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任脈】中庭穴:寬胸理氣,降逆理中

【任脈】中庭穴:寬胸理氣,降逆理中




【讀音】




zhōng tíng




【中庭穴名釋義】




中,中間;庭,庭院。

任脈

沿腹中線上行,脈氣從中間穿過進入庭腕。







【中庭穴位位置圖】





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5肋間,即胸劍結合部(圖①)。



【圖解中庭穴位的位置】





1.仰卧位,先取兩乳頭連線之中點膻中穴,向下量1.6寸處(圖②)。


2.仰卧位,在前正中線上胸骨體與胸劍結合點部可觸及一凹陷,平第5肋間。


3.仰卧位,在前正中線上,胸劍結合部中點處,平第5肋間。




【中庭穴養生功效】





寬胸理氣,降逆理中。


主治胸腹脹滿,胸悶;噎嗝,嘔吐;心痛;梅核氣;咽炎;扁桃體炎;小兒吐乳。




【經穴養療法】




刺法:平刺0.3~0.5寸。


灸法:艾炷灸3~7壯,艾條灸5~15分鐘。


推拿:拿法、按法、揉法、摩法。




【穴位配伍調身祛病】




1.配俞府穴、意舍穴,主治嘔吐。


2.配章門穴、期門穴、膻中穴,主治胸脅脹滿。




【特別說明】





針刺時,局部有酸脹感。






孕育幸福之經——任脈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註: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穴位大全 的精彩文章:

【督脈】中樞穴:利濕健脾,清熱止痛
【胃經】足三里穴養生大穴,穴位功效匯總
【肝經】行間穴:調理假性近視
【經外奇穴】耳尖穴:清熱祛風耳尖穴

TAG:穴位大全 |

您可能感興趣

寬胸理氣、和胃降逆
中醫寬胸理氣 止咳化痰之法:刺激彧中穴
神藏穴:降逆平喘,寬胸理氣
寬胸理氣、降逆止嘔
天突穴: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每日一穴】天突穴: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每日一穴】璇璣穴:利肺清咽、寬胸理氣
寬胸理氣、通利氣道、降痰宣肺
【每日一穴】極泉穴:行氣活血,寬胸理氣
寬胸理氣、止咳利咽
【每日一穴】極泉穴:寬胸理氣,活血通絡
寬胸理氣、寧心安神
中醫認為內關穴是絡穴、八脈交會穴之一,具有寬胸理氣等功效
生氣為啥要「捶胸頓足」,原來跟這個寬胸理氣的「膻中穴」有關
腋下藏著一顆「護心丸」,心痛、胸悶按一按,寬胸理氣
遇事莫急心莫怒,寬胸理氣有督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