僅2016年,中國航天便發射火箭22次,與美國並列世界第一。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以100%的成功率,完成全部發射測控任務,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

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目前,中心能夠同時支持我國所有航天發射場多顆航天器並行發射測控。我國從酒泉、西昌、太原和海南四個發射場發射的所有航天器,自火箭升空起,即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開始實施跟蹤測量、狀態監視、姿態調整、軌道控制等一系列操作控制,最終使航天器準確進入預定軌道,建立正常工作狀態,投入業務應用。

當「牧星人」用國旗為太空中的所有航天器進行註腳,中國青年網記者通過3D眼鏡,在映射宇宙的銀屏中,看到了數不盡的「中國紅」漂浮於地球之上。寰宇九天,紅旗飄飄,散發出傲人的奇蹟之光!

群「星」閃爍:「祖國的需要就是我的選擇」

風雨十八盤,多少英雄漢?築夢星空下,征戰蒼穹遠!

追星攬月五十年,我國先後十一次發射神舟飛船,「天宮」「天舟」飛行器也相繼出征太空,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指引這些龐然大物完成浪漫的「太空之吻」,保障天地通話、出艙活動、太空授課等精彩瞬間,護送著一批批航天英雄安全返回地面。航天發射測控任務也從以往的幾年一次、一年幾次,發展到現在一年30餘次,在軌航天器數量急劇增加,越來越多的「中國星」名震寰球。在「萬人一桿槍」的航天測控事業中,每一顆「中國星」背後,又有著無數顆祖國的「脊樑星」!在黑暗中摸索,閃耀青春光芒,擔起民族希望,不斷創造輝煌!

「在征服宇宙的大軍里,那默默奉獻的就是我,在輝煌事業的長河裡,那永遠奔騰的就是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這首由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創作的《祖國不會忘記》,給採訪中的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跟著這首曲子一同傳唱的,還有很多的故事。

老一輩航天測控人在機房工作。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姚金鳳,是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喀什測控站的第一批科技工作者。這個來自天府之國的女大學生,在「東方紅一號」衛星發射前,隨著丈夫李榮發一起來到了戈壁灘。這對同是學計算機的夫妻,在經歷了睡地窩子、喝雪水、吃苜蓿菜的艱苦生活後,很快又雙雙日夜奮戰在機房。

那時,姚金鳳懷孕已到臨產期,連走路都搖搖擺擺。大家怕她吃不消,不讓她進機房,想不到這個平時文文靜靜的女大學生卻固執地對擔任分隊長的丈夫說:「就是把孩子生在機房,也別想讓我回去!」說完抱起被子也進了機房。衛星發射一周後,姚金鳳生下了孩子,夫妻倆給孩子取的名字,就叫「星星」。

星星,能指引方向,又寓意著希望。大漠戈壁,年輕的堅守,有別樣的浪漫,卻從不彷徨。

在採訪中,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活動測控回收部,還有一支「現代大篷車隊」。他們常年在外執勤任務,離妻別子,風餐露宿,乘專列,駕輪渡,住帳篷,走南闖北,四海為家。每次執行任務少則數月,長則一兩年。

2013年7月,中心第二活動站圓滿完成神舟十號任務,終於要返回單位所在地陝西渭南。此時,通信隊隊長張斌已經一年多沒有回家了。

父母聽說兒子坐的火車途經家鄉,說什麼也要見兒子一面。但列車中途是不停車的,於是,張斌和父母約定在火車經過路口時透過車窗互相看一眼。那天,由於列車晚點,張斌的父母一直等了6個多小時。

晚上11點多,他乘坐的列車終於來了。為了能讓兒子看見自己,父母讓家人把車燈雙閃打開,而另一邊,為了父母能看見兒子,活動站領導和張斌的同事們拚命對著車窗外齊聲高喊:「爸爸!媽媽!爸爸!媽媽……」

終於見到了,張斌和同事滿足地笑了。笑著笑著,哭了……

「寧可犧牲個人,絕不辜負國家」,這是青春對祖國航天事業最莊嚴的承諾!

築夢九天多崢嶸,身許國家何懼難?偉大的精神推動偉大的事業。正是這種精神追求照亮了「牧星人」航天強國夢的漫漫征途,讓廣袤的星空因為一顆又一顆「中國星」而更加絢麗!

2017年4月20日,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正在執行天舟一號發射測控任務現場。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供圖

2017年5月,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傳來一則喜訊:在有著「航天界奧林匹克」之稱的第九屆「國際空間軌道設計大賽」中,中心宇航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代表隊從來自世界各地的69支代表隊中脫穎而出,榮獲季軍。

中國青年網記者了解到,中心此次選派的沈紅新、黃岸毅、李昭、張天驕4名代表,都是「80後」科技骨幹,平均年齡只有29歲。

然而,像這樣的中青年創新科技人才團隊,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還有30餘個。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踏實肯干、刻苦攻關,終日與浩如煙海的數據、紛繁複雜的程序打交道,身在斗室卻能經緯蒼穹,引領著萬里高空中的「中國星」安全穩定運行。

巡天遙看一千河,凱歌高奏響太空!50年仰望星空,「牧星人」築夢天宇,屢創輝煌,為中國航天事業和國民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清理太空「殭屍」衛星新思路:用磁力把衛星拖出軌道
用大數據摧毀人口販賣市場
腦洞大開:關於平行宇宙的新理論!
新冠軍誕生!《戰狼2》35億超《美人魚》,內地影史第一

TAG:環球科學 |

您可能感興趣

問: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
給木星的衛星起名字?這事你能行!
行星的衛星可以有衛星嗎?一名孩子的問題卻難倒了全世界科學家
答:土星為什麼有那麼多衛星?
「榨菜哥」畫風突變猛誇北斗衛星!網友:又想來騙衛星!
為什麼水星和金星沒有衛星?
什麼是人造衛星?
為什麼土星衛星的顏色不同?
問:衛星的「單粒子翻轉」是什麼意思?
行星的衛星叫月亮,猜猜衛星的衛星叫什麼
要建物聯網衛星星座的九天微星,你真的看懂了嗎?
如何利用外星人的衛星來尋找外星人?
和無知的人尬聊究竟有多神奇?網友:你酒泉噠!衛星發射好看嗎
不止行星有衛星,原來衛星也有自己的「衛星」,猜猜它叫什麼?
如果地球是木星的衛星還會孕育生命嗎?科學家一致給出了答案
宇宙說:水星和金星這倆太陽系最孤獨行星,為啥一顆衛星都沒有?
脫離行星家族的冥王星,竟然還有這樣一個「兄弟」衛星
如何給嬰兒系外行星稱重?這兩顆衛星這樣來稱
我們太陽系有外星生命?研究暗示了土星的衛星
衛星拍攝火星上出現的神秘「羊群」,到底是什麼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