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是不是一種罪?
虢國夫人游春圖
楊貴妃長啥樣,野史稱楊貴妃有70公斤,正史並無詳細記載。五代人和宋人撰修的《新唐書》《舊唐書》,「楊貴妃傳」中「姿色冠代」「資質豐艷」之類的辭彙,「豐艷」很難解讀為「豐滿」。唐人繪畫,似乎又支持楊貴妃是個胖子的說法,其實這同樣不太可信。
鄧芬 貴妃出浴圖 立軸 設色紙本
長安人周昉是唐代的畫家,一生畫了很多胖美人,其中也包括楊貴妃。繪畫比文字更直觀,楊貴妃是不是就是周昉畫的那麼胖呢?不一定。畫胖子是周昉的風格,《宣和畫譜》即稱其「畫婦女多為豐厚態度者,亦是一弊。」所以,繪畫也只是一種參考。
唐周昉揮扇仕女圖
最早描述楊貴妃形象的文獻是五代人的《開元天寶遺事》:楊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使侍兒交扇鼓風,猶揮汗不止」。胖子愛出汗,細節都出來了,楊貴妃還能不胖?但是,南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直斥《開元天寶遺事》為「淺妄之書」。瞎寫一氣,這就沒法相信了。
周文矩《貴妃出浴圖》
古人為什麼堅持楊貴妃是胖子呢?純屬文人雅好,跟周昉的審美傾向差不多。宋人蘇轍《周昉畫美人圖》詩云:「擁扇執拂知從誰,瘦者飛燕肥玉妃。」「環肥燕瘦」,高度概括而凝練,楊貴妃的形象也就這麼藝術化了。
周昉簪花仕女圖
宋人《楊太真外傳》中有個挺生動的情節,說是唐玄宗瀏覽趙飛燕傳時,見到書中稱趙飛燕體態輕盈,經常擔心被風吹倒,便對楊貴妃戲語:「你可沒有這個顧慮,再大的風也不怕!」想想看,真是一坨肉圪塔,唐玄宗對寵愛的人也不會這麼毒舌的。
殷球 貴妃出浴圖
但是,楊貴妃固然不會太胖,是個瘦子也不太可能,因為這姑娘特能吃,是個典型的「吃貨」。俗話說:「胖子是吃的,瘦子不是餓的」。楊貴妃特能吃,京城的美食吃了個遍,接著吃郊區的「農家樂」,最後吃到了天涯海角。——「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杜牧就是這麼臭楊貴妃的。
荔枝
荔枝不僅味道鮮美,還有開胃益脾促進食慾之功效,楊貴妃吃完這個接著吃,瘦身估計是有點不可能。杜牧的詩有點誤導——他指責的是為了滿足「吃貨」,大唐要為她髮長途特快專遞,是件非常勞民傷財的事情。其實,荔枝從千里之外的南方運到京城,利用的是朝廷的驛站。事多事少,驛站都得正常運行,給楊貴妃帶點土特產,並不增加多少朝廷的運費。
唐周昉揮扇仕女圖局部
宋代的蘇東坡則比較贊成杜牧的觀點,他寫了一首《荔枝嘆》:「飛車跨山鶻橫海,風枝露葉如新采。宮中美人一破顏,驚塵濺血流千載。」蘇東坡太誇張,楊貴妃點的這點美食,哪有那麼血腥?蘇東坡又寫過一首《惠州一絕》:「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自己吃,他又找到理由了。
荔枝
安史之亂中,楊貴妃在馬嵬驛士兵嘩變中被處死。處死楊國忠有些道理,但楊國忠與楊貴妃所作所為,畢竟有所區別。瀏覽一下楊貴妃的經歷,讓人耿耿於懷的莫過於吃荔枝。「吃貨」有罪,並且是死罪,這大概就是後世文人的一個邏輯。
馬嵬驛


※什麼樣的大臣,皇帝既喜歡又痛恨?
※孔夫子言「仁者壽」,都有哪方面深刻的道理?
※「北大」「清華」資格老?跟這所大學比全都屬於「小老弟」!
※什麼事皇帝基本不做,老百姓更不敢做?
※一座尼姑庵的是是非非,見證亂世的成王敗寇
TAG:閑情偶記 |
※擼串必吃的幾種美食,吃貨肯定一種都不放過,你是不是也一樣
※吃過1種不能說自己是吃貨,吃過3種以上是高級吃貨,你是不是吃貨呢?
※當吃貨遇到這樣的幾種情況,哪一種是你不能忍受的
※這幾種「奇葩」美食,吃過三種才算得上吃貨,不知道你們吃過幾種呢?
※這幾種零食,即使是不挑食的吃貨都不想吃第二次!有你喜歡的嗎?
※是什麼樣的美食讓你成為了一枚吃貨?我是因為最後一種
※你是不是吃貨?草莓蛋糕和珍珠奶茶,只能吃一個,你怎麼選?
※心太軟是歌曲么,如果你問的是一個吃貨,答案讓你意想不到,因為「心太軟」是一種食物
※愛吃辣的吃貨,去這些店可能是條不歸路!
※有時候,錯過也是一種幸運!雞樅菌與劇毒蘑菇,吃貨們可別分不清
※吃貨的你了解這五種味覺嗎,什麼,不止五種?
※有一個吃貨女兒,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中國吃貨也認慫?面對這幾種非洲美食,敢吃的都不是一般人
※老乾媽還有這麼多種口味,吃過三種以上,不是吃貨就是賣辣醬的
※對吃貨來說,禮物不能吃真是罪過!
※吃貨!真正的吃貨!一次來十份泡否不是問題!
※據說吃過這幾種美食的都是真正的吃貨,驗證一下你是真的吃貨嗎?
※你是哪種吃貨類型?
※打火鍋必點的4種素菜,要是你連這些都沒吃過,你就不是吃貨了!
※這幾種美食是所有吃貨的最愛,卻特別臟,你吃了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