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鈔原文:

欲攝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不敢起別種念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則妄想自漸漸消滅矣。即默念,也要聽。以心一起念,即有聲。自己的耳,聽自己心裡的聲,仍然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雲,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心,即意根。口,即舌根。聽,即耳根。心念,口念,耳聽,此三根一攝,眼也不會東張西望,鼻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也不敢放逸懈怠,故名都攝六根。都攝六根而念,自無污雜妄念,故名凈念。凈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故名凈念相繼。能凈念相繼,久而久之,則得念佛三昧。此都攝六根,凈念相繼,為得三昧之第一妙法。故云,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即三昧之別名。如此念之,決有凈念常存,妄念全無之一日。(續編·卷上·復修凈師書)

白話譯文:

要想攝住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常都好像是在佛前一樣,不敢起別的妄想。第二要字字句句,心裡念得清清楚楚,口裡念得清清楚楚。這樣,妄想自然漸漸消滅了。即使是默念,也要聽。因為心一起念頭,就有聲相。自己的耳朵聽自己心裡的聲相,仍然能明明了了。楞嚴經大勢至菩薩說,都攝六根,凈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注重在聽。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心就是意根。口就是舌根,聽就是耳根。心念、口念、耳朵聽,這三根一攝住,眼睛也不會東張西望,鼻子也不會聞別的氣味,身體也不會放逸懈怠,所以叫做都攝六根。都攝六根念佛,自然沒有污雜的妄念,所以叫凈念。凈念必須要常常相繼不斷,所以叫凈念相繼。能凈念相繼,久而久之,就會得到念佛三昧。這個都攝六根,凈念相繼,是得到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所以說,得三摩地,斯為第一。三摩地,是三昧的別名。這樣念下去,一定會有凈念常存,妄念全無的一天。(文:印光大師)

2017盂蘭盆節供燈共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無阿彌陀佛 的精彩文章:

人民日報著名記者講述:三件匪夷所思的真事
勸母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之為究竟有益之孝
凈土宗是他力還是自力?
念佛之人,必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誦經念佛應注意這五個原則

TAG:南無阿彌陀佛 |

您可能感興趣

念佛是第一妙法
印光法師: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印光法師:得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念佛一法殊勝在哪裡
省一法師證念佛三昧的過程
智光文覺法師:生前三大要 第一多念佛
一念清凈一念佛,一念煩惱一念魔
真正的念佛三昧
守培法師:念佛四十八韻
法門無量,念佛第一
一生修持過二十個般舟佛七的妙蓮老和尚,為你詳細開示念佛法門的奧妙
念佛的功德是第一,不念佛的損失也是第一
什麼叫念佛三昧?
聖嚴法師:十一種念佛方法
念佛第一,還是家人第一?
為何說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念佛是消業障第一殊勝之法,凈空法師開示
每日一禪 一心念佛
一念相應一念佛
二六時中怎麼念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