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VC和孵化器進場,ICO能否造出一批優秀創業公司?

VC和孵化器進場,ICO能否造出一批優秀創業公司?

註:此文源自一次採訪,絕非鼓勵大家參與 ICO 。當前幣圈處於「看不清又怕錯過」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越要保持清醒和理智,不要被「造富神話」沖昏頭腦。

VC機構考慮直接涉足ICO

7月12號有媒體報道,曾投資過 34 家上市公司的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和在 fintech(金融科技)素有名氣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都正在考慮直接投資加密數字貨幣項目,即ICO(Initial Coin Offerings)。

雖然兩家機構都曾投資過加密貨幣相關的創業公司,但是直接參与到 ICO里,還是太「異端」了。ICO 雖然已經在世界範圍內成為大火特火的概念,但是因為高風險並缺乏監管,玩家還屬於小群體小圈子,知名投資機構都處於觀望狀態。

但是,最近爆出的 ICO 大新聞有點太多。比如上個月,號稱能幫助保險公司對衝風險的以色列公司 Bancor ,在三小時內融資到價值 1.56 億美元的以太幣。結果這個記錄還沒捂熱乎,就在前幾天被做區塊鏈項目的 Tezos 打破,後者融到了價值 2.32 億美元的以太幣和比特幣。

這是什麼概念?近幾年國內最耀眼的獨角獸公司之一今日頭條,在 2014 年擁有 1.2 億用戶時,C 輪融資也就拿到 1 億美元啊。

難怪大家認為:ICO 的泡沫已經過於龐大了。部分人覺得它可能到了破裂的臨界點,證據也有:目前最火熱的以太幣,在六月中旬價格到達歷史新高,旋即一個月後跌去一半市值——比坐過山車還刺激得多。(當然,之後比特幣又迎來了新一波大漲。)

把加密貨幣看做創業公司?

不過投資機構對 ICO 有著自己的審視。Andreessen Horowitz 的合伙人Chris Dixon 發推特說:「試著把每一種加密貨幣當做一家創業公司對待」。前文提到的 Union Square Ventures ,其創始合伙人去年寫博文闡述——「(對加密貨幣 startup 的投資)看似偏離了傳統 VC 的運作路徑,但這麼想是不對的。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尋找和投資一款新鮮有趣有前景的技術。這和 VC 此前對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投去的關注並無二致。」

我們知道,ICO 就是區塊鏈技術領域的創業公司跳出傳統 VC 圈子,尋找發展資金的一種新手段。打個比方,ICO 就和眾籌網站(比如Kickstarter)上的上線項目差不多——推出一款新產品,然後眾籌融資,最後設計生產並發貨給支持者。只不過,Kickstarter 上往往是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者產品;而現在通過 ICO 募資的主要是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但是哪些公司可以做 ICO ?——這個其實沒有限制,越來越多非區塊鏈公司參與 ICO 是一個重要趨勢。

一家創業公司想通過 ICO 融錢,那麼,如何解釋清楚自己的產品和技術,以證明不是圈一筆就跑?如果一次性拿到一大筆錢卻做不出產品怎麼辦?或者企業後續發展偏離當初設想呢?——區塊鏈創業公司,發展路徑遇到的問題,和普通初創公司都是一個類型。

優秀的初創公司要想不在創立初期倒下,加入一家孵化器,就能在各種管理、研發、宣傳、融資等難題面前獲得指導和資源。這就是為什麼孵化器/加速器是現今的創業領域不可或缺的一環。好的孵化器還能幫助風投省去大筆的篩選時間和精力。在矽谷有 Y Combinator 和 Draper University,startups 以能入選這些孵化器為榮耀。而國內有騰訊開放平台和中關村海淀創業園等知名機構。

ICO孵化器是什麼?

現在 ICO 圈子快速火爆,與此同時引來諸多投機分子和渾水摸魚者。而ICO 投資者很多是普通個人,那麼,如果一家正規孵化器出現,從最初的篩選到後期的產品/技術研發,都給予指導和監督,是否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良幣」,驅逐「劣幣」呢?

