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徐渭論書法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徐渭(1521—1593),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等別號。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

徐渭是明代的書畫大家,他的花鳥畫一反文人畫恬適閑雅的意趣,直抒激蕩不平的情懷,能夠產生撼人心弦的藝術感染力。他與陳淳並稱明代兩大寫意花卉畫家,其畫風對清代的朱耷、石濤、揚州八怪、海派乃至現代的齊白石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書法擅長潑墨法,以狂草般的筆法縱情揮灑,這種隨意點染的畫法,氣勢磅礴,表達了畫家熾熱激憤的情懷。

山西博物院館藏的這幅徐渭草書《詠月詩》(見下圖),作者師法米芾,筆法奔放狂縱,結體縱橫恣肆,為傳世珍品。雖然內容描寫的是風花雪月、幽幽離愁,卻是筆劃沉勁,豪放激烈。

徐渭獨特的藝術表現力緣於他波折多難的一生。幼時喪父的他聰明伶俐,十幾歲時曾仿楊雄的《解嘲》作《釋毀》一文而轟動整個紹興城。然而,縱使才華橫溢,但他卻因行文不拘禮法,八次鄉試都沒中秀才。

時值倭寇橫行江浙,徐渭毅然投筆從戎。因其喜歡鑽研兵法,屢獻奇計擒拿海盜,得到當時的兵部右侍郎胡宗憲的賞識。然而不久之後,「靠山」胡宗憲被捕入獄,並被處以死刑,徐渭被迫遠走他鄉,極度痛苦之下一度精神失常。他曾用巨錐從耳根刺入幾寸深,之後又擊碎自己的腎囊,採取這種極端的方式企圖自殺。後來徐渭因誤殺妻子被捕入獄6年,獲救後長期流浪於荒涼的大西北。

徐渭的晚年居住在紹興老家的青藤書屋,生活窮困潦倒,靠賣書畫為生。「忍飢月下獨徘徊」是他晚年真實的生活寫照。73歲時,徐渭孤獨凄涼地離開人生,族人將其葬於紹興城。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局部1

徐渭《草書白燕詩卷》 縱30厘米,橫420.5厘米。紹興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錄自賦《白燕詩》四首。該詩卷為後三首。1984年初移交紹興市文管會保管。

釋文: 白燕詩卷 西飛歲歲侯青陽。花發名園何處藏。天子郊禖呈瑞色。 主人台榭有輝光。輕翰掠雨綃初剪。小尾流風練愈長。萬里東歸看 易沒。海天元是白雲鄉。 一時伴侶自應稀。海路空長遇亦非。漢 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搖寒雪。漸下秋空見羽 衣。卻說朱門無可托。玉樓天上任高飛。 素壁紅芳照苑牆。沖花 泛羽唼群芳。霜迷萬瓦單棲渺。草綠千堤片影涼。雲母屏深低縞袖。 水晶簾動拂流黃。西園蝴蝶渾無賴。暗粉飄塵上海棠。 白燕四首。 書似鎮南朱內史一笑。天池徐渭。

書法亡久矣,所傳《書法鉤玄》及《字學新書摘抄》,猶足系之也。然文多拙缺散亂,字多訛,讀之茫然,欲假以系猶亡也。余故為分其類,去其不要者,而稍注其拙、正之訛,苦無考解者,則闕之矣。大約書始執筆;執則運,故次運筆;運則書,書有法也,例則法之條也,法則例之概也,故次書法例,又次書法;書法例、書法,功之始也,書功則便與法之終也,故又次書功;功而不已,始臻其旨矣,故又次書致;書思,致之極也,故又次書思;書候,思之餘也,故又次書候;而書丹法微矣,附焉;書至此,可昧其原乎?故又次書原;書至此然後可以評人也,故又次書評;而孫氏《書譜》大約兼之,故終以譜。

自執筆至書功,手也;自書致至書丹法,心也;書原,目也;書評,口也。心為上,手次之,目口末矣。余玩古人書旨,雲有自蛇斗、若舞劍器、若擔夫爭道而得者,初不甚解,及觀雷大簡雲,聽江聲而筆法進,然後知向所云蛇斗等,非點畫字形,乃是運筆。知此則孤蓬自振,驚沙坐飛,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可一以貫之而無疑矣。惟壁拆路、屋漏痕、折釵股、印印泥、錐畫沙,乃是點畫形象,然非妙於手運,亦無從臻此。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煎茶七類卷》 1592年萬歴二十年72歳壬辰秋仲8月  北京榮寶斎

釋文:

煎茶七類

一、人品。煎茶雖微清小雅,然要領其人與茶品相得,故其法每傳於高流大隱、雲霞泉石之輩、魚蝦麋鹿之儔。

二、品泉。山水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並貴汲多,又貴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貯陳,味減鮮冽。

三、烹點。烹用活火,候湯眼鱗鱗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湯少許,候湯茗相浹卻復滿注。頃間,雲腳漸開,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蓋古茶用碾屑團餅,味則易出,今葉茶是尚,驟則味虧,過熟則味昏底滯。

