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蘇聯為擊落偵察氣球研製高空截擊機 最後卻造就出科研機

蘇聯為擊落偵察氣球研製高空截擊機 最後卻造就出科研機

在冷戰時期,美國曾動用各種手段對蘇聯境內戰略目標實施偵察,但在1960年加里·鮑爾斯駕駛的U-2在蘇聯上空被擊落後,美國就再也沒有派出有人駕駛偵察機飛越蘇聯領空,取而代之的是向蘇聯飄飛高空偵察氣球,進行迂迴情報收集。

美國海軍福吉谷號航母放飛高空偵察氣球

高空偵察氣球讓蘇聯防空軍非常難堪,這種漂浮在3萬米平流層的氣球很難被發現,即使被發現後,防空軍的防空導彈和截擊機也爬不到這種高度。不堪的現狀堅定了防空軍要發展一種高空氣球截擊機的決心。

研製截擊機的重任被交給米亞西舍夫設計局。這個設計局以研製戰略轟炸機而聞名,研製過著名的米亞-4「野牛」戰略轟炸機以及M-50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甚至還研究過M-60核動力轟炸機。米亞西舍夫的氣球截擊機項目代號「34號任務」,飛機綽號「海鷗」。目前關於「海鷗」的資料有限,只知道該機採用單座中央機身+雙尾撐布局,機身內安裝一台推力超過11800千克的RD-36-52渦噴發動機,其綽號「海鷗」來自於長長的倒海鷗機翼設計。

「海鷗」的武器為安裝在機背的一座斜射遙控動力炮塔,內置兩門23毫米GSh-23機炮,備彈600發。米亞西舍夫設計局還打算在翼下掛載兩枚雷達制導空空導彈,通過安裝在「海鷗」機鼻的雷達搜索目標。

1978年12月24日下午,試飛員切爾諾布羅夫金駕駛「海鷗」原型機在大雪中進行地面高速滑行測試,由於不熟悉機翼的高升力特性,「海鷗」在滑跑中意外短暫升空。當天晚些時候,切爾諾布羅夫金駕駛「海鷗」第二次高滑,結果再次意外躍入空中,但這次切爾諾布羅夫金沒有控制好姿態,導致一側翼尖斜著撞在跑道旁的一輛UAZ越野車上。

為避免墜機,切爾諾布羅夫金趕緊拉杆爬升,消失在大雪中,但在接近於零的能見度中撞在了跑道旁的一座小山上,導致機毀人亡。

M-17原型機

這次致命事故促使米亞西舍夫設計局對「海鷗」進行了重新設計,編號為M-17「平流層」。為了解決大展弦比倒海鷗機翼翼尖離地間隙低的缺點,M-17採用了更常見的梯形平直翼設計,並把發動機升級為推力更大的RD-36-51V,這種發動機就是圖-114使用的RD-36-51渦噴發動機的非加力改型。

此時,美國的高空偵察氣球計劃因七十年代末大力發展的間諜衛星而逐漸終止,使M-17失去了自己的作戰目標,結果就是米亞西舍夫最終只製造出兩架M-17原型機。其中第一架M-17(CCCP 17401)在1982年5月26日首飛,該機很快就打破了國際航空聯合會的12項世界飛行紀錄,其中5項保持至今。試飛員阿爾希片科在1990年3月駕駛該機創造了C-1i級別(陸基飛機:起飛重量在16000-20000千克之間)21830米的飛行高度紀錄。

M-17原型機

M-17的尺寸相當大,翼展40.23米,機長22.25米,都大於U-2。由於第一架M-17沒有安裝武器,只安裝了感測器,並參加了1992年對南極洲臭氧層的研究,所以北約認為該機是一種純粹的偵察機,並賦予該機「神秘-A」的代號。第二架M-17(CCCP-17103)則裝備了與「海鷗」相同的GSh-23機炮。兩架M-17原型機最後沒有正式服役,都保存在俄羅斯的莫尼諾中央空軍博物館。

M-55「地球物理學」

蘇聯空軍對「平流層」表現出的高空偵察能力非常欣賞,於是委託米亞西舍夫設計局把M-17進一步發展成實用化的高空偵察機,於是M-17的後繼機——M-55「地球物理學」就此誕生。第一架M-55在1988年8月16日首飛,該機共生產了四架,北約代號「神秘-B」。M-55共打破了國際航空聯合會的15項世界飛行紀錄,並都保持至今。

M-55

M-55經過了徹底重新設計,中央機身加長,內置兩台索洛維約夫D-30-10V非加力渦扇發動機,翼展縮短,機身結構加強以適應更大的起降重量和更大的載油量,配備了全新的飛控系統和複雜的感測器套件。雖然M-55沿用了M-17的氣動布局,看起來有些相似,但兩者已經是完全不同的飛機。

M-55

M-55的感測器套件由紅外、光學和側視掃描成像感測器組成,雖然號稱專為科學研究任務研製,但軍事偵察能力是顯而易見的。例如在2016年,瑞典拒絕了歐盟科學家提出的租用M-55在瑞典上空進行高空實驗的計劃,就是擔心該機順便在自己領空搞偵察。

M-55

由於具有突出的科研和軍事價值,M-55還將繼續服役很長一段時間。就這樣,原本為了攔截美國高空偵察氣球的「海鷗」一步步演變成了神秘的M-55,使俄羅斯最終擁有了一款能與U-2媲美的高空偵察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殿成軍情觀察 的精彩文章:

中國8架新型戰機去向不明 美直接給這國戰機判了死刑!
印度核彈頭數量被美曝光 出動一次可攜帶12枚 只有一枚可用!
東部傳來猛烈炮聲 美盟友這下吃了敗仗 俄鐵哥們要斬草除根!
中國大量導彈現身高原 美評價很客觀 讓挑釁者寸草不生!

TAG:張殿成軍情觀察 |

您可能感興趣

藝術家為證實氫氣球能否上太空,將攝像機掛在氫氣球下升空了
氫氣球電梯內爆炸 此前曾有一聲打火機的響聲 6人被燒傷送醫
氣球懸空自轉之謎
《龍:死亡印記》氣球關向著高高的天空任務攻略
科學家對尋找地外生命進行研究 發現驚人氣球被超大恆星吹入太空
都是氣球惹的禍?巴勒斯坦放氣球抗議就被以色列出動戰機狂轟濫炸
第二批科學氣球已從南極洲成功發射升空!能探測到什麼?
馬拉松運動員被閃電劈中,配速氣球幫他逃過一劫
科學解讀激光擊破氣球中的光學奧秘!
颱風「白鹿」來臨前施放探空氣氣球,工作人員差點被吹飛
手機閃光燈威力這麼大,直接閃爆氣球!照射眼睛後果嚴重嗎?
氣球藝術的極致
球鞋中的戰鬥機!三雙NIKE人氣球鞋打造球鞋圈最強艦隊
火光四射!千枚氣球在以色列上空爆裂,數十架戰機當即前出復仇
法冒險者借熱氣球表演空中走鋼絲
NASA成功試飛足球場大小的氣球 破世界氣球記錄 有望在上面做實驗
防不勝防!以色列遭大批量奪命氣球襲擊,專挑兒童下手的歹毒戰術
奧運冠軍屁股爆氣球破世界紀錄,網友讚歎其技巧非凡
助力蘇炳添成績猛漲的神操作:跑者試試吹氣球來有效改善呼吸
氣球藝術已日益打破傳統的商業活動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