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完美主義是對完美的渴望,但更是對缺陷的恐懼

完美主義是對完美的渴望,但更是對缺陷的恐懼

「為什麼Ta總是對我所做的一切都百般挑剔?一旦我做的事情不能令Ta感到滿意時,Ta就會說是我能力不足、是我不夠好。和Ta的相處,常常讓我陷入莫名的恐慌和無助,恐慌自己一不小心又做了令Ta不滿意的事,也因為始終都無法令他滿意而感到很無助。」

這個問題很多次被我們收到,這個Ta,有時是父母,有時是伴侶,也有時是親密的朋友。其實,當一個人對任何事、任何他人都要求得無比苛刻時,往往是因為在Ta的心裡,對自己也有著同樣苛刻的要求。而這些苛刻的要求,通常源自於Ta內心對「完美」的渴望。

比起很多其他問題,完美主義在許多人眼裡常常並不是個「問題」。還有些人,甚至會用略帶炫耀的口吻說道,「我的缺點,就是太過完美主義」。然而,他們也許從未真正明白什麼是「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是一種對完美的渴望,

但更是一種對缺憾的恐懼

完美主義(Perfectionism)被看作是一種人格特質,它影響著人們在思想、情緒、行為上,表現出一種力求完美的傾向(Hewitt &Flett, 1991)。

表現出「完美主義」人格特質的人,即「完美主義者」們,總是希望自己是一個完美的人,也總是力爭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Benson, 2003),與此同時,他們還會要求身邊的人也都要是完美的。在他們的心裡,充滿了對完美的渴望和對缺憾的恐懼(Sara, 2013)。

當然,這世界上的很多人也都渴望完美且害怕缺憾,但不同的是,完美主義者對於「完美的渴望」和「缺憾的恐懼」都是極致的。Slaney等人(2001)提出的完美主義者的「高標準」與「缺陷感」的兩大特點,可以被用來描述他們的這種極致的渴望與恐懼。

高標準(Standards):對完美的渴望

完美主義者對完美的極致渴望,體現在他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與表現的極高要求上。不僅如此,這種高標準還是不斷提升的,他們會在達到了某些既定的標準之後,對自己或他人再提出更高的要求(Benson, 2003)。這些高標準就會激發他們表現得比別人更自律(也會希望他人也能夠自律),也不斷試圖做得比別人更優秀、更成功。

缺陷感(Discrepancy):對缺憾的恐懼

完美主義者們普遍認為「完美」是可以實現的。一旦出現不完美或者有缺憾的狀況時,他們就會認為這完全是「人」的責任,是由於自己或他人自身的缺陷。

* 完美主義者有3種類型

心理學家們按照完美標準的來源(源於自己 or 他人的期望)實施對象(要求自己 or 要求別人)將完美主義者們劃分為三種類型:社會指定型、他人指向型和自我指向型完美主義者(Hewitt &Flett, 1991)。

1. 社會指定型(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m)

社會指定型完美主義者認為,自己之所以追求完美,是因為社會上的其他人,尤其是重要他者(significant others,如伴侶,父母等),都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並且他們會以一種極高的標準對自己做出評判。不同於另外兩種類型,這類完美主義者的完美標準來自於外界。

社會指定型完美主義者認為,只有自己在他人眼中是足夠完美的(自己符合他人的期待),別人才會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只有我做得足夠好,他們才會喜歡我」(Benson, 2003)。因此,他們也會為了獲得別人的認可或更好的對待,而努力討好、取悅他人(people pleaser)。

2. 他人指向型(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m)

他人指向型完美主義者,顧名思義,指的是完美主義者將對完美的苛刻要求指向了他人,即以不切實際的標準來要求別人。在他們看來,身邊的人是否完美,對於自己的「完美」也很重要,因此他們會毫不客氣地對他人的行為與表現評頭論足。

因此,在周圍人的眼中,他人指向型的完美主義者往往是刻薄的、充滿敵意的、憤世嫉俗的;而這類完美主義者自身,又會覺得其他人都是不可靠的、不值得信任的,會時常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這世界上的其他人都那麼不靠譜?」,他們也不可避免地會感到孤獨。

3. 自我指向型(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m)

這類完美主義者,對自身有著苛刻的要求,並且當覺得自己不夠完美時,他們便會極為嚴苛地批評與責難自己。不同於前兩種類型,這類完美主義者通常有更為強烈的成就動機,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成就、避免失敗。

