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馬賽克疫苗使HIV滅絕」系誤讀 數據源自動物試驗

「馬賽克疫苗使HIV滅絕」系誤讀 數據源自動物試驗

「馬賽克疫苗使HIV滅絕」系誤讀 數據源自動物試驗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8月10日,有媒體報道或是轉載了一篇有關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疫苗,即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進展的內容,稱某公司「在今年7月24日宣布了全球首次HIV疫苗人體臨床試驗結果。結果顯示,被試志願者對HIV疫苗耐受性良好」。當中,還列舉了一些數據,例如,「100%產生了對抗HIV的抗體」「受試者單次暴露於艾滋病病毒下的感染風險減少了94%」。

一時間,在傳播過程中,這被有些人誇張地說成「HIV滅絕了」「今年的諾獎有著落了」。但是,有該領域研究者、學者指出,這類說法是對研究成果的誤讀。那麼,這項成果到底意味著什麼?應如何認識這一研究進展?我們離HIV疫苗還有多遠?

疫苗測試結果顯示「抗禦效果明顯」?

當地時間7月24日,在法國巴黎召開了第九屆國際艾滋病協會艾滋病科學會議。會上,美國強生公司子公司——楊森製藥公司以口頭報告的形式對外宣布,在一項名為「Approach」的早期臨床試驗中,他們測試了一款針對艾滋病的「馬賽克疫苗」。試驗結果顯示,393位健康志願者100%出現抗體反應,而且有較好的耐受性,即沒有明顯副作用。

對於「100%出現抗體反應」這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介紹,從醫學角度來看,如果是對其他疾病來說,「產生抗體」的含義可能一是感染了某種病原微生物,二是已經康復,三是不會再感染或感染但不會發病了。但是,他強調,對於艾滋病來說,情況很複雜,「100%的抗體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很多人對這個的理解還是不一樣的,因為不同的背景情況。從醫學來說,對艾滋病的情況就很複雜。這個抗體產生並不代表那三種含義:不代表感染艾滋病後,病人康復了;不代表艾滋病病毒進入人體,人體不再感染了;不代表艾滋病的疾病進程不會繼續發展了,也就是說,不能阻止艾滋病的發展。」

此外,在一些媒體先前的報道中,還提到一組數據,「除了在受試者身上100%產生了抗禦HIV病毒的抗體外,還讓受試者單次暴露於艾滋病病毒(HIV)下感染風險減少了94%,並且有66%的人在6次暴露於HIV下仍受到保護,沒有被HIV感染。」對此,不少人理解成其「抗禦效果明顯」。


荒誕!數據來自動物實驗

但是,該領域多名學者和記者查閱了相關信息後發現,這組數據並非來自此次人體臨床試驗,而是之前的一次動物試驗。

艾滋病臨床專家、北京協和醫院感染科主任李太生表示,不應把兩組實驗數據混為一談,「把這兩個概念合到一起,稱人100%出了抗體而且保護率有多少多少。猴子和人的差別太大了。不懂的人一看『100%』和『94%』。疫苗來講,最重要是保護率。這個抗體關鍵有沒有保護性作用,是不是綜合性抗體,尤其有沒有產生特異性的細胞免疫,這是關鍵。疫苗從1986年開始已經做了30年了,沒有一個有效疫苗。」

疫苗從基礎研發到最後上市,消費者可以使用,需要完成臨床前的動物試驗以及早期人體臨床試驗等一些列的臨床驗證。


專家:目前評價疫苗有保護作用尚早

基於這項研究目前發布的成果內容,吳尊友表示,就項目本身而言,其取得了進展。但是,目前距離評價疫苗能否起到保護作用,能不能用,還太早,「到臨床Ⅲ期才能真正評價它的效果。臨床Ⅰ期、Ⅱ期主要是做它的安全性和能否產生抗體。能產生抗體說明能產生免疫反應。從研究本身來說,它的疫苗取得了進展。如果疫苗連抗體都沒有,基本上就沒有往前走的必要了。有抗體可以繼續往前走,但後面的路還很長。它能不能起到保護作用,能不能用,現在評價還是太早。」

據了解,「Approach」項目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正在計劃中,如果順利的話,會於2017年年末或2018年年初展開試驗。


那麼,HIV疫苗,離我們還有多遠?

對此,吳尊友指出,這不好預測,但從目前全球研究來看,5年內不會出現,「就簡單的一個Ⅲ期臨床試驗都要5年的時間。就是疫苗理論已經可以了,要看看實際有沒有效果,這樣一個臨床試驗沒有5年做不下來。何況現在還沒有疫苗呢。所以,應該說是不可預測。如果非要說,5年以內不可能有疫苗。在艾滋病研究方面,更多的研究進展還是一種新葯的問世和藥品的新應用。2017年在全球範圍內,已經有7個新葯註冊了。」

來源:央廣網

生物易構|更人性的生物化學試劑耗材採購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cience 的精彩文章:

《自然》社論:科學家應參與尖端療法審批過程
蛋白上的醣分子:發現新的醣化調控機制,有助醣蛋白藥物突破
後發制人?賽諾菲或只能通過收購成為癌症藥物市場引領者
默克與貝勒醫學院達成協議 推動被忽略傳染病疫苗的研發
黑板不能亡!知識與科學家們思想的產地

TAG:Science |

您可能感興趣

滴滴開源自然語言理解模型訓練平台DELTA
悟空號「火眼金睛」探測暗物質,竟是源自一項「搭便車」研究
源自CHANEL香氛工藝 給你自然氣息的車載香薰
阿里開源自主研發的 DFSMN 語音識別模型,引谷歌論文引用
Valentino度假系列靈感源自羅馬街頭豐富而立體復古又摩登
研究發現一種新型豬冠狀病毒源自蝙蝠
源自CHANEL香氛工藝,給你自然氣息的車載香薰
靈感源自自然—德國DEDON戶外傢具設計
艾滋病毒源自非洲大猩猩,它們通過什麼途徑傳染給人類?
迪拜「未來博物館」將開放 靈感源自風水理念
俄外長爆料「投毒門」毒劑源自英美 實驗室:不證實不否認
源自母胎的自由與衝動
稻瘟病致病源自「裡應外合」
DARPHIN朵梵 源自巴黎的花愈肌密
源自威尼斯的藝術構想 邵唯晏作品-VENIZEA佛山總部
「最准性格測試」的秘密:善用源自雜技演員的矇騙技倆
驚艷外觀源自科技不凡 OPPO Find X成為今夏熱點
靈感源自品牌標誌-品牌與經典設計
體驗雷克薩斯源自東方的美學與匠心
河馬源自非洲的大型草食性哺乳類動物,陸地上第三大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