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文:楊植野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這些年,我每天都在思考書法問題,是書法伴我度過許多時光。

雖說我有時也感到孤獨,但每當去神遊於千年不朽的碑帖之間,與古人作著筆墨交流時,思想得到升華,身心也得到另一種慰藉。我總感覺,每當沉浸在前賢墨跡與古人對話時,實感情景交融,物我兩忘,破寂寞、忘寵辱、釋躁心,對我來說真乃人生一大快事。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我一直認為,書法是一種最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內核的藝術,因為書法的構成元素僅為有限的幾種線條,要使線條之間的結構和字與字之間的布局體現出一種意味,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書法者本人的文化精神積累和藝術修為的高度。所以我說,成就一位優秀的書法家,堅持傳統就得紮實臨習古代優秀碑帖,打牢繼承傳統這一關、這一環節很重要,只有掌握古代碑帖的精髓,才能為我所用。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當然,書法還是需要創新,在堅持傳統的基礎上,充分展現自我對書法的理解,只有堅持傳統,深入傳統,才可稱得上是創新,只不過書法和別的事物發展有所不同,它要求書者必須先打牢傳統這一環節,然後才是創新,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自己所要創作的目標。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平日里,我搞書法創作,總是特彆強調作品的章法,尤其在點畫和結體的基礎上,進一步表現字與字、行與行,甚至筆墨與空白的構成。也就是說,書法作品不是文本式的,而是圖式的;不是閱讀的,而是觀看的。我認為,書法所表現的敘述順序不僅是從點畫、結體到章法,更重要的是從宏觀到微觀,首先是筆墨與空白的構成,然後是行與行的構成,組與組的構成,再然後才是結體的構成和點畫的構成,使觀者面對作品真正能感受到「唯觀神采,不見字形」的精彩。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最重要的是,要真正處理好在點畫上強調粗細方圓、輕重快慢的組合關係,在結體上強調大小正側、收放開合的組合關係,在章法上強調筆墨與空白、時間與空間的組合關係,讓書法藝術的魅力在點畫和結體本身之美的基礎上,進一步表現出點畫與點畫、結體與結體、字與字、行與行、筆墨與空白的關係之美。

另外,如何使作品耐看,關鍵在細節。而細節的本質是一種在大關係下面的局部變化,因為傳統書法注重點畫,因此細節表現強調在「三過其筆」的筆法大關係下的起筆行筆和收筆變化。我發現,當代一些書法作品注重章法,因此特彆強調在通篇大關係下的行與行和字與字之間的變化。如一件作品是對章法細節的嘗試,一共三行,每行寫法不一,或者墨色不同,或者大小不同;每行用筆不同,第一行從筆肚開始入筆,速度在筆與紙的掙扎中越來越慢。第二行重新蘸墨用筆尖進行表現,墨色由濕向枯轉化。第三行在枯、淡色調下由筆肚到筆根,再由筆根到筆尖,一波三折,起伏蜿蜒,將上述所有因素有機的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第一行如果沒有第二行濃墨的反襯,枯筆就不會那麼空靈,第二行如果沒有第三行比較平正的行書的反襯,就不會那麼跌宕和奇崛。所以說通篇三行字在相反相成的對比中組成一個整體,局部與局部之間變化豐富,這樣才能充滿細節,就比較耐看。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的確,許多人主張創作之前要有完整的構思,一點一畫怎麼寫,一字一形怎麼安排,甚至一行一篇怎麼協調都要預先有個大致的考慮。可我不是這樣想,前識意圖一旦形成,立即拿起筆,後面的字怎麼寫,聽從形式法則的支配,隨機應變,因勢生髮,寫到哪裡,想到哪裡,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問題,不斷發現,不斷解決,直至篇終,整個創作始終處在前識意圖與形式法則相互博弈的過程之中。個性與共性的分寸、形式與內容的分寸、味道濃與淡的分寸、自然與刻意的分寸、技與道的分寸、文與化的分寸等等,其實這些說白了還是對中國傳統哲學思想有著比較深刻的認識,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往往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尤其是在書法方面,每一組矛盾的製造和化解,最終都是依據達到和諧這一原則的。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我覺得王羲之書法恰好就是「中庸」書風的代表,不激不厲,不偏不倚,而一篇文字全幅的章法也是貫穿情感的血液。如何起、如何領、如何應、如何接、如何轉、如何承、如何回、如何旋,同時運用得當,才能善於表現作者的基本樂思,從而使文章互相照應、相互聯繫。如王羲之的《蘭亭序》,全篇從第一字「永」到末一字「文」,一氣貫注、風神瀟洒、起收有力、連接得當、主題貫穿,可謂「絕世好書」,具有美的典型意義。因為書法不光是一種「技」更是一種「道」,由「技」而「道」,需要悟性、靈性與學養。縱觀中國歷代書法經典,那個不是從文人學士筆下流淌出來的,所以書法是養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對此,書法只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方式,但更多的是對書法藝術真實的理解。我認為臨習古人法帖,必須與古人對話,深刻研究作品的內涵、風格、內在的表現,不單單是在形態上、章法布局上,墨法處上的靠近,而是通過自己作品精神、氣質的反應來達到宣洩自己的內心世界,最終實現自己的個性語言。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嚴格意義上講,書法藝術是一門傳統藝術。要求書家不斷學習古人遺留下內心修養,不斷鞭策自己體驗外物、涵養性靈,不要用書法外在形式刺激來代替書法內涵,反之這樣的書法作品是沒有生命力的,也必將被歷史所淘汰。有時我寫感悟或遇到煩紛困擾,寫不下去時,惟有提筆作起字來,得救了。我總是想,多一種知識學問,就多一種經驗閱歷,書法便多一種營養、滋補,愈見其淳厚,愈見其精神,體會不盡。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一顆心,所以我說,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一幅好的作品,一定是從內心流露的、旁若無人的、映見個性和素養的。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我學漢隸,就是通常先將有關史料及代表作梳理出來,然後把讀碑、臨碑以及探究歷史上的人文環境有機地結合起來並相互關照,先在宏觀上做些整理分析,不急於面對字帖照貓畫虎下死功夫,運用儘可能搜羅到的史料和傳世墨跡使研究對象立體化、生命化,與活生生的古人對話,從而在大腦里虛擬一個漢隸審美意象空間,如此,則有利於深刻把握漢碑的精神內涵,下筆時能與古人的審美情致相契合。