完美主義會在代際間傳承

儘管研究發現,完美主義作為一種人格特質,可能與先天基因及文化環境相關(Basco,1999; Moser et al., 2012)。但在這裡,我們主要想談一談家庭對於完美主義特質形成的影響。

1. 「身為我的孩子,你怎麼能夠不完美」

過於嚴苛的家庭教養,會讓孩子感到無論自己做得再好,也都無法達到父母心中理想化的標準。「還行。不過我相信你下次還能做得更好…」——這是當子女向嚴厲的父母展示自己的成果時,最常得到的反饋。而這種反饋,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有更努力,才能得到父母乃至周圍人的認可(巴斯科, 2000)。

逐漸地,這種取悅父母的需求就會被內化,形成孩子自身對於完美主義的苛刻標準。

另一方面,嚴苛的家庭教養也反映了家長自身的焦慮和完美主義傾向,對於孩子的苛責,其實也反映了這些家長內心對於自己的苛刻要求——「我的孩子的不夠完美,也就是我的不完美」。

2. 「我對你要求高,以免你在外被別人挑剔」

另一些孩子完美主義特質的形成,是由於家長的過度保護。這些父母希望通過自己對孩子的挑剔,來「避免」孩子在外遭受別人的挑剔(巴斯科, 2000)。過度保護的一種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對孩子生活的入侵(intrusiveness),包括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替孩子做決定等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高度侵入式」(intrusive)的教育方式很有可能將孩子塑造成為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那些所謂「侵入式」的家長們在實驗的拼圖遊戲過程中,更經常糾正孩子的錯誤,甚至直接幫助孩子完成拼圖,而他們的孩子則在三年後的跟蹤研究中,表現出更多的自責、低自尊,覺得自己不夠完美,對錯誤無法容忍(Cha, 2016)。

研究者們認為,父母過度保護、侵入式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害怕失敗,覺得父母不信任自己,害怕讓父母失望,也覺得周圍的世界都對自己有著自己無法企及的高要求(Hong, et al., as cited in, Cha, 2016)。

3. 不容許犯錯的家庭氛圍

父母自身的完美主義傾向,對於自己和家人的一絲不苟,也會營造出一種「錯誤是不被允許」的家庭氛圍(巴斯科,2000)。在這種氛圍中,孩子也會從父母身上,逐漸觀察並學習到對自己和/或對他人的苛刻。

「完美」是有代價的,

而且它很昂貴

除了那些真正被完美主義困擾,以及被伴侶的完美主義所困擾的人,大多數人很難理解完美主義的破壞力有多麼大。很多人抱怨他人對自己過分苛刻,然而很多時候,完美主義者自身也備受煎熬。

1. 不幸福的親密關係

完美主義者在親密關係中,很容易表現得過分敏感,對於另一半的意見或看法,他們總會覺得對方是帶有攻擊性的。因此,他們也會表現得更自我防備,通過對伴侶的疏離來避免不完美的暴露。(Burns, as cited in, Sara, 2013)

不僅如此,他們也會以「理想伴侶」的標準要求對方,一旦對方沒有達到ta的要求,就會失望,甚至發脾氣、指責對方,長此以往,就會使得伴侶感到身心俱疲、不堪重負。

研究也發現,相比於沒有任何一方是完美主義者的夫妻,至少有一方是完美主義者的夫妻中,不論是完美主義者自己,還是他們的伴侶都對這段婚姻的滿意度評價較低(Staff, 2016)。

2. 負面情緒

由於過分擔心錯誤的出現,害怕他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也常常因為一些疏失就過度自責,完美主義者很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情緒問題(Hewitt &Flett, 1991; Benson, 2003)。

3. 自殺

負面的情緒以及總覺得自己無法達到「完美」,就很容易讓完美主義者產生絕望感與無助感,從而使他們產生自殺的想法。同時,完美主義者們通常更為謹慎行事,善於計劃,能將自己的意圖和準備隱藏的更好(Dahl, 2014)。這就意味著,一旦一個完美主義者決心結束生命,ta的特質會讓這件事情更容易成功。

完美主義者的十條標準

我們根據學界現有的對完美主義者的描述,總結了完美主義的10條典型表現(Gregoire, 2013; Bailey, 2014)。如果你認為自己遇到了其中的大多數,那麼你可能需要及時尋求專業的幫助。

1. 自我價值源自於成就。任何一個不如預期的表現,都有可能讓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

