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殲20座艙的秘密:飛行員頭部和身體,都被頂級烈性炸藥包圍

殲20座艙的秘密:飛行員頭部和身體,都被頂級烈性炸藥包圍

圖:殲20座艙微爆索

包括殲20在內,在現代高速戰鬥機的彈射救生過程中,能讓飛行員安全離開飛機的先決條件,都是要為座椅的飛行路線創造出一個乾淨的「通道」。

這個過程中最大的阻礙,就是怎麼處理座艙蓋,不讓它擋路。目前主流的兩種方法,一種是直接拋飛座艙蓋,而另一種則是讓彈射座椅從座艙蓋框架中穿過去。傳統設計上,拋蓋彈射需要0.3-0.4秒時間清空通道,而穿蓋彈射只需要0.1秒——不過拋蓋形成的通道要更通暢。

圖:拋蓋彈射救生

圖:F22通過加裝拋蓋火箭,以更大的重量和更高的設計製造維護成本為代價,獲得了與穿蓋彈射相同的救生速度。

從最近公開的閱兵鏡頭來看,殲20的彈射通道清理採用了非常罕見的雙模設計;既採用了爆破穿蓋彈射,也保留了最早原型機上使用的火箭強化拋蓋彈射。但是目前還不清楚這兩種模式怎樣配合協調,各自在何種條件下使用。

殲20在最早的原型機設計上,座艙蓋設計幾乎完全參考F22,採用無框全透明設計,以強化飛行員肉眼視野為主。但是透明材料的力學性能天生很差,使得殲20需要採用更大厚度的光學玻璃才能滿足同等飛行速度下的抗壓要求,重量代價很大。

圖:注意座艙蓋前端的拋蓋火箭

現代戰鬥機座艙蓋玻璃實際上都是有機聚合物,韌性很好。在F22和殲20這樣高速性能、特別是中低空持續高速飛行能力要求突出的機種上;無框風擋必然帶來的大厚度特徵,同時也使得它們很難在保證飛行員安全的前提下,使用穿蓋彈射。

圖:穿蓋彈射,注意座艙玻璃碎片

因為穿蓋彈射的核心環節,是要用含有猛炸藥的微型爆炸索,將整個座艙玻璃進行預先破裂;這個過程中,爆炸索會在距離飛行員頭部極近的距離上爆炸。

圖:F35的內框和微爆索

後來殲20的座艙蓋設計在略微犧牲一部分視野,加裝內框架,減小座艙風擋玻璃厚度以後,不僅減輕了重量,也為穿蓋彈射的應用提供了基礎。在後期的殲20原型機上,就能見到座艙玻璃上敷設的微爆索了。

按照通行的飛機設計措施,戰鬥機使用的這類微爆索,肉眼能直接看見的是其中小部分——被稱為上部微爆索;實際上它的大部分,都是沿著框架邊沿安裝、並用薄鋼板壓緊的,被成為周邊微爆索。

圖:一種典型設計案例

這種微爆索,通常是以黑索金(爆速8640米/秒)或者奧克托金(9110米/秒)一類的頂級猛烈炸藥,封裝在含有3-5%銻的鉛合金軟管中製成;而軟管外面,還有鉛箔和護套(玻璃鋼或者高壓聚乙烯材料)。而常見的TNT炸藥,其爆速僅有6942米/秒。

當然為了保證飛行員的安全,微爆索的炸藥雖然性質兇猛,但是總量是被嚴格控制的;通常的技術標準是,在玻璃厚度不超過10毫米時,炸藥用量不超過1.1克每米。

如果想第一時間獲取深度軍事分析文章、向作者提問互動、關注作者又在國內的專著文獻中挖掘到了哪些有意思的信息,請搜索並關注微信公眾號「候知健」或者「txzzhzj」。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候知健 的精彩文章:

俄特種兵塑料布頭盔實戰被擊穿血跡斑斑,為何不用鋼盔?
真實狙擊手戰場記錄:傻子才靠窗戶,能坐著打槍絕不趴著
中國出口全球最多頂級防彈衣頭盔,核心技術依然受制歐美
中國軍警防彈衣最高六級,僅相當國外三級,防不住穿甲彈

TAG:候知健 |

您可能感興趣

揭秘這種殲20飛行員秘密裝備「蓮蓬頭」頭盔的神秘面紗
印度又發墜機事件,飛行員丟掉副油箱和炸藥,在人口密集區爆炸!
最致命的晾衣架:美軍核轟炸機飛行員調皮,用巡航導彈掛架晾衣服
美軍60架頂級戰機全部停飛,飛行員緊張,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殲20最科幻的裝備,世界級頭盔顯示器,飛行員「指哪打哪」
一架美國軍機秘密飛過海峽,飛行員手中飲料爆炸,駕駛室冒出黑煙
為什麼戰鬥員飛行員穿的飛行服都是連體衣呢?
印度空軍再墜機:頂級飛行員罹難,殘骸散落百餘米!
殲20飛行員出航穿雙層紙尿褲:座艙掛滿巧克力 全是空軍特製
一架飛了900公里的戰鬥機:駕駛艙裡面居然沒有飛行員!
蓮蓬頭?殲-20 飛行員佩戴的頭盔,是世界級頭盔顯示器!
神話破滅!以色列空襲俄國頂尖防空導彈,飛行員:瞬間被全部摧毀
中國隱身戰轟曝光一個機頭,可並列坐兩飛行員,專家:殲20風頭被搶
歷史上最早的戰鬥機,沒有配槍炮,飛行員卻會帶一種秘密武器
印度空軍打造被俘飛行員版超級英雄:寧吃一摞文件,不向巴鐵泄密
在空軍飛行員的心中,都有一頂「金頭盔」
飛行員精神崩潰 駕駛30噸重型轟炸機撞向機場 50名戰友灰飛煙滅
空軍飛行員衣服為什麼是連體的
殲-20靚照曝光,飛行員頭盔外形科幻,直追美軍尖端水平
揭秘艦載戰鬥機飛行員:27畝甲板上的刀尖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