密探最近採訪的兩位幣圈資深人士,給出了肯定答案。

George Li ,畢業於斯坦福大學,此前創辦了 WeTrust.io ,一家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互助式儲蓄和借貸平台,已成功募資數百萬美元;Benedict Chan,著名的區塊鏈安全技術公司 BitGo 工程總監。

目前他們正在準備這個「區塊鏈公司孵化器」,同時接洽諸多想通過 ICO 募資的公司,希望從中篩選優秀分子,提供他們從 ICO 初期的市場宣傳方案到後續的研發過程一系列的指導和幫助。最好的結果是:「孵化」一批公司脫穎而出,同時自己也建立起良好的名望。

左: George Li 右:Benedict Chan

那麼,這裡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如何甄別,哪些 ICO 項目是優秀和有潛力有前景的?

火爆亂象中,如何發現真正的好項目?

George 和 Benedict 向密探闡述了四點判斷標準。如果大家有想投資某個加密貨幣項目,也可以依照這些標準做一個判斷。

首先,新發的加密貨幣(以下我們稱為代幣)本身必須有存在的意義,而不是被憑空硬造而來。舉個例子,如果有人想創建一家賣貓的寵物店,然後發行了一種「貓幣」,專門用於在店裡買貓——那麼「貓幣」就是無意義的生造。因為你完全可以用人民幣/美元這樣的法定貨幣購買。

與此作對比,我們以一家叫做 Augur 的公司作為案例。Augur 要做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預測市場。在 Augur 的 network 中,用戶可以就任何事件創造一個預測市場,比如「誰能贏得 2020 年美國總統大選?」或者「《權力的遊戲》能不能拍到第20季?」預測對了的人贏錢,錯了的就輸錢。該公司於2016 年進行了 ICO ,募資 520 萬美元,而參與者獲得的是名為 REP 的代幣。

REP 作為 Augur 發行的加密貨幣,代表了用戶在該網路上的「分數」或者「信譽」。因為去中心化,一個事件的最終結果沒有類似於「最高法院」那樣的集權機構判定,而是在持有 REP 的用戶中選擇。用戶正確彙報了預測結果,就可以從競猜者的 REP 押金中分到一部分;如果造假或者給出錯誤的彙報,那麼 Augur 的系統會把這些人的 REP 拿走分給那些正確彙報者。

在 Augur 上進行競猜,你可以使用以太幣;但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彙報者,就必須是 REP 持有人;持有的 REP 越多,你正確彙報競猜結果獲取的「勞務費」就越多。REP 作為 Augur 運轉不可或缺的基礎,就有了存在的意義。

其次,我們在看一家初創公司,最看重的因素是什麼?——是該公司的創始團隊。這一思維仍然能有效運用於 ICO 領域。團隊靠譜,是判斷一種新的加密貨幣靠譜的必要(非充分)因素。

再舉個例子,密探此前曾看到一個 ICO 項目,三名創始人一個來自某不知名 VC 機構,一個是做 marketing 出身,還有一個是和幣圈無關聯的科技公司工程師;只在「顧問團」名單才看到兩名匿名「白帽子黑客」——這樣子就要發行新的加密貨幣募資數百萬美元,你在逗我嗎?

然後,關於如何「防止創業公司通過 ICO 拿到一筆錢就跑?」 George 和Benedict 表示,他們設想的是,將募集的資金分步驟分階段交給該公司。公司必需要在某個時間段實現技術或產品的預定目標,才能接著獲取另一筆接下來的研發資金——孵化器的督促和指導作用也在此體現。因為 ICO項目很快即可在二級市場交易,大家都能看到項目的代碼提交和開發進度,以及在測試鏈和正式鏈上的運行情況,所以進度是較為透明和容易觀察到的。

而作為「孵化器」和顧問機構,George 他們會對申請進入的公司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主要集中於團隊組成、項目細節、代幣的用途和商業模式的可行性等。

區塊鏈領域能否迎來一波大浪淘沙?

