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帶娃狂躁症,你中招了嗎?

帶娃狂躁症,你中招了嗎?

當父母的我們都知道對孩子發脾氣不好,甚至每次發完脾氣,看著孩子滿眼淚水的恐懼,都會後悔自責,心疼得落淚,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媽媽。但是當孩子下次一不聽話,媽媽們又會理智全無,火就蹭蹭蹭的上來,好像要狠揍孩子一輪,自己心裡才能平靜下來,就是這樣不斷的陷進「發脾氣—內疚自責—再發脾氣」的循環當中。

想當初,咱們也都是溫潤如玉的青春美少女,可怎麼一帶起娃來,就變成咆哮女魔頭了呢,明知不該發火,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呢。今天這篇文章就會給大家支支招。

發火前先問問自己,是孩子真的做錯了,還是只是沒有達到你的要求?

媽媽們發火的原因不外乎孩子愛哭、磨蹭、不睡覺、尿褲子、不好好吃飯……這樣的事。你覺得孩子不乖不聽話,但其實這些不過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啊。當我們在這些問題面前感到無能為力時,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去解決,而是發泄。把孩子當成了生活壓力的出氣筒,好像大吼大叫的把情緒發泄完,孩子就會聽話,就會變乖。

說白了,不就是孩子沒按你的要求做嗎,你讓他快點睡覺時他不睡,你讓他穿衣服出門他磨磨蹭蹭的還在玩。別忘了,他只是個小孩子,他正在慢慢地適應你的要求、適應這個世界。

我們總是習慣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靜不下心來耐心等待孩子的改變。總想著「快點把他哄睡我就可以休息去了」「把他送幼兒園我就可以干自己的事了」, 發泄之後,不都是為了自己舒坦嘛,不想花大量的時間在孩子身上。

道理都懂,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誰都有脾氣,可不是誰都會「發」脾氣。為什麼我們在外人面前把脾氣控制的那麼好,唯獨一到孩子面前就一發不可收拾呢?其實還不是潛意識裡覺得孩子好欺負,反應能力語言能力比不過咱們;覺得孩子是自己的附屬物,就應該按自己的想法來,就可以不尊重孩子。

當你的火氣上涌、馬上被「脾氣」控制的時候,可以參考下面的方法:

1. 冷靜法:

先深呼吸,暫停半分鐘;或者讓自己先離開,去喝杯水,換個地方靜靜。

2. 自問自答法:

孩子是真的做錯了,還是只是沒有達到你的要求?

孩子是故意的嗎?

我必須發脾氣嗎?還是有更好的溝通方法?

是真的孩子逼得你要發脾氣,還是把孩子當成了自己情緒的出氣筒?

一般想完這幾個問題,脾氣也就逐漸平息了。

3.換位思考法:

「孩子正處於執拗階段,不是故意和我作對的」「 秩序敏感期的寶寶都這樣,是我破壞了孩子心目中的秩序」等等,建議大家平時多讀一些育兒書,了解孩子生理心理發展特點,從而幫助自己換位思考。

如果涉及到原則性問題,父母如何正確的發脾氣?

如果涉及到爬窗檯等安全性問題或者欺負其他小朋友等問題,孩子該教育還是得教育的,只是不能靠簡單的聲音高嗓門大,指責或者用羞辱性語言攻擊孩子等方式,而是要用正確的方法,提醒孩子注意自己的行為。讓孩子知道父母生氣是因為他的行為,而不是因為他本身。

比如:

先表達情緒,說明生氣的原因:「我真的很生氣,我帶你來遊樂園玩,但你一點兒也不會和別的小朋友好好玩,還出手打人。」

再提出對孩子的要求:「咱們以後再也不來遊樂園了,除非你保證不再犯了。」

這樣發脾氣,並不需要什麼暴力對待,只要你堅定地表達出「不會玩你就別玩」的態度,並付諸行動,相信孩子也會感受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

寫在最後

每個人的生活里都會有些煩心事,媽媽們帶娃到崩潰的心情我也都有過。但是我們真的不能被自己的脾氣牽著走,從而傷害孩子,令自己後悔。馴服「脾氣」這個小魔鬼,其實並不難。剛開始可能不太滿意,但是只要我們持續不斷的訓練自己,一定可以遊刃有餘地控制它。現在開始,永遠都不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

您可能感興趣

男人帶娃,你笑了嗎?
婆婆帶娃你放心嗎?寶媽吐槽:我瘋了讓她帶娃!
爸爸帶娃怎麼了?不是他親生的嗎?
帶娃出去浪,你準備好了嗎?
我不會帶娃怎麼了?你不是他爹?
外婆帶娃好還是奶奶帶娃好?寶媽的回答很真實,說中你了嗎?
誰說球迷爸爸不會帶娃?這兩招把熊孩子都搞定了!
爸爸帶娃是噩夢嗎?我看這波挺走心啊!
為什麼別人帶娃輕鬆,你帶娃很辛苦?
你帶娃是不是帶的太乾淨了?
誰在幫你帶娃?老人幫忙帶娃,矛盾多嗎?
據說這種爸爸帶娃特靠譜,你家的中了嗎?
這些特徵的老人帶娃勝親媽,你碰上了嗎?
甜心王妃竟帶娃跑路?老娘命都要沒了,不跑要我等死嗎!
出去掙錢還是在家帶娃?你怎麼選?
沙溢帶娃狂找玩具?小魚兒狂哭不止!老爸說管不了了找你媽回來!
別再抱怨婆婆不幫你帶娃了!平心而論,你以後會幫你兒子帶娃嗎?
「不唱歌」的張碧晨,怎麼跑去帶娃了?
帶娃累?帶娃脫不開手?這兩個小遊戲,讓帶娃輕鬆有愛!
第一次帶娃,帶娃不易,帶娃真的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