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八大鎚真有其事?岳雲的兵器是擂鼓瓮金錘還是鐵錐槍?

八大鎚真有其事?岳雲的兵器是擂鼓瓮金錘還是鐵錐槍?

岳飛是咱們中國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被歷代稱為軍人的楷模。岳飛不僅是個善於運籌帷幄的將領,作戰素質方面,他也以身作則,擅長多種武藝。虎父無犬子,在岳飛的影響下,他的長子岳雲也是個堪稱「萬人敵」的超級戰士。

這一點不僅在史書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後世很多小說中都有體現。

在小說《說岳全傳》中,岳雲使用的武器是兩柄八十二斤的銀錘。在戰鬥中,金國小將完顏金彈子連打岳家軍牛皋、余化龍、董先、何元慶、張憲等五員大將,岳飛無奈掛上免戰牌。岳雲出場之後,先將免戰牌擊碎,隨後出戰金彈子,八十回合之後將金彈子一錘打死,自此一戰聞名。

後來在評書和網路中,人們又將岳雲的錘神話為「擂鼓瓮金錘」,重量也被神話為320斤甚至800。雖然這顯然有些神話過頭了,但是可以看出岳雲用錘的形象可謂深入人心。

上圖:小人書中嶽雲的畫像

不過,《說岳全傳》中的這個錘重量也著實嚇人,一個銀錘八十斤,摺合成今天的單位,大概是五十公斤。如果是個實心的、純銀的圓頭,其直徑大概有三十六公分。所以也不怪咱們的戲曲和小說繡像中把錘弄的那麼誇張,小說里這個重量還就得這麼大的鎚頭。這文人吹牛不打草稿,不僅誤導了咱們後人,還附帶著連累了畫師和道具師。

上圖:京劇《八大鎚》照片

當然這些都是小說家之語,要了解岳雲的真實武器,咱們還得從歷史文獻資料中取探尋。

關於岳雲的武器,史學界其實一種有爭議,大體上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和小說中描述的一樣,岳雲用的是錘,只不過不是銀錘,而是鐵鎚。

這一觀點有一個很重要的佐證,在岳家軍的重要文獻資料《金陀粹編》中記載:

岳雲,王(指岳飛)之養子,年十二從張憲戰,得其力,大捷,號曰「贏官人」,軍中皆呼焉。手握兩鐵鎚,重八十斤……所用鐵鎚猶存……

《金陀粹編》是岳飛之孫岳珂搜集的關於岳家軍的資料彙編。其中包含皇帝與岳飛的書信,朝廷的命令,岳飛的戰報,岳家軍舊部的回憶等等,是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資料,史學價值不言而喻。而且,記載中還信誓旦旦的說,岳雲的鐵鎚依然存在,算得上「人證」、「物證」具在。

但是這種說法,顯然有很大的問題。記載中並沒有說兩鐵鎚一個八十斤,可是就算是兩個一起八十斤,一個也有四十斤。南宋一斤約為600克,也就是說,岳雲的一個錘有將近五十斤重。

上圖:其實古代作戰用的錘很小,圖為守陵的金瓜武士石像

咱們理性分析的話,五十斤的鎚頭直徑大概有三十厘米出頭,將近咱們今天的一尺,比起誇張的大銀錘差不到哪去,但是如果說這個錘是用來實戰的,顯然不可能。一手一個鐵鎚,這相當於一手拎著一麻袋大米還能在馬上揮舞自如,實在有些匪夷所思。

上圖:傳世鐵鎚和人手的大小對比

另外,宋軍似乎對「錘」的稱呼也和後世不同,在宋代的《武經總要》中,類似金瓜錘的武器被稱之為「蒜頭」。在其他場合下,類似的武器還有「骨朵」、「撾」等等稱呼,而「錘」則用的很少,而且未必和今天的錘字同意。

由此產生了第二種觀點,認為岳雲所使用的武器並不是錘,而是槍。所謂的「鐵鎚」其實是「鐵椎」的訛誤。畢竟岳珂出生的時候岳飛已經去世,雖然是名將之後,但是他從未有過軍旅經歷,只是個科舉入仕的文官,在記載武器等專業知識時名稱出現訛誤也屬正常。

這種說法也有其根據,在《宋史》中,岳雲的「鐵鎚」就改成了「鐵椎」。在宋代,椎、錐往往互相通假。

而且後世關於岳雲的「錘」毫無記載,所記載的都是槍。元初的《武林舊事》說岳飛功德院里保存了岳雲生前的鐵槍,明代資料也提到過岳雲的鐵槍依然存世。岳飛本身是槍術高手,傳授給兒子岳雲也是情理之中。

在宋軍制式的武器中,有兩種槍可以和「錐」、「錘」扯得上關係,一種是槌槍,一種是錐槍。

槌槍的槍頭為錘狀,似乎更能和「錘」扯得上關係。然而,宋代兵書明確記載這種武器為木製,只是士兵用來對練的器械,並不能用於實戰。但是不排除岳雲用鐵做了兩把槌槍用於作戰。

錐槍則和錘沒有什麼聯繫,只是一個四稜錐頭的槍,據《武經總要》記載:

錐槍者,其刃為四棱,頗壯銳,不可折,形如麥穗,邊人謂為麥穗槍。

上圖:《武經總要》里的錐槍(左)

但是有很多資料顯示,岳雲的槍頭子是尖銳的。在晚清時期,有人記載了描繪岳飛岳雲父子的一幅古畫,其中提到:

舊存畫像二,王(指岳飛)像長五尺余,幅巾,束帶,方袍,坐而觀書,氣象儒雅。王子繼忠侯像長不及半,兜鍪戎服,手攜雙銅錐,英氣勃勃。其椎形橢而銳首,異於今之所謂銅錐者。(出自《岳廟志略》)

既然提到了「銳首」,可見岳雲所用武器為兩桿錐槍,應當更為靠譜一些。而且在宋元時期的其他資料中,也的確存在「錘」、「錐」、「鎚」傻傻分不清的情況,或許和當時的語言有關。

但是不管怎麼說,綜合來看,岳雲的武器是兩桿八十斤的鐵錐槍,應當沒什麼疑義。然而,這一邊四十斤,摺合成今天得有五十斤的大鐵槍,乍一聽也頗為不靠譜。難道史書記載在這裡「吹牛」了么?畢竟原始記載是岳珂記錄的,他畢竟是岳雲的侄兒。

然而,岳珂卻並不太可能幫他的這位大伯吹牛。

首先,岳雲的鐵錐槍傳承有序,宋、元、明都有記載,有物證作為佐證,岳珂不可能睜眼說瞎話,可見還是靠譜的;

其次,岳珂是岳霖之子,岳霖母親為李氏,而岳雲的母親則是岳飛的前妻劉氏(劉氏名聲不好,曾經出軌兩次),故而在這裡岳珂甚至說岳雲是養子,顯然有彰顯自己爸爸岳霖才是「嫡長子」的意思。

其實咱們簡單推理一下,使用兩桿一共八十斤鐵錐槍,也並非不合理。明清兩代的科舉有舞大刀的科目,不少武舉人能夠舞動上百斤的大刀。古代一百斤約合今天的120斤,傳世的武舉大刀不少都是這個重量。

上圖:傳世武舉刀,重120斤,約合古代百斤

從實戰的角度說,槍比刀要好用。武舉人們也不會在戰場上用一百多斤的刀。因為刀的殺傷力需要掄起來、砍起來才能實現。而槍,可以平舉向前,憑藉馬的衝擊力實現殺傷力,這個戰術便是赫赫有名的挾槍衝刺。

上圖:在二戰時期,依然有騎兵使用挾槍衝刺戰術

而且,宋代一些騎兵槍配有背帶,使用時可以斜跨在肩上,手只需要控制方向即可,並不需要太過用力。中世紀後期近代早期的歐洲騎士的板甲上,也有架騎槍的部件,其目的也是為了支撐沉重的騎槍,幫助騎士節省體力。

上圖:宋代槍的背帶

上圖:近代歐洲板甲的槍架

上圖:槍架的使用

岳雲是背嵬軍騎兵的一員,作為一個衝鋒陷陣的重騎兵,平舉兩桿鐵槍進行挾槍衝刺戰術,而且是兩桿鐵槍,其威力和威懾力可想而知。而且,史書記載隆重記載了他能夠使用兩桿鐵錐槍,說明在當時他也是天賦異稟的大力士,並非普遍現象。換而言之,如果岳雲用的只是普通的槍,史書又怎麼會大書特書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冷兵器 的精彩文章:

都說兵器越怪死的越快,為何三刃飛鐮刀卻深受阿贊德武士喜愛
都說兵器越怪死的越快,為何三刃飛鐮刀卻深受阿贊德武士喜愛?
從光怪陸離的日本武士鎧甲,來解讀日本人骨子裡的原始性!
從光怪陸離的日本武士鎧甲,來解讀日本人骨子裡的原始性

TAG:中華冷兵器 |

您可能感興趣

漢卿說:岳雲被害以後,他的那對兵器「擂鼓甕金錘」哪裡去了?
岳雲被害以後,他使用的那對兵器「擂鼓甕金錘」去了哪裡?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擂鼓瓮金錘只排第三,用第一的都是白馬銀槍將
隋唐6大兵器排行,鳳翅鎦金鏜僅排第三,第一兵器,打平擂鼓瓮金錘!
隋唐幾大神兵,擂鼓瓮金錘堪當第一
隋唐十大兵器排名,用第二的都是白馬銀槍將,擂鼓瓮金錘只排第三
古代真正的最重兵器排名,青龍偃月刀上榜,最重的不是擂鼓瓮金錘
擂鼓墩古墓出土一件罕見的兵器,經過試驗,在車戰中甚有威力!
岳雲被害以後,他使用的那對兵器「擂鼓甕金錘」哪裡去了?來看看
隋唐十大兵器排行,鳳翅鎦金鎲擠不進前五,擂鼓瓮金錘只排在第四
「擂鼓進軍,鳴金收兵」聽起來簡單,古代軍隊為啥還得練那麼久?
大姨半夜耳邊老有「擂鼓聲」 一查竟是這個原因
歷史上,使用擂鼓瓮金錘的三大高手,李元霸並未上榜!第一太強
西遊最神奇之地:與太陽神有關,黃昏必擂鼓,唐僧三輩子走不到!
西遊最神奇國度:與太陽神有關,黃昏必擂鼓,唐僧三輩子走不到!
人體「那個」能力不行,這八穴位為你擂鼓助性,注意節制
他自稱是李元霸後代,家中藏有「擂鼓瓮金錘」,能徒手拉動汽車
擂鼓墩的由來:楚莊王臨危拜將,養由基一箭封喉
西遊記中這個國中百姓,為何每到傍晚便擂鼓吹號?竟有如此妙用!
隋唐10大悍將兵器排行榜,擂鼓瓮金錘第4,鳳翅鎏金鏜僅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