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一):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一):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一):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蘭室秘藏》依病分為二十一門,每門下先論後方,內容涉及內、外、婦、兒諸科,載方多為李東垣自創方劑,可謂是李東垣學說之集大成者。消渴七方是指《蘭室秘藏·消渴門》中所載的和血益氣湯、當歸潤燥湯、生津甘露湯、辛潤緩肌湯、甘草石膏湯、甘露膏和生津甘露飲子七首方劑。七方的主治相似,除生津甘露飲子外,皆以口舌乾燥、能食而瘦和便結溲數等症為主,熱盛津傷的特點明顯。各方主治稍有區別之處,如當歸潤燥湯主「兼喜溫飲」,亦非主要矛盾,故七方用藥多涉石膏、黃連、黃芩等甘寒、苦寒之品,這與李東垣以甘溫補土為主的一般看法有所不同。同時七方多用當歸、桃仁、紅花等甘、苦、溫之品,並以升麻、柴胡諸風葯貫穿其中,又異於尋常治消方劑的配伍。消渴七方的特殊性,導致了李東垣之後其雖屢見《衛生寶鑒》《赤水玄珠》等書,但抄錄者多,而對其系統解讀者少,因此,長期以來,消渴七方作為一個整體並未得到醫家的充分認識。

1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一):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蘭室秘藏·消渴門》集中體現了李東垣對消渴病的認識,對消渴七方的制方思想有重要提示作用。李東垣在篇首引《素問·陰陽別論》「二陽結謂之消」,認為「結者,津液不足,結而不潤,皆燥熱為病也」,主張消渴的病機主要在陽明燥熱,手陽明大腸主津,足陽明胃主血,若數食甘美,陽明熱盛,耗傷津血,則熱淫燥盛而病消渴。李東垣治消渴,遵《黃帝內經》倡用蘭香等辛味之品,而禁服膏粱、芳草、石葯,一則闡明消渴病的飲食宜忌,二則糾魏晉以來用鉛丹、石脂等慓悍燥烈治消之弊。

對該病分類和傳變的認識,李東垣從「三消」說。

消渴分「三消」論治肇於北宋,如《太平聖惠方》曰:「夫三消者。一名消渴,二名消中,三名消腎」。

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一):消渴七方制方思想探源

劉河間據《黃帝內經》認為,以「三消」分證,所涉雖廣,然「其燥熱一也,但有微甚耳」,一反前人以消渴為「上實熱而下虛冷」的固見,倡導統一從燥熱論治「三消」。

李東垣承劉河間,以「舌上赤裂,大渴引飲」為膈消,「善食而瘦,自汗,大便硬,小便數」為中消,「煩躁引飲,耳輪焦干,小便如膏」為腎消。同時李東垣重視既病防變,將治療重點放在上消和中消,所謂「上中既平,不復傳下消矣」。若誤治失治則末傳瘡疽、中滿。李東垣制消渴七方,又深受其師張潔古「用藥法象」和「臟腑標本虛實寒熱用藥法」的影響。張潔古發揮《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味厚薄理論,將藥物依四時五運之氣分為「風升生、熱浮長、濕化成、燥降收和寒沉藏」五類,意在置人體於天地之間,以藥物模擬四時五運之序調和人體。同時張潔古又據《素問·臟氣法時論》以藥物氣味內應臟腑,並進一步以臟腑為綱,以標本、虛實、寒熱為目,立用藥規矩。這種天人相應觀指導下的氣味補瀉理論,「外應運氣,內合臟腑」,李東垣用藥制方從中獲益良多。

下期:論《蘭室秘藏》消渴七方(二):消渴七方的配伍特點

安宏,陳子傑,高思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黃中醫說 的精彩文章:

明代醫家用「黃連」五:消渴
國醫大師朱良春教授痹證臨診三要訣一:主線為「益」,益腎壯督
國醫大師孫光榮論「觀其脈證」:辨證元素記心中,四診最重基本功
明代醫家用「黃連」六:嘔吐
白花蛇舌草藥對的臨床應用二:白花蛇舌草與黃芩、紫花地丁

TAG:神黃中醫說 |

您可能感興趣

中醫推薦糖尿病(消渴症)食療三方,收藏啦!
名醫名方——消渴煎
糖尿病?古人早有解法,千年驗方,簡單治癒!附:4種消渴食療方
名方妙用:消渴自古多變故,仲聖療之無定法(糖尿病專題)。
同仁堂好中醫栗德林:芪黃消渴方治療糖尿病
陳衛川:消渴煎
觀扶陽派對消渴病的見解
消渴肥胖脂肪肝,黃煌教授妙用五苓散
都氣丸+黃芪—治療消渴
沒想到一味簡單的中藥,卻有利濕熱、治淋濁、止消渴的妙用
中醫這樣說「消渴」,糖尿病需要辨證治療和調養
消渴、便秘、痔瘡、流鼻血,沒想到這種野菜竟是良藥!
這種補腎的良藥,對腰酸、遺精、盜汗、消渴等症效果良好!
寒濕二火影響消渴發病
純中藥治療2型糖尿病驗案 調補陰陽治消渴
中醫的消渴症與糖尿病
這種補腎的良藥,對腰酸、遺精、盜汗、消渴等症都有效!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常吃它,能治消渴,穩定血糖不升高
良藥知母,主治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糖尿病患者慎用老葯消渴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