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玉竹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玉竹

玉竹/Yuzhu

POLYGONATIODORATIRHIZOMA

上一期: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蜈蚣| 第 285天

中藥速記

來源

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玉竹Polygonatum ordoratum(Mill.)Druce的乾燥根莖。

相關名

肥玉竹、炙玉竹、葳蕤、葳參、萎香、萎蕤、萎簃、西竹、海竹、津竹、廣竹

產地

主產於湖南、河南、江蘇、浙江等地。

採收加工

秋季採挖,除去鬚根,洗凈,曬至柔軟後,反覆揉搓、晾曬至無硬心,晒乾;或蒸透後,揉至半透明,晒乾。

性狀鑒別

本品呈長圓柱形,略扁,少有分枝,長4~18cm,直徑0.3~1.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棕色,半透明,具縱皺紋和微隆起的環節,有白色圓點狀的鬚根痕和圓盤狀莖痕。質硬而脆或稍軟,易折斷,斷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飲片

呈不規則的厚片或段。外表皮黃白色至淡黃棕色,半透明,有時可見環節。切面角質樣或顯顆粒性。氣微,味甘,嚼之發黏。

性味歸經

甘,平。歸肺、胃經。

性能特點

本品甘潤而補,平而少偏。入肺經,能滋肺陰而潤肺止咳;入胃經,能養胃陰而生津止渴。古名葳蕤,不滋膩戀邪,與解表葯同用,可收滋陰解表之功。

功效

滋陰潤肺,生津養胃。

主治病證

(1)肺燥咳嗽,陰虛勞嗽,陰虛外感。

(2)胃陰耗傷的舌干口燥,消渴。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 6-12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

本品柔潤多液,故脾虛有痰濕者忌服。

玉竹的故事

相傳,唐代有一個宮女,因不堪忍受皇帝的蹂躪逃出皇宮,躲入深山老林之中。無食充饑,便采玉竹為食,久而久之,身體輕盈如燕,皮膚光潔似玉。

後來宮女與一獵人相遇,結廬深山,生兒育女,到60歲才與丈夫子女回到家鄉。家鄉父老見她依然是當年進宮時的青春容貌,驚嘆不已。

玉竹又名「葳蕤」,屬滋陰養氣補血之品,古人稱玉竹平補而潤,兼有除風熱之功,故能駐顏潤膚,祛病延年。

猜一猜這味中藥是什麼?

請在留言處寫下您的答案!

——END——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承有道 的精彩文章:

小承氣湯的臨床應用286期
如何學習《傷寒論》?
五藏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第十一03
耗盡你陽氣的,正是這些日常行為,一定要戒掉
8月15日晚7點直播預告——謝發岳講婦科病

TAG:醫承有道 |

您可能感興趣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玉竹!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蓽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稻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薤白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白薇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鹿茸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花椒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瓜蔞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薄荷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石韋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芍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青黛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乳香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虎杖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赤小豆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牛膝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佩蘭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柏子仁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大薊
每天最少學一味中藥-土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