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01

社會即將分層,你處在第幾層?

這幾天追看了幾集熱播劇《春風十里不如你》。

該劇改編自馮唐的小說《北京北京》,講述了一群考入醫科大學的學生在八年的大學生涯中,互相結識,畢業後又幾經坎坷,讓他們對青春時代產生無盡懷念與感悟的故事。

相比於主人公的光芒,劇中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小玉,引起了我的注意。

小玉來自小縣城,是從農村考進北京的高材生,她是班級的第一名,學校的尖子生,全村的驕傲。

片中有一幕劇情。

在女生的宿舍里,剛結識的一群女同學沿著桌邊圍成一個圈,八卦地聊著班級里的各個男生。

看到大家不亦樂乎地聊著男生的長相,小玉就開口問道:「你們怎麼都那麼看重男生的長相啊?」

聽完,一女生便說:「男生的長相當然重要了,天天弄一個國際臉在你面前,你不噁心啊?」

話音剛落,小玉便疑惑道:「國際臉是什麼?是外國人,還是長得像外國的人?」

大家以為她在開玩笑,便沒有理會她繼續討論著。

另個女生提出她的看法:「我覺得我們班的小白也很好,他特別OPEN。」

小玉聽完又怯生生地問道:「小白跟『打開』有什麼關係啊?」

看到大家一臉詫異,小玉更加嚴肅起來:「我說的沒錯啊,OPEN不是『打開、開啟』的意思嗎?比如open the door,open the bag……

片刻安靜後,女生們不由地大笑起來,留下小玉一人一臉漠然地站在了角落裡。

縱觀小玉的成長過程,絕對算是一個灰姑娘逆襲的經歷。

就像劇中她說的一樣:「從小到大我就沒有比別人差過。」

但是,當她真正開始與城裡的孩子生活之後,卻暴露出了許多問題,例如她聽不懂別人談論的話題等等。

她的自卑感,也由此貫穿了她剛開始的整個大學生涯。

在後續的劇情中,她向她的老鄉戴教官吐露了自己的心聲:「以前都是我瞧不上別人,現在她們都瞧不上我」。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戴教官聽後,勸她說:

「這裡是北京,和我們的小縣城不一樣。你知道你那些同學,他們有的父母,那是大醫院的主治醫生;有的呢,是當領導的;還有名教授的兒子女兒,他們天生就比我們見多識廣,這些東西它沒法比。你需要時間適應這個環境,不要計較,習慣了就好了。」

這就是階層。

它代表著接觸的信息,見過的世面,觸及的圈子完全不同。

02

社會階層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美國作家芭芭拉?艾倫瑞克在其作品《我在底層的生活》中描述了她的一段經歷。

她為了體驗美國底層人民的生活,1998年選擇了在不同的城市打工。

每到一處,她都隱瞞了自己的身份,斷絕和過去朋友的來往,全靠1000美元的積蓄開始,不藉助外界任何的幫助,希望可以體驗從貧民區出頭的可能性。

在這些地區,一個沒有學歷的普通人能找到的工作的一般時薪是6—7美元。一天工作8小時也就是50美元左右,一個月工作25天大約就是1250美元。

但是如果想離工作地點近一點的話,往往房租要到600美元以上,這對一個月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來說負擔太重了。

所以她不得不到離工作地點幾十公里遠的地方租房,但這樣交通成本就會上升。即使吃便宜且沒有營養的快餐,一個月還得花費400—500美元購買食物和汽油。

然後,就所剩無幾了。

芭芭拉在不同的城市,換了六種工作,有服務員,有零售,有清潔,有老人服務,但是結局都一樣。她發現自己陷入一個困局:

因為錢不夠,不得不住在偏遠的地方來節省房租;

因為住在偏遠地方,所以不得不花費大量時間在路上;

因為花費很多時間在路上,她用於提升自己和發現更好工作機會的時間越來越少;

為了應付逐漸上漲的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說服自己承擔更多小時的工作或兼職;

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做各種勞苦的工作,她已無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緒爆發;

然後,換一個地方,無盡循環。

這本書很深刻地告訴了我們一個事實:

