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寒則凝大腹便便艾炙下

寒則凝大腹便便艾炙下

縱觀許多肥胖人士,大腹挺挺、走路艱難、百病叢生。特別是肥人要降糖、降脂、降壓,治療都非常困難。究竟腹部為什麼這麼重要呢?

根據經絡分布的規律;《黃帝內經》講:「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

根據十二經脈這種分布規律,不難發現人體有一個天大的奧秘,陰經與陽經在手足交接。陽經與陽經交接在頭部;而陰經與陰經交接在腹部。根據中醫觀點:陰屬寒,寒則凝的定律。

腹部正是六條陰經聚會的地方,所以腹部是先天最容易寒凝的地方,猶如中國的北方一樣。根據寒則凝的定律,寒凝最容易使有形的物質特別是脂肪凝結積聚。

俗話講: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腹部往往是首先形成肥胖的根源,長此以往痰濕瘀毒、脂肪寒凝積聚於腹部,堵塞經脈,造成經脈不通,氣機升降不暢,嚴重影響了經脈正常運行,腹部越積越大,甚至久積成病。所以說腹部積聚的形成便成為了萬病的根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食同源達人 的精彩文章:

滋肝補腎羅漢果茶
潤而無寒太子參瘦肉湯
氣陰兩傷血虧虛,老年便秘吃蓯蓉
溫中暖下檸檬羊腩湯
平補氣血党參葛根豬展湯

TAG:葯食同源達人 |

您可能感興趣

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 —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
人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瘀則堵
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凝則瘀 —>瘀則堵—>堵則瘤—>瘤則癌
人生病的步驟: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瘤則癌!如何打破?
瑜伽體式如水,水的智慧在於變化,遇寒則暖,遇暖則融!
虛則寒,寒則濕,濕則凝...瘤則癌!如何打破?
寒則凝,凝則瘀,瘀則堵,堵是百病之源,這個理論是不是騙人的?
胃陰則和中,胃寒則溫補:胃病辯證調理,中醫有這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