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站在宮崎駿背後的製片人鈴木敏一句話成就了《千與千尋》

站在宮崎駿背後的製片人鈴木敏一句話成就了《千與千尋》

名震世界的宮崎駿,只有一個人能與之抗衡——他總是光腳穿著竹皮草履,獨特的思維不論在哪都深受認可,奪下奧斯卡的《千與千尋》,就是起源於他一句「做一個少女生存之力開始覺醒的故事吧」。

這個人就是吉卜力工作室製片人鈴木敏夫。

有1000人在他手下工作,被他挖掘出潛力的人都叫他「鈴木魔法師」,有員工如此形容被他帶動的工作氛圍:「等注意到的時候,就已經捲入其中了。」

NHK跟蹤拍攝的《鈴木敏夫創作的秘密》紀錄片

「我最擅長的是將工作變得不像工作」

作為製片人,鈴木的工作包括從電影的企划到預算籌措,到人員召集、日程安排,然後再到作品宣傳。可以說,從一部電影的最初到結束,鈴木是全部工作的總負責人。

早上9點,鈴木開始了去工作現場的1小時兜風時間,他很享受在那條路上的開車時間,「櫻花開的時候這條路很美,每天經過的時候心都會撲通撲通的」,但迷了路把車開到了死胡同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鈴木基本都是每次繞著路去吉卜力工作室,因為「路上能遇到很多快樂的事」。

到了工作室,鈴木的工作就開始了——帶動工作室的每個人發揮各自的潛能。他有一套自己的工作方法:將工作變成「活動」。

「我最擅長的是將工作變得不像工作,如果說是工作,人們就會覺得無聊,不會想去做。」將工作變成大家都很享受的活動,這一點鈴木非常有自信。

宮崎駿的動作關係著吉卜力的業績、聲望甚至存續,但是鈴木從來都不會催促宮崎駿,所以宮崎駿也得以在一部片子做完之後在工作室悠哉悠哉地自己製作地球儀,作為休息。

鈴木會耐心等待著宮崎駿慢慢將自己的想法構思成熟,這也造就了宮崎駿所謂「漫不經心的製作方式」。「所謂漫不經心的工作,是鈴木最大的計謀,他總是一副沒在鼓動大家的樣子,其實正在鼓動大家」,宮崎駿如此評價。

宮崎駿和鈴木敏夫

鈴木擅長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中汲取創作靈感,《千與千尋》的靈感來源就來自一個朋友的故事。「我一個朋友,一個小夥子喜歡酒吧里的一個女孩,那個女孩平時是很害羞的,很不擅長與人交流。但是因為工作,卻必須要與人交流,在工作的過程中,女孩的潛力得到了挖掘。」鈴木轉而將這個酒吧女孩的故事講述給了正在為創作《千與千尋》而苦惱的宮崎駿,宮崎駿一下子茅塞頓開,於是那個女孩成了電影中「千尋」的原型,作品最終講述了「千尋在工作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最終找回了真正的自己」的故事。

在進行選題企劃時,鈴木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在於抓住時代性,這點也體現在了每一部作品的整個製作和上映過程中。如在進行《幽靈公主》的宣傳工作時,正值日本的泡沫時代,因此鈴木就在宣傳中突出強調「要生存下去」這一點,一下子抓住了所有潛在觀眾的心。

「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別人」

不相信自己,而相信別人,是鈴木的工作原則之一,「我覺得一個人所考慮的事是有限的,不管誰都一樣」。

在進行《地海戰記》的宣傳時,鈴木決定嘗試一些新東西,想用女主角所演唱的插曲來推出整個宣傳,但是,當時CD已經不怎麼好賣了,到底該怎麼做呢?遇到這種碰壁的情況,鈴木就會向周圍的人尋求解決方法。他來到了CD商店,和音樂製作行業的人請教。

話題是從「為什麼現在CD賣不出去了」這一閑聊開始的,在場的人給出了各種答案,「並不是說賣不出去CD,而是現在能賣的歌曲已經漸漸沒有了」「並不是單純的曲子不好,而是所有曲子都很像」。一開始的時候談話還很公事公辦,漸漸地鈴木就開始鼓動大家,帶動著現場氣氛的變化,「喜歡躺著的朋友躺著也沒關係」,也會故意說一些極端的情況來活躍氣氛,讓大家轉換一下一直處於工作狀態的大腦,比如「極端點說,只賣兩百日元怎麼樣?」這種讓所有人哄堂大笑的話。就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人突然想到了相同的CD一套兩張打包來賣這種新手段。大家注意到的時候,商定時間已經超出了原定結束時間兩個小時。