對窮人來講,只有眼前的苟且,並沒有詩和遠方。改變貧困的局面,對他們而言真的很難。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相反的,觀察那些相對有所成就的人,你會發現他們也無不承認原生家庭對自己的重要性。

今年北京文科狀元熊軒昂在接受採訪時說道:

「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

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

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裡厲害,又有能力的人。」

著名投資大亨巴菲特也說過類似的話:

「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各方面的條件就很優越。

我的家庭環境很好,因為家裡人談論的都是趣事。

我的父母很有才智,我在好學校上學。

我認為,我的父母是世界上最好的。這非常重要。」

這就是階級固化。

它意味著一個人衝破階層,實現理想的幾率越來越小;也意味著一個人傳承家庭的優秀,成為有抱負人群的概率越來越大。

03

普通人能實現階級攀升嗎?

英國有個紀錄片,叫《人生七年》。

導演拍攝紀錄片的初衷,是想驗證英國社會的階層是否難以逾越。

他隨機選擇了14個不同階層的孩子,進行跟蹤拍攝,每七年記錄一次,從7歲開始,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49歲,一直到56歲。

在短短的100多分鐘里,14個人的真實一生就過完了。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最後,這項歷時49年的研究揭露了一個殘酷的事實: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階層在代際間得到了傳承。

有位網友總結的好:

精英傳遞給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從容、自律與不屈不撓。

窮人遺傳給下一代的,多是自卑、短視、暴戾、散漫與輕易放棄。

稟持不同觀念的人,自然擁有不同的視野,採取不同的行動,支付不同的代價,最終也就導致不同的結局。

但,是否有例外?

當然有!

即便是在階層高度固化的英國社會,在紀錄片《人生七年》中,依然出現了一個人,他打破了階層的天花板成功晉陞精英,他就是Nicolas。

Nicolas是農夫的兒子。

你生活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他的學術之路源自於一本關於行星的插圖書,書中豐富的色彩與有趣的故事喚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他開始痴迷地閱讀各種關於科技的書籍。

小學時,有一次老師與同學們正激烈地討論著飛機知識,老師看到他便熱情的說:「你平時那麼愛看書,一定很了解飛機的東西」。

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語,卻讓Nicolas感受到了信任與鼓勵,從此他更用心地鑽研科學知識。

最終,Nicolas憑著牛津大學物理學博士的身份,成為美國著名大學的教授。

社會學家分析:當一個社會漸然固化,也並不意味著所有人,都被固定在原有階層。

總有一些人,會衝破階層禁制,向上攀升。

但階級跨越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戰,少有人能在短短的一代內便順利完成。

不急躁,不焦慮,只要朝著正確地方向持續努力,你就已經走在逆襲的光明大道上了。

換句話說,你現在生活的方式,決定了你未來的社會階層

《雙城記》的開頭,狄更斯這樣寫道:「這是最美好的時代,也是最糟糕的時代」。

願你我能在這樣的時代里,不負自己。

作者:夏穆,新媒體工作者。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精讀 的精彩文章:

你人生所有的困窘,都是源於安於現狀
《我的前半生》:賀函愛上閨蜜羅子君,唐晶到底輸在哪裡了
如果你讀過這篇寓言,你會知道如何面對當下的迷茫
《我的前半生》:無論結婚或是單身,這樣的女人才會幸福
你的眼界和思維,決定了你的格局,兩個方法幫助你提升

TAG:精讀 |

您可能感興趣

看待教育的方式,暴露了你的社會階層
你的臉暴露了你的生活方式
你說話的方式,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你穿的衣服,暴露了你的生活方式
你花錢的方式,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你的穿著,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衣服,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家,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身材,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聊天的方式,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
你吃飯的方式,暴露了你的層次
你的讀書方式,暴露了你的層次
你的穿著,暴露你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品味「暴露」了你的社會階級
你的衣著,暴露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臉,暴露了你生活的樣子
人在他鄉,你的衣服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面容,暴露了你的生活狀態
你的房間,暴露了你的生活層次
你的頭髮,暴露了你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