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記憶碎片》到《敦刻爾克》,諾蘭一直都是一個很酷的導演
克里斯托弗·諾蘭作為一度被粉絲推崇的電影大神,從出道開始,近乎保持的每兩年一部作品的速度進行創作,並且除了《失眠症》以外,評分都是一水的高,可以算是一個有質也有量的導演了。他的《記憶碎片》曾讓人眼前一亮;《黑暗騎士》重新定義了超人英雄;而那一年在國內一上映,就席捲票房的《盜夢空間》更是讓人深深的折服。
2001年,諾蘭憑藉《記憶碎片》嶄露頭角,全片有黑白和彩色兩種敘事組成畫面,一共是45個段落,故而稱為碎片,倒敘與正序相連,讓觀眾有很強烈的參與感,感同身受主人公類似的失憶感受。而上下片段的不關聯使得我們必須善於發現各個碎片段落之間的時空關係。從這一部影片開始,諾蘭的風格就有所開掘:複雜又嚴密的邏輯性(主要是敘事結構方面的邏輯),略顯灰暗的詩意和英倫的高貴氣質。
其電影鬼斧神工的結構,除了《記憶碎片》就是《盜夢空間》,打著「向他人植入思想」這一吸引人眼球的概念,進行了夢中夢的結構塑造。諾蘭最大的優勢便是設計敘事迷宮,複雜敘事在其電影中大肆流行,《盜夢空間》里,他應用了最擅長的交叉剪輯以及多個平行時空里的最後一分鐘營救(即使表現方式均為「墜落「),在主線人物之間穿插多層敘事的嵌套,各層夢境的節奏也不一樣。
好萊塢的超級英雄系列本質上都是極具英雄主義的童話故事。而在諾蘭的《蝙蝠俠:黑暗騎士》里,他在其中引入了一些真正的政治和社會問題,這一點是不同於其他超級英雄系列的。諾蘭秉承著一種參透,將很多社會灰暗的一面展現出來。
英國的文化特質從其先發的各種革命中就可以看出還包含著實踐精神和經驗主義。諾蘭的電影中也有這種文化特質——一路在實驗。據悉,他的新片《敦刻爾克》開始的架構很簡單,甚至大膽地提出想要不用劇本,即興拍攝。整個電影由三條故事線展開講述戰後倖存者的故事。三條故事線有三個不同的時長,環環相扣,最後在高潮處會和,整個劇本其實只有76頁。


TAG:影視雜貨鋪 |
※老照片,哈爾濱的時光記憶,帶你去看一個你沒見過的哈爾濱
※《伊迪絲芬奇的記憶》和站在它背後的那個人
※《偶爾會想起,有一種記憶是媽媽的味道》
※《灰與幻想的格林姆迦爾》這部動漫有哪些亮點和記憶點?
※巴赫:一個普通人的記憶
※我甚至連他的一張照片都沒有,他只活在我的記憶里。——《泰坦尼克號》
※《迪迦奧特曼》有一種愛情叫「大古和麗娜」,感謝記憶里有你們
※摩根弗里曼:一個時代的記憶
※尋找照片中珍藏的記憶,告訴你一個真實的雷鋒
※《刀劍神域》桐人的希望來了,這一細節,暴露愛麗絲記憶正在復甦
※《西遊記》中沙僧的一句台詞,火到如今,網友:成為我的經典記憶
※記憶里的一顆籽
※《記憶碎片》愛 是一切
※《頭號玩家》堪稱史上最佳?斯皮爾伯格的大電影,燃爆你的記憶!
※尼泊爾,加德滿都,記憶中的這座城!
※奧斯卡拉片:這封「家書」講述了一個國家的記憶
※睡不著|阿方索·卡隆的《羅馬》:不止是記憶
※《我是特種兵》小庄無意識記憶揭秘,超強記憶都是這麼練出來的!
※你記憶中的奧特曼是什麼樣子的?
※《哈利波特》小天狼星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網友表示他是一代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