書法是一種寫心的藝術

說實在的,我平常是只讀書臨碑,很少創作,有了想寫字的衝動時才動筆,乘興而作,興盡而返,決不為了創作而創作。我的作品大多是在平常較長時間臨碑之後完成的,待臨碑至心手雙暢的時候,將早就準備好的詩文拿出,按照預想的形式,信手抄之,一氣呵成,碰上感覺對頭的時候,筆下似有鬼神之助,能寫出一批作品,也絲毫不覺得疲倦。

相反,若為了創作而創作一件作品,成功率極低,往往難以令人十分滿意。最關鍵的是學習書法重在研究,臨古人的東西就是對書法運筆用墨技巧的把握,研究的過程是對書法靈魂與真諦的感悟。可謂人在書法中走,卻在書法外徘徊,但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地通過作品來體現自己的追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名藝觀韻 的精彩文章:

國畫技法:75種動物寫生畫法(下)
齊白石篆刻全集:他人用印(姓名、字型大小)(中)
國畫技法:75種動物寫生畫法(上)
繁複線條 精緻黑白插畫 功力不凡
齊白石篆刻全集:他人用印(姓名、字型大小)(上)

TAG:名藝觀韻 |

您可能感興趣

書法,即是寫心!
周總理書法看似寫字,實是寫心!
以手寫心,他用書法為自己築就一方桃花源
周總理書法:看似寫字,實則寫心
周恩來書法:看似寫字,實則寫心
寫作其實就是「寫心」
李碧霞花鳥畫作品,以情入畫,抒情寫心,以心寫意,人畫合一
開心段子:我是寫文章的,寫心靈雞湯的,簡稱「熬雞湯」
會古寫心——馮華春的書畫創作
秦觀的一首詞,以委婉曲折的筆法,抒寫心中的凄苦和哀怨!
融古出新,寫意寫心,走的是師承傳統之路,他的工筆山水畫太絕了
會古寫心——馮華春書畫作品欣賞
承前創新辟蹊徑 我以我法寫心——段性濤畫作欣賞
寫生與寫心
描寫心情的QQ空間扎心短句,每一句都很贊,一眼就淪陷!
描寫心情的QQ空間扎心短句,每一句都很「傷感」,一眼就淪陷!
寫心情不好的句子,總有一句戳中你的淚點!
描寫心情不好的句子,句句傷感失落,哪句戳中了你的心窩?
描寫心情的QQ空間扎心短句,一句比一句「戳心」,勸你別點!
程興林:抱朴守拙 以書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