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正在悄悄懲罰不「自律」的人!愛做6件事長壽與你無緣
明知要早睡,卻忍不住熬夜追劇;明知飲酒傷肝,卻擋不住勸酒的人;明知鍛煉有益,卻一步都懶得走……生活中,很多人並不缺少健康常識,更多是缺乏自律精神。
GIF/102K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最新研究指出,自律性強的人才能擁有更多健康優勢。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教你克服惰性,踐行規律、健康的生活。
受訪專家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 楊秉輝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張侃
自律的人更長壽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研究指出,自律性強的人,血液中的膽固醇和C反應蛋白(與炎症相關)水平低,腰圍更小,代謝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更低,社交方面也有更多優勢。
美國加州大學的研究也指出,自律的人能抗拒酒精等誘惑,比生活散漫的人多活4年。
美國專欄作家史蒂夫對此深表同意。他說:「20歲時,我的生活雜亂無章。睡眠時間是凌晨4點到下午1點,常吃快餐,不愛運動,每天過的渾渾噩噩。」所幸,經過14年的點滴改變,史蒂夫養成了規律生活的習慣。
如今,他每天5點起床,對照便箋上的每日計划去行動;每周拿出6天時間來鍛煉;新鮮蔬菜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自律帶給他健康和樂觀的生活。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張侃說,自律是個人根據自我和環境等狀態,選擇與自己最匹配生活方式的一種能力,並能控制自己的慾望,獲得更大的身心享受。
我們可以根據情緒控制、自我認識等心理測評,來判斷自己是否擁有自律能力。
史蒂夫則指出,每個人都可以思考這樣幾個問題:
我每天都在同一時間起床嗎?
家裡井井有條嗎?
會出於健康考慮來選擇食物嗎?
回答的「是」越多,自律性越強。
不自律的「三字經」
張侃說,人們很難培養自律的生活習慣,原因有二:一是在青少年期沒有培養起健康意識與行為;二是成年後沒有確定明確的健康目標。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楊秉輝說,很多慢病患者自律性差,可以用一套「三字經」來概括。
1
服藥亂
很多慢病患者存在忘記吃藥、隨便補服、驟然停葯等不合理用藥行為。
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顯示,全球按時服藥率僅為50%。不按時服藥會使病情惡化,治療費用更高,還會帶來更多痛苦。
2
不運動
研究顯示,在開始一項運動3個月後,就有約50%的人放棄。
英國麥克米蘭癌症援助中心發現,缺乏運動減壽3~5年,更易患癌症、心臟病、中風等疾病。
3
不忌口
慢病患者應注重飲食規律,遵循少鹽少油、多吃蔬果、合理膳食等原則。
但一些人難以改變多年養成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外出就餐更難管住嘴。大魚大肉、暴飲暴食、不愛吃菜會導致「三高」、尿酸升高、骨質疏鬆等。
4
常熬夜
《生命時報》一項調查顯示,40.77%的晚睡者是習慣使然。
慢病患者常熬夜,會加劇內分泌和神經遞質水平失調,致使病情惡化。
5
不聽話
人人都知道,吸煙、酗酒是多種慢病、癌症的高危因素,醫生也把「戒煙限酒」的告誡掛在嘴邊,但真正把這些放在心上並做出調整的人並不多。
不少人振振有詞:「人各有命,不可強求」「某人煙酒不離手,也能活到九十九」,令人哭笑不得。
6
不複查
慢病患者需長期監測血糖、尿酸、血壓等指標,定期複查能減少疾病惡化幾率。
但很多人在癥狀緩解後,複查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一項針對急性腦血管病出院患者的調查顯示,僅有17.52%的人能做到規範複診。
「四步走」養成自律人生
自律讓生活更陽光、身體更健康,可以去做更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說,自律讓你自由。
楊秉輝指出,培養自律能力,先要提高「健商」,通過正規渠道充分學習健康知識,才能踐行規律、健康的生活,之後要克服惰性。
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要告別過去的不良習慣,就要管住嘴、邁開腿、聽醫囑。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給出了一套訓練自律性的方法,不妨用在培養健康習慣上。
第一,設定一個具體目標
以健身為例,你需要把目標具體化,比如:1.早睡早起(晚上10點睡覺,早晨6點起床);2.睡前練瑜珈(晚上9點~10點);3.每坐1小時起身活動一下。
第二,每天督促自己
設定目標時首先問自己: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你都願意堅持嗎?目標定好後,讓朋友、家人監督自己;或通過日記等形式監督自己去履行承諾。
第三,找出自己的軟肋,做好應對措施
比如在戒煙時,別人遞煙給你,你抽還是不抽?自控力弱的人一定要選「無一例外」模式,即任何時候、場合都不再抽了。每次都直接拒絕對方,慢慢地就不再有人遞煙給你了。
第四,完成每個任務都要慶祝一下
作為一種達成目標的儀式,也是對所付出努力的一種自我肯定。
本期編輯:劉雲瑽 本文作者:生命時報記者譚卓曌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點擊展開全文


※一不小心「憋」出大事丨叨可特先生
※心理學家揭秘:傳銷6大洗腦術,你就是這樣一步一步上鉤的
※聽說,能闖關這遊戲的人都是上北大、清華的料……
※廚房其實是個「好藥鋪」!老中醫在家解決8種小病
TAG:生命時報 |
※世界正在懲罰那些不自律的人
※世界正在悄悄懲罰不懂示弱的人
※世界正在悄悄懲罰沉迷玩手機的人!
※愛 不是自我懲罰
※世界正在偷偷懲罰不愛讀書的人!
※世界正在懲罰不懂拒絕的人
※世界正在悄悄懲罰沉迷玩手機的人,值得所有人一看!
※世界正在悄悄懲罰沉迷玩手機的人
※世界在偷偷獎勵善良的人,悄悄懲罰自私的人……
※世界真的在懲罰不會拒絕的人
※不宣而戰也能逃避懲罰,一百年前這件事告訴我們:世界就是不講理
※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懂得邊界感的父母!
※世界正在懲罰這五種人,但願沒有你
※世界在懲罰懶惰的人,在戀愛這件事上也一樣
※世界會偷偷懲罰,沒有自知之明的人:如何正確認知自我
※《都挺好》沒說破的真相:世界正在狠狠懲罰溺愛孩子的父母
※世界正在狠狠懲罰不能好好說話的父母
※內分泌正在懲罰不自律的人!變醜只是最輕的處罰方式
※世界真的會懲罰,不好好照顧身體的人
※世界一直在偷偷獎勵厚道的人、悄悄懲罰自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