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文/張飛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清] 查士標 《抱琴幽居圖》書畫合卷 25.5×135.8cm 紙本 1675年 安徽省博物館藏

新安畫派是明末清初之際,一批遺民畫家依據徽州山水為創作題材、圍繞新安江流域為活動中心而形成的地域性畫家群體。是一個在我國明清繪畫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產生過深遠影響的傳統山水繪畫流派。

新安畫派以程嘉燧、李永昌、李流芳為先驅;以漸江為領袖,合汪之瑞、查士標、孫逸為海陽四家(亦稱新安四家)。他們約百餘人,政治上不求進取、離垢避囂;藝術上直接秉承宋元山水畫健康純正的品格。用倪、黃之法寫黃山實景,以「敢言天地是吾師」為繪畫宣言,與正統的四王畫派之泥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滌盡喧囂世俗氣息及摹古軟媚陋習,於渴筆枯墨中透出冷峭剛大的高潔品格,成為17世紀中國山水畫壇上審美境界最高的畫派,人品畫品均開一代宗風。豐富和強化了中國文人畫的內容和深度,從而開創了中國山水畫中的寫生派,把山水畫創作從沉悶的摹古低谷推向了師法自然的高峰。

清初因揚州徽商鍾情鄉梓文化、振濟遺民畫家,致使「新安四家」的作品在揚州頗有市場,流寓揚州的新安畫家亦不乏其人。新安畫派也因此與周邊許多畫派發生交往,不僅影響了同時代的姑熟、宣城、桐城、金陵等畫派以及後來的揚州、江西、海上畫派,同時也豐富和發展了自身的藝術內涵。在遭遇了傳承的式微後意外地出現了一個新安變派,餘風引帶又產生了近代黃山畫派,以及現代的新徽派,它們不僅賡續了新安畫派高曠的畫格和深邃的理念,也反映出新安畫派之流風餘韻對近代中國繪畫藝術產生了巨大影響。

一、明清新安畫苑之先聲

新安畫派雖然產生於明代中葉的新安(安徽休寧)地區,但其文化淵源卻遠可上溯至先秦時期的山越文化。近則見載於唐朝,唐代以後開始昌盛。文人墨客或生於斯或游於斯,直到明代的「天都十子」出現之前,該地區名載青史的重要畫家代有傳人,如:唐代的薛稷、張志和,五代的貫休,宋朝的朱熹,元季的戴仲德、程政、朱憬、汪罕、唐棣、邵孜、邵誼、石隱、王勝甫、楊鑒泉、程均敬、金汝霖,明代的朱同、朱邦、汪肇、詹景鳳、楊明時、丁瓚、丁雲鵬、畢懋康、吳羽、吳萬春、吳娟、吳麟、吳楚、吳雲、吳家風、吳龍、葉廣、黃柱、程滄、程勝、陳有寓、項承恩、許楚、邵岑中、邵龍、方維、方兆曾、李周生、江必名、江念祖、江益、鄭去疾、鄭重、鄭元勛等,以及與程嘉燧同時的李流芳、李杭之、李誼之、汪文柏、汪之元、李允岩、葉志灝、倪志裘、吳楚奇、方乾、程正揆、汪然、吳逸等,均為新安鄉間閭里書畫風流的名士。正是由於先輩們的傳幫引帶,才為新安畫派的誕生鋪墊了長遠的來路。

二、天都十子及海陽四家

最早把新安山水畫家群體稱之為「派」的是金陵畫派之首領龔賢,他在一段山水卷的跋語中首先提出:「孟陽開天都一派,至周生始氣足力大。孟陽似雲林。周生似石田仿雲林。孟陽程姓,名嘉燧;周生李姓,名永昌,俱天都人。後來方式玉,王尊素、僧漸江、吳岱觀、汪之瑞、孫無益、程穆倩、查二瞻,又皆學此二人者也,諸君子並皆天都人,故曰『天都派』。」

繼後,海陽四家之名始見於清朝康熙年間張庚的《國朝畫征錄》一書,「四家」的提出,一方面是依據他們的籍貫,另一方面是他們都具有超塵拔俗的孤傲氣節和蒼涼荒冷的藝術風格。自張庚在《浦山論畫》中正式提出新安派後,人們多相沿用,新安畫派遂成定論。

新安四家是新安畫派的代表人物,又稱海陽四家(新安地區古稱海陽),四家是:僧漸江、汪之瑞、查士標、孫逸。由於四人中後三位都是休寧縣人,漸江也與休寧關係密切,故人們以休寧縣的古稱「海陽」來統稱這四位新安畫派的遺民作家。

明末天都十子的出現,提供了孕育海陽四家誕生的溫床。清初以漸江為首的新安畫派與晚明以程嘉燧、李永昌為首的天都畫派在藝術上是一脈相承的:程嘉燧晚年歸里,在家鄉畫壇掀起了一股喜摹倪黃之風,培養了一批優秀的人材。隨著盟主的去世,天都畫派即告結束。天都畫派的生命歷程雖然短暫,但這短短的四、五年(1640?1645年),實際上承擔了新安畫派孕體的歷史使命。天都十子的活動期也恰恰就是新安畫派的幼年期,應被視為是新安畫派的前身。天都畫派的多數成員均是日後崛起的新安畫派的中堅力量。