四、嘗茶。先滌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縈,設雜以他果,香、味俱奪。

五、茶宜。涼台靜室,明窗曲幾,僧寮、道院,松風竹月,晏坐行呤,清譚把卷。

六、茶侶。翰卿墨客,緇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軒冕之徒,超然世味也。

七、茶勛。除煩雪滯,滌醒破疾,譚渴書倦,此際策勛,不減凌煙。

是七類乃盧同作也,中伙甚疾,余忙書,稍改定之。時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書於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園。

閱南宮書多矣,瀟散爽逸,無過此貼,辟之朔漠萬馬,驊騮獨先。

世好趙書,女取其媚也,責其古服勁裝可乎?蓋帝胄王孫,裘馬輕纖,足稱其人矣。他書率然,而《道德經》為尤媚。然可以為槁澀頑粗,如世所稱枯柴蒸餅者之葯。

李北海此帖,遇難布處,字字侵讓,互用位置之法,獨高於人。世謂集賢師之,亦得其皮耳。蓋詳於肉而略於骨,辟如折枝海棠,不連鐵干,添妝則可,生意卻虧。

非特字也,世間諸有為事,凡臨摹直寄興耳,銖而較,寸而合,豈真我面目哉?臨摹《蘭亭》本者多矣,然時時露已筆意者,始稱高手。予閱茲本,雖不能必知其為何人,然窺其露已筆意,必高手也。優孟之似孫叔敖,豈並其鬚眉軀幹而似之耶?亦取諸其意氣而已矣。

古人論真行與篆隸,辨圓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於動,中以靜,終以媚。媚者,蓋鋒稱溢出,其名曰姿態。鋒太藏則媚隱,太正則媚藏而不悅,故大蘇寬之以側筆取妍之說。趙文敏師李北海,凈均也,媚則趙勝李,動則李勝趙。夫子建見甄氏而深悅之,媚勝也,後人未見甄氏,讀子建賦無不深悅之者,賦之媚亦勝也。

待詔文先生,諱徵明。摹刻《停雲館帖》,裝之多至十二本。雖時代人品,各就其資之所近,自成一家,不同矣。然其入門,必自分間布白,未有不同者也。舍此則書者為痹,品者為盲。雖然,祝京兆書,乃今時第一,王雅宜次之。京兆十七首書固亦縱,然非甚合作,而雅宜不收一字。文老小楷,從《黃庭》《樂毅》來,無間然矣。乃獨收其行草書《早朝詩》十首,豈後人愛翻其刻者詩而不計較其字耶?荊公書不必收,文山公書尤不必收,重其人耶?噫,文山公豈待書而重耶?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徐渭《詠月詞軸》 紙本 208×79cm 山西省博物館藏

【釋文】冰輪掛處,有千尋丹桂,七寶層樓。正直一天鋪霽,萬里橫秋。井梧岸柳,伴砧聲一葉西流。當此際,徵人戍婦,何人不動離愁。問甚嫦娥靈藥,夜夜對青天碧海,應悔曾偷。且喜畢離雨順,暈少風柔。陰陽變理,問道傍不喘吳牛。影里山河大地,萬年長印金甌。

中書大書,用肘與腕,蠅頭蚊腳,握中其管。閣而擎之,墨不涴肘,刻竹為閣,創驚妙手,妙手為誰,應堯張叟。

黃山谷書如劍戟,構密是其所長,瀟散是其所短。蘇長公書專以老朴勝,不似其人之瀟洒,何耶?米南宮書一種出塵,人所難及,但有生熟,差不及黃之勻耳。蔡書近二王,其短者略俗耳,勁凈而勻,乃其所長。孟頫雖媚,猶可言也。其似運算元率俗書不可言也。嘗有評吾書者,以吾薄之,豈其然乎?倪瓚書從隸入,輒在鍾元常《薦季直表》中奪舍投胎,古而媚,密而散,未可以近而忽之也。吾學索靖書,雖梗概亦不得,然人並以章草視之,不知章稍逸而近分,索則超而仿篆。分間布白,指實掌虛,以為入門,迨布勻而不必勻。筆態入凈媚,天下無書矣,握入節,乃大忌。雷大簡云:「聞江聲而筆法進。」噫,此豈可與俗人道哉?江聲之中,筆法何從來哉?隆慶庚午元日,醉後呼管至,無他書,漫評古人,何足依據!

夫不學而天成者,尚矣;其次則始於學,終於天成。天成者非成於天也,出乎已而不由於人也。敝莫敝於不出乎已而由乎人;尤莫敝於罔乎人而詭乎已之所出。凡事莫不爾,而奚獨於書乎哉?近世書者閼絕筆性,詭其道以為獨出乎已,用盜世名,其於點畫漫不省為何物,求其仿跡古先以幾所謂由乎人者,已絕不得,況望其天成者哉!

