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共享單車第一股」今天上市了,你沒在街上見過它?那就對了

「共享單車第一股」今天上市了,你沒在街上見過它?那就對了

不能快速上市的共享單車公司不是好共享單車公司。

8月15日永安行發出公告,公司股票將於8月17日上市,股票發行價26.85元,募資5.8億元,永安行「又」一次衝擊IPO。

永安行同時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財務報表,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同比增43.46%;凈利潤6135.51萬元,同比增長20.99%。

根據公司財務報表介紹——上半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上升105.14%,主要源於經營業績的增長及無樁共享單車等新興業務的開展,使得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顯著增加。

在5個月前,憑藉著一份「已經盈利」的招股書,永安行已經衝擊過一次IPO。但因為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那一次的上市在倒計時的幾天里一腳急剎車終止了。

根據永安行招股書顯示,在2014年至2016年期間,永安行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81億元、6.19億元和7.74億元,凈利潤分別為6831萬元、9339萬元和11653萬元,年複合增幅達28.27%。2016年收入分別為2.39億元、5.33億元,佔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30.9%、68.9%,而用戶付費共享單車、騎旅業務收入分別為36.8萬元和96.5萬元,佔比僅為0.05%和0.12%。

簡單來說,永安行的公共自行車業務是贏利的,但共享單車盈利不盈利,並不知道。

永安行和我們熟識的、打得最火熱的摩拜單車、ofo小黃車也不同——永安行自行車租賃以有樁租賃為主,主要客戶也是政府機構、覆蓋範圍其實是在三線以及以下市縣。

福禍都因為「共享單車」

目前市場上競爭激烈的摩拜和ofo看起來似乎還在不停的燒錢。

相比之下永安行的利潤表看起來要舒坦的多,永安行不光盈利,而且逐年增加,這也是它能在國內上市的基本條件之一。

根據公開信息:

2014 年,永安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30萬元;年底總資產為7.59億元;

2015 年,永安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36萬元;年底總資產為9.64億元;

2016 年,永安行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6億元;年底總資產為13.03億元。

而2017年永安行披露的半年財務報表中——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4.74億元,同比增43.46%;凈利潤6135.51萬元,同比增長20.99%。

數據一直在漲,但細數永安行的過去,到也和共享單車沒有太多的聯繫。2015年6月,永安行第一次闖關IPO因股災暫停IPO沒能如願,而在當時其實也還沒有太多「共享單車」的概念。

2016年11月,這家在公共自行車租賃領域深耕六年之久的老公司突然宣布在成都試水無樁共享單車……這頗有些從今年開始一些互聯網公司突然高喊「我們其實一直是人工智慧公司」的感覺——你說它是吧,好像不是,說它不是又好像確實有那麼一點。

儘管在公開的財務數據中,永安行的現金牛不是共享單車,甚至可以說無樁共享單車和有樁公共單車是對沖業務,但永安行還是決定趁著自行車經濟大熱的這個檔口把自己推上市。

今年3月,永安行突然宣布完成上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於投資方為螞蟻金服、IDG資本和深創投等8家大型機構,後又與芝麻信用合作推出「免押金掃碼租車」服務,繼續捆綁「共享單車」的概念。

然而隨後不久,永安行又突然拒絕了這個豪華的投資團,宣布已通過IPO審核,即將上市。

再之後,IPO又突然終止了——永安行發布公告稱因為媒體質疑事項,出於對投資者的保護,所以不得不暫緩IPO進程。在這個節骨眼上終止IPO,此舉也有被一些業內人士解讀為——永安行或其原始股東並不滿足(滿意)「共享單車」這個故事,內部出現了一定的分歧。

在永安行給出的財務報表中,2016年用戶付費共享單車業務收入僅占永安行營收的0.05%。而銷售公共自行車系統業務、提供公共自行車系統運營服務、用戶付費的共享單車、騎旅業務,這些業務才是永安行真正的收入來源。

儘管主要盈利依然來自有樁,但共享單車在永安行的重要性可以從幾次衝擊IPO的招股書中看出來:

在最早的一版招股書中,共享單車一詞出現不足10次。

在去年的招股書中,共享單車一詞的出現次數爆炸式的上漲到了237次,儼然成為了永安行上市的「主要故事」。

而在這次最新的招股書中,「共享單車」字樣被添加至245次,而在財務報表中提到了2次,都跟收入增長產生了聯繫。

永安行力排質疑,把自己跟「共享單車」這個風口綁得越來越緊。這半年的時間,永安行其實是在試圖證明:我不僅老業務賺錢多,新業務增長還快。

「2017 年 1-6 月,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較上年同期上升105.14%, 主要源於經營業績的增長及無樁共享單車等新興業務的開展,使得經營活動的現金流入顯著增加。」

