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之師,猶如戰狼
本
堂
拆
字
上周說了「兵」拆了「軍」,好多朋友發現,這兩個字本義都與軍隊的概念離得不近,那麼古人怎麼稱呼像戰狼那樣的軍隊呢?就一個字,叫做「師」。
師
二千五百人為師。從帀從??。??,四帀,眾意也。(《說文解字》)許慎老先生講:2500人為一師,這是古代軍事編製的數據,咱不去考證這個數目了。後面開始說字了。是由「??+帀」組成,「??」和「帀」兩部分都表示眾多的意思。
下面拆開來說,「??」這個字就是「堆」,這裡有聚集,堆聚的意思。「帀」讀「zā 」就是「匝」字,當環繞講。曹操《短歌行》中「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這句中的「匝」就有這個意思。
咱們腦補一個畫面,中間堆聚起一片高地,周圍環繞著眾人,這是在幹什麼?這叫做「興師動眾」,就是大隊人馬集合呢!
當然我們也可以想像另一個畫面,聖人端坐講壇之上講學,周圍環繞著眾賢者,這就是「師」字的另一個意思了。據專家考證,老師的「師」這概念是從周人開始有的。
另外,在古文字中單獨的「??」或者單獨的「帀」當做「師」字用的例子都出現過。
金文中的「師」
兩部分有
咬合,很協調
輸12
趙孟頫筆下
的小篆,
「??」部很可愛
輸12
隸書中「帀」的部分被寫為「巿、市」這可能是考慮到了「師」的讀音。
03
《始平公》的「師」
,「??」的
一豎下伸很長
「帀」
三豎緊縮,左低
右高別具味道
輸12
威武之「師」。
輸12
雄壯之「師」。
輸12
書聖筆下的「師」
輸12
可取意
難師法的「師」
輸12
索靖《出師頌》的「師」。
輸12
好了,既然古人講軍隊稱為「師」,那麼誰來指揮「師」呢?這事由「帥」來完成。
《說文解字》對「帥」解釋很簡單,叫「配巾也」,就是佩戴著巾帛。
好了,諸位朋友肯定覺得「師」是「??+帀」就是聚集圍繞的意思,「帥」是「??+巾」就是堆一大些絲巾唄!這還真不是這麼講,我們看篆書。
「帥」的左部明顯不是「??」了,這個部分是兩隻手抓著一條線,右邊由加了一個「巾」字強化配巾的意義。
這兩隻手抓著一條線的造型,是「尋」字,「尋」表示兩臂張開的長度,我覺得「帥」字的左邊加上那麼一個長度構件,該是形容佩戴巾帛的華美。
《石鼓文》和吳昌碩先生臨寫的。左部都是兩手展開的樣子,不是「??」。後來逐漸減省,訛變成了「帥」。
我們想像一下,「帥」不是簡單意義上的佩戴巾帛,這巾帛可能就是帥旗、帥令。當然,一個軍事將領佩戴著巾帛確實也很帥的!
輸入
此「帥」
略偏斜,
欹正相生。
輸入
最後
這一豎寫的很「帥」!
「帥」在古代漢語中有同「率」的用法,當率領的意思,引申為統帥。今天,多表示英俊用。「師」字的意思也更加廣泛,我們熟知的老師、導師是一個意思,此外,專業技術人員也稱師,比如工程師、技師。當然了我沒聽說過「書法師」這種稱呼,充分說明了寫書法不是專業技術,可不能死扣技法,要師法古人,才能把字寫的帥帥滴!
本文作者
本堂
1987年生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美術家協會會員
天津印社社員、現供職於天津市津南區文化館。


※水鄉烏鎮走出的大師,寫得好一手「瘦金體」……
※龔望先生臨《史晨後碑》二種
※兩種《苕溪詩帖》放大十倍後,整個世界都亮了
※立秋讀罷此帖,真想辭職回家……
※案上清風——崔寒柏小楷宮扇十五品
TAG:書法日課 |
※他師法王羲之,其行草書《久別帖》書法更為遒勁險峻
※王羲之苦練書法的故事
※如果清朝皇帝舉行書法比賽,誰的書法更勝一籌?
※如何練好書法?
※江湖書法家狂怪表演書法,他們會成為書法大師嗎?
※古今書法大俠們是如何握筆的?執筆無定法!
※書法之妙,在於執筆!
※王羲之書法,武則天書法和李世民書法,誰的書法是第一名?
※高陽:書法之法與書法之技
※書法之氣!
※從古至今,何種書法才能稱之為好書法?
※古代書法家:她就是「書聖」王羲之的啟蒙老師,她是誰呢?
※女書法家系列:如果衛夫人不教王羲之書法,他很可能成不了「書聖」!
※也談書法之美
※書法學習之淺見
※衛夫人是書聖王羲之之師,她的書法真乃不讓鬚眉,牛氣逼人!
※莫言的書法,天真爛漫之姿,樸實無華,猶如他的為人!
※書法家賞析:一代書聖王羲之的故事
※法帖臨摹,唐後學習書法的無奈之舉
※書法研究:王羲之書法無法超越是個假命題,書法標準化是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