是輩者起,倡率後生,背棄先進,往往謂張東海乃是俗筆。厭家雞,逐野雞,豈直野雞哉!蓋蝸蚓之死者耳!噫,可笑也!可痛也!以余所謂東海翁善學而天成者,世謂其似懷素,特舉一節耳,豈真知翁者哉!余往年過南安,南安其出守地也,有《東山流觴處草》、《鐵漢樓碑》,皆翁遺墨,而書金蓮寺中者十餘壁,具數種法,皆臻神妙,近世名書所未嘗有也。乃今復得睹是草於門人陸子所,余有感於詭者之敝之妄議,因憶往時所見之奇之有似於此書也,而為敘之如此。憶世事之敝,豈直一書哉!豈直一書哉!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徐渭 行書煙雲之興

志稱永禪師千文,本以千計。今雖去其世已遠,而漫無一存者。往年人傳董文簡公家有之,急住,啟匣固佳,然不甚稱也。今從陽和太史家得見此本,圓熟精腴,起伏位置,非永師不能到。問其自,雲得之文成公門客之手。顆顆綴珠,行行懸玉,吾何幸得題其端!

高書不入俗眼,入俗眼者必非高書。然此言亦可與知者道,難與俗人言也。

李斯書骨氣豐勻,方圓絕妙。曹操書金花細落,遍地玲瓏,荊玉分輝,遙岩璀璨。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芙蓉低昂;又如美玉登台,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沿浮霞。桓夫人書如快馬入陣,屈曲隨人。傅玉書如項羽拔戈,荊軻執戟。嵇康書如抱琴半醉,詠物緩行;又如獨鳥歸林,群烏乍散。王羲之書如壯士拔山,壅水絕流:頭上安點,如高峰墮石;作一橫畫,如千里陣雲;捺一偃波,若風雷震駭;作一豎畫,如萬歲枯藤,立一揭竿(筆),若龍卧鳳閣;自上揭竿(筆),如龍跳天門。宋文帝書如葉里紅花,雲間白日。陸柬之書彷彿堪觀,依稀可擬。王紹宗書筆下流利,快健難方,細觀熟視,轉增美妙。程廣書如鵠鴻弄翅,翱翔頡頏。蕭子云書如上林春花,遠近瞻望 ,無處不發。孔琳之書放縱快健,筆熱流利,二王以後,難以比肩;但功虧少,故劣於羊欣。張越書如蓮花出水,明月開天,霧散金峰,雲低玉嶺。虞世南書,體段遒美,舉止不凡,能中更能,妙中更妙。歐陽(詢)書若草里蛇驚,雲間電發;又如金剛瞋目,力士揮拳。褚遂良書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多方。薛稷書多攻褚體,亦有新寄(奇)。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行書白燕詩軸 紙本,縱264.1、橫73.5厘米 浙江天一閣博物館藏

釋文:一時伴侶自應非,海路空長遇亦稀。漢將玉門投老入,趙妃雪夜待人歸。孤回夏日 搖寒色,漸下秋空見羽衣。已識朱門無可托,玉樓天上任高飛。 白燕三。大環。

行書白燕詩七律一首,原有四軸,此為第三軸,題曰「白燕三」,用羊毫書寫,精力充足,結構平衡,字字行行有磊落之氣,筆法如走龍蛇,融會貫通。明末張岱贊稱:「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余亦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款署「大環」, 鈐有「天池山人」、「青藤道士」白文二方印。

凡執管須識淺(去紙淺)深(去紙深)長(筆頭長以去紙深也)短(筆頭短以去紙淺也),真書之管,其長不過四寸有奇,須以三寸居於指掌之上,只留一寸一二分著紙,蓋去紙遠則浮泛虛薄,去紙近則搵鋒(是好處)勢重,若中品書,把筆略起,大書更起。草訣雲,須執管去紙三寸一分。當明字之大小為淺深也。

論書評字:徐渭論書法以及其作品大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是書畫 的精彩文章:

宋金時代耀州窯青釉瓷器賞析
新安畫派 風流彌遠
禪匠書法真跡

TAG:聞是書畫 |

您可能感興趣

黃賓虹論書法
張誌慶:九品論書法
踰越書畫學社論書法與人
論書法的習氣
論書法的奇正之道
簡論書法作品中的虛實關係
古匾欣賞:論作用,錦旗弱爆了;論書法,泰斗汗顏了
王陽明論書法
孫鶴論書法之五一:倪瓚《淡室詩軸》
張瑞田:論書法的審美意義與宣傳功能
品傅山小楷《心經》,論書法「拙」之大境
明代徐渭72歲行草書欣賞《論書法卷》
曾翔論書法:結構才是藝術的生命
世軍論書法之一:韻到書自成
唐 陸機 辯亡論書法真品
顏真卿與懷素論書法,道法自然,書法之妙
書法不是線條藝術—兼論書法的要中之要
田英章先生妙語論書法,喜歡書法和正在學習的朋友值得收藏品讀
在談論書法時,人們常常說的法書是指什麼
孫鶴論書法之五八:徐文長《草書杜甫懷西郭茅舍詩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