「收入等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為公司憑藉我 國公共自行車行業的持續發展和自身的各項優勢保持著業務的快速增長勢頭,以及本年用戶付費共享單車等新業務貢獻收入增加。」

保持健康現金流的永安行,對於「共享單車第一股」的概念,怕是堅決不想讓給小黃和小橙。

摩拜和ofo,who cares永安行

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之間,在到底誰是市場第一的話題上,經常掀起口水戰。以至於大家都已經不在關心市場第三是誰了。

前面的數據已經解釋的非常明白——儘管永安行被譽為共享單車第一股,但和摩拜、ofo之間的業務重合度並不高,永安行目前的盈利也絕不是主要來自於無樁共享單車。

不過,永安行在招股書中的「特別風險提示」中,提到了三點:用戶付費無樁共享單車模式對發行人未來業務影響的風險;政策支持持續性的風險;物價大幅上升導致系統運營服務類項目成本增加的風險。

除了政策持續性相關的風險,在兩次招股書的特別風險中,永安行都始終提到摩拜單車、ofo小黃車對於永安行的風險。永安行提到——「有樁和無樁兩種模式各有優劣、相互補充、各自有適合開展的地點。共享單車與有樁公共自行車存在競爭,目前,共享單車與發行人業務是一種錯位競爭和差異化競爭的關係。」

可以說,永安行提到的是無樁共享單車規模效應下的風險;也提到了兩種產品其實在不同的市場需求下,互不相干。

永安行自2016年下半年才開始試水共享單車,不少媒體提到:在2017年4月的時候,在市場內只存在5萬輛車,在這短短的時間,即使是持續對這一業務進行投入,但這對於動輒超一百萬輛的摩拜、ofo來說,這個「共享單車第一股」根本不具備任何的威脅。

而相比其強調技術品牌、效率運營,時刻踩在風口上的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來說,永安行是一家傳統的不能在傳統的企業——它的核心業務都是公共自行車系統的研發、銷售、建設和運營,主要收入也來源如此,是一家看起來非常健康的公司。

從這一點來看,永安行並不是沒有機會。它的機會,就是對手犯錯,但好在對手現在正在犯錯的路上——

當共享單車頭部的兩家公司錢燒光的時候,當它們的單車開始進入大規模損壞期的時候,當它們兩敗俱傷無法再從資本市場上拿到更多的熱錢的時候。

永安行就可以帶著從有樁單車和二級市場上圈到的錢,來一次漂亮的後發制人。

但唯一的問題是,這個時間點可能會比任何人預計的來得都晚。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ngwest中文網 的精彩文章:

防劇透:權力的遊戲第七季第六集被泄漏
王思聰又上熱搜了,這次不是因為換女友
小米在東歐和中歐即將超越蘋果!但三星依舊是老大

TAG:pingwest中文網 |

您可能感興趣

昨天騎車單車不小心在路上顛了一下,然後沒
就在今天,又倒下了一家共享電單車!比ofo還慘!
「胖錢包綜合征」是啥?騎過共享單車的過來圍觀一下,別中槍了還不知道!
楊冪都穿上了「單車褲」,看來這波潮流躲不過了!
當年「寧做在寶馬哭,不在單車後面笑」的她,如今已經嫁人了
雖然單車還在虧,但王興又看上一個共享領域
小伙騎著單車,讓狗狗踩在他背上,一走就是十多公里,他在行善!
從今天起,我們騎單車上班去!
我想帶你騎單車,我想和你看棒球,像這樣沒擔憂,唱著歌一起走!
「共享單車第一股」已跌7成 這公司終於坐不住了
有種單車你可能都沒見過,騎在路上滿滿回頭率,而且不會爆胎
那些沒能「堅持獨立」的單車們,後來都怎麼樣了?
摩拜單車,大雪封路的那天,你可幫了我大忙!
回望共享單車這一年,竟沒能解決一個關鍵問題
90後常德女伢:我只是不想天天在破單車上哭
「胖錢包綜合征」是啥?騎過共享單車的過來圍觀一下!
當年那個「寧坐寶馬哭不坐單車笑」的女孩,如今過的怎麼樣
小伙單車逆行被抓,接電話後崩潰爆哭:在他身上彷彿看到了自己
劉昊然低碳出行,採訪完騎單車去上課,如此省錢的事他做過好幾次
寧可坐在寶馬車上哭,也不願意坐在單車上笑,真的嗎?