三、新安畫派主要成員及同時代畫家

新安畫派以「新安四家」為主要代表。其中以漸江執牛耳,程邃、戴本孝、李永昌、鄭旼、謝紹烈、汪洪度等為骨幹,他們團結了大批的新安地區畫家,從而形成了該派的第一代先哲。

他們一方面心追手摹元四家尤其是倪瓚的傳統文人畫技法;一方面又師法自然、另闢蹊徑,眼觀目讀黃山白岳眾多新安山水,貌寫家山,廣采博取,自成一派。繼後祝昌、鄭旼、江注、姚宋、雪庄等人都師崇漸江,成為該派的重要畫家。在清初一段時間裡,追隨引帶者甚眾,洋洋約百人。為後來畫壇培育出一批名重一時的畫家。新安畫派主要成員及同時代畫家如程蘿、汪洋度、吳正蕭、僧行慧、葉榮、韓鑄、饒景、汪進、汪智、汪采、汪滋、張紹齡、汪家珍、吳雲、曹堂、曹有光、吳麐等均為一時之選。

新安畫派成員眾多,力量雄厚、畫藝可觀者近八十人,其中卓然自成一家者約有二十人。而聚集在新安畫派大旗下的徽州區域畫家群和當時寓居外地的主要徽籍畫家及稍有名氣以新安山水為創作題材的徽州籍畫家約計一百三十多人。他們將遺民蒼涼孤傲之情,化作筆下的峻岭奇松、懸崖峭石、疏流寒柯。於渴筆枯墨里隱隱透出冷峭和剛大的藝術精神。在他們筆下,新安山水滌盡了喧囂軟俗的氣息,顯現出冷靜高潔的超逸格調。

四、新安畫派第二代傳人

從學新安四家的笫二代傳承隊伍之重要成員,既有四家的子侄高徒,也有眾多的私淑者。他們基本上近師四家尤其是漸江,遠追倪黃。他們有:漸江的四大弟子江注、姚宋、祝昌、黃呂。查士標從人:子查升、侄查弘道、婿鄭棟、何文煌、程兆愈、戴廷暢、金之縉、邵農、汪廷儒、方琪、呂士駿、洪柏、黃潤、羅允瓚等。其他如汪之瑞從人:汪若湛、汪滋。程邃從人:程鳴。戴本孝從人:莫春暉、戴思望。鄭旼從人:鄭林、鄭圻。另有吳定、汪朴、汪後來、秦涵、釋行慧,以及程功、程義、程堂、吳文征、戴思望、江衡、汪家珍等共同組成了新安畫派的第二代傳人。

面對清初嚴峻的政治局面,新安畫派的繼承者們雖然滿懷前程美好的希望,但來自文字獄的恐懼,喚醒了他們思想深處受制於異族統治的恥辱。漢人的自尊和儒者的清高又促使他們對人生作出了最基本的選擇—像元四家和新安前輩一樣逃逸現實!但由於他們在政治上遠不及明末遺民那樣的壯懷激烈、棄絕人事,難於把新安四家已發揮到極致的靜逸畫風再繼續向前推進一步。只是在與統治者若即若離的態度中,一面參學備受清廷肯定的四王正統畫風,另一方面又堅持亦步亦趨地模仿漸江高潔純靜的筆墨情志,將新安畫派的禪機逸趣發揚光大。同時逞亂真之功,一絲不苟地複製,不敢有太大的突破,這也是因為時代禁錮了人們的意識。

、新安畫派第三代傳人及其他泛學者

清初時期,由於旅居揚州繁華之地的徽商對鄉梓文化的鐘情和追捧,大力振濟遺民畫家。使徽州負才者紛紛出山赴揚州謀生,同時也吸引了迫於生計的汪之瑞、漸江、戴本孝、查士標等頻頻前往售畫,查士標、程邃等人竟久寓揚州安家。與新安畫派關係頗密的宣城派梅氏諸子、姑熟派蕭雲從等亦均先後到揚州活動。

繼後新安二代重要畫家姚宋、汪朴、方士庶、汪梅鼎也不斷地經常往來於徽、揚兩地,賣字鬻畫為活。致使清初階段新安畫家成為揚州畫壇主導,培養了許多著名的畫家。一直沿續到乾嘉以後,揚州畫派崛起。當地新生的和四周湧來的外地畫家迅增如林,而另一些如羅聘、汪士慎等皖籍畫家則被列入揚州八怪,由此新安畫家比例有所下降。而城市經濟的喧鬧和多變的生活節奏,令石濤強調個性、豪放張揚的風格得到了廣泛的肯定。種種異質的介入,從側面刺激了處於低迷狀態中的新安二代,喚醒了傳承者內心對時代脈博的體驗。終於有一隊人馬大膽衝出舊式的桎梏,消除門戶之見,極積吸收和借鑒各方面的技法。如汪朴、方士庶、汪梅鼎、汪恭等流寓揚州者,他們的作品中新安畫派的傳統顯然仍在,但其筆墨己隨時代變遷及對大自然的認識而另闢蹊徑。從而使該畫派在遭遇了傳承的式微後又有了意外的振新。