2. 決不允許錯誤的出現。錯誤是能力不足、自身缺陷的證明。對於過去的錯誤或是任何一個小的錯誤都耿耿於懷。

3. 拒絕做沒有十足把握的事情。

4. 不懂得放手,直到做到「完美」為止。

5. 於你而言,世間所有努力的結果,就只有成功或者失敗,並不存在一種所謂的「已經做得足夠好了」的中間狀態。

6. 對於成就,也並不想慶祝,總覺得自己下次可以做的更好。

7. 對任何人都充滿戒備心,總覺得別人在批評自己。

8. 對其他人也有很高的要求,身邊的人也都覺得你很挑剔。

9. 儘管知道力求完美要付出代價,但仍然覺得這是成功所必須付出的。

10. 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掩飾自己的「不完美」,同時也覺得自己有大量的「不完美」。

面對完美主義,我該怎麼辦?

完美主義不僅不能帶來成功,還可能對人們的親密關係、情緒等造成諸多負面影響。接下來的建議可能可以幫助你與自己的完美主義,或者與完美主義的伴侶更好地相處。

如果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1. 意識到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做到完美。人是生而不完美的,我們總是在不停地犯錯又不停地修正錯誤中度過這一生的。承認這一點,才能讓我們在不同的情境中意識到自己表現出的完美主義傾向,從而也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那些完美主義的想法、行為和感受(Sara, 2013)。

2. 為成功而努力,但學會為「足夠好」而感到滿足

承認「完美」狀態的不存在,並不等於拒絕為成功而努力。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完美主義」,指的是在為成功而努力的同時,學會為「足夠好」(good enough)而感到滿足(Shrivastava, 2012)。

當自己取得成果的時候,給予自己獎賞或鼓勵,讓自己學會為成功而慶祝;當自己儘力了結果卻不如人意的時候,應該為自己的全心全意的付出而感到滿足,這邊是一種「為足夠好而感到滿足」的狀態。

你可以通過記日誌的方式,幫助記錄下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自己出現的「完美主義」的想法、行為或感受,同時,思考什麼才是相對的 「足夠好」的狀態。當自己能夠做到為「足夠好」的狀態而感到滿足時,給予自己一些小獎賞。

如果你的伴侶是完美主義者:

1. 首先你需要明白,你的快樂是建立在你自己的行為與選擇之上的。換句話說,離開或留下,選擇權都在你的手中。Ta的確需要學著接納不完美,但並不是你的責任非要留下教會ta這件事不可。

2. 你需要明白,完美主義可能讓ta變得很挑剔,但完美主義也並不是他們的錯,如果你選擇留下,比起互相責怪,你可能更需要學著與ta的完美主義相處。另外,Hewitt認為,比起對伴侶進行期望管理,看到ta完美主義背後的動機更為重要,比如ta也許需要關愛、接納(as cited in, Benson, 2003)。

3. 另外,在抱怨對方是個完美主義的同時,也許你也需要警惕,自己是否也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把對方的一些合理的建議當成了一種挑剔,過分敏感和自我防備也是完美主義的一種表現。

以上。


來源:KnowYourself

原標題:完美主義是對完美的渴望,但更是對缺陷的恐懼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比起人類,我更喜歡狗
他偷偷關注妻子的社交賬戶,只為送出最棒的禮物
今天,我的貓終於崩潰了
疑似聖戰分子襲擊布吉納法索咖啡館 已致17人死亡
給A-10攻擊機配搭檔 美國空軍測試四款軍機

TAG:界面新聞 |

您可能感興趣

最完美的愛情,是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女人們,完美是相對的,我們可以追求完美,但是不要苛求完美!
「完美」是人一生努力追逐的美好,然而最美好的事情卻是找准自己的位置!
「拼」出來的茶,是對完美的追求
沒有一段關係是完美的,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
完美主義導致的抑鬱症:這樣緩解完美主義對你的影響
全智賢:不要總是去等待完美,而應該把握好現在讓此刻變得完美
不要因一點瑕疵而放棄愛情,在愛情里,需要的是真情,不是完美
不完美的我,因為你們擁有了完美的愛情
在你面前表現的越完美,對你越不可能是真心的星座!
你要找的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而是一個對你而言最合適的人
對不起,我不是一個完美的軍人
完美不是求這個世界的完美,而是求心靈的圓滿
成熟不是走向完美,而是承認人生不完美
不完美,才是真的完美
所有的不完美,都是我們努力的理由
明星的腿美的讓人羨慕,但有些膝蓋也不是這麼完美
成熟是由於社會對完美的磨練,我們要變的成熟而不是世故
一切的不完美,願你我都可以坦然面對
這就是生活,不完美,但很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