《地海戰記》劇照

鈴木習慣將一部電影所有的分鏡頭放入電腦中,從開始製作到這部電影的相關工作全部完成,他要來來回回把這些鏡頭看一兩百遍。鈴木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可能會用到這些鏡頭,「比如在預告片中選擇怎樣的鏡頭,要給觀眾看什麼樣的畫面,就會在看這些分鏡頭的時候得到啟示」。

不相信自己,相信別人,形成這種獨特風格的背後是鈴木20幾歲時候的辛酸經歷。

年輕時候的鈴木敏夫

鈴木出生於1948年的嬰兒潮年代,他擅長寫作,人生目標是成為一名寫實文學作家。大學畢業後,鈴木就職於大手出版社,被分配在周刊雜誌的特集部,此後作為記者往返於全國各地,一直做著為周刊雜誌寫報道的工作。鈴木對自己寫文章的能力很有自信,「和別人相比,我從未覺得自己哪裡會差」。

但是有一天,上司的一句話深深地刺痛了他,「你寫的報道一無是處,文筆雖好,但並沒有深刻取材,是僅有小聰明的報道」。在那之後,又因為一些小事與上司發生衝突,一年半之後,鈴木被特集部趕了出去。在人事變動時,鈴木進入了剛創刊的動畫雜誌編輯部,這是一個將各個部門的剩餘人才集中起來而創立的邊緣部門。

鈴木對動畫沒有任何興趣,僅僅知道一個「鐵臂阿童木」。就在那時,在一次採訪時,鈴木碰到了37歲的宮崎駿,在兩人初遇的時候,宮崎駿就毫不客氣地對鈴木說:「這種無聊的雜誌,我不想給予什麼評論」,而拒絕接受採訪。鈴木就一直等一直等,直到宮崎駿願意開口。三天之後,宮崎駿開始和鈴木談論一些文學和民俗學相關的內容,從此鈴木就結識了這個「有趣的傢伙」。

像宮崎駿這麼有趣的傢伙都在動畫界工作,這讓鈴木決定開始認真做好動畫雜誌,但是當時編輯部只有6個人,包括鈴木在內,沒有一個人有動畫的相關知識積累。為此,鈴木開始重用一些經常出入編輯部、對動畫有更多了解的學生。雜誌逐漸開始顯山露水,由7萬冊增印到40萬冊。

《風之谷》劇照

在這種大好的形勢之下,雜誌上的連載漫畫也有些被挑選改編成動畫,因為相信宮崎駿的才能,鈴木將《風之谷》這部作品交給他做導演。同時,這部作品也開啟了宮崎駿和久石讓數十年的黃金組合生涯。

從此,不僅僅是日本動畫,整部日本電影史都開始被改寫,世界動畫行業也從此記住了宮崎駿、鈴木敏夫,和他們背後的吉卜力工作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宮崎駿 的精彩文章:

吉卜力製片人鈴木敏夫:那個一句話成就了《千與千尋》的男人
台詞精選|《哈爾的移動城堡》最經典台詞:原來你一直在等我

TAG:宮崎駿 |

您可能感興趣

《千與千尋》宮崎駿瘋狂的創作背後
呼籲《千與千尋》改名,就叫《舌尖上的宮崎駿》吧
動漫壁紙·宮崎駿·千與千尋:愛不是一句話,只是一個動作
《千與千尋》即將定檔,一起看宮崎駿的傳奇之作!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你看出了什麼?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好看在哪裡?
《千與千尋》背後的宮崎駿,被稱為「引退狂魔」,一個一生都在造夢的人
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一場靈幻般的夢!
最近,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上映了!下一部將是
《千與千尋》這麼火,宮崎駿為什麼沒有把它改編成遊戲?
宮崎駿《千與千尋》,小千與小白是友情還是愛情?
《千與千尋》上映在即,宮崎駿公開了一封給中國觀眾的手寫信
宮崎駿《千與千尋》的背後,9個問題,為你揭開神隱的世界!
繼宮崎駿《龍貓》後,《千與千尋》也將上映,網友:又來圈錢?
宮崎駿的4部經典動漫,《千與千尋》上榜,圖四成為他的「絕唱」
宮崎駿筆下最帥的4大男角色:《千與千尋》小白龍上榜,第一是他
我為什麼喜歡宮崎駿的動漫《千與千尋》?
宮崎駿:《千與千尋》最觸動人心15句話
千與千尋、龍貓……跟隨宮崎駿的腳步,看懂日式枯山水
宮崎駿老師的《千與千尋》,你看懂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