新安畫派演變的時間主要限於康乾之間。當新安畫派尚處鼎盛時期,其成員就善於同圍繞在新安地區周邊的許多畫家廣泛交往切磋。遺民們詩畫會友,彼此惺惺相惜、聯吟唱詠。因而極大地影響了當時的宣城派、姑熟派、桐城派、金陵派、揚州派等幾個同時代的主要遺民畫派,他們遙相呼應,時或共融,野戰藝壇。藝術成就蔚為大觀,甚至震撼了當時宮廷畫苑四王之主流藝術,給沉悶萎靡的畫界帶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與此同時,新安畫派也在和諸多畫派的交往過程中豐富和發展了自身的藝術,大膽衝出舊式的桎梏,消除門戶之見,積極吸收和借鑒各方面的技法。在堅持表現山野之象的同時,從筆墨內部嘗試突破,藉以拓展新安畫派的表現形式。遂一躍而演為獨創門派—新安變派。

這一求變階段的主要代表人物者有:張儒、吳晨、吳昕、汪士通、江士湘、黃瑚、鮑楷、程堂、汪靄、祝昌、程士鑣、程庭鷺、程義、吳元澄、黃鼎、黃琪、汪滋、僧雪庄、方士庶、僧一智、程鳴、黃柳溪、吳之麟、高翔、汪梅鼎、胡皋、程鵠、吳心來、吳克讓、吳淑娟、汪恭等。

其他流寓往來揚州的泛學者則有:常熟王石谷,常州惲南田,姑熟蕭雲從,金陵龔賢,桐城方享咸、方以智,宣城梅清,江西程言,揚州石濤、汪士慎、羅聘、高翔、奚岡等人,或與新安畫派的畫家有所交流,或於新安畫派有所吸收。可見新安畫派雖說是一個地域性的畫派,但卻有著全國性的影響。

、新安畫派近代傳人

隨著笫一代主要畫家的先後謝世,新安畫派的光環日趨暗淡。至第二代、第三代而漸弱。嘉慶道光以後,自明以來即得徽商之力而崛起的這一畫派,開始隨徽商的衰落而告衰落。大批寄生於徽商之館的書畫家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經濟依靠,畫藝由是無人承續。此後漸冷,終成史跡。至此,真正意義上的新安畫派可以說在形式上基本消失了,但它的影響仍然相當巨大。

到了晚清,由於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因長年戰亂而貧瘠的徽州十分蕭條,難以活口。許多畫家紛紛外出謀生,流寓南京、上海、揚州等商業發達之大城市。他們雖然脫離了新安畫派賴以創造的黃山、白岳這樣的天然山水粉本,甚至為了迎合寓居地買主的口味,有的還改畫花鳥藉以生存,但內心卻都有著根深蒂固的家山觀念。強烈的歸祖意識促使一些畫家將家鄉的新安畫派傳統元素與自身特質相結合,進行各方面的拓展,皆有不同程度的建樹,形成新安畫派新的興旺景象。他們再度擎起了新安畫派的大旗,在清末的藝壇上又掀高潮,對近代山水畫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深邃的畫學理念、遺風餘韻引導著「五四」新文化運動之間的又一批近代新安畫派傳人(黃山畫派),如程瑤笙、汪采白、鮑錫鱗、黃賓虹、許承堯、江彤輝、汪律本、吳鴻勛、吳淑娟、汪兆申、張鵬釗、張君逸、汪鐸等大師。並衍生出代表新徽派的賴少其,賴少其得新安傳統的滋養,深入黃山,潛心實踐,化簡淡清遠為深厚華滋,為傳統新安畫派注入了新的生命。同時也更加鞏固了新安畫派在中國傳統繪畫史上的重要地位。(作者單位:安徽省博物館)責任編輯:鄭寒白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宋金時代耀州窯青釉瓷器賞析
微末隨筆:《就一些名家楷書水平的看法》(下)
宋 王詵《漁村小雪圖》手卷欣賞——珍藏版
董其昌書法《柳湖松島詩》和《秋間帖》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靈秀湖北|「多情大別山 風流看黃岡」 黃岡旅遊廣告語
玉樹臨風自風流
風流才子唐伯虎的山水畫作
紙上丹青競風流——張乾友山水畫
大醫精誠競風流 跨越發展邁新步
石灣老陶亦風流
風流蘊藉中的平山堂
「風流天子」的風流韻事,李隆基在很多方面都很風流?
風流才子唐伯虎,書寫蘭亭更風流
江疏影頭髮造型超新穎,古風流蘇馬尾引領新時尚!
千古風流一帶長安,品鑒陝西博物館鎮館之寶
「建安風骨」風流千古,「七步成詩」亦枉然
張大千的風流史
【瀫水風流】邑人有古風
風流酷似 卧龍諸葛
玉樹臨風,風流倜儻——玄彬
千古風流,中國扇
清 弘仁——不食人間煙火 畫出古風流韻
吳簡風流
四大獨立展競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