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鮫珠傳》:有成熟「IP」依然講不好故事
「重工業化」電影產品與講好故事,並非是對立不能共生的,如《阿凡達》。而《鮫珠傳》般只重視IP、卻忽略其他的創作方式,恐怕將越來越難以忽悠到大眾。
主演王大陸的表演風格模仿傑克船長。圖片來自新京報網
文/阿木
隨著近幾年內地電影市場的急劇發展,IP、網大、魔幻、奇幻、小鮮肉、重工業化等,成了屢見不鮮的名詞,只不過在眾聲喧囂之中,是一部部徒有其表的影視作品,而難免得到了眾多的批評、詬病及吐槽,如各個版本的《盜墓筆記》系列、《鬼吹燈》系列,還有《幻城》、《十里桃花三生三世》等,而這部《鮫珠傳》也缺乏明顯的改善,成為一部徒有其名、又不知所云的奇幻動作片。
十多年前的網路文學繁盛發展時,江南、今何在、潘海天等奇幻作家共同創造出一個架空但又比較詳細的「九州」時空,且設定了大致的歷史朝代、各族人種等,供眾多的作家共同豐富其傳奇,而代表作包括了《九州·縹緲錄》、《海上牧雲傳》等。而《鮫珠傳》則是「九州」傳奇里的一段,按理說,既然已經有了成熟的小說敘事體系作為依託,影片並不難講述好這樣的一個「民間英雄組隊拯救世界」的傳奇故事。但這明顯是高估了編導的創作力。
影片的整體架構是山寨版的《銀河護衛隊》:一個小賊去偷竊某件他並不知情的寶物,也惹到了很大的麻煩,他只能是與新認識的隊友們,插科打諢增進一下感情,再打打怪升級,也明了自身的非同尋常的身世。但《鮫珠傳》又不想拘泥於極少數的人或種族,也試圖在不足兩小時的敘事篇幅里儘可能地架構出「九州」的傳奇。於是,很多人物走馬觀花般的臉譜化,如影片前面讓男主去偷取寶物的神秘女子,就那麼神秘地從影片之中消失了,讓人摸不著頭腦她究竟想要得到那鮫珠是為了什麼。
人物的個性特點也是說變就變,如王大陸扮演的男主角,前面還在目中無人地冒險,突然又貪生怕死變成小毛賊,又突然地就頓悟成敢於直面一切困難的英雄,讓人摸不著頭腦。更別說那個一直絮絮叨叨的王子,插科打諢搞笑也要看場合吧。
相比之下,特效是影片里最好的一部分,但也只是相對於這部影片或者大部分的國產「奇幻/魔幻」動作片來說,特別是一些外景地,影片用五彩斑斕的動植物渲染出奇異的風情,較為賞心悅目。或許是動作戲不出彩,影片的眾多打鬥場面選擇在黑夜或者較暗的地方,試圖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但也讓動作感打了折扣。更何況,有些動作特效場景明顯是山寨了好萊塢,如男女主角他們逃獄的那一段,直接複製粘貼了《分歧者》。這跟即將上映的另一部科幻動作片《星際特工:千星之城》有一拼,在某些場景時以五彩斑斕的景物給人「奇異」感,但敘事、人物、動作場面等,則是難以讓人深入或共鳴。
同期上映的國產動作大片《戰狼2》的內地票房即將跨過50億大關,這也讓部分影視工作者看到了內地市場的巨大潛力。但也希望電影人在追求動作、IP等元素的同時,也看重影片的人物刻畫、故事講述等。畢竟,「重工業化」電影產品與講好故事,並非是對立不能共生的,如《阿凡達》。而《鮫珠傳》般只重視IP、卻忽略其他的創作方式,恐怕將越來越難以忽悠到大眾。
阿木(影評人)
編輯:梁適
本文為新京報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22年前的滅門案兇手竟是「知名」作家,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國人出境游為何不再熱衷「買買買」
※網路作家頻陷抄襲風波,網文生產機制也該「背鍋」
※《戰狼2》贏了票房更贏了尊重
※唐山大地震紀念牆補刻610人:沒有誰該被遺忘
TAG:新京報評論 |
※《龍珠傳奇之無間道》這麼火?終於知道為什麼了
※彈珠傳說:當年最燃的國漫,彈珠玩具無人不知,今銷聲匿跡
※彈珠傳說:當初做這部動畫本是為了賣玩具,結果現在公司都沒了
※《龍珠傳奇》大結局她主動要做皇上女人,卻紅顏薄命,玄燁終成一代孤君
※龍珠傳奇:鰲拜獲釋後主動交代了銅匣之謎,易歡裝病報信未能得逞!
※龍珠傳奇:風院的媽媽一眼就看出易歡是女扮男裝,她讓人把易歡關了起來!
※有生之年系列,童年經典彈珠傳說要出續作了?第二季正在製作中!
※《龍珠傳說》上線美國Android!鳥山明為其設計新角色!
※格力:董明珠傳
※《龍珠傳奇》結局揭秘:李易歡離開康熙歸隱山林,朱慈煊愛雪傾城
※龍珠傳奇:皇帝搶親記
※沈珍珠傳奇:兩代皇帝尋找近半世紀 失蹤成千古之謎
※楊紫在《龍珠傳奇》中的五款造型讓秦俊傑動了心
※解密天珠傳播到了西藏大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