通過 ICO 募資的公司,同樣應該看重長期的發展目標,將自身進展和代幣的價值直接關聯起來。產品成熟業務做大,代幣的實用性才更高,才能擁有更大的升值潛力。比特幣如此火爆,其暗網的廣泛流通性是重要推動因素。另外,通常進行 ICO 的公司發行的總代幣數量有個上限(前文提到的REP ,固定數量 1100 萬個),公司自己會持有一部分。投資人擁有的代幣,除了金錢價值,一般也攜帶對公司的某些權力。從這點來看,代幣和股票倒是頗有類似。George 和 Benedict 表示,很相信區塊鏈技術的前景,所以他們的機構會更加重視進駐公司的長期發展,致力於建立良好的信譽,得到主流市場的看好和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資本市場對其看好——目前的總投資額已經數十億美元;巨頭紛紛在此布局,微軟提出 Blockchain-as-a-Service 概念;IBM 和倫敦證券交易所合作測試區塊鏈安全技術;英特爾認為,區塊鏈技術在迎來一波新的高潮,部分領域出現應用層面的落地實施——而這,也是進行ICO 的創業公司機遇所在。

但是最近,越來越多的擔憂和質疑湧現,很多人直斥 ICO 是「龐氏騙局」。對此,倆人卻向密探表示了樂觀之情:

在一個領域有暴利可期時,泡沫和亂象都會紛紛湧現。幣圈也會和其它科技領域一樣「螺旋式發展」——等這波那麼浪潮稍稍冷卻,就能看清並淘汰一批裸泳者,讓整個環境加以改善;當然,下一次泡沫還會再來,那同時也說明加密貨幣已經發展的愈發成熟和走向正軌。

本文作者:小鳳

本文編輯:三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矽谷密探 的精彩文章:

從航空公司薅羊毛,沒人能比得過他
亞馬遜推出「即時取貨」項目,讓你分分鐘拿到網購的東西!
王剛對話文廚:下半輩子希望弘揚禪宗
美國人怎麼玩消費升級?從食品產業的風口說起
憾失TI7國際邀請賽冠軍,DOTA 2的明天會怎樣

TAG:矽谷密探 |

您可能感興趣

裂變中的OPPO來勢洶洶,後生進場漸入科技收穫期
LPL:Jinoo天雷進場拯救EDG EDG打滿三局擊敗VG
華為nova 5i Pro跑步進場,全面升級打造性能強機
MSCI進場倒計時 大數據揭示國家隊新動向
KeSPA杯SKT直落兩局戰勝BBQ 但賽後Kkoma開大進場怒噴上中野
搶佔萬億級數字資產管理市場 黑岩、DAH、KOOBANK跑步進場
顛覆者進場,固守者出局!WanShare全球震撼發布!刷新行業新高度!
數據資產管理的開源協議:Opes Protocol,傳統資金進場的橋樑
重磅!火幣推出基於加密貨幣的ETF,大玩家們要進場了?
五周年演唱會禁止帶燈牌?TFBOYS唯粉們的燈牌進場攻略,絞盡腦汁
LCK:打野死歌體系再現,五神裝只Poke不進場,理解就是與眾不同
realme Q系列雙新品即將進場,實力表現或「更香」
進場後就是各種團滅!魔獸世界「地球時代」團本BOSS難度排行榜
專家建議推進場外衍生品市場穩健高效發展
VC進場加劇區塊鏈行業垮台 網友:「世紀騙局」終於結束了
直播球賽能有多賺錢?BAT三家均已進場
TFBOYS六周年安保登場,他們進場後只做一件事,粉絲怕了
智能化成商業世界新入口,美圖美妝靠什麼進場?
區塊鏈的誘惑:韓國第一手游公司Netmarble高調進場
格林和TT賽場發生衝突,樂福進場勸架